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歐盟大麻煩



前言:
政治文,不建議路人往下讀。
本書是英國觀點,不是從大格局來看歐盟。而且內容主要是在論述英國大麻煩,歐盟並沒那麼麻煩。
剛好看到這部電影,體會什麼叫英國人的堅持


隨記:
P.6 歐盟正朝著「歐洲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Europe」的最終野心前進。→作者指的是政經統一,野心是他自己加的吧!?
P.7 歐盟是前東歐國家難民的收容所。→收容所?就我來看是西歐區得到便宜的勞動力。
P.40 1957年簽署《羅馬條約》,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EEC)→歐盟起因於兩次世界大戰的恐懼,極力想要避免再發生。
P.63 蘇伊士一役是極大的國家羞辱。在那之後,英國的選擇顯然就剩下成為美國耍著玩的小狗,或是投入歐洲的懷抱。
P.84 對於允許(事實上是要求)人民可以在邊界自由遷徒的一個聯盟,在大小和類型方面,當然要有一些上限。→ 越後面加入的國家品質低劣問題,如果烏克蘭、土耳其加入,而這兩國人口數量驚人。
P.91 規範被以整體方式施加在歐盟各國時,即便在一些國家大體上來說很恰當也很實際,但卻可能完全不適合其他國家。→台灣米酒事件,就是關稅協議下的犧牲品,連帶賠上國人健康為代價。目前妥協的方式是加鹽,是比假酒好。但還是不健康。話說回來不用米酒是個不錯的解決方式。我嘗試過米酒料理,並沒有明顯對健康好處。
P.96 法國和德國是歐洲計劃的兩大主力。→歐洲只要這兩國不起內訌,俄國也沒什麼機會入侵。
P.106 由於在能源供應極度依靠俄羅斯,及與俄羅斯緊密的貿易關係,德國確實對採取強硬態度缺乏熱情
P.106 當事態嚴重時,對於他們的安全,歐洲國家指望的卻不是歐盟,而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軍事早已整合,唯一不滿意的大概是指美國主導。
P.121 內部是個自由貿易區,但對歐盟外的國家使用「統一的障礙」,也就是統一對外課稅。→我覺得這是歐盟優勢,但作者看這條極不順眼。論點是全球市場才是真正的市場。但我並不認為有太大好處,中國目前正在狂打七傷拳(北京空氣),歐洲人願意跟進嗎?
P.141 歐盟一直在壓抑國家之間的競爭。→成長必須有一定的競爭。標準化就會像台鐵一樣,要死不活的狀態。
P.170 我把許多造成2008年金融危機的責難因素,歸咎於這世界有儲蓄過多的傾向,有些國家過度儲蓄而創造了巨額的經常收支盈餘。→讀到此,我突然覺得,作者的經濟核心價值觀有問題。這太微觀了,如果儲蓄都能責怪,我還真不知道有什麼事算正確。此事我反而覺得德國是清醒的,其他國吸毒(QE)成癮。
P.205 歐元解體→作者最渴望的結果,本書其實就在為這四個字而寫的說帖。
P.230 歐盟的國家並沒有共同的語言
P.309 倫敦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與香港有緊密的連結是不會改變的。因為它的基礎建設,因為它法律環境,因為它對全世界的參與,中國將一定會用倫敦作為金融中心,從事許多的國際匯兌。→香港擁有與中共談判的籌碼,還蠻有價值的。可惜香港特首不會用。

心得感想:
歐盟似乎就像健保制度,買一個和平險,基於對世界大戰的恐懼。本質是為了和平而非以經濟為導向。這將導致資源的浪費在無意義的地方(非經濟整合),進而背離時代演變至今的人民期望(富裕)。
歐盟需要改革,1.資源浪費巨大:很多沒必要的開支可節省。2.管太多事:偏離當今人民的期許-經濟繁榮,而執著於文化、政治的標準化。最後一點,把英國趕出去,最好能做到殺雞儆猴的效果尤佳。不然像作者得了便宜還賣乖,實在對歐盟成員國很傷。狂吃歐盟市場好處,又不用付相對義務。
我認為歐元是正確的,這是偉大的發明。問題並非歐元,而是歐盟-想政治統一,妄想一切標準化。就貨幣角度來看,統一貨幣具有鑄幣稅的能力,歐元勢必可以成為強勢貨幣。而大家最擔心的是弱勢國家無法用貶值救經濟。這點細想就覺得沒道理。美國也是統一貨幣,台灣也是。但為何沒造成問題?很簡單,薪資、物價可以不同呀。台北市稅租和鄉下稅租成本是不同價碼,但都使用相同貨幣。所以非議歐元無法造成貶值效果來提升競爭力是很荒謬的論點。半價,本身就極具有競爭力,跟國家貨幣貶值一樣原理。所以與統一貨幣沒有直接關聯性。那改善方向即簡單又容易,去掉政治、文化統一。至於最大問題,欠債問題。這是政治問題,是政客自己搞太複雜。欠債還錢本身沒有問題。沒錢就過奴隸生活(領低薪資),很複雜嗎?只要歐盟不要執著虛假道德人權、齊頭式平等的價值觀就解決。政客只想當表面聖人罷了。
本書是英國人的觀點在看歐元,充滿著懼怕。一直收集各種理由,希望歐元快點解體。因為歐元對英鎊的威脅大到,讓他們寢食難安的程度。歐元越強英鎊越弱,繼美國取代英國的世界霸業後,再次被挑戰金融霸主的地位,這種恐懼在書中到處嗅得到。作者呢喃著:詛咒歐盟解體,還我大英榮耀。
看來穆斯林在歐美普遍不受歡迎,這對中國算是有利的地方。那中國必須從戰略角度思考這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資助穆斯林激進人士(限武器不給知識),保持激進份子的活躍度,進而把仇中情緒轉移到目前歐美最痛之處。這招美國正在用,俄國倒下後美國現在正塑造新的敵人,以提振人民的向心力。而川普非常明智的選擇中共。而中共被這招打的措手不及,胡亂出招,捕獲一個美國海軍無人潛水偵察機。川普笑翻了,正中下懷。反制方法就是把穆斯林拱起來,教他們狂戰士開卡車、開飛機、開油輪!!我原本以為中共作風比美國對更深沉更有謀略,結果只是很直白的小動作而已。中國歷史中謀略這麼多,怎麼參謀不給些有效用的建言呢?對付台灣也用錯招,這種壓迫式只是凝聚台灣的反中意識,正中綠營下懷。有效的應該是針對綠營的人單點打擊,像查封綠營在中國所有資金,這才能打到綠營的痛處。再細想中共情報部有問題,無法正確解讀局勢。民進黨得勝是因國民黨太爛(王金平+證所稅),而不是民意要台獨。而且中共在關稅合作上開出的價碼還蠻差的,用打下台灣的50%成本作讓利條件都是物超所值。搞到這局面實在是蠻失敗的謀略。省小錢賠大錢。如果這樣一連串的失策行為來看,中共的參謀和情報單位該大換血。或者這就是資訊鎖國的代價。

歐盟不麻煩,只要以最快速踢掉英國就行了。接著拔掉沉官和重心回歸經濟共同發展上,而非政治大一統為目標。簡單說就是輕政治重經濟的調整。



書籍資料:
書名:歐盟大麻煩: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分裂,全球大蕭條即將再臨?
原名:The Trouble with €urope
作者:羅傑‧布特爾
原文作者:Roger Bootle
譯者:侯英豪
出版社:好優文化
出版日期:2016/12/01
閱讀價值:低,英國研究
目錄:
寫給中文版讀者
有些人認定贊成英國脫歐的選票代表了對全球化力量的一種反抗,就像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支持唐納•川普的數百萬美國工人階級一樣。但我認為這種類比是嚴重誤導。美國先天就是孤立主義者,相比之下,英國一直是外向型的。大多數英國家庭與世界其他地方有著深厚的聯繫,並不害怕全球化這回事。他們反對的不是全球化,而是反對像帝國一般過度擴張的歐盟。

第三版序言
現在的歐盟正面對著它最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因為有四大挑戰的同時出現︰最大成員國的可能出走、申根集團的瓦解、歐元的持續疲弱,以及歐洲選民對歐盟不受歡迎情緒的聚集。更進一步說,這些威脅是相互關聯的,這四件事情中的任何一件活動所傳達的震動,都有造成其他三件連鎖反應的風險。這是真的,我們活在「歐盟的大麻煩」之中。
                                                                                                                                         
作者序: 歐盟的大麻煩                                                                                                                                  
歐盟正處在一個分水嶺上。但是對當今的世界來說,歐盟其實是個無法正常運作的架構。此外,如果沒有任何改變的話,歐盟對世界總生產毛額(GDP)的佔比就會開始大幅度下降,而如果是這樣的話,歐洲對世界的影響也會如此。同時,歐盟正逐漸變得越來越不受歡迎,大多數人並不想繼續往一個完全的政治聯盟邁進,而且在歐盟的公民中,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徹底離開歐盟。不論是哪種方式,歐盟都會面臨某些非比尋常的挑戰。

第一部份:歷史的創傷、政治的目的、意想不到的世局變化
1歐盟的歷史與成就
歐盟的歷史是個了不起的開發故事。多年之後,歐盟的機構似乎正處於轉變的時間點,以至於歐盟本身,或者可以說是歐盟中的很大一部份,已經準備好要實現建立歐洲合眾國的最初夢想。麻煩的是,在創始之父的最初願景之後,事情已經改變了。歐盟真的是歐洲現在所需要的嗎?還是它其實是歐洲的一個大問題呢?

2歐盟作為一個政治機構的麻煩
歐盟的缺陷,有一個主要的結果,就是它會做出壞決策的傾向,接著就影響其他許多事務,其中包含經濟表現。經濟大衰退與歐元危機明顯增加大家對歐洲菁英的不滿,歐盟的公民變得越來越困惑,也越來越不滿足於一個儘管有很多缺點卻還是繼續擴張、也越加侵擾的組織。
 
第二部份: 為歐盟的經濟表現把脈
3.    歐盟在經濟表現上成功嗎?
歐盟的成功似乎是明顯的。整體而言,它畢竟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和貿易集團。但兩個偉大的革命,撼動了現代經濟的基石--資訊科技和全球化,它們需要的是彈性和適應力,所以導致了歐盟的相對落後。當歐洲持續相對大幅落後時,歐洲菁英的努力,應該專注於提升生產力、就業和投資的需要。相反的,歐洲領導者沉迷於進一步的和諧與團結,所使用的手段是條約交換,以及當然也用到最終極團結方式--歐元。

4.    歐元的麻煩
歐洲的單一貨幣--歐元,已成為歐洲整合的焦點,也可能會被證明是歐洲動盪不安的原因。它可說是到現在為止在歐盟中壞決策的最佳例子。歐元區的嚴重問題,在二○○八年金融危機時,首度變得顯而易見,到了二○一四年後期,整個歐元區已經陷入通貨緊縮之中。然後,讓經濟表現更加惡化,也使得歐元區決策者所面對的問題更為激烈化。

5.    避免經濟浩劫的政策
歐元打從一開始就是場災難。它顯示了歐盟的決策品質正處於最糟糕的狀態,受到國家政治、討價還價、國家聲望的考量,以及未來歐洲統一的兒戲版驅使--幾乎跟經濟現實毫無關係。然而,歐元的結束可能會是歐盟的一部份救星嗎?如果不是,又是什麼辦法才有可能呢?

6.    黯淡的歐洲經濟前景
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歐元的結束,可改善歐洲的相對經濟表現。當然,導致歐盟未來成長相對下滑的最大因素,是歐洲人所無法控制的,那就是新興市場的持續成長。歐洲對全世界總生產毛額(GDP)佔比較低,意味著歐洲對世界的影響正在減弱。這也可能引發一個問題:做為歐盟的成員愈來愈無關緊要。

第三部份: 歐盟的出路:改革,解散或離開
7.    歐盟會心甘情願地擁抱改革嗎?
歐盟的執政菁英們,一心想朝著「前所未有的緊密聯盟」的方向挺進,儘管充其量只會與經濟上越來越不相干,且在最壞的情況下,政治上也極其危險,尤其是當歐洲大眾變得越來越反對歐盟的時候。歐盟需要重新改造它自己,特別是,一個再度國家化的歐洲,對歐洲的菁英而言,要他們心甘情願地接受是不太可能的。比較可能的是因為壓力而有一些作法,壓力或許來自跨歐盟的大量移民,或許是從歐元區走向一個全面財政與政治的聯盟,或許是歐元崩解,或許是某個國家決定離開歐盟。

8.    迫使歐盟根本改革的四個可能
跨歐盟的勞動力自由遷徙(移民問題)、 歐元區的財政與政治聯盟、歐元的解散及英國脫歐等,其中任何一件的大眾關注,都可能會迫使歐盟進行根本改革,但實際上,這其中任何一個事件,都比較可能會引發歐盟的解散。

9.    「脫歐」的成本與效益
幾個關鍵議題,關係到「脫歐」是否會讓英國成為純粹得利者:歐盟的會員費、共同農業政策、貿易關係、英國會面對的各種選項、單一市場、汽車製造商的立場、外商對英國運作可能會有的反應、倫敦金融城的利益、以及對工作可能帶來的影響。

10.    取代歐盟地位的可能安排
有一種傾向會將歐盟視為對歐洲國家而言,是跨國聯盟的唯一可能形式。有趣的是,在歐洲一個扮演類似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或東南亞國協功能的組織結構早就存在了。它叫做歐洲自由貿易協定(EFTA),在一九六○年時就已經在了。當問題存在時,保護遭到貿易歧視國家的,正是由世界貿易組織(WTO)所建立並監督的一系列貿易協定。世界貿易組織成立於一九九五年,它是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 的後繼機構,是在戰後立即建立的,目的是要掃除關稅與其他的貿易障礙。

11.    英國公投--以及其他存在的挑戰
英國公投拉高了直接針對歐盟核心的問題︰參雜了經濟與政治的題材,而且深深相互纏繞。不良的政治結構,製造出不良的決策,而且這些通常會造成負面的經濟後果。的確,經濟成功的秘密在於一個國家的體制性結構以及生產的能力﹔同樣的,不良的經濟結果經常會製造出醜陋的政治結局,而環繞著英國公投的辯論,正是政治與經濟對撞的地方。如果英國脫歐導致了歐盟的末日,那英國應該是為歐洲人民做了一項重大的服務。

後記: 小心希臘來要求禮物
二○一五年一月,希臘危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一次突發性的普選之後,反對希臘紓困計畫的激進左翼聯盟與極端國家主義的獨立希臘黨,組成了一個聯合政府。激進左翼聯盟希望以某種形式把希臘債務一筆勾銷,如果歐洲文明的搖籃希臘,離開歐元區會導致它的崩解,將是既諷刺又具有象徵意義。

附筆: 歷史繼續演進
在二○一二年歐元的存廢危機當中,我造訪了在維也納近郊的申布倫美泉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它解體的那個夜晚,誰又會想到維也納會回縮成一個小小奧地利的首都,只有音樂的傳承和薩赫蛋糕(Sachertorte)呢?然而這卻是已發生的事實,只留下了美麗的建築物,像是美泉宮,在提醒我們過往的壯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