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1日 星期二

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



前言:


隨記:
P.29 經濟指標不能衡量個體,指標乃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體的工具,而不是個人經濟生活的計算方式。→經濟指標與個人無關,另經濟指標常常因政府需求,作調整以窗飾難看的數字。但每次調整你我的生活還是沒有任何改變,本質不變。
P.49 溪水總是漲不過源頭,純粹數學和再精密的分析都彌補不了原本數據的謬誤。→收集的樣本通常不是很精純,隨便收集只會得到很不精確的數據,然後經過一再使用,作出來的分析只是雜訊。我們知道公務員辦事水準,但卻相信他們依此水準做出來的報表。
P.53 社會上永遠都會有職位的空缺,理論上「失業」的情況不會發生。→買賣方都有,但價格落差導致無法成交,所以失業率這數據本身意義不大,但政府盯著這數字在瞎忙,和盡可能的上下齊手,翻開失業率其中失業者屬自願離職者不計入內。就是各種扭曲指標用意。
P.87 (統計分析)需要統一的方法、大量數據、對每個詞彙的精確定義,這一切於二十世紀前還不存在。→大多數經濟指標是在1950年後才發明,至今還不足百年,所以不僅資料不足,方法還處於草創階段,根本還不是成熟工具
P.93 統計學是數學跟數據收集與分析的結合,大部分為主要指標構思的都不是統計學家,而是經濟學家和政策制訂者,他們都各自為自己領域相關的問題找答案。→作者怕得罪人是吧,說的那麼含蓄。就是指目前經濟指標發明皆是由特定目的人所開創,且沒有專業統計學訓練。例如失業率的建構者史都華背景三流學歷,所拼湊出的怪獸指標。而因為前人弄出來後人只能繼承再作修改。結果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不管怎麼調整,格局已定之下都是枉然,但目前沒人敢去打掉重做失業率這指標。
P.97 人都不是理智的,在應該花費的時候儲蓄,於應該沉穩應對時驚怕失措。不應購買的時候購買,渴望可預見的安穩未來,卻極力避免各種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做出更壞的選擇。→人們總是在災難後才買保險。而災難後應該中止保險,因為才剛發生過,且保費最貴時期。理性決策很難,因為違反人性,逆線性思考。另如窮的時候用力存錢,有錢時用力花錢。窮的時候其實最該花錢投資自己。有錢時要小心用錢以備冬來。很難因為當我遇上危難時,我也很容易被節儉給說服。窮的時候感覺錢特別貴,有錢時很容易把錢看太輕。
P.116 主要指標創造出了「經濟」,當經濟繼續進化,就變成了和民族國家不可分離的一個概念。
P.116 幾乎所有指標都基於一個理念:經濟是一個封閉的系統,有著界定民族國家的實體界限。因此名副其實的全球指標,幾乎是不存在的。畢竟誰會去收集資料,又由誰負擔資料收集的成本?
P.206 《聯合國國家經濟會計制度》(The UN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為人類、商業和經濟行為提供同一標準。
P.238 主要經濟指標無法與時俱進;經濟數字已植根於文化,成為表現好壞的標記;我們完全依賴於幾個簡單而重大的平均值,而正因如此,我們無法準確看清複雜的經濟體系;我們既無意願也無資料去提出新指標或修訂現有指標,從而將一切時代變化納入統計範圍。→全球化出現的避稅天堂,這是時代演化,但指標因循苟且而已真度越來越大。另如iphone產地在中國,Apple在美國,代工公司鴻海在台灣。這要怎麼算?每個國家政府都想分杯經濟數據,結果總計多出許多。
P.268 人類發展指數依賴各國提交的資料,數據真假全憑自覺。→聯合國有統計標準,但資料來源是各國政府,作弊造假對各國政府具有十足的誘惑
P.296 Google 早已研發一套計算方案,能根據其伺服器錄得的交易和經濟活動來計算國內生產毛額,可適用於世界上大部分國家。→google已擁有精準且即時的經濟分析能力,對股市操作的人來說這會置於極度劣勢。別人早就知道結果,而你必須等到公布後才知道。而且這份官方數據極可能造假(你無法驗證,但google可以),誤導你的判斷。所以參照經濟指標論世界局勢,最可能的結果是落後且錯誤的情報,最終成了肥羊還誤以為是先知。
P.321 放棄現行靜態指標(例如月季年度發行的指標)的依賴,善用身邊隨手可得的豐富數據,換一種順應時勢,靈活多變的統計思維。
P.326 一個承建商即使掌握全國房市場數據,也未必會更瞭解其所在的社會人群。
P.329 只要大膽創新,我們必能找到切實有效的統計工具,收獲精準可靠的統計數據。→作者結語:經濟指標尚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心得感想:
用指標來佐證政績是政府慣用手法,大多數都用錯誤表示法的圖表來說服大眾。而這次賴院長用了正確的數字,以為能說服人,結果引起共憤。是蠻有參考價值的反效果案例。為何如此?可能太真實了,平均月薪4萬8和自己的薪資表一比,就一翻兩瞪眼的事。達到的人不語,沒達到的人憤怒,而且數量過半。或許賴院長下次會學乖,下次改用幸福指標,這種風花雪月式的指標讓自己說不破。由4萬8這數字來看,理應是被低估了,這是「領薪」的統計。真正「收入」高的都沒在領別人薪水,所以4萬8大概只能和生活開支打平,稱不上舒適。更別說買房養孩了。總結來說就是平均薪資沒有意義(太執著這數字就掉進入專注力錯誤的陷阱),人均收入會比較有意義。(該不會是賴院長其實已算計到,4萬8是低估,拿這麼低的數字應該很容易說服大眾吧。嗯,萬萬沒想到,嚴重低估底層人口數量和被壓榨嚴重程度)

[2018年8月28日 人生感到無趣,可能是節制過頭了]
最近感到人生很無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基本上像似照表操課一樣在過日子。最佳化的作息表就很呆板,過久了還真的有點膩。因手上有張對中的發票就跑去超商買做東坡肉用的紹興酒後還有餘,所以順道買了一罐麒麟啤酒來喝。這個放縱的行動創造了另一個奇特的效果-微醺感。身為人再怎麼理性還是要縱慾一番,來調合身心。或許我的心理黑暗面那麼強大,可能就是不懂得享受生活。即使我注意到生活這件事,但我還是不懂怎麼過生活。哈,連生活這種事都需要練習,小羽呀你一生似乎像白過一樣,一片荒涼。


2018年8月20日 星期一

錢的故事



前言:
讀書讀到一個程度後找的是沒看過的觀點,不一定正確但具有創意。本書論點大多似是而非,但有些觀點具有可取之處。

隨記:
P.4 《史記》:「凡編戶之民,富相什則卑下之,伯則畏憚之,千則役,萬則僕,物之理也。」這句意思是說:這世上的老百姓們,對於財富比自己多出十倍的人就會低聲下氣,多出百倍就會懼怕人家,多出千倍就會被人役使,多出萬倍的就會為人奴僕,這是世界上顛撲不破的道理。
P.5 讓權貴低頭,讓眾生俯首,這就是財富的價值!
P.5 金錢是歷史上唯一能夠與皇家權力相抗衡的力量,所以有關聚斂財富的知識與思想,是三千年來最遭統治階級切齒痛恨並意欲剷除的。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對於民眾的統治無非八個字:「強其筋骨,愚其心智。」
P.41 唯一的規律是公平→你的一元不會因比身份地位而有所不同。錢具有公平性質。
P.46 如果你現在花錢去學那些有用的東西,考什麼熱門的證照之類的玩藝,那你可就慘了。→如同大家都喜追求最美的女人,最後得標的絕對最高價、溢價最多的人得標。追求金錢也是,學人家搞文創、開咖啡店。市場不缺,自然沒有價值(豐厚價差)。
P.46 你要有很大的適應性,本事與能力可以與眾不同,但個性一定要磨掉,最好沒一點個性才好,這世上的商人都是滿臉笑容,跟任何人都能聊上三天三夜。→我不適合經商,還好沒走商人之路。
P.46 你要有很強的做人原則,小事上隨和,大節上不可有虧損。→大腦運算真的很有限,要學著抓大放小,別因小失大。絕對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小事就隨性些,最多就零頭浪費。大事一定要抓住,因為那都是很多零前面的數字跳動。
P.91 智慧就是對人性的洞察→管仲死前告知齊桓公,疏遠易牙、 豎刁、常之巫、衛公子。但齊桓公最終受不了沒人吹捧、奉承,召回這些人最後四人作亂,把齊桓公活活餓死在深宮中。管仲根本對人不對事,所以你所聽到別人說「對事不對人」,這是一個謬誤思維。看一個人的心思,而不是看一個人的外行。
P.109 成功就要反其道而行之,財富必然是在人最少的地方,如果你一味的往人堆裏裡擠,那就必然的一無所獲。
P.111 互動性,凡是做生意的人都太熟悉這種場合了,大家閒著沒事坐一起喝茶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出了商機。
P.116 仁是什麼?仁的本質就是利益。→仁義等大道理是說服人的工具,本質是獲利大利。所以作者發現儒學是門致富之道。用仁德大道理說服眾人,做能達到你目的的事儒學是經商的重型武器,取眾人之力成個人之業。以迂為直。這是本書最特別的論點,很有意思。
P.183 《道德經》,這裡的道是指事物內在的規律,德則是指運行,是一個動詞,而經的意思是指法則,所以道德經這三個字,就是「規律運行的法則」的意思。→有趣的觀點
P.186 昧於道者惑於術,昧於術者失其道。→原理為本,技術為末。財富才是本,賺錢是枝末。例如呂不韋把賺錢技能發揮的淋漓盡致,但最後並沒善終和保住後代。藏富於民,是像馮諼幫孟嘗君散錢買義。錢花出去但反而增加財富。別迷惑於金錢,而是財富總值。這也是屬後期任務-守成。
P.217 金錢如水灑天下→在說金錢具有水性,向下聚集成海。中國歷史上很多富豪賺的都是下流錢,丹砂-巴寡婦清、掏糞-唐朝羅會、蠶絲盤商-胡雪巖、廢紙回收業-張茵。大家不想賺的小錢,聚起來是很可怕的大錢,尤其是中國人口加乘作用。

後面寫的就給人江郎才盡的感受,拗太過頭,沒什麼好筆記了。

心得感想:
一本奇怪的書,中國人的難處,從中國看世界,而沒辦法從世界看世界。有待網路全面解禁,不然知識元素就是少一半,這樣的拼圖看不到全貌,得出來的論點就變成歪理。有時能歪打正著,但總體看下來就是怪異。

[2018年9月25日 時間相對價值]
當年紀越來越大會發現時間會越來越貴,導致你會放棄很多以前覺得有意義與有趣的事。所以這裡就發現時間價值隨著年紀而上升,年紀越輕的人對時間價值越沒有概念,反而認為時間是無價值性、非稀缺性。但他們隨著年紀漸增發會發金錢價值,而且感受極稀缺性。因為很難獲得,至少比成年感受強烈。因本身沒有能力所以只有時間和體力,這兩樣對年輕人來說非稀缺性,所以很樂意拿來交換金錢,相對報酬很差勁的金錢。也就是國中生~大學畢業這段時期的年輕人,提供了大量便宜的時間和體力可以運用。也就是我們太不會善用這區間的低成本高報酬的力量。麥當勞、便利商店、餐廳、連鎖店大量使用了這類滿地是金的資源而獲利。所以金錢收益是拾俯可撿,但常識總是遮敝我們的視界,變成視而不見的理所當然

2018年8月19日 星期日

凱因斯對戰海耶克


前言:
比較有可讀性的是後半部,前面在說一些還未成形的經濟學發展。

隨記:
P.7 鼓吹以大規模國家預算計畫解決失業問題,不僅會造成無法控制的通膨,甚至招致政治獨裁。→每每遇上重大難災,導致預算不足,政客就會向選民要更多的權力。給了就收不回的權力
P.14 凱因斯出生於書香門第。指導老師馬歇爾。→我們太執著於資質,成長背景佔據很大一塊優勢。經濟條件好,父母程度好,求學階段好,你的人生要變差還真的有難度。這就是大部分人所面對的對手條件。我們到底面對多艱難的挑戰呢?說起來還蠻恐怖,天資通常弱一點,父母經驗大多是錯誤,求學讓二流老師教,經濟狀況差了一點只能吃營養不佳的澱粉。所以別責怪基因差,是所有都處於相對劣勢,綜合出一個斷崖的落差。你得先爬上斷崖才能跟這些人站在相同起跑點,而爬這斷崖就花了你至少十年的時間,最精華的二十至三十歲的時間。認清現況吧,不然挫折會先擊敗你,而不知問題根本不在本身,而是環境。當清楚現況後,你會發現打不過這票人,但你可以欺負下面的人,吃他們豆腐。大魚吃小魚,蝦米幹鯨魚。蝦米能幹鯨魚是因為不要命和數量龐大,用極大數換個奇蹟。世界就是以大吃小的法則在運作,跟認知上挑戰高手才是正道是完全不同。你看過前1%的人在對打嗎?沒有吧,都麻結成一氣在吃下面的魚。
P.34 1913年要價12馬克的一雙鞋,十年後32兆馬克。→一場戰爭,讓鈔票價值直接歸零。所以2008年的金融危機沒事?這只是人為操作,一定會額外加速通膨為代。為何不明顯?因為美國打出了資源王牌,開採石油來平穩通膨。美國秀出了大老本,代表著美國極盛時代已過了。中國是有機會崛起,但看領導者是否能不貪快和不貪心。欲求萬世之功,結果通常就是自毀長城。這不是我們這世代就會發生的轉變,這是百年轉變的事。
P.38 貨幣崩壞等同於對革命發出邀請函。
P.38 摧毀資本主義體系的最好方式正是讓貨幣脫韁
P.42 在紙幣及銀行信貸為主的當代世界,貨幣必然受到操縱
P.56 馬克斯主義,一個邏輯不通又愚鈍的教條,怎麼會對眾人的思想產生如此強大且持久的影響。→哈,原來凱因斯也不懂群眾腦子裡浸水的邏輯觀。人多的地方智力普遍低落。,真是很奇妙的現象。
P.58 凱因斯在論戰中,迂迴前進,試圖找到折衷之道。→例:反對英鎊綁定金價,到後來找到一個對經濟傷害最低的價格作妥協。依現況為據作最佳對策,而非理想作堅持。務實才能取得過半支持如果堅持理想,最終只會受到排擠而一事無成,即使最後證明是對的也顧事無補。
P.60 通貨緊縮不會自動降低工資,它是透過創造失業降低工資。→通縮不可行,因人類對財富「數字」減少很敏感且憤怒,通膨反而會感到開心,因為薪水微幅加薪,看不見的購買力下降。人真的是簡單的視覺和只看得懂加號的動物。而金錢主要靠的不是「+」「-」,而是「x」「÷」。「+」「-」其實是用來調整用的,而大多數人確當正途。領死薪水是「+」,生活開支是「-」。人生就在「+」「-」間擺盪著,上不去,下不來。大多人稱這叫「幸福」。是蠻奇怪的事。錢是圓的,向下滾是乘法,向上推是除法。簡單說就是用對方法。當然會再進一步思索一件事,既然數學這麼神奇,用微積分,吃盡所有邊際效益不是更棒。嗯,大部分天才殞落都是用到微積分以上的高等數學脆弱化導致自我滅亡,而非驕傲。如果你懂的用數學,你一定懂得理性是什麼,數學是一種理性的表徵。只是因為未知超出自我可承受的極限。而當未知發生時,就是如跌倒,不懂微積分的人是跌到平地,用微積分的人是跌到斷崖下。
P.88 凱因斯認為藉由物價上漲降低薪水的實際價值是調降工具最好的方法。
P.107 「動員」全部可得資源唯一的永久性方法是不使用人為刺激一-無論在危機期間或之後-讓時間徹底解決問題
P.107 走出景氣低潮沒有捷徑,長遠來看,自由市場將使經濟體回復至充分就業的均衡狀態。→所以QE可能不是有效用,而是時間在背後默默的解決問題。
P.108 若要促使經濟體最有效地運作,貨幣必須保持中立。
P.193 假設事實如此,等於用假設抹去我們的難題。→論證很常用假設為前題在推導,但這個「假設」已脫離現實,後面推論意義不大,只能算是天馬行空。
P.237 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我是海耶克的超級仰慕者,但我崇拜的不是他的經濟學。《價格與生產》有很多錯誤。他的《資本的純粹理論》著作不值一讀。→直接去掉兩本書單,讚。
P.252 極左派和極右派是相對兩極的看法可謂誤解,因為兩者都以國家計畫取代市場力量的方式,伊犯個體自由
P.261 《通往奴役之路》成為挑戰經濟計畫合理性和實用性的關鍵作品。→海耶克成名之作,可作為凱因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的參考。
P.286 現代社會一向貶低先天差異的重要性
P.286 我們不能忽視一個事實,也就是每個個體生來就非常不一樣。做為一個事實陳述,「人人生而平等」事實上不真。
P.308 調控經濟,將景氣循環和四年一段的選舉週期彼此同步,才能成功贏得選舉。→這二十年看台灣選舉就知道這句話還蠻貼切的。扁把國力一口氣揮攉光,後繼者不止收到一個爛攤子還剛好遇到金融危機。等問題解的差不多時,又讓對手收割。很妙的選舉週期。
P.308 傅利曼:當一經濟體深陷衰退泥淖,其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需求(公共建設),而是充分但不過量的貨幣供應。設定正確的貨幣水準能帶來「自然的就業水準」,這不必然是充分就業,然過多或過少的貨幣將導致失業以及/或者通貨膨脹
P.362 隨冷戰走向盡題,國防支出減少,柯林頓從「和平紅利」中獲利,而且在他主政期間,數位時代到來,電腦加速了商業效率。→美國這雄厚資源(人力、天然),不管用什麼方法都會變好。只要領導者不要太差,而很剛好的民主制很難擁有最好的領導者,但很難出現極差的領導者。
P.369 葛林斯潘:我犯了一個錯,假設組織(尤其是銀行和其他機構)的自我利益足以讓它們擁有保護自身股東及公司股本的最佳能力。→結果是追求利潤極大化和無視風險,導致2008年金融危機。

心得感想:
辯論讓人覺得,事情會越辯越明,但情緒最終還是戰勝理智,最後只剩為辯贏而辯,由不分清紅皂白的漫罵作終結。連凱因斯這麼有教養的人,最後還是動怒了。可想而知,辯論是一種不理想的論證方式。所以私下交流會比公開辯論有效果,然後再一起發表結論。而私下交流還不是面對面,需要有時間暫停的機制,例如書信,讓雙方能充分思考後作回應。
本書凱因斯對海耶克根本是公雞鬥鴨子,雞同鴨講。凱因斯用的是英文,海耶克用是德文。兩個人辯論是都用英文,結果海耶克無法作詳解,凱因斯也聽不懂德式英文。
海耶克的自由主義是好的核心論,但這是在無人為操縱下的最佳理論,而忽略了一個最大的真實-經濟是人為產物。既然是人為,那人為操控就是必然發生。所以海耶克的自由主義無法在現實中運作。凱基斯是希望政府介入市場,但只要是牽扯到人。自私就會讓有權者過分干擾市場。兩個經濟學派同樣面對的是一個無解的問題-政治問題(人的問題)。所以只要解決人的問題,不管用那一派最終都會讓經濟變好,也就是說方法重要性遠不如人。
發現政府利用海耶克的自由觀點在說服人,但骨子裡都在用凱因斯的人為調控在解決問題。真是邪惡的世界。說的跟做的永遠是兩回事。還是關掉電視吧。政治人物每個都在說謊,聽多了只會被誤導,而做出錯誤的對策。
誰贏了呢?結果是後繼者雜學家傅利曼,改良凱因斯操控論點,而在政治上用海耶克說服大眾。看到後來的心得是亂世用凱因斯,平時用海耶克。這是說沒有一體適用的論點。如同生病時找醫生,健康時靠養生。狀況不同方法也不同。市場重病時要醫生介入急救,市場和平時要開放自由。但如果市場生病找到庸醫開極重的藥,病可能治好但後遺症可以影響長遠。而今日我們面對的就是政府看起來像庸醫,做的事像庸醫,還真的遇上庸醫了。坐穩了,電費要漲了。

[2018年8月20日 選擇權新規定-讓弱勢更弱勢]
我們總期望世界是公平,但不公平比比皆事。連政府也對弱勢加倍打擊,如果你還期望做好人能得到好回報,那叫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痴心妄想。世界不是公平,而且專挑最弱勢的在打。期交所這次因應2月的選擇權順勢sell call暴倉的問題,把散戶span的權限拔掉。而且限制必須手動架策略組合單才享有權利金減少的功能。而法人可繼續使用span功能。你如果懂選擇權,你就發現這是專對散戶在開幹的政策。問題是造市者沒做好造市該做的事,不去處理造市者(券商)。而挑最弱勢的散戶開刀。一來給券商更大的優勢,二來讓期交所對社會有個交代(有所行動),真是皆大歡喜(財團與政府)。沆瀣一氣,規則亂搞,你還需要跟他們談公平、談正義?世界運作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強欺弱、大吃小才是硬道理,而且簡單、暴利,外加給大戶額外大優勢。這就是世界運作原理,你要順從還是逆天追求公理?端看你追求的是什麼?自我感覺,還是真實世界。我們得跟這些菁英權勢者站同一邊,一同欺負下層世界的人,直到下面的人造反再抽身。政府不怕底層的人活不下去,你就別擔憂了,你的任何做為對這世界如同一滴水落入海中,海浪直接吞掉你那的微不足道的漣漪
我不喜歡用道德這詞,因為道德是人造的,而且還不是你制定,通常道德源自當權者弄出來的,不然國中小學課本誰編的?

手動拆組單,試問期交所我能請你先暫停交易等我拆單嗎?


[2018年8月20日 報復vs反射]
在想這篇論點具有報復情緒感,但想想我以理性在衡量我所面對的世界。世界如此我能如何?如果成長是什麼可能失去的是童年的純真吧。那我做的一切都是對這世界的鏡子反射罷了。沒有善惡,只是適應這世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學習凱因斯吧。問題一直在變,解決的方法也是跟著彈性變化。僵固的方法終究面對死棋。如同我操作的系統,一路演化至今,早已跟最初的系統非常大的不同,連核心的趨勢概念都被我修正。只能說一套策略的壽命十年是極限,如果我沒跟著時間汰換系統,我已死亡。哈,又扯遠了。面對這社會種種,最好的方式就是全部反射回去,別往身上扛。往身上背就中計了,例如申辦房貸(往身上扛),可曾想過為何要買房,現金在手才能再投資(反射)。

[2018年8月28日 拼命工作賺錢是錯誤的方法]
最近twitch出現了一個女實況主讓人印象深刻,因為她很拼命在建立這塊市場。拼命的開戶外實況(實況主最不喜歡做的事,因為風吹日曬),用心在打扮(連《蝴蝶》都很懶的打扮,弄個燙髮圈也敢上鏡)。但有最近直播聽到一句話我是傻眼了,每個訂閱才實收30元(約1美金)。訂閱一個月可是美金4.99元。代表中間抽成太兇了。這是題外話,主要要說的是效益問題:在錯的地方使力,並不會得到豐厚的回報。亞洲文化並不太習慣也沒那種能力給贊助(donate)。亞洲習慣的模式是廣告贊助。所以要靠twitch實況成就個人事業是不可行的事,至少台灣是不可行。市場規模太小、風俗劣勢。這件事在說明賺錢不是用力,用力跟回報是正相關沒錯,但賺錢是槓桿行為。用對方法才能賺大錢,twitch是給人一個舞台,展現自我,並不是給你賺大錢的地方。這叫興趣、嗜好、品味,不是賺錢。如果想要賺錢就不該做這件傻事,勞心勞力卻只有微薄的金錢回報。林采芙天性認真勤奮但選擇錯誤,真的覺得很可惜。但她還是有優勢-年輕,有犯錯的空間。只要及早發現問題所在才可能跳脫這陷阱。財富不會看你的苦勞程度,而是看你做對程度來給予回報。

林芙芙


2018年8月6日 星期一

大驅離



前言:
這本書沒給我任何的思想衝擊感,沒什麼想說的。

隨記:
P.2 經濟成長,每個人都可以從資本獲利的「涓滴效應」獲得好處→你的財富是在增加,但比以前更加拮据。
P.17 複雜所導向的經常是單純的殘酷→死刑犯沒有未來的希望,但也不准死。重症無行動能力的老人也是,真是個複雜到怪異的社會。
P.28 經濟成長從來就不是和善的。→競爭力是效率競賽,輸的一方通常數量龐大且失去工作。但如果不做,那就是讓世界其國人做這件事。
P.29 掠奪性的「形構」(predatory formations);此形構雜糅了菁英與系統能力,以金融為關鍵推手,向財富的劇烈集中推進。→如果錢不是好東西,為何菁英拼命爭奪?所以真正的爛東西叫宗教。你還在信嗎?中元節快到了,個個廟店摩拳擦掌,準備大撈「無中生有」的鬼東西。用文創的說法是「賣你一種品味」,從這觀點來看,當你追求「品味」就代表你正在做沒營養的事,警惕自己,小心這思維元素。
P.37 1940~2010年:美國企業稅後獲利(以十億美元計)

P.38 1950~2010年:美國企業資產(以十億美元計)→感到人生不如意,別太過度沮喪,生錯國家罷了。機會硬是比美國人少很多。當然如果自暴自棄只會加速滅亡,這賽局真是沒道理。弱勢一方總是承受加倍的難度。
P.46 所得變化比例→大家薪水是每年增加,但一年比一年難過,數字增加不代表什麼,相對百分比才是。同樣一分努力,優勢者卻是劣勢者十倍報酬,而且差距持續擴大。

P.71 驅離最為冷酷的形式之一,便是將無力支付未了房債的人趕出住宅。在房產止贖之後,仍需清償貸款全額。→有趣是誰鼓吹買房?就是偉大的政府。官商共利結構,魚幫水,水幫魚。人民是草,所以一直被草。至少官商們是這麼想的。
P.100 自由被剝奪,勞動成果也被剝奪。→在指監獄中的犯人薪資過低問題。而我也很納悶,為何有人敢買監獄食品?不怕被加料嗎?不可能嗎?那你肯定沒當過兵,當過你就會憎恨那不願役,有機會當然要報復(現在)。問我愛不愛國?我會說欠國家的已付清了。去跟連家閃兵、陳家爽兵討吧!
P.106 當監獄成了營利單位,其目的是將更多人關進牢裡,關更長的時間;而與政府的監獄背道而馳。政府的監獄是關押危險的人→營利型監獄最終會演化成花錢可以減刑。如果政策是讓監獄達到自我收支平衡,身為典獄長勢必要使命必達才能保住飯碗,後果就是給錢換減型。台灣還不算營利型監獄哦,但力霸事件已突顯這問題的存在。
P.162 金融:一種把經濟中每件事都證券化的能力。
P.218 氰化物經常用於多樣工業程序→氰化鈉可用溶出微量黃金。
P.219 破產與重組,業主得以迴避責任→法律只是說服人民的道具,依法行事,鐵定暗藏卑鄙。因為無法用理來說服人,只好用法來框人。惡法亦法,這種狗話,全民居然信了!!除了讚嘆之外,我也深知我不懂底層社會想的思想結構。如果我懂一定能呼風喚雨。

P.276 1960~2010年間海平面上升的情況→這圖一看就有問題,y軸沒單位,因為單位是公釐!隱藏在文字中(p.275)。


心得感想:
現在這世界變得很怪異,只有強盜與無賴具有優勢。強盜屬大國(例美國),無賴屬區域落後國(例希臘)。中等國家被強國強暴著,還得被爛國倒帳。這是個奇怪的全球化現象,希望只是過渡,畢竟全球化的夢真美。
直覺告訴我們奴隸是個好用的廉價資源,而事實是難用的昂貴資源。不然美國不會因黑人問題而傷透腦筋。引入外勞最可能的結果是錢由財團賺走,但在地繁殖的開花結果,由全民來承擔。畢竟他們一定是下層社會的一群,常常發生亂象是必然的後果。次等人民不是隨便稱呼,是因其教育水準、生活水準等眾多弱勢因子加總而成。要把這些人拉到水平之上,那是一個偉業。你要教他們國語、文化、技能,最後一個是認同這國家(緣木求魚)。德國最後還不是送些錢,要那些難民回家。以色列大腦最清楚,種族淨化,讓巴勒斯坦人凋零光。猶太人很壞,只是因為他們控制了媒體,讓他們披著二戰受害者的陽光形象罷了。
本書讓人回憶2008~2012的股災,如今像似船過水無痕,說好的美國房市大泡沫呢?成了一場鬧劇。窮人房財兩失,菁英再次大獲全勝吃乾抹淨。
在土地收購外,水權問題成了隱憂,要喝好水將會越來越難,好的水源早被佔據,受國家法律保護。看一下市售的礦泉水,就明瞭好水真的很貴,自來水已稱不上好水,不信注意你的腎狀況。常常隱隱作痛代表腎濾水濾的極辛苦。好水很重要嗎?上廁所多觀察吧。尤其是空污嚴重時,你的尿液將會又黃又多泡沫,光空污就這影顯示的變化了,喝的水難道不是從天上飄下來的嗎?而且還會經過淨水廠加氯(劇毒),和長途輸水管(重金屬)。各種傷害只是太輕微而無立即感受罷了。這還是台北使用的還是翡翠水庫,這算很不錯的水源。而可號稱是生飲等級。但這個蠻好笑的等級標準:就像喝了不會死的意思。
我們面對的不止是極端化的世界,連作者們也兩極化,樂觀的極觀,悲觀的極悲劇,同樣一個所得分配,前者說世界和平《真確》,後者喊大驅離。但都有一個共通點,都對統計圖表作嚴重扭曲。

看看自己寫的筆記都偏黑暗,世界真的那麼黑暗嗎?或許並不是如此黑暗,但我的人生經歷卻感到很多黑暗的存在。幻想世界美好並無助於面對現實殘酷的一面,祈望世界美好,不如做好最壞打算。這一切都是提醒自己,當自己不幸掉進殘酷陷阱時,我希望自己能坦然接受。在此之前我要盡力向前邁進。

[2018年8月5日 完美]
我們總認為完美是我們可追求的事,總是朝著這方向努力前進。而人生故事總是跟我們說,早知如此,我一定會這麼做。

故事就會如童話故事書上寫的完美結束。但一直回憶總是讓人痛苦,反覆著思索失敗時刻,一直想如果當初做好每件事,結果是多麼美好!!但實務上最佳的對策是什麼呢?一抹微笑,接受事實
在《樂來越愛你》中有兩段發展,一個是現實路徑,兩個人一路都在正確與錯誤選擇間擺盪,一個是從結局推回的完美選項的結局幻想。完美是極為誘人的思維,但現實是無法看到未來,未來屬於未知。只能在當下作最佳打算。呃,好像過度思考這事了。或許想表達的又是另一件事。成就上限早已在天生資質就決定。(哈,這句突然的想法,肯定讓讀到此的人一頭霧水。唉,我的思維又在亂跳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