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9日 星期日

凱因斯對戰海耶克


前言:
比較有可讀性的是後半部,前面在說一些還未成形的經濟學發展。

隨記:
P.7 鼓吹以大規模國家預算計畫解決失業問題,不僅會造成無法控制的通膨,甚至招致政治獨裁。→每每遇上重大難災,導致預算不足,政客就會向選民要更多的權力。給了就收不回的權力
P.14 凱因斯出生於書香門第。指導老師馬歇爾。→我們太執著於資質,成長背景佔據很大一塊優勢。經濟條件好,父母程度好,求學階段好,你的人生要變差還真的有難度。這就是大部分人所面對的對手條件。我們到底面對多艱難的挑戰呢?說起來還蠻恐怖,天資通常弱一點,父母經驗大多是錯誤,求學讓二流老師教,經濟狀況差了一點只能吃營養不佳的澱粉。所以別責怪基因差,是所有都處於相對劣勢,綜合出一個斷崖的落差。你得先爬上斷崖才能跟這些人站在相同起跑點,而爬這斷崖就花了你至少十年的時間,最精華的二十至三十歲的時間。認清現況吧,不然挫折會先擊敗你,而不知問題根本不在本身,而是環境。當清楚現況後,你會發現打不過這票人,但你可以欺負下面的人,吃他們豆腐。大魚吃小魚,蝦米幹鯨魚。蝦米能幹鯨魚是因為不要命和數量龐大,用極大數換個奇蹟。世界就是以大吃小的法則在運作,跟認知上挑戰高手才是正道是完全不同。你看過前1%的人在對打嗎?沒有吧,都麻結成一氣在吃下面的魚。
P.34 1913年要價12馬克的一雙鞋,十年後32兆馬克。→一場戰爭,讓鈔票價值直接歸零。所以2008年的金融危機沒事?這只是人為操作,一定會額外加速通膨為代。為何不明顯?因為美國打出了資源王牌,開採石油來平穩通膨。美國秀出了大老本,代表著美國極盛時代已過了。中國是有機會崛起,但看領導者是否能不貪快和不貪心。欲求萬世之功,結果通常就是自毀長城。這不是我們這世代就會發生的轉變,這是百年轉變的事。
P.38 貨幣崩壞等同於對革命發出邀請函。
P.38 摧毀資本主義體系的最好方式正是讓貨幣脫韁
P.42 在紙幣及銀行信貸為主的當代世界,貨幣必然受到操縱
P.56 馬克斯主義,一個邏輯不通又愚鈍的教條,怎麼會對眾人的思想產生如此強大且持久的影響。→哈,原來凱因斯也不懂群眾腦子裡浸水的邏輯觀。人多的地方智力普遍低落。,真是很奇妙的現象。
P.58 凱因斯在論戰中,迂迴前進,試圖找到折衷之道。→例:反對英鎊綁定金價,到後來找到一個對經濟傷害最低的價格作妥協。依現況為據作最佳對策,而非理想作堅持。務實才能取得過半支持如果堅持理想,最終只會受到排擠而一事無成,即使最後證明是對的也顧事無補。
P.60 通貨緊縮不會自動降低工資,它是透過創造失業降低工資。→通縮不可行,因人類對財富「數字」減少很敏感且憤怒,通膨反而會感到開心,因為薪水微幅加薪,看不見的購買力下降。人真的是簡單的視覺和只看得懂加號的動物。而金錢主要靠的不是「+」「-」,而是「x」「÷」。「+」「-」其實是用來調整用的,而大多數人確當正途。領死薪水是「+」,生活開支是「-」。人生就在「+」「-」間擺盪著,上不去,下不來。大多人稱這叫「幸福」。是蠻奇怪的事。錢是圓的,向下滾是乘法,向上推是除法。簡單說就是用對方法。當然會再進一步思索一件事,既然數學這麼神奇,用微積分,吃盡所有邊際效益不是更棒。嗯,大部分天才殞落都是用到微積分以上的高等數學脆弱化導致自我滅亡,而非驕傲。如果你懂的用數學,你一定懂得理性是什麼,數學是一種理性的表徵。只是因為未知超出自我可承受的極限。而當未知發生時,就是如跌倒,不懂微積分的人是跌到平地,用微積分的人是跌到斷崖下。
P.88 凱因斯認為藉由物價上漲降低薪水的實際價值是調降工具最好的方法。
P.107 「動員」全部可得資源唯一的永久性方法是不使用人為刺激一-無論在危機期間或之後-讓時間徹底解決問題
P.107 走出景氣低潮沒有捷徑,長遠來看,自由市場將使經濟體回復至充分就業的均衡狀態。→所以QE可能不是有效用,而是時間在背後默默的解決問題。
P.108 若要促使經濟體最有效地運作,貨幣必須保持中立。
P.193 假設事實如此,等於用假設抹去我們的難題。→論證很常用假設為前題在推導,但這個「假設」已脫離現實,後面推論意義不大,只能算是天馬行空。
P.237 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我是海耶克的超級仰慕者,但我崇拜的不是他的經濟學。《價格與生產》有很多錯誤。他的《資本的純粹理論》著作不值一讀。→直接去掉兩本書單,讚。
P.252 極左派和極右派是相對兩極的看法可謂誤解,因為兩者都以國家計畫取代市場力量的方式,伊犯個體自由
P.261 《通往奴役之路》成為挑戰經濟計畫合理性和實用性的關鍵作品。→海耶克成名之作,可作為凱因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的參考。
P.286 現代社會一向貶低先天差異的重要性
P.286 我們不能忽視一個事實,也就是每個個體生來就非常不一樣。做為一個事實陳述,「人人生而平等」事實上不真。
P.308 調控經濟,將景氣循環和四年一段的選舉週期彼此同步,才能成功贏得選舉。→這二十年看台灣選舉就知道這句話還蠻貼切的。扁把國力一口氣揮攉光,後繼者不止收到一個爛攤子還剛好遇到金融危機。等問題解的差不多時,又讓對手收割。很妙的選舉週期。
P.308 傅利曼:當一經濟體深陷衰退泥淖,其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需求(公共建設),而是充分但不過量的貨幣供應。設定正確的貨幣水準能帶來「自然的就業水準」,這不必然是充分就業,然過多或過少的貨幣將導致失業以及/或者通貨膨脹
P.362 隨冷戰走向盡題,國防支出減少,柯林頓從「和平紅利」中獲利,而且在他主政期間,數位時代到來,電腦加速了商業效率。→美國這雄厚資源(人力、天然),不管用什麼方法都會變好。只要領導者不要太差,而很剛好的民主制很難擁有最好的領導者,但很難出現極差的領導者。
P.369 葛林斯潘:我犯了一個錯,假設組織(尤其是銀行和其他機構)的自我利益足以讓它們擁有保護自身股東及公司股本的最佳能力。→結果是追求利潤極大化和無視風險,導致2008年金融危機。

心得感想:
辯論讓人覺得,事情會越辯越明,但情緒最終還是戰勝理智,最後只剩為辯贏而辯,由不分清紅皂白的漫罵作終結。連凱因斯這麼有教養的人,最後還是動怒了。可想而知,辯論是一種不理想的論證方式。所以私下交流會比公開辯論有效果,然後再一起發表結論。而私下交流還不是面對面,需要有時間暫停的機制,例如書信,讓雙方能充分思考後作回應。
本書凱因斯對海耶克根本是公雞鬥鴨子,雞同鴨講。凱因斯用的是英文,海耶克用是德文。兩個人辯論是都用英文,結果海耶克無法作詳解,凱因斯也聽不懂德式英文。
海耶克的自由主義是好的核心論,但這是在無人為操縱下的最佳理論,而忽略了一個最大的真實-經濟是人為產物。既然是人為,那人為操控就是必然發生。所以海耶克的自由主義無法在現實中運作。凱基斯是希望政府介入市場,但只要是牽扯到人。自私就會讓有權者過分干擾市場。兩個經濟學派同樣面對的是一個無解的問題-政治問題(人的問題)。所以只要解決人的問題,不管用那一派最終都會讓經濟變好,也就是說方法重要性遠不如人。
發現政府利用海耶克的自由觀點在說服人,但骨子裡都在用凱因斯的人為調控在解決問題。真是邪惡的世界。說的跟做的永遠是兩回事。還是關掉電視吧。政治人物每個都在說謊,聽多了只會被誤導,而做出錯誤的對策。
誰贏了呢?結果是後繼者雜學家傅利曼,改良凱因斯操控論點,而在政治上用海耶克說服大眾。看到後來的心得是亂世用凱因斯,平時用海耶克。這是說沒有一體適用的論點。如同生病時找醫生,健康時靠養生。狀況不同方法也不同。市場重病時要醫生介入急救,市場和平時要開放自由。但如果市場生病找到庸醫開極重的藥,病可能治好但後遺症可以影響長遠。而今日我們面對的就是政府看起來像庸醫,做的事像庸醫,還真的遇上庸醫了。坐穩了,電費要漲了。

[2018年8月20日 選擇權新規定-讓弱勢更弱勢]
我們總期望世界是公平,但不公平比比皆事。連政府也對弱勢加倍打擊,如果你還期望做好人能得到好回報,那叫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痴心妄想。世界不是公平,而且專挑最弱勢的在打。期交所這次因應2月的選擇權順勢sell call暴倉的問題,把散戶span的權限拔掉。而且限制必須手動架策略組合單才享有權利金減少的功能。而法人可繼續使用span功能。你如果懂選擇權,你就發現這是專對散戶在開幹的政策。問題是造市者沒做好造市該做的事,不去處理造市者(券商)。而挑最弱勢的散戶開刀。一來給券商更大的優勢,二來讓期交所對社會有個交代(有所行動),真是皆大歡喜(財團與政府)。沆瀣一氣,規則亂搞,你還需要跟他們談公平、談正義?世界運作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強欺弱、大吃小才是硬道理,而且簡單、暴利,外加給大戶額外大優勢。這就是世界運作原理,你要順從還是逆天追求公理?端看你追求的是什麼?自我感覺,還是真實世界。我們得跟這些菁英權勢者站同一邊,一同欺負下層世界的人,直到下面的人造反再抽身。政府不怕底層的人活不下去,你就別擔憂了,你的任何做為對這世界如同一滴水落入海中,海浪直接吞掉你那的微不足道的漣漪
我不喜歡用道德這詞,因為道德是人造的,而且還不是你制定,通常道德源自當權者弄出來的,不然國中小學課本誰編的?

手動拆組單,試問期交所我能請你先暫停交易等我拆單嗎?


[2018年8月20日 報復vs反射]
在想這篇論點具有報復情緒感,但想想我以理性在衡量我所面對的世界。世界如此我能如何?如果成長是什麼可能失去的是童年的純真吧。那我做的一切都是對這世界的鏡子反射罷了。沒有善惡,只是適應這世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學習凱因斯吧。問題一直在變,解決的方法也是跟著彈性變化。僵固的方法終究面對死棋。如同我操作的系統,一路演化至今,早已跟最初的系統非常大的不同,連核心的趨勢概念都被我修正。只能說一套策略的壽命十年是極限,如果我沒跟著時間汰換系統,我已死亡。哈,又扯遠了。面對這社會種種,最好的方式就是全部反射回去,別往身上扛。往身上背就中計了,例如申辦房貸(往身上扛),可曾想過為何要買房,現金在手才能再投資(反射)。

[2018年8月28日 拼命工作賺錢是錯誤的方法]
最近twitch出現了一個女實況主讓人印象深刻,因為她很拼命在建立這塊市場。拼命的開戶外實況(實況主最不喜歡做的事,因為風吹日曬),用心在打扮(連《蝴蝶》都很懶的打扮,弄個燙髮圈也敢上鏡)。但有最近直播聽到一句話我是傻眼了,每個訂閱才實收30元(約1美金)。訂閱一個月可是美金4.99元。代表中間抽成太兇了。這是題外話,主要要說的是效益問題:在錯的地方使力,並不會得到豐厚的回報。亞洲文化並不太習慣也沒那種能力給贊助(donate)。亞洲習慣的模式是廣告贊助。所以要靠twitch實況成就個人事業是不可行的事,至少台灣是不可行。市場規模太小、風俗劣勢。這件事在說明賺錢不是用力,用力跟回報是正相關沒錯,但賺錢是槓桿行為。用對方法才能賺大錢,twitch是給人一個舞台,展現自我,並不是給你賺大錢的地方。這叫興趣、嗜好、品味,不是賺錢。如果想要賺錢就不該做這件傻事,勞心勞力卻只有微薄的金錢回報。林采芙天性認真勤奮但選擇錯誤,真的覺得很可惜。但她還是有優勢-年輕,有犯錯的空間。只要及早發現問題所在才可能跳脫這陷阱。財富不會看你的苦勞程度,而是看你做對程度來給予回報。

林芙芙




書籍資料:
書名:凱因斯對戰海耶克:決定現代經濟學樣貌的世紀衝突
原名:Keynes Hayek: The Clash that Defined Modern Economics
作者:尼可拉斯.瓦普夏
原文作者:Nicholas Wapshott
譯者:葉品岑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6/07/28
閱讀價值:低,瑣碎、片段的軼事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