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0日 星期一

錢的故事



前言:
讀書讀到一個程度後找的是沒看過的觀點,不一定正確但具有創意。本書論點大多似是而非,但有些觀點具有可取之處。

隨記:
P.4 《史記》:「凡編戶之民,富相什則卑下之,伯則畏憚之,千則役,萬則僕,物之理也。」這句意思是說:這世上的老百姓們,對於財富比自己多出十倍的人就會低聲下氣,多出百倍就會懼怕人家,多出千倍就會被人役使,多出萬倍的就會為人奴僕,這是世界上顛撲不破的道理。
P.5 讓權貴低頭,讓眾生俯首,這就是財富的價值!
P.5 金錢是歷史上唯一能夠與皇家權力相抗衡的力量,所以有關聚斂財富的知識與思想,是三千年來最遭統治階級切齒痛恨並意欲剷除的。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對於民眾的統治無非八個字:「強其筋骨,愚其心智。」
P.41 唯一的規律是公平→你的一元不會因比身份地位而有所不同。錢具有公平性質。
P.46 如果你現在花錢去學那些有用的東西,考什麼熱門的證照之類的玩藝,那你可就慘了。→如同大家都喜追求最美的女人,最後得標的絕對最高價、溢價最多的人得標。追求金錢也是,學人家搞文創、開咖啡店。市場不缺,自然沒有價值(豐厚價差)。
P.46 你要有很大的適應性,本事與能力可以與眾不同,但個性一定要磨掉,最好沒一點個性才好,這世上的商人都是滿臉笑容,跟任何人都能聊上三天三夜。→我不適合經商,還好沒走商人之路。
P.46 你要有很強的做人原則,小事上隨和,大節上不可有虧損。→大腦運算真的很有限,要學著抓大放小,別因小失大。絕對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小事就隨性些,最多就零頭浪費。大事一定要抓住,因為那都是很多零前面的數字跳動。
P.91 智慧就是對人性的洞察→管仲死前告知齊桓公,疏遠易牙、 豎刁、常之巫、衛公子。但齊桓公最終受不了沒人吹捧、奉承,召回這些人最後四人作亂,把齊桓公活活餓死在深宮中。管仲根本對人不對事,所以你所聽到別人說「對事不對人」,這是一個謬誤思維。看一個人的心思,而不是看一個人的外行。
P.109 成功就要反其道而行之,財富必然是在人最少的地方,如果你一味的往人堆裏裡擠,那就必然的一無所獲。
P.111 互動性,凡是做生意的人都太熟悉這種場合了,大家閒著沒事坐一起喝茶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出了商機。
P.116 仁是什麼?仁的本質就是利益。→仁義等大道理是說服人的工具,本質是獲利大利。所以作者發現儒學是門致富之道。用仁德大道理說服眾人,做能達到你目的的事儒學是經商的重型武器,取眾人之力成個人之業。以迂為直。這是本書最特別的論點,很有意思。
P.183 《道德經》,這裡的道是指事物內在的規律,德則是指運行,是一個動詞,而經的意思是指法則,所以道德經這三個字,就是「規律運行的法則」的意思。→有趣的觀點
P.186 昧於道者惑於術,昧於術者失其道。→原理為本,技術為末。財富才是本,賺錢是枝末。例如呂不韋把賺錢技能發揮的淋漓盡致,但最後並沒善終和保住後代。藏富於民,是像馮諼幫孟嘗君散錢買義。錢花出去但反而增加財富。別迷惑於金錢,而是財富總值。這也是屬後期任務-守成。
P.217 金錢如水灑天下→在說金錢具有水性,向下聚集成海。中國歷史上很多富豪賺的都是下流錢,丹砂-巴寡婦清、掏糞-唐朝羅會、蠶絲盤商-胡雪巖、廢紙回收業-張茵。大家不想賺的小錢,聚起來是很可怕的大錢,尤其是中國人口加乘作用。

後面寫的就給人江郎才盡的感受,拗太過頭,沒什麼好筆記了。

心得感想:
一本奇怪的書,中國人的難處,從中國看世界,而沒辦法從世界看世界。有待網路全面解禁,不然知識元素就是少一半,這樣的拼圖看不到全貌,得出來的論點就變成歪理。有時能歪打正著,但總體看下來就是怪異。

[2018年9月25日 時間相對價值]
當年紀越來越大會發現時間會越來越貴,導致你會放棄很多以前覺得有意義與有趣的事。所以這裡就發現時間價值隨著年紀而上升,年紀越輕的人對時間價值越沒有概念,反而認為時間是無價值性、非稀缺性。但他們隨著年紀漸增發會發金錢價值,而且感受極稀缺性。因為很難獲得,至少比成年感受強烈。因本身沒有能力所以只有時間和體力,這兩樣對年輕人來說非稀缺性,所以很樂意拿來交換金錢,相對報酬很差勁的金錢。也就是國中生~大學畢業這段時期的年輕人,提供了大量便宜的時間和體力可以運用。也就是我們太不會善用這區間的低成本高報酬的力量。麥當勞、便利商店、餐廳、連鎖店大量使用了這類滿地是金的資源而獲利。所以金錢收益是拾俯可撿,但常識總是遮敝我們的視界,變成視而不見的理所當然



書籍資料:
書名:錢的故事
作者:霧滿攔紅
出版社:海鴿文化出版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8年8月1日
閱讀價值:中,有創意但充斥過多謬誤,開篇五律就是廢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