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9日 星期日

時機問題



前言:
一堆字且很難懂的書,四個字就說完了...
找出規律

隨記:
P.13 世界上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有一定的順序,一定的歷時,一定的開始與結束。如果這些特點未被說明清楚,很容易會產生誤解,或錯失重要事件。→觀察颱風的生命週期,就能體會時機特點:時間序列、速度、歷時、起始、終了
P.26 時機分析法有三個步驟:
   (一)找到任務及環境中的固定模式。
   (二)分析這些模式→找出規律
   (三)將獲得的資訊拿來幫決策
P.28 六大時間元素:
.時間序列:先後順序
.時間句逗:開始、暫停、結束
.間隔/歷時:時間長短,每段耗費的時間。
.速度:快慢
.時間形狀:點狀、直線、曲線 、週期、螺旋…
.複音性:多組事件共同交織的進展。
P.29 時機分析的目的,並不在預測未來,而只是去應用各種原本看不到或未被檢驗的既有模式。→從時間醞釀觀點看事,因為這是動態發展人類是視覺系線性、斷層面思考。很容易少評估到時間軸問題,尤其是多線發展的時間軸。然後呢?你的大腦又不小心超載了…。這方法看似美好,但並不容易執行。需要團隊,幫你做好一切運算,你只是躺著看報告然後很悠閒的思索。才可能做好這事(分工是正確的,只是你通常是做苦力的人)。言下之意,抓時機是大老闆的任務。不是一個人能做好的事,除非你的智商跟索普(Edward O. Thorp)一樣。他能做到抓到時機,但極為稀有,重點是無法模仿。因為你的機體沒好到能做天才的事。認清事實是開始的第一步,沒有翅膀學人家飛,後果自負。
P.37 時間序列圖解

P.65 時間軸不只一條→央行利率發佈日、選舉日、節慶日…等。最近台股又跟全球逆著走,連不看報的我都猜出…選舉日又近了,各種營造寶島政策又在亂發。牛肉呀肥美的牛肉!!從那割來的?肥羊們不會懂。為什麼肥羊總是割自己的肉分食給政客吃呢。又是一個群兼的神邏輯。
P.69 畫出時間軸,掌握重要行動時間。→多重時間軸會發現許多大事件會發生在一個交匯點。如果我要操作好選擇權,必須去瞭解歷史規律和關注時事的發展。疑!?時事!!這真是個障壁,條條大路皆卡在此。這必須建構團隊才可行的發展,超出一個人的極限。感知系統太迷人了,因為可以執行自主判斷。「自由意志」這是身為人最驕傲的事,但在交易中卻是死亡陷阱。「順從你的渴望」這口號征服了你的心智,同時宣告死期將近。小心呀!生活是為了滿足感情,目的是確保不會因慾求不滿,而在交易時報復心態發作。交易室(大腦房間),只允許理智獨存,而方法是在生活上滿足感情。這是一種合作,也可說是一種妥協。
P.136 只要持之以恆,就不用擔心行動時太早或太晚。當然,要持之以恆,常常所費不貲,相當累人。→技巧在於執行的頻率
P.172 先找出模式,再求精確
P.177 每一刻都有許多事情正在發生,如果要有效掌握時機,就得先釐清不同行為與事件間的交互作用。→困難、太困難,嚴格來說現在的我不具備這種能力。結論就是此路行不通。至少目前不可行。

心得感想:
時機是條件滿足點。先知是太早知時水,後覺是太晚知道。歷史上成功者多居第二,並非他剛好第二,只是在說並非過程中的第一名就十拿九穩。秦未項羽、春秋齊桓公、三國袁紹、唐初李建成,皆是一馬當先,獨占鰲頭,最後全中箭落馬、滿盤皆輸。時機充滿著極高的能量,有四兩撥千斤的特殊能力。但歸於不可測法則,所以只能做好一切準備以待時機的發生,然後奮力去抓。時機具有相對的質量,本身條件不足去抓只會粉身碎骨時機看似是一點,而其實是一個球體。實務上你抓不到那一點,因為那一點代價最昂貴。最多抓到一個區間、一個範圍。而且你不能在時機點發生後才行動,這叫失時,已不具時機優勢。所以必定是早一步先布局(先行動)。而其代價就是耗損,必要的耗損。所費不貲的耗損。預計10%的總資產,而其報酬是100%。十倍效益就是時機的果實。每場關鍵戰役都贏,天下不到幾年就是你的。為何古代創業帝王如此迷人,就是在於這種非線性報酬。突然發現有地斯有財是硬道理。難怪世界上的國家如此多。連新加坡這種彈丸之地也可成國。地段、地段、地段。(我又在思緒漫遊了)開銀行根本不是為了賺信貸,是為了集資炒房地產。政權最終的操縱者是這些富可敵國的商人。而且真正的世襲。那可推論選舉只是猴子們在投票。以為可以控制結果。其實所有選項都是政治操縱者提拔的候選人。選誰都是一樣。只有皮色不同,有藍有綠,但裡面都是黑色。眾人的迷思以為看候選人在台上表演猴戲,其實自己也是演員。因為認為手上的神聖的一票極具價值,其實連藥檢最低值都不到的百萬分之一。份量太低就算了,結果不變,選誰都是…他們的人。
順序重組,通常一個任務會產生最佳化的作業流程。但當多個任務同時執行時,很多順序可以改變。呃,突然想不到好的例子。有這個打掉解除任務序列,先做後邊的事,再回頭做前面的事。失去最佳化但得到進度大幅提升的效果。
在現在的年紀已不能做粗活,沒有優勢。年輕才有體力優勢,和勇於犯錯的時間優勢。這點轉變真的要留意。「勇於嘗試」是適合「年輕時期」,但年紀大到一定之後。勇敢成了一種負面效果的元素。因為一次失敗再重新站起來需要十年。而生命沒剩下太多的十年,或許功成名就那時,也是進入墓園之時。這樣做並沒有意義,賺錢的目的是享受。沒享受到就結束這是做白工。所以在此前提下,我得運用手上的資金、知識、經驗作更有效的運用、更完整的建構、再三的思考、謹慎小量的出手嘗試。活著成為第一守則。我比年輕人更缺時間,但「緩」居然是我的優勢策略。真是有趣的邏輯悖論
時機是一種韻律,極速與極靜,都無法抓到時機點。

[2018年7月31日 仁義是方法不是目的]
不知為何這世界總是告訴我們以善為本、仁義是公理的世俗價值觀,眾人渴望被公平對待,希望賞善罰惡。這是願景共識,但又喜歡私下幹缺德的事(養狗、抽煙、亂丟垃圾)。人性並沒那麼善良呀。那仁義、真善美…等到底是為何?手段、手段、手段,達成目的的手段。騙取眾人認同的最佳方式。所以當有人滿口仁義道德時,那個混蛋十之八九要開幹做大壞事了。那起碼還剩下十之一二吧。哦,那些是穿綁被抓到,還來不及幹壞事的哀人。難道世界上沒有好人?好問題,如果你是理智的人,為何要花精力去做無利可圖的事?智障成不了大事,所以別認為這些叫的出名字的好人,是傻子。人家工於心計、城府之深,深到黑淵罷了。結論就是為了權,最後終目的還是為了錢。曲線才是捷徑,仁義的特殊能力是避開全民的阻力還得到其助力。群眾脫離不了倫理道德,不然就會被孤立。這是一個人類互相牽制的社會,想想其實這世界真的很可怕...。虛偽是這世界的真實面貌。

[2018年8月1日 專注目標-選擇適當方法]
小時因手上擁的是一台腳踏車,所以出門萬事皆以腳踏車作主格思考。
目標:某個目的地
方法:腳踏車(唯一性)
一開始目的地都離家近所以覺得好方便,但隨著目的地越來越遠而發現其阻力越來越大。
問題在那呢?偏好,我偏好某種工具、某種方法來處理所有目標。而忘記目標才是真正的目的。電腦很強大,但電腦還沒強大到可以幫你處理掉所有事。不然我這宅男早有女友了,用錯工具效果極低。找到目標再選工具,工具可能不熟,但適當的工具即使熟練度只有60%,效果還是比熟練度100%的顯著。這就是用對方法效果加倍的現實作用力。說的其實蠻實易,實作是有其困難。至少我玩魔獸就只鍾愛火法,冰法、奧法還不行哦,就只玩火法。就知道其執行上的困難度不低。
[2018年8月1日 專注目標-別被雜事吸走注意力]
原本「專注目標」我想說的是別讓雜事吸走目光,但一起筆思緒又被其它的靈感給引走了。結果就變成在寫另一件事。來股市目標是為了賺錢,很容易就會被新科技吸走注意力,而忘了來股市的目的。另一個來股市久了最容易變質的就是從賺錢變成證明我的想法是對的。



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

猶太商法兩大公理



前言:
科學與宗教的結合,結果會是虎頭蛇尾,這什麼鬼東西。並不是所有異質結合都會出現有用的結果,大多數異質結合的成品是廢物。這類的書(此出版社特色),不建議品讀,會讓人誤入歧途而不知。除非你知道正確的知識,不然你無法過慮書中的摻雜真假之說。為何會讀到這本書呢?啊,就讀到沒好書可選,在垃圾堆中看能否撿到鑽石。讀完只有,暗。滿滿的垃圾文字在腦中漂浮,得不償失。

隨記:
P.1 只有愚者才會等待機會,智者則創造機會。→追女生必須創造機會(巧合),女生很吃這一味。她們並不喜歡直接告白,原因不明。女人就是個很複雜的生物,可能連她們都不知為什麼喜歡整男人,就生物學上來說可能是為了測試耐煩度,因為養小孩真的很煩人。基因造成的行為決策。有此一說,而我個性就是不耐煩,咬我呀。我的孤獨絕對不是巧合。
P.1 要嘛,停止成功的夢想;要嘛,就得鼓起勇氣去冒一次險。→當失去勇氣時,最好先退出市場。最近犯的嚴重錯誤,根本沒觸到最後防線,但我先行棄守在最低點附近。這就是當喪失勇氣時,最容易出現的狀態。你無法堅持該堅持的事。
P.58 會享受生活的人,才能夠更好的去創造生活。→最近發現我的一個問題,我不懂的生活樂趣。發現如果沒有交易,我的人生是一整個空白。
P.67 人們只能用強勢的力量去強迫自己,卻不能強迫別人;明智的人要求別人做事時,必須像女人一樣的溫柔。
P.92 成功沒有捷徑可以走;但是卻可以有多條路徑供你選擇。→交易是條漫長的路,除非你每個難題都碰到並妥善處理好,才可能成功。最近一次的大挫敗就是我在跳躍,我以為我找到捷徑暴富,結果被市場痛宰。為何呢?因為我沒考慮最壞情況,而剛好在最壞的逆境時,開啟重倉模式。不止損失金錢還失去自信。千金易得,自信難求。自信要慢慢的從交易獲勝中累積而成,而其速度極慢。時間就這樣浪費在此,卻又急不得的事。因為只要一碰到逆風,在沒有自信下,很快就棄械投降。這就是自信不足所造成的影響。最近一次交易戰鬥,我真的抵不過接二連三的打擊,在第四次投降在近乎最低點。有意思的經驗...
P.95 貧窮不是恥辱;但別以為是光榮
P.104 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不敢冒險的人永遠是平庸之輩。→機會可遇不可求,大好機會更是極其稀有。不用說錢事,好女人錯過,就沒了。天底下沒幾個適合你的好女人,而完美的女人是不存在,至少口袋支付不起。
P.105 從零到一的距離,比一到一千的距離大。→初期是最困難的地方,當找到方法後,剩下只是複製成功做法。
P.105 可以祈求奇蹟,但不可依賴奇蹟。→這句話就是很容易踏進的陷阱,好運不可求是真的,但祈求好運有什麼意義?如果本身無意義你去做就是浪費珍貴的時間在沒營養的地方,這叫做白工。你那來的時間去祈求,你該把時間花在想辦法!!宗教可惡的地方就在此,創造一個虛無空間,耗損你的時間與精力。而其之所有給人有用的錯覺是依靠隨機的運氣,活下來的人說話,倖存者的謬誤,迷信由此無中生有。而這類的文字片段,在本書充斥迴盪著。讀的真是痛苦呀。
P.133 最高的智慧,就是親切與謙虛→莫名其妙,錯把情商當智慧。如果這是智慧那狗不就是最有智慧的生物。整天對你搖尾巴(親切),和認命的做一隻好狗(謙虛)。狗東西狗論點。在安慰那些沒知識的人們罷了,作者真是所學不精,隨便把一堆看似智語的話集結成冊,囫圇吞棗。如果再去看作者和譯者就破解了。還不敢掛真名。
P.158 人生永不嫌遲的事有二:結婚與死亡。→這句話很有趣,但我也不知真偽。因為我還沒經驗。
P.167 你的朋友有其朋友,其朋友也有朋友,該名朋友又有朋友;因此,向朋友說話要小心。
P.171 不說謊,就成不了媒人→舉凡仲介都要以騙子視之。
P.173 無論是什麼人,一旦近看就會變小。→英雄多是好運過分的人罷了,其能力並不超群。賈伯斯傳讀過就發現,他只是大腦有個洞的凡人,奇怪的凡人。
P.199 速度,只有用在拍打蒼蠅時才管用。→哈哈,本書最有價值的一句話(誤)。

心得感想:
本書說的兩大公理,是噱頭。例如 操作的兩大公理:順勢與逆向、選擇職業的兩大公理:律師與醫師、經商的兩大公理:女人與嘴巴。什麼公理,頂多只是要領的水準而已。
瑣碎片斷、夾雜迷信,看這本書不是享受,而是種考驗。考驗什麼呢?考驗你的知識力強度,思辯其文字中的真偽。瑣碎片斷的智慧之言,其實幫助不大。沒有情境下的智語是無法感受其意境為何。夾雜迷信,本書中動不動就扯到鬼神,就不知不覺得掉進其「神邏輯」。只要這個邏輯結構加入你的思緒體,你馬上就變得多情善感、疑神疑鬼、不知所措。因為你被種下一個思念體,而這個是有害的思念體在你心中發芽,最後殘害你的思考與判斷。這種半對半錯的書比漫畫書還糟。至少漫畫書你不會當真,這本書你可能讀完就當真,然後就準備受到世界的血洗。因為你認知嚴重錯誤,別人一定會針對你的錯誤給你致命打擊。不死也貧。做正確不一定會成功,但做錯一定會失敗。這就是我們面對的現況。成功之所以稀有是因為不是每個機會抓到就會得到回報,而是選擇好機會然後奮力去抓,然後失敗。接著再挑戰好機會。最後在一次偶然間抓到好機會,而連本帶利的賺回來。而能多賺多少看你怎麼選擇風險程度。富貴險中求,本意不是越危險最好(例:酒駕的風險很高,但最大利潤只是沒出車禍)。而是大好商機一定是在極危險之中(例:股市崩盤敢買者沒幾人),別人不敢追的事。
讀錯書比不讀書更慘,常看到有中年婦人抱著佛經認真研讀。心中只有感嘆,此人永遠走不出那個結界,貧苦一生。
(欠人欺)

[2018年7月25日 讀錯書、近錯人]
讀錯書和近錯人,兩件事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個錯誤。如果同時遇到還會產生極高的共鳴效果,這裡就不是負負得正這種好事,而是錯上加錯。而進一步想,書籍可以選,父母不能換,這句話弔詭之處在於。如果父母思維太低呢?他們那一代讀的書通常比你少很多,只有很多往事包袱。你該怎麼做?孝順為第一考量?還是從賽局樹分析結果,再從最佳結果推導出,分家的決策?話說有這麼嚴重嗎?當你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久了,你就會不知不覺得掉進其泥沼而不自知。不然古代帝王不會那麼輕易的敗倒在床邊耳語。獨立是一種投資,而不是一種消費。所以在一個負回饋的大家庭,你首要目標是逃離該處。世俗道德觀來說,這行為叫不孝順。但賽局樹觀點這叫最佳選項。你得先自救,而後救人。即使是父母也是。何況上一代通常比你有錢很多,原因是他們剛好是台灣奇蹟世代的人群(年年加薪、房價年年漲)。老人最渴望的需求有人陪,最好是子女,但不該是你拿前途陪葬。

[2018年7月27日 今天的錢明天花,明天的事今天做。]
印像是這書的一句話,只是沒筆記。只是剛好想到信用卡這工具,蠻有意思的,剛好符合第一句話。延後付款。同樣需要支出的錢,如果能晚一個月才付這是極具優勢的思維。而並沒有比付現的人多付錢。信用卡很邪惡嗎?這是普遍的認知,但如果你能運用自如,信用卡是絕佳的交易工具。如同菜刀一開始覺得很可怕,但用到後來菜刀是做好廚藝必備工具。

2018年7月18日 星期三

真確


前言:
當看到比爾蓋茲推薦心裡馬上有底,這本書一定是很陽光的世界觀,才會被他看上。標準的天龍人思維,高高在上、生活無慮。他們渴望世界和平,唯有如此他們的財富才會得到保障。頂端的人的偏誤。

隨記:
P.41 全球僅9%的人生活在低所得國家。頂多就像阿富汗、索馬利亞或中非共和國,不會再更糟了。總而言之:低所得國家遠比多數人想像的更進步。→比例尺有嚴重的不等距

P.50 二分化直覺很頑強,「開發中」與「已開發」的標籤已經不合現實。→四級距和二分法,真的有差別嗎?二分:富人和窮人,四級:超級有錢、富裕、小康、窮人。感覺是比較好,但金錢不足還是存在。二分法的確是認知偏誤,但用錯地方,好像也沒有意義。像台大畢業和台大前50%畢業的差別在那?作者提的四級分類似乎沒有很大的意義。已開發和未開發就像考試的及格標準60分概念,何必搞複雜。59分的跑去朝笑0分的人,說我第二級比你第一級強!!但一樣不及格。這蠻弔詭的的由二級改成四級。似乎是二分化直覺偏誤用錯地方,反而讓事情更加複雜而已
P.50 你的多數親身經驗來自第四級,間接資訊則經過大眾媒體的篩選。→套作者說的話,你會讀到這段話,代表你已處第四級生活水準,不然那來的閒功夫到此一遊。所以可佐證我們以有錢人的視角在看世界,而產生一定程度的認知偏誤,其實我們並不了解一~三級人群。簡單說,我們用錢看世界,但在沒錢的世界,他們邏輯運作是另一個結構。終於懂玩命關頭整天喊family、family的由來。尤於客群定位在中下階層,所以依循他們的價值觀所製作出來的電影,看來family應該就是其邏輯核心之一吧。歸類於情感之下。另外依生物圈來觀察,我們把錢比作氧氣,但有一個生物圈是厭氧生物,而他們沒有氧反而過的快活。金錢無用論是存在某個社群世界。難怪我去傳統市場買菜總是格格不入,他們的運作主要是以感情為其核心,他們喜歡客人的微笑和熱情,而不是金錢。嗯難怪有個魚販坑我一片要鮭要370元,可能是單純的看我不爽。因為我總是面無表情,我把買賣看成單純的交易、一分錢一分貨。不,低層社會不是這樣運作。感情是他們的隱含的交易貨幣。
P.57 你需要靠什麼來揪出並取代誤解?答案是數據。→而非直覺,言下之意每當判斷時,想法來自直覺要觸發警覺性,因為十之八九又是偏誤想法。而且通常是跟正確答案八竿子打不著的謬誤。而我們並不需要精確的答案,只需要不要錯的離譜,就能做好決策
P.63 負面型直覺:我們傾向留意壞的而非好的事情。→時不予我也,這是常常的感嘆。只是這感覺會有點失真,因為壞運和好運大致上均衡。
P.71 平均會掩蓋分布狀況→別偷懶,把圖做出來。人類大腦理解圖具有相對優勢。

P.81 小心:你記憶裡的事物不如現在→記憶是往事,活越久記憶的陳舊度越高。年紀的價值在經驗,而不是回憶。記憶會產生定格現象,但世界卻是慢慢移動。漸漸遠離你所知(記憶)的範圍,而不知。
P.86 如何扭轉負面型直覺偏誤?
.既是糟糕,也在變好
.預期壞消息會被渲染
.別美化過去→曾經風光,心理就會定錨在那,對比今非昔比。而其實每天都在進步中。
P.125 災難新聞空前常見,偏偏世界空前安全
P.130 2016年,總計4千萬個商業航班安全降落在目的地,僅10個航班遇到致死事故,出事率僅0.00025%。→以數據為判斷標準,而不是新聞報導。

P.136 喜愛批判性思考,推崇懷疑精神,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尊重證據
P.142 天災(占總死亡人數的0.1%)、空難(0.001%)、命案(0.7%)、核外洩(0%)、與恐攻(0.05%)。沒有任何一項占每年總死亡人數的1%以上,卻備受媒體關注。
P.142 「恐懼」和「危險」是兩回事→身為島國而海邊的各種禁止林立,對海的恐懼可見一斑,真是無比的浪費。
P.151 永遠別認為單獨一個數字會有意義。如果別人給你一個數字,你永遠得至少多要一個數字,有個比對的對象。→通常人們會隱藏部分資訊,尤其是對他不利的訊息。但通常不願意說謊。所以只要肯問,對方通常會吐出隱藏資訊。但對律師這種職業就不適用,因為他們知道法的界線,他們會去玩法的灰色空間。更有可能是跨過去硬吃次要法條,以換得主要目的的達成。所以交易中,賣方要多利用資訊不對稱的優勢,而如果身為買方要倚錢為本,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堅持,付錢的是老大,絕不要被世俗的批評給嚇著了而忽視錢的優勢。商人知道挑貨才是買貨人,不挑是肥羊不是人。
P.185 假定你不是「正常」,而別人不是「笨蛋」。→小偷不笨,只是被抓到。小偷懂得台灣法律的缺陷,而善加利用。商人也是。
P.189 當心「多數」,51%、99%,都是多數→但意義大不同。
P.213 你最好時常檢驗你所喜愛的概念是否有漏洞,對自身局限抱持虛心,對不符合想像知識抱持好奇,對其他領域的知識抱持好奇,別只跟同意你的人談話,別看符合認知的例子,而是接觸不同意你的人,接觸反駁你的人,把不同見突當作有助理解世界的寶貴資源。
P.214 專家顯然只是自己那領域的專家。→有個廚藝專家,但出事後才發現除了作菜其他都是一團糟,連採買也不行。而東窗事發前大家對他的說法都保持樂觀看待,哦,不!根本是照單全收。另一個導播也一樣,但結局大不同讓我覺得台灣人真是怪異。同樣踩到同一個地雷,但依然廣告連連,大眾一樣買單。
P.218 我得靠數據檢驗我的假設→不是看書數想故事,順序反了。是先有假設再找數據驗證,才會篩掉許多的謬誤。
P.228 把民主本身當作目標,而不當作其他目標的前提。→民主的核心是人民作主,而不代表民主可以保證你的健康。自主的代價是要自己負責後果。自由很棒,但大多數人無法駕御。自由需在自律下才能發揮效用,但要做好自律很難。不然每個人天天都會保持運動,拒絕垃圾食物了。
P.230 當心簡單的想法與解法→自由、民主、愛與和平…等,每個都只是一個簡單思維。
P.249 為扭轉怪罪型直覺偏誤
.你要忍住尋找代罪羔羊
.尋找原因而非戰犯
.尋找替制而非英雄
P.268 如果不趕快行動,赤貧的人會生下更多小孩,人數愈來愈多。→那來的食物?啊,就是你們亂送物資給赤貧區的人,讓他們有力氣生一堆呀。我還是不懂,有些地方不宜人居為何不讓其在這一代滅絕,回歸不毛之地。而是餵個半飽,再讓他們有力氣繼續鬥下去。我真的不解!!
P.270 為了扭轉急迫型直覺偏誤,你要小步前進,懂得察覺某個決定看似急迫,然後意識其實絕少真是那麼緊急。→喊狼來的高爾!或許暖化是真的,但騙人的後果就是沒人理睬了。
P.279 謙虛意謂著知道各種直覺是如何讓你難以正確認識世界,意謂著務實面對自身知識的局限,意謂著樂於說出「我不知道」,意謂著在發現新的事實時,願意改變既有觀點。謙虛能帶來放鬆,原因是你不必覺得事事都懂,不必時時需要為你的觀點辯護
P.280 好奇意謂著對新知抱持開放態度,意謂著主動吸取新知,意謂著樂於接受不符原本世界觀的事實並設法了解,意謂著讓你的錯誤是激發好奇,而非難為情。保持好奇很令人興奮,你會一直發現有意思的東西。
P.280 你在學校學到的世界觀,會在畢業的十或二十年內過時。→資訊需要更新,但不用快到以天為單位,但超過十年又太陳舊不堪。
P.287 求真習慣的守則

心得感想:
簡單說就是,世界正在進步,但緩慢到讓人以為是在退步的錯覺。如果套用到股市就是,少盯盤多找些事來打發時間吧。這是一本對我幫助不大的書,奇怪了。對我有用的好書都去那了?怎麼變得如此難以取得。
好奇心是什麼?以我現況為例,我一直困在過往。我建構了一個巨大的結構體營運,複雜到牽一髮動全身的情況。但如果我全部廢棄重新組成一個簡單結構呢?這時就發現有時打掉重建會比修補一個巨大結構,更能快速達到目標。讓心歸零,不失為對複雜困境的一種解法。
學著過生活吧,世界變化不會太快。明天的太陽依舊升起,如果沒升起代表你正在作夢,醒醒吧。優雅的過活是面對這緩慢變化的最佳應對方式,大多訊息只是恐懼而不是危機。享受每一天的生人才能做好長期交易。暗,我老了是吧。不再追求勇攻,而是善守。奇怪的轉變,不知是好是壞。我懷疑可能受到荷蒙減少的影響了,因為對女人不再有像二十來歲般的衝動。不知是好是壞,或許不能用好壞來思考這問題。好壞摻半,有喜亦有憂吧。

[2018年7月18日 時間相對論點]
交易的時脈基點是秒來看,人生是以日為基點。所以交易讓人感到時間加速,回到人生又感到緩慢到難以忍受,尤其是逆風操作時。如果從這邊導入一些新思維呢?優雅過活,來應該漫長的交易人生。享受將是一種投資,而不是消費。如果你感到操作焦慮、恐懼,近乎崩潰時。把手伸進口袋,抓個小朋友來享樂一下吧。

[2018年8月20日 沒用的知識是無價值]
有一派的人總是信奉著「知識無用論」,但他們知其然卻不知其所然。例如這本書對我來說就是一本沒用的書,對我的人生沒有什麼幫助。剛好驗證「知識無用論」。這種叫結果的巧合,而真正的問題是在於「讀錯書」。所以信奉知識無用論者,需要的是本適合的好書。因為權威者推薦的多屬不適合你的書,他的處在高層世界,跟為了營營汲汲想脫離下層世界是不同的需求。人家追求精神層次-愛與和平,跟著人家起舞。很快就感到困難連連,對人生困境一點幫助也沒有的東西,最後推論出「知識無用論」的偏見。然後還被作者指出你是「怪罪型」直覺偏誤,他只說對一半。一知半解比無知更讓人茫然。結論:讀錯書比不讀書更慘,慎選書單。斜槓只是噱頭,專注一件事才可能做好每件事。半調子成不了大事。不信,先去做智力測試,沒有180就別勉強開啟多工模式,你根本沒那個能力。

2018年7月12日 星期四

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



前言:
本書沒有系統、沒有結構,這根本是一個雜物櫃。
作者的彈性空間有點大...

隨記:
P.人類大腦透過關聯性存取記憶。

P.21 快樂的人運用滿意度做決定。你並不真的知道什麼是最好,你只知道夠好的選項。→作者舉一位優秀的學生在商店中因選擇太多,而被困在那思索一小時還沒決定要買那種筆。正中我的要害,即使活到現今。歲數一大把,在面對未曾採買過的東西,也一樣,不知如何決定。或許用「滿意度」概念吧。我不知什麼最好,覺得滿意即可。為了追求最好所耗費的時間、精力大多遠超過最好與堪用的落差。這大概就是有些老牌商品長紅的原因吧!大家聽到大同就反感,但又對大同電鍋又換不了手。即使這鍋子過時且價格不划算。這樣看來大同是潛力股,論點是人性。同理中鋼也是這原因吧,不會漲的股票。只要中鋼不出事(很久沒出事),定存不如買中鋼。我想買中鋼的人是這麼算計的吧。
P.22 滿意度這項決策棤式,是避免浪費時間在無足輕重小事上的工具。→ 交易不是小事
P.24 大腦有意識的處理能力為每秒120位元,意味著你只能免強理解兩個同時跟你說話的人。在大多數情況下,你將無法理解同時說話的三個人在說什麼。→FIFA比賽只要一方跑去跟裁判吵,另一方也必加入,騷擾裁判。大概就這理由吧。我一直以為我能力偏弱,但事實是原來大家差不多。這樣基點不同,那我該懷疑我可能低估自己,原因是長期人生經歷負回饋的錯覺。導致心態偏差。如果假設我是中上資質?那我擁有優勢而不懂使用。這將是浪費,但又如何證明呢?因為以往的經驗是錯誤,那結構就完全錯誤。嘗試給予更多點自信、更多點樂觀、冒更多一點險!!呃!?生活上是可以這樣,但交易上似乎又不合理。畢竟我的對手大多是學霸(資優生)且成群結隊。或許真正的問題可能是我在越級打怪,全是精英怪,難怪對戰這麼痛苦。少子化+M型社會,新手加入太少了。台灣市場真的越來越難操作應該是可預期的發展。挫折與痛苦源自於,你每天在打精英怪。(哈)
P.32 注意力是由前額葉皮層的神經元網絡所構成,只對多巴胺起反應。當多巴胺釋放時,注意力就被啟動。
P.36 我們容易被第一人稱的故事迷惑。我們大腦專注於生動、社會性的敘述,勝過乏味無聊的統計。→大家看到流浪狗被社福團體包裝成可憐的樣貌,而立法保護。而忽略其兇殘、製造髒亂的一面。而鳥禽就可以動輒撲殺。社會群盲效應運作良好,只要一點點小組織力的運作就造成迴響。
P.60 內在對話是由大腦中前額葉皮層的策劃中心產生,而這些問題會由大腦其他擁有資訊的部分進行回答。→當自問心情差時,你可以聽到身體各部位的細語。最近在檢視身體狀態時,意外發現牙齒發出的警訊。才把奇怪的心跳加速、四肢末稍麻麻、眼紅、頭痛的問題給解除。牙周病跟腸漏症的病狀類似,全身性的發炎反應。
P.86 索引卡片:能不受限制地整理並重新排序。→概念:把記憶抽出到可儲存和排序的工具,卡片只是其中一種具體方法。所以目前來看keep堪用,不需要引用此方法,但處理需要大量展開的事情,卡牌效果應該會比較顯著。所以卡牌優勢在展開,而非排序。
P.93 將概念類似、功能相關的物品放在一起。→五金行老闆可能不是強記,而是他運用分類原則才記住。但遇到的五金行老闆能明確的跟我說正確的位置和角落,還是讓我驚訝。畢竟我找開罐器,至少路過該架子三次就是沒看到。她一點明,我才細看找到。傳統五金行真是高密度資料載量的地區。
P.96 倫敦的計程車司機海馬迴特別發達,因街道不連續問題嚴重,海馬迴有專門的細胞負責記憶特定的位置。它不僅能記住大量對我們生存而言至關重要的靜物,還極為準確。但是要記住會改變地點物品的位置,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眼鏡亂放,常常就毫無頭緒。
P.100 為常移動的物品準備備分:當有組織的人發現自己為了一把剪刀,不斷在廚房和書房穿梭時,他們會多買一把。
P.102 把不需要的東西隱藏起來。一年只有兩星期才會用到的東西,不應該在剩下的五十週內妨嫙你做事。
P.104 保持彈性建立「其他」類別→有些東西就很難分類,不如設立一個雜物箱來裝
P.105 不能用的東西不要留下來。→當下處理掉,別再放回原位置。
P.140 我們最需要的還是親密關係:孤獨太久會造成神經化學的變化,導致幻覺、憂鬱、自殺的念頭、暴力行為甚至精神病。→ 值得觀察,因為我搬 到人少到野狗比人多的地方。要說幻覺還沒出現、憂鬱來自操作不順、自殺念頭呢?是有,但我好像只要人生不如意都會有這想法的出現,但只要人生進入順風期又會感到活著真美好。暴力行為?沒有,但我很想殺光成堆的野狗不知算不算。在想為何我會走向孤獨之路?這件事可能很複雜,長期對人性的負回饋導致我神經聯結已產生嚴重的偏離常態,我在人群中感受不到溫暖。但又喜歡跟中意女生在一起的感覺。這應該已是人格分裂了吧。但中意的女人又不是我這等級的吸引到的。所以孤獨是必然的結果,這是人生的選擇吧。奇怪的人格、奇怪的人生、奇怪的小羽,經自我評估:我是精神病!!解藥:放下眼高手低的心態。但病人我不服!!至少現在還堅持著。
P.184 注意力和觀點的切換很累人,就像多頭馬車一樣,它比起專事一項單一任務消耗更多大腦養分。→別妄想同時做很多不同的事。
P.185 規劃和動手做有善大腦不同部(但大多只能同時做一件事),既是老闆又是工人,需要形成和維持多元且分層的注意力組合,然後在它們之間來回穿梭。→分工是必然,如果只有一個人,最佳做法也是分工型態,就是分階段,先做思考,再行動。
P.205 早上精力最旺盛,第一件事就是處理你最不喜歡的工作,因為意志力會隨著一天過去而耗竭。→這對我來說應該是研讀專業書籍(統計學、數學、法律…)和程式開發吧。
P.206 人類對挫折的低忍受度。當需要選擇待展開的任務時,那個當下我們傾向選擇最簡單而非最能得到回報的行動。這意味著我們會推遲令人不快或困難的事情。→的確,如同現在我最該做的事肯定不會是在這打字。但我下意識的選擇讀書。挫折感不是那麼簡單的感受。戰後創傷症候群所需的復原期會超乎預期。因為長時間的壓力已導致神經連結大幅變化,很多樂觀、自信的連結已被破壞得重新建立。自信並沒那麼容易得到,需長期的勝利才可能營造而成。所以這樣看來我現在最缺的是勇氣!?這太令我恐懼的推論了。
P.208 成功的人比我們想像的的有更多失敗經驗。→成功真的不容易,成功結局總是讓人羨慕,但為了那一瞬間的成功,往往低估過程中漫長的折磨。那是很摧殘身心的過程,所以造就交戰越多次,經驗是增加,但心倦也是累積不減。所以衍生性交易很少人做一生,反而現貨是可能的主因。而我最近感到在面對這問題。心臟受不了,以前覺得沒什麼的波動,現在居然會隱隱作痛。身體的耗損看不到,卻真實存在。年紀是個問題,如果早知道,趁年輕時勇敢一點才是上策。年紀大了才發現不是我不想,而是身體復原力是明顯下降的事實。相對論來看,整個思維要改成學著當善守者,而非善攻者。所以年老者為何選守方而非攻方,大概就是經驗佳體力差的考量後的選擇。賺錢成為次要,夜夜好眠成為主要。
P.209 不要將自我價值感,建立在工作結果上。自信來自於接受你一開始可能會失敗,但沒關係,這是過程的一部分。→自我價值建立在「成長」的觀點上,失敗是成長的過程。你今天比昨天進步了嗎?
P.209 無法成功的人將失敗或挫折詮釋為事業中斷的宣告,並得出「我不擅長這事」的結論。成功人士則認為每次挫折都是獲得額外知識的契機,是完成目標必備的經歷
P.220 花在決策上的時間,不該超過它本身的價值。→買房子該慢慢想,買生活必需品,最好馬上抓了就走。你的時薪來計算其所花的時間。換另一個想法,東西貴不貴划不划算,市場已幫你作過評量了,不划算的商品很快就會消失。所以要在架上看到貴到不合理的商品,機率很低。長期下來省的時間絕對超過精打細算。
P.225 維持大量的社會互動是非常重要的。社會互動涉及大腦的大量使用。你必須解讀面部表情和理解新的概念。→不錯的論點,值得我作為參與人群活動的說詞。
P.250 外科醫生受 到的教育是:多切除一個部位,就多一個治癒的機會。→進醫院別把決定交給醫生,你需要的是他們的檢查報告和技術水準,而不是他們的決定。
P.253 我們不會向病人提到這些併發症,因為他們可能會因此不願接受切片,但這檢查對他們(醫生)來說是很重要的醫療程序。→進醫院根本是我為魚肉,人為刀俎。醫生盡可能不提副作用。
P.260 科學與偽科學的差異何在?偽科學通常使用科學及觀察的用詞,但並未使用完整的控制實驗,以及可被證明為偽的假設。→最近很流行正念這東西,這東西弔詭的是無法量化。只能用感覺有用或沒用來評估。如同洗腦廣告一樣,聽多了就認同。其實廣告都是垃圾東西,只有垃圾東西才需要花錢作廣告。
P.261 在累積了數十年以上來自許多不同實驗室與實驗方案的昂貴臨床實驗之後,我們發現綜合維他命一點用處也沒有。事實上,維他命還可能會造成傷害。→這問題真的很困擾我,因為我有使用綜合維他命和補充品的習慣。作自體實驗又似乎有用,因停止一段時間後,大腦靈活度下降很明顯(缺某種養分)。當再每日服用後,大腦又漸漸恢復最佳狀態,或許是巧合吧。但從吃了沒有不良反應的觀點,似乎吃的期望值為正。再觀察看看。
P.263 分母的忽略讓我們過於看重災難→因為身在期貨交易,很能體會這句話。一年365天,其實很難處理的就那幾天。如果因災難過後因恐懼而不交易將是此句最佳佐證。(p.s.柯p為什麼7/11不放假...,這天毀了我一個月的努力。只是我也不知道7/10美國收盤後出了什麼事,導致美期崩,但我還是堅持不看新聞的原則就是了。或許這永遠會是個謎,對我而言。)
P.268 當你選擇對你而言最好的療法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絕大部分時間都只能仰賴自己,你必須自己搜集資訊,並且善用四格列聯表

P.314 最佳複雜性理論(optimal complexity)→太少的選擇(資訊),會低於平均值,太多會造成大腦死當。書中說5組資訊(情報)是最佳值,12組資訊是最大值。當超過15以後20、25的表現都沒什麼差別了。

P.332 在資訊過載的時代,為失敗做準備。→特指電腦硬碟中的檔案記得備份,硬碟損毀率並不低,約2年會有25%的硬碟出問題
P.360 概略就可以了以10倍區間作其邊界,在評估時先抓邊界,會在判斷上有很大幫助,且近乎不需要查資料。例七星山高度不知道是多少,但有印象玉山約4千公尺,且印象七星山比101大樓高,假設1層樓4公尺,算100層,101約4百公尺。那七星山就落在4千公尺~4百公尺間。再依非線性概念(80/20法則),不太可能上2千公尺。概略的技巧大致上就是這樣,在沒有很完善的資訊下還是能推算出可用的資訊。當然推論七星山方法很多,另一個更簡單,台北市低於8度時常聽到新聞報導七星山下雪。只要曾學過每上升100公尺下降0.6度就推算出。七星山大概1千3百公尺。在解說每個人已知的東西不同,但大致上是可推論到很相近的程度且不太落差太大。(p.s 七星山1120公尺,101大樓509公尺)
P.374 閱讀文學小說,能增加對其他人情感理解的能力。非流行小說或非小說文類→文學性才是關鍵字。
P.374 閱讀高品質的小說及文學性非小說,或許還加上聽音樂、觀賞藝術作品以及欣賞舞蹈表演,能增加人際間的同理心,以及更佳的執行注意力。

心得感想:
我終於想通一件事,為何有些人明明很成功,卻要突然關閉個人網站。為了節省精力與時間,經營網站,其實很耗損個人能量,而且會養成習慣,「每天」進站轉個兩圈。除非有利可圖,不然經營網站是做不久的事。因為最後會發現其問題,「或許」能幫助他人,但對自己完全沒有益處,還浪費生命在此。尤其隨著年紀增加,就漸漸發現專注力是極稀有資源。這點的確是個隱憂。當普通知識讀到一個程度後,就發現大多數的書都千篇一律,聊無新意。而專業知識本身就是如同字典,並不適合作筆記。要記直接把書抄一遍吧。換種想法。我在普通知識已趨足夠,那本站的目的可能完成,我已無法從普通知識再獲得大幅度成長。那我繼續不就不合邏輯,只剩習慣,但代價太貴了。把精華資源投注在低報酬活動上。如果我想再大幅成長。我得中止這個習慣才是上策。此事再讓我細思,畢竟品書還算是個優良的嗜好,好不容易才養成的習慣。如果未有可替代的更好選擇。維持這品書習慣還是優於打魔獸之類的嗜好。畢竟這裡就是個空缺,空著只會長雜草。如果我能把這塊空缺切換成程式開發、專業知識研讀,應該是很棒的轉換,但伴隨的大量的陌生感和挫折感真的轉的過去嗎??目前來看品書效益已太低是事實,該大幅削減閱讀普通知識的時間,轉入花在專業知識,不作筆記而導入實作為主。成就感評量依產出計算紙張或程式碼行數來觀察。理想是如此,但現實存在其難度(因為我是人),品書會產生樂趣這對消磨艱難時期的交易具有中和效果,而苦讀就變成苦上加苦。太苦了做不久
現代醫學很進步,也同時導致醫生、醫院能操弄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尤其台灣醫院屬營利事業,所以盡可能開刀、給藥是具有極大誘因。因此問診和治療分離是個反制的方法。只是問題走不出醫院。所以健保局該推動把問診中心獨立出來,尤其是慢性疾病類。以上想想就好,健保局這肥水單位,早淪陷了,不然健保費早下降。另外醫生的統計學並沒有學好,入門統計還看得懂,但深入一點的貝氏定理(在A前題下發生B的機率)就完全無法理解,反而會反擊,拿資歷、實際…等主觀感覺來否決貝氏定理。統計學中在入門階段機率屬獨立事件。每次發生的機會一致,進階統計會分析機率的相關性。就像被雷打到的機率是50萬分之1(B),但假如你在雷電交加的天氣跑去空地(A)呢??這就不是50萬分之1了,可能掉到5百分之1。
流行是一種病,年年發作,其最大特色是夾帶著巨大垃圾訊息,對人生沒有幫助的沒用資料。但只要接觸就會被感染而在其中花費時間與精力而不自知。FIFA這活動也是,只是單純的打發時間,如果目的想從中學得什麼。其實學不到任何東西,或許學習民族主義倒是個不錯的觀點(哈)。其實我在想近幾週把每場比賽都看完,心底很空虛的感受吧。我得到什麼?梅西老了,跑不動。C羅太強,但兩腳難敵六腿。內馬爾的演技,在影像輔助判決下顯得耍猴戲。扯遠了,其實我想說的是一些更沒營養的流行,黑人崛起、同志雞起、動保環保亂保一通、偏食主義(生銅、斷食、素食、肉食、戒糖)等看似有意義,但完全沒營養的東西。這些議題早存在已久,只是每隔一個世代後、利益團體(政客、商人、傳教)又對沒經歷過的新世代灌入這些病毒,讓他們進入集體的狂熱。為什麼要一直玩這些舊議題呢?因為零成本,且有範本。或許不懂,那簡單說黑人的問題,他們的問題就是渴望同情,而這是他們最不需要的東西。他們需要的是認真與努力爬出來。而不是在下面哭。但在現今流行,他們哭上癮了。跟大餅的問題一樣。每次的回饋造就他最後必須選擇終極方案-死亡,才能得到終極同情。疑!?這好像也不錯,讓黑人慢慢走向滅亡,善哉。啊~~我真正要說的是忽視流行訊息,長期下來會有正向回饋。不看新聞,在一段時間後你會有另一個時空感,且發現並不會因沒看新聞而有所損失,反而得到更多的時間、精力、生活品質。這是資訊爆炸時代奇異點,此時無知勝有知,因為該知是垃圾場(媒體)飄散出來的東西(垃圾資訊)。

[2018年7月17日 生活最佳化是個空白]
每天過著重複的事,這是最佳化的過日子型態。我對此型態感到困惑不已,但不執行身體很快又會回到亞健康,不是最健康狀態。話說我已無法恢復到完全健康狀態就是了,薦骨因咖啡喝太多,也變的極為脆弱。堪用但不堪折磨。所以發現當每日任務做完後,剩下的鎖碎時間只有3小時(早上1小時、下午1小時、晚上1小時)。這時間不連續很難運用,連打場魔獸大副本都不夠。盤中很閒但壓力搔的你不要不要的,做什麼事都無法盡力。這種鎖碎的時間怎麼談戀愛?看來錢沒個幾千萬,這道門是打不開。呃,怎麼又想到感情的問題。此題無解,因過往累積太多錯誤導致今日的局面。孤獨是我的選擇,我的概括承受其不好的一面。想說的是,當一切作息最佳化後,會發現無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2018年7月27日 苦讀+享樂]
如果沒有普通知識的好書可讀,那換種組合呢?專業書籍+狂玩魔獸,這想法在實作後發現,可行!!而且成效很好,早上開盤前一小時認真啃這些很硬的專業書,然後把零散的時間拿來玩魔獸世界。發現時間使用效益極高,而且兩全。有認真也有享樂。人生呀,要懂的享樂。懂得享樂才能走的遠。或許我的一個大問題就是不懂得享樂,導致人生太苦悶而當面對挫折時早已筋疲力竭了。我希望我能純理智過每一天,但這機體是肉做的,她需要享樂這元素。鬥陣無法取代魔獸,主要原因是鬥陣沒有交流,而且需要極大的動態視力,最糟的是不太需要用太多腦力思考。

2018年7月5日 星期四

如果選項有兩個,選第三個



前言:
不喜歡的教學方式

隨記:
P.16 改進思考工具:木匠都擁有,學習如何使用各種工具。鎚子、鋸子、刨刀和電鑽…,每種工具都有特定的功能,技術熟練的木匠,都知道什麼時候用什麼工具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這似乎是我的缺點,而且可以改進的缺點。像在剛入股市我非常固執的只玩股票,而不願碰期貨,為何?我當時覺得現貨才是正統!!直到離職時,被迫進入期貨市場。才開啟期貨交易人生,但現在完全專注在期指交易,這似乎又犯了此點。我該把層次再拓展,以期貨為根據,嘗試其他種類的交易(國外市場、債市、匯市、實體期貨、選擇權組合、權證…等)。該涉略,並嘗試到會使用的程度。這意思是,在對的市場操作,勝過某個衰敗市場的優異操作。做簡單的事才能游刃有餘。我沒說台股死定了哦!!(只是鐵定)這事一想還蠻嚴重,中國市場的磁石效應會越趨越明顯。台灣、香港、新加坡,應該是衝擊最重的地區,因文化語言。日韓次之。加上台灣島民思維,夜郎自大。根本成為中共重點打擊目標。趁現今中國放利引誘台灣人民的時候,在尚有優勢下嘗試中國市場交易看看。再晚就像現在才西進的工作者,沒有優勢,一視同仁。
P.19 如果選項有兩個,選第三個。方法:替代(Alternatives),可能性(Possibilites)、選擇(Choice)。→在選項中拆解出元素,然後嘗試替換掉該元素,看是如能有新選擇。好的答案,很少是非黑即白。而是區分主要目標和次要目標,次要目標是拿來交易用的。能捨才能得。
P.44 現實:你永遠想不出最好的主意→只要一直想總是會發現更好的選擇,但後期的效益遞減嚴重,所以設定截止時間,作出選擇。
P.70 幽默:跳脫模式的最佳途徑
P.93 考量所有因素(Consider All Factors)→問自己有沒有漏了什麼?還有什麼要考慮的?
P.94 結果與後續(Consequence and Sequel):讓人們細想一個行動或決定的後果。有四個時間區段可參考:立即後果(最長1年內)、短期(1~5年)、中期(5~20年)、長期(20年以上)
P.104 我們同時需要資訊和思考,找到資訊,擷取現有資訊的最大效用,檢視資訊。然後利用資訊以實現某些思考目的:決定、行動、選擇、計畫、設計或取樂。
P.108 平庸心智做不出什麼事情來,只除了批評還算容易。→挑剔相對於完美是件容易的事。這是種警訊,批判是好事,但更要提出更好的見解和可行的方法才是完整流程
P.110 建設性替代(批判)模式
P.126 先思考,再用直覺作決定。→理知給予分析報告,然後交由直覺作判斷決議。同時滿足理性與感性的基本要件。理想是依理性為原則,但現實是如果得不到感覺的認同,行動時會發現無力感很重。在沒有感情給予的熱情,事情做不久

心得感想:
讀書到底是不是正確習慣,,我最近感到很困惑。不讀書,靈感就匱乏,但認真讀書又失去行動力。兩者皆不可拋棄,但又很難拿捏。
靈感的激發,需要材料也需要荷爾蒙的催化。而荷爾蒙的驅動是很難捉摸。最近靈感大爆發期是在2~4月間的大災難時期,但伴隨的精神折磨,是極高的代價。而其思考中心是如何活下來。這不是正常狀況,而是緊急處理。正常狀態是成長,緊急狀態是逃命。所以別妄想刻意把自己推進災難,只為獲得湧泉般的靈感。那時的靈感是想辦法存活,而不是成長。成長是現階段的目標,因為災難已處理完了。要走回正軌。而荷爾蒙下降,我每天變得大腦空盪盪,靈感想法就是不出來,帶手札出門散步,回來常是隻字未寫。很糟的現象。或許我可以安慰自己,人在新環境,對景物還不熟悉,目光總是在探索身外之物。說遠了,回來荷爾蒙議題,如何刺激荷爾蒙產生呢?說比較明白的就是引起熱情的感覺。可樂不錯,但不能常喝,而且現在的可樂配方有改過效果已大不如前。性很強力,但很快就爆炸而喪失動力,續航力太差。毒品!?不。我大概知道創作家為何會想嘗試毒品,是捷徑但又是死路。玩遊戲?很容易沉迷,似乎任何能引動荷爾蒙的方式都伴隨著副作用。找一件事(內心的渴望),但又不會引動太大副作用,以提升熱情。突然懂,為何有人會裸奔…(ps我沒這嗜好,放心)。哎~沒想出好辦法,但要點是在需要靈感時,找方法引動情緒亢奮(熱情)

一開始對本書期待很高,但越讀越乏味,一直鼓吹一堆縮寫,沒意義。文未還自我辯解是有用的!!(PMI,CAF,C&S,AGO,OPV,HV和LV)現在手機這麼方便,工具箱列個清單存在手機上就好,只需要知道需要時在那可找到,何必浪費腦力記一堆奇怪的縮寫符號。再者書中介紹的方法是入門。工具組並未到達應用層。頂多處理簡單問題,就像國小在教國字,要寫出一篇文章,還差的遠呢。

[2018年7月10日 關於熱情的觸發-智語類的書]
我覺得文字中還是具有強大的啟發性,只是我最近讀的書都偏半技術性。所以都處於學習模式,而不是啟發模式。啟發類的書像是大師的名言、經歷等,例如《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或許我該多找這類的書來看,雖然大多智語都已知(概念)。但我總是一直忘掉,所以重複讀類似的書是有價值,且能啟發我的熱情動能。這方法看似價值不好,因為讀重複的知識。但在隨機式的重新組合排列下,是個有效的靈感創意來源。這裡要區別的就是跟勵志類的書不同,是智慧類的書。勵志類的書讀幾本就好,多讀只會讓人自我感覺良好,但原地踏步。

[2018年7月13日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疑問]
這是大眾的認知,但我總覺得很可笑。因果是存在,但在大環境下真的成立嗎?另一個問題是何謂善何謂惡?簡單一個問題來說,大概很多人回答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殺野狗這是殺生,所以很多人直觀是惡(同理心)。但對方是狗不是人,感情用錯地方的錯覺。那現在剛好遇到這個環境,附近野狗很多,我殺光它們是什麼回報??可能是沒好壞之報。我花了時間清除不喜歡的東西,得到乾淨的馬路和降低被攻擊的風險。嗯,但還是得去研究一下動保法,看看怎麼殺才合法,直覺最好的方法是放毒骨頭(鳥不會吃骨頭)。殺與不殺可能都不是選項,或許法律有合法的捕狗申請單位。哈,好的解案總是不那麼直覺且不是二擇一。

[2018年7月23日 理性分析,感性決策的方法論]
最近被這句話感動到,讓我迫不及待的嘗試看看。代價就是十萬不見了。就嘗試的角度來看,可以接受。但還是感到蠻痛。又在大腦中造成一個負回饋的聯結,是蠻傷的事。但有這嘗試,我才能發現困難與問題。感性是我最近想處理的元素,我覺得如果能讓理性與感性融合這將是個極強大的能力,這是進入合作的雙功模式!!這就是我的理想、我的幻想,問題在那呢?實務上只要感情介入交易,交易就會變的極為困難。因為盤一直在變化,你隨著盤的跳動跟著起舞,最後感性只會淪陷並不會做出好的決策。問題在於複雜度因感性的加入而複雜化,沒多久就超出大腦思考能力而瓦解。也就是說「理性分析、感性決策」忘記一個事實,感情是我的絕對弱勢,我的神經感受太強烈,每個跳動的訊號都是極高振動的聲音。所以這嘗試最後宣告失敗,得到一個很古老的結論:紀律操作,是最簡單又有效的方法論。這又是個演化的過程-嘗試。你如果不踏出那一步,你不會知道後果。只要在能承擔的損失下,嘗試是件極為暴利的路徑。這一路走來我的系統是一直在改變,很多系統都是賠了很大的數字後中止。留下來的繼續改進和新系統加入嘗試,這是個生生不息的演化。這是現實,世界一直在變,如果不進化。最後只會死在最愛且最老的系統。例如盤後交易的加入,整個結構是大幅改變,我最愛的系統也失靈,而被凍結狀態。唉呀呀,又在發愁了。先打住吧。


2018年7月2日 星期一

假說思考



前言:
找錯本書了,這是企管類的書。

隨記:
P.36 所謂假說,顧名思義就是「假設的設法」,在企管顧問界來說,是「未經證明而最接近答案的解答」。→由來是企管顧問的行話,借用科學用語。
P.41 建立假設讓做什麼事情變得一清二楚,更能深入思考自己的論點
P.47 如果想要以精神戰勝無法預料的狀況,並且在綿延不斷的戰事中獲勝,必須擁有兩大特質。一是身處黑暗之中仍保有一線光明,持續探究真相的知性;二是朝此一線曙光向前邁進的勇氣。→似乎我的弱點就是「不夠堅持」。缺乏對追求勝利的執著,原自於沒有勇氣面對失敗。這勇氣在於你敢執行會破產的策略嗎?真正執著者-會。而我總是在這關退縮。這點一直很惱人,說不太上來。死不可怕,但現在找死還真的不容易。如果好死的方式很易得,我認為我真正的後顧之憂就解決了。到時才真的能放手一搏。怕死嗎?不怕,但怕痛。我的煩惱總是很奇怪。
P.52 面對資訊,捨棄重於蒐集
P.54 進行決策之際,唯有能幫助你縮小目前選擇範圍的資訊,才算是有用的資訊
P.68 切忌死抱假說不放→假說不是定理,就是一再打破直到解決問題。
P.69 分析能力在其次,假說思考定高下。→這指的是分析針對資訊的消化重組,而假說是全局觀點。這可有效避開資訊超載的問題。
P.76 解決問題之際,會運用到兩階段的假說:用於確認問題所在的「發現問題的假說」,以及用以解決具體問題的「解決問題假說」。

P.80 一旦確認問題所在,接著要針對問題提出假說。此時,重點在於如何以最少時間,將答案鎖定在質優而量少的幾個方向。
P.91 實驗次數愈多,假說愈加進化。「假說→實驗→驗證」循環過程,重複次數愈多愈好,大腦第一個想法形成的假說是起點,很少會是最後的選擇。
P.93 洞察事情的整體架構:窺得全貌就少做白工。→聰明與笨蛋的大腦運算速度相差不會太大,而聰明的人耍了點小技巧在篩選方法,效率處理事情。
P.143 如何動腦以順利建立假說
   方法1:對角思考→各種視角、觀點
   方法2:兩極思考→極限觀點
   方法3:零基思考→跳脫框架
P.189 透過分析進行驗證
P.189 分析的基本原則:先求有,再求好。
P.194 定量(數據)分析的四種基本方法
   方法1:比較差異→數組數據比較
   方法2:時間序列→依時間變化來觀察
   方法3:散布(圖)→看相關性、分布狀態
   方法4:因數皆解→把基點同等化,例:消費金/人。
P.210 好的假說源於經驗衍生的敏銳直覺→用越多次越會知道怎麼用。
P.231 剛開始建立假說的時候,提出錯誤的假說也是家常便飯。不要怕失敗。


心得感想:
前面讀的好書《複雜問題的策略思考&分析》後,就覺得這本書弱到不行。感覺解決問題類的書大致上已抓到重點了,小羽還是動身開始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