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介紹E=mc^2的由來,簡單的公式,背後的組程居然是複雜的。對於證明細節我並不感興趣,我閱讀也是採跳躍式閱讀,只有每篇的開頭幾頁和最後二篇讀比較細。
隨記:
[快速翻閱]
P.14 E=mc^2: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平方
P.23 太陽本身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不停公轉,走完一圈大概要花2億2千6百萬年。→從出生到死亡,我們從未在同一個空間上重複待過,
P.46 如果愛因斯坦在那些年(1901~1908)未被迫把對物理學的追求變成一份業餘愛好。→這點還真沒留意,最偉大的科學家居然是業餘嗜好者!時間還真是相對論,多少科學家完全燃燒自己生命時間,但也達不到只用業餘時間的人!
P.50 對於愛因斯坦的理論最重要的一點是-光是不能加速的。→這應該是指在光速載體下,再向前移動,並不會產生超光速。
P.66 常識並不總是可靠的。
P.66 時間和空間可以合而為一變成一個整體,我們叫它「時空」,那時空中的距離就是具有不變性。→絕對作標?
P.199 深刻思考時間和空間的本質後發現,地球只不過是一條圍繞在太陽週圍的直線上運動而已,只不過這條直線存在於彎曲的時空當中,所以它將自己「裝成一個空間裡(幾乎是)圓形成的軌道。→對此點感到非常的不合理,那人造衛星隨地球轉也是假象?大家都是平行下飛行??如果是平行飛行,那為什麼會有時間差(衛星時間走比較快)?
P.207 人們很可能會陷入一種對偉人本身的崇科和迷信之中,而這是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因為這樣的一種崇拜和迷信會礙科學本身的發展,它會讓人們產生一種錯誤,認為科學研究和科學發現只是那些具有獨特天份和眼光超人們所存在的。→我的感想是愛因斯坦在某一層是對的,但再上一層就變成錯。而後人要的是有勇氣打破前人架設的金字塔,才可能再次躍進,就像萬有引力可能只是時空扭曲的表現,而真正的原理並不是地球遶太陽轉。就像牛頓的定理,後來許多都打破,但不損牛頓的地位,因為他重在是個劃時代的里程碑,而不是永恆的真理。
回到過去-對電影迷是可合邏輯的,但目前看到的資料,我感覺根本不存在,沒有證據說超光速後是會產生時間倒轉,只能讓時間相對變慢,或許可趨近零,但不會小於零,而光速飛行一去一返,你的親人早消失數百年了。簡單說,如果光速:時間停止,那為何光速到仙女座還要50光年呢?所以光速也是要耗時的,只是相對較慢,同理超光速也是耗時,但相對光速更慢而已。如同沒有比絕對零度更低的溫度,這是物理概念(比靜止更靜止,邏輯上就不合理),沒比時間靜止還要低的。
我們從未在同一個空間待過一段時間,也同時理解為何下飛機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只是因速度突然改變巨大,身體無法瞬間調整,還留飛機飛行慣性下,而沒回到地球飛行速度。
令人沮喪本書堅持數學不使用超過畢式定理,但我看的還是很吃力,並且瘋狂的作超時空跳『頁』。這本已很基礎了,但我還是讀不太下去,看來要瞭解科學硬知識,我得重新打底子,不然科學類的書幾乎都讀不了。
沒想到E=mc^2這麼簡潔的公式,背後所動用的知識是如此的廣泛,愛因斯斯坦的成功已超出僥幸的運氣程度。
科學中有一個變數叫測不準一定是個問題點,這就如同哥白對地球為中心的理論,看到太多不合理現象一樣。很明顯人類科技尚未達完全明瞭,或者根本不瞭解,只不過像牛頓說的:『我不知道我呈現了什麼給這世界;但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我只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童,把自己投入比平常所見更漂亮的貝殼與平滑的石子而已,但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一片尚未被發掘的真理的海洋。』,遲早測不準的原理,其實是測的出,只是現在不知為什麼,只能用機率來替代此未知數。
本書P.183 宇宙萬物應以光速運動,為何沒有,因宇宙看似空其實存在著希格斯的東西,有點類似楓糖漿,任何物體在楓糖漿,都明顯感到阻力,唯光不受影響,也就是它拖慢夸克和輕子的速度。這麼說只打破希格斯場,人類就能輕而易舉的光速移動!
書籍資料:
書名:為什麼E=mc2?探索時空、質量之源與希格斯粒子
原名:Why Does E=mc2? (And Why Should We Care?)
作者: 考克斯、福肖
原文作者:Brian Cox、Jeff Forshaw
譯者:李琪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12/12/06
閱讀價值:低,沒想像的有趣
ISBN:9789862621134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時間和空間
第二章 光的速度
第三章 狹義相對論
第四章 時空
第五章 為什麼E=mc2?
第六章 為什麼原子、捕鼠夾和星星的能量都值得我們關注?
第七章 質量之源
第八章 彎曲的時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