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6日 星期日

大過剩時代



前言:
當時買下的原因:我一直尋找當今經濟問題的關鍵,或許這本書會給我一些新的啟發。

隨記:
P.57 需求不足其實是過度供給的另一面
P.68 較低的稅率從未刺激足夠的經濟成長
P.125 讓貨幣變得更便宜,這就像用火來救火似的。我們不能在一個已明顯有著過多供給的環境中,一直去創造供給來刺激需求。
P.150 低利率也剝奪了真正謹慎節儉的大眾們真正合理的存款利率。
P.158 日本搖晃欲墜的國債,目前占GDP的占比已超過了200%。→大家看到目前的榮景都忘了隱憂。
P.191 全球失衡的規模是如此巨大,因此市場機制無法在可接受的時間裡,自行克服這個問題。
P.210 在全球勞力過剩的情況下,雇主沒有誘因或需要,增加勞工的收入。
P.260 最後我們一定要完全恢復所謂「賣空提價規則」(uptick rule),禁止股票的賣空。→作者真的有玩過股票嗎?
P.263 貨幣寬鬆很容易引誘人們從事投機與冒險行為,卻不善於在一個沒有額外產能需求的環境中,去創造新的生產產能。同時當銀行因零利率時近零利率政策的實施,以近乎零的成本借到資金,但隨後轉身以雙位數的利息把錢轉借給了消費者,從中獲取龐大利差時,這政策等於是變相向存款人徵稅。→好惡毒的零利率。
P.264 過剩的流動性仍將持續在金融資產上,創造出斷斷續續的泡沫,並週期性的推高利率,以及能源成本。
P.272 「解決」遺留下來的債務代表的是,將有人要損失一大筆錢。→問題是背後的債權擁有人-銀行,銀行下的老鼠會,是由人民存款建構的。雖然如此,我還是傾向消滅該銀行,讓這些投機銀行全部破產,由公銀接管,但為什麼不做呢?原來我們活在假民主的世界,政府已被財團把持。那再推論下去,二十三世紀可能會產出新耶蘇,一個屬於這時代的革命份子,他的主張將不會是以上帝之名,而是以真民主之名(名詞可以會變,因民主被政客用壞了)。目前看到的ISIL是一種新型態的起義(相較其他花花草草起義),先撇開他們的殺戮行為,而專注資金來源,是種非常傑出的策略,利用大國間的矛盾,取得資金,再占有石油(關鍵),擁有自主資金,從而完成自主權。可惜不是以民主為號召,此革命最終還是不成大局,等民智平均水準再高一些,以神之名必成笑話,以民主正義才是未來的主流。
P.274 一旦當錢變得這麼薄,這麼廉價,以致於連銀行也沒處理債務的誘因時,我們也會被這些債務淹沒。
P.276 公平攤債務已經勢在必行。→看來2015年利率上升時,就是清算債務的最佳觸發點,也就是各種地雷公司的連鎖爆炸時期。
P.317 美國最終必須要解決龐大公共債務的問題,但美國必須要先解決經濟的問題。因此請聽我解釋為何唯有先看到經濟獲得足夠的成長動能,就能夠處理龐大的債務問題。

心得感想:
先進國家打不過中國的生產能力,中國是拿人民的生命來換財富。這基本上是無解。不要命的程度往往被西方國家低估,就以住在台灣的我為例,冬季的北風,跨過台灣海峽,但那有毒物質的濃度居然還能嚴重影響我(每次鋒面一來,我眼睛就會發炎,代表空氣太髒),可想而知,未被稀釋的生產地是多毒,除非讓中國人民脫離一定的貧窮,一個不再想用命換的臨界點。真是諷刺,中國的資本化是社會動盪的源頭。接下來的民主化不知會變成什麼樣,真令人好奇。雖然很多封建主義者認為專制才是中國奴性最好的制度,但民智和財富開啟後,民主化是個不可逆的化學進行式。就像牛肉麵一樣,只要漲十塊,就絕對不會再下跌任何一毛。
沒想到最有效的方法是刪掉大部分的公務員!減少支出而不是廉價資金的提供。
當前面對的經濟問題與以前不同,多出兆計的資金和數億的勞工,但卻用以前的方法治療新的問題。
本書有提到僵固的問題(P.200),尤其是薪資與租金的關係,新世代現在已買不起房子了,所以用租的,但目前政策是活絡經濟,導致物價全面上漲,而新世代卻得承受低薪和高物價的扭曲經濟環境,付不起租金,就代表該房無此行情,但房東不願降,因政府在後面全力推動資金供給,讓這些無處去的資金推升所有物價、房價和投資低產值的商品,廠商在沒獲利下當然不會加薪,所以新世代是這次金融事件最大的受害者,兩面夾殺。
在想這世界到底會怎麼發展,到底是民主最終把資本主義有效控制,還是資本主義在民主尚未發展突破人性貪婪的臨界點前,被資本主義控制。目前看來資本主義占了上風和很多優勢。照人類的演化合作基因比自私基因更適合生存,理論上民主最終會勝利…理論上。只是我猜想必定會進行多次的對抗,幸運的話是遊行,不幸的話就是演變成暴動,直到達成新的平衡。
一想到老一輩的思想如此僵固,我就非常的心癢。我也努力的思索,如何利用此不對稱性,從上一代那掠奪不該屬於他們的資源,畢竟他們思緒早已僵固不符這新世界,但他們號稱自己擁有全知的經驗法則,而新世代擁有的是新觀念和科技支援,如果老一代的思維是錯誤,那其中必定有機可圖,過時的錯誤觀念,必定造就行為決策上的失誤和挫敗。我得好好握這個機會,從他們犯錯時狠狠的分食他們的財富。具體做法有什麼呢?像放空趙藤雄的公司,因他說,房價不會跌的錯誤論點。放空金融類股,因相信銀行大到不能倒的謬論。當然時機點很重要,耐心也是新世代的優勢,時間是站在新世代的一方。
留意2008年金融海嘯後長期失業的人群,這群人通常再也無法跟上就業市場,當他們資金完全用盡時,除了自殺,不然就是搶奪,那何時會產生最大共振而造成最大破壞力呢?
學校真該把投資原理列入課程,買房的風險真的不低,雖說人性是貪婪,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風險,在榮景中無法評估經濟衰退的付款能力和恐怖的負向槓桿虧損,而更該死的是聽信上一代可行的方法,在這即將轉負的房價時代,再過十年還在還貸款時,會想為何房價不漲反跌!?怎麼跟老一輩的人說的不一樣?因時代變了,少子化的因子並不存在老一代,所碰到的問題,那何時才能買呢?如同本書作者說的,這些冤大頭們認賠溢價部份,直到薪資房價比到合理的水平。如果台灣經濟能力是世界第一,我們理當擁有世界第一的房價薪資比,問題是我們從來都不是經濟力世界第一,而是代工國家。想想自創品牌是多吹捧的想法,但也要看產業吧!在現今最熱門主流的產業要幹掉大國,你要擁有的人才數量是要超越大國人才數。問題傾全國人才也達不到大國的人才量,這就有陷阱了,在正面與大國比軍力。如果要在熱門主流產業生存,台灣代工真的才是活路,只要選對邊,在後線製造物資,同樣能仗虎(美)欺狗(韓)。自創品牌唯一有出路的是冷門高門檻的產業,像自行車、衣服等,畢竟大國資源不是無限,必定是把資源用在獲利最大的地方,軍事、高科技等產業。換個方式解釋,以運動來說,美國傾全力在棒球、籃球上發展,勢必冷落其他球類項目,就資源來看,足球怎麼可能拿不下冠軍?很明顯,即使大國也無法全面兼顧,不是他們不能,而是最優秀的球員會選最高薪的地方靠攏。而這空下來的就是我們用一軍打他們二軍的絕佳領域。
本書有關股市的地方要跳過,作者很明顯不瞭解,他的專長是放貸(P.280)。
本書在第12章敘述美國現狀時,才明瞭美國並沒有很好,基礎建設不再是世界第一水準,醫療占用17%GDP,高等教育更是昂貴到一般人難以負擔。這些都是衰敗的徵兆。
能源價格決定民間消費配置,如果有廉價的能源,經濟才會好轉,不然大部份花費都耗在能源費用上。
在看到第13章內容,我突然感到作噁,作者認為借貸的錢太少了,應該借更多,反正債務利息很低,而支持把錢投入公共建設,而非注資到銀行,只因政府要符合選民的期望,景氣只能升不能降。而更妙的是作者在前面幾章罵翻廉價資金,結果自己又高喊放出來的洪水只是小湖泊,不是海,所以還有10倍貸款可以借,最怒的是,我居然花錢買了這本書。這時我最好奇的是推薦者有誰…,暗我錯了,錯在沒看到有超級地雷-劉憶如也在推薦者之列,下次花錢買書時還是多留意一下。另也讓我很懷疑這些推薦者是否有細看本書呢?尤其是吳惠林上一本-富國的糖衣,也有他的份。而該書也是地雷作品。台灣是怎麼了?推薦是要負上自己的名譽,怎麼如此的作賤自己的名聲?
本書點出現今的問題,資金過剩和生產過剩。但提出的解決之道是讓人無言的-再舉更多的債…。這點太令人玩味了!就已證明資金過剩,但還要再舉再大筆的債?為什麼不是引導這些錢去執行作者說的公共建設?我真的看傻了!



書籍資料:
書名:大過剩時代:失控全球化後,治好世界經濟焦慮的成長解答
The Age of Oversupply: Overcoming the Greatest Challenge to the Global Economy
作者: 丹尼爾.艾爾伯特
原文作者:Daniel Alpert
譯者:黃書儀
出版社:大寫出版
出版日期:2014/06/10
閱讀價值:中,前面幾章論述可看,最後面幾章自打嘴巴。
ISBN:
目錄:
前言 無止境的暴跌
金融危機已經過了五年,許多美國、歐洲領袖與評論家們,依然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何事。他們似乎不知過度供給的年代已翩然來到,也不知過度供給是再次啟動成長動能的主要障礙。

第1章 過度供給興起
新興國家如何改寫全球經濟?
這些新崛起的成本廉價資金,最後落腳的地方並不是一個秘密,至少是在美國這端的大西洋。幾乎美國的每一個單位,都背負了債務,每一個人,從失業的家庭廚師到美國財政部,乃至於地方市長到企業執行長等等,大家都參與了這場盛宴。

第2章
債務、過剩和破碎的全球經濟
「全球化已改變了所有事」,這句話我們已經聽了上百萬次。不過,多數人不了解的是,這些改變,其實遠遠超出了把電話服務中心設立在印度,或是把工廠設置在中國等。

第3章
餐巾紙上的曲線
否認事實的經濟政策與衰退樂章
幾乎供給理論世界觀裡的所有元素,都受到大批美國選民的歡迎:因為這代表每個人都適用較低的稅率……,而較小型的政府對於個人自由的限制較少;因為有較多的生產可供消費,因此消費就會提升;以及最重要的是,會有無止境的經濟成長。有誰不會通過這樣子的計畫呢?

第4章
讓他們負債吧
薪資停滯、信貸泡沫以及邁向危機之路
寬鬆信貸幫助創造了錯覺,以為一個大浪推升了所有船隻,但事實上只有「遊艇」真的移動了,其餘的每個人只不過是暫時在紅色海洋中高高的搖晃而已。

第5章
黯淡的國家
產出缺口與消失的財富
我們正在討論的是四千至六千萬名歐洲人以及美國人,應該要有一份正職工作,卻一直找不到。

第6章
經濟工具箱裡沒東西
為何決策者修復不了惡化情勢?
儘管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進行規模比以往更大的貨幣介入,並且在實施之前進行更全球化的協調,但它對實體經濟裡的持續影響,卻不及對市場以及市場制定者來得大。說底了吧:低息借貸、容易得來的錢,對華爾街是好消息,對市井小民卻未能引起太大作用。

第7章
權宜政治經濟學
先進國家如何閃躲真實經濟挑戰?
全球信貸泡沫破裂,暴露了歐盟國家之間不正常的經濟關係。德國、法國與荷蘭這些歐元區核心國,其銀行出借給較弱勢的同胞國家的大筆金額,刺激了近乎每個經濟中可能想像到的不良動機。

第8章
失靈的價值
僵固的薪資與物價,如何阻擋真正的復甦?
在一個循環性的經濟衰退裡,從經濟及社會的角度來看,這個趨勢發展非常符合邏輯。財富嚴重且持續的流失,會導致負面的「財富效果」,阻礙了消費與投資意願,進而妨礙了經濟復甦。所以僵固也因而成為每個人的好朋友。

第9章
天堂與地獄之別
失責的經濟領導力
安德森的回答並不是一個有遠見的答案,反倒是非常尖諜的誹謗,他脫口說道:「中產階級是一個神話,這個階級根本不存在。」

第10章
迫切需要的穩定
關閉賭場的新經濟政策
有些事情並不會改變。由貪婪所驅使的不計後果冒險行為,正是其一。過去一個世紀以來,這正是我們創立了中央銀行、存款保險以及監管制度以降低風險與與恐慌的原因。但荒謬的是,這些穩定機制卻出乎意料的「將風險社會化」,使得這些金融從業人員,得以更容易輕率的處理「別人的錢」。

第11章
不良資產大整理
如何擺脫信貸泡沫?
廉價資金政策其中一個最被低估的後果,就是金融機構得以以非常低的成本,持有破產或問題資產(無論是放款或是證券)。

第12章
如何重啟美國
美國的所有行為,完全不同於其主要的競爭對手。例如,當美國每年在公共基礎建設上的投資,根本不到GDP的3%,但中國每年投資在基礎建設上的花費則達到9%GDP。

第13章
好債、壞債
處理赤字問題
債券交易的情況,反映了全球汾大的過剩資金以及全球失衡與持續未能解決的債務問題,一直阻礙著已開發世界的通貨膨脹。

第14章
有效的全球系統
多邊主義的管理
或許當今最令人感到害怕的挑戰,在國家或區域之外。
現今的失衡問題,已是全球的特色,且再也無法以單一種力量,甚至是兩種或三種力量來解決。

第15章
做最實際的事吧
拆掉意識型態之牆
已開發世界已進入一場被斷斷續續經濟刺激活動(多數是貨幣刺激)所介入以及隨後又故態復萌的疲態,主要是因為背後的經濟問題,依然有很多地方尚未解決,或者被錯誤解讀、不正確的治療,就像是醫生對疾病的錯誤診斷,將會使得其病患的健康雖可短暫恢復,但卻被掩蓋的核心問題,持續的惡化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