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

小麥完全真相



前言:
讀這篇筆記前最好先讀過《無麩質飲食,讓你不生病!》,因為很多重複。但我先讀了《無》所以這邊筆記省了很多。如果早知道我會先讀這本,因為本書才詳細解說原理。

隨記:
P.26 小麥是唯一能夠迅速轉換成血糖的一種。→本書提到小麥的升糖指數是72,比蔗糖59還要高分。但很納悶的是我去找別的書,別的書上寫白土司只40,白米居然有80。
P.40 侏儒和半侏儒小麥目前已占全球所有種植小麥的99%以上。
P.41 研究人員在後代品種裡找到14種麩質蛋白,是它們的父母小麥品種都沒有的
P.50 從血糖的角度來看,加工程度多寡,並不會產生太大差別→全麥、高纖、低纖只是行銷術語,同樣都會造成高血糖。
P.51 葡萄糖與胰島素的關係密不可分,胰島素讓葡萄糖得以進入人體細胞,並將葡萄糖轉化成脂肪。吃下食物之後,血糖愈高,胰島素的濃度愈高,儲存的脂肪也愈多,這就是為什麼吃三顆雞蛋做成的煎蛋捲,不會引起血糖上升,也不會增加身體脂肪,但吃了兩片全麥麵包,血糖會節節升高,導致胰島素增加,從而增加脂肪,特別是腹部和內臟脂肪。
P.63 我曾親眼見識數以百計的人回報,在戒除小麥後頭幾天到星期,他們出現極度疲勞、意識模糊、煩躁不安,無法正常上班或上學,甚至憂鬱症等症狀。
P.65 雖然攝取小麥不太可能是造成自閉症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初始原因,但是和精神分裂的情況一樣,小麥顯然與症狀的惡化有關。
P.72 小麥其實是一種食慾興奮劑,它會讓你想要吃更多。
P.80 非糖尿病患之所以能輕易體驗到高血糖,最主要是原因,就是小麥製的食品很容易轉換為糖。
P.89 禁食小麥是一種快速、有效的減重良方,對消除內臟脂肪尤其有效。
P.90 許多無麩質食物是玉米澱粉、米澱粉、馬鈴薯澱粉或木薯澱粉製成。→這些澱粉還是會引發「莆萄糖-胰島素」反應,導致體重增加。
P.90 禁食小麥,不只是戒除麩質,也戒除小麥的A型支鏈澱粉,因為這種複合式碳水化合物比蔗糖或糖果棒,更容易使血糖升高
P.104 麥膠蛋白引發解連蛋白分泌,造成腸壁細胞的緊密連接瓦解,讓麥膠蛋白和其他小麥蛋白質片段等有害的蛋白進入血液。接著,諸如T細胞等會引發免疫反應的淋巴細胞被啟動,展開對抗「自體」蛋白質的發炎過程,因此導致小麥麩質和麥膠蛋白誘發的一些病症如乳糜瀉、甲狀腺、關節疾病,以及氣喘等。小麥麥膠蛋白,宛如一把能打開任何一扇門的萬能鎖,可讓有害物質隨意入侵不應出現的地方。
P.110 攝取小麥真的會導致癌症,而且是「經常」導致癌症,不用懷疑。→長期重複的發炎最後就是得癌。
P.127 你那可憐脆弱的胰臟β細胞,也會在「脂肪中毒」的過程中遭到破壞也就是不斷攝取碳水化合物,造成三酸甘油酯和脂肪酸增加,以致β細胞受損。
→糖尿病是因缺胰島素,而原因在於製造胰島素的細胞死光了,由來是惡性循所造成的結果。
P.136 如果體內仍有足夠的胰臟β細胞,而且沒被長期的葡萄糖毒性、脂肪中毒和發炎破壞殆盡,有部分甚至大多數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完全有可能被徹底治癒。
P.142 儘管動物來源的蛋白質,有產生酸的這種特性,但最終的影響是,有益骨骼健康
P.142 多吃蔬果,可以中和來自動物類食品對身體造成的酸性負擔
P.143 食用過多的酸性食物,容易誘發酸毒症。經年累月,酸毒症會破壞你的骨質。
P.143 大約在18歲之前,我們都在儲存骨本,然後在接下來的人生,骨本就慢慢流失,流失的過程由身體酸鹼值調控。
P.143 體液酸鹼值偏酸,身體就會從骨骼提取碳酸鈣和磷酸鈣,好讓身體酸鹼值維持在7.4。酸性環境也會刺激骨骼內的蝕骨細胞加速溶解骨組織,釋出珍貴的鈣質。
P.145 小麥是最強而有力的硫酸來源之一,每公克小麥經消化代謝產出的硫酸勝過任何肉類,只低於燕麥。→炸,吃燕麥=吃硫酸。
P.159 葡萄糖到那裡,糖化終產物就跟到哪裡,而葡萄糖幾乎全身到處都有。血糖愈高,糖化終產物就堆積愈多,然後衰老的速度會愈快
P.162 小麥含有的複合式碳水化合物,是一種獨特的支鏈澱粉-A型支鏈澱粉,結構迥異於黑豆、香蕉等其他碳水化合物的支鏈澱粉。小麥的支鏈澱粉是最容易被澱粉酶消化的一種,從而解釋小麥產品具有使血糖飆升的特性
P.164 糖化終產物傷害眼睛組織,從水晶體(白內障)、視網膜(視網膜病變),至淚腺(乾眼症)。→乾眼症也有可能是血糖過高所引起的!這點我倒要實驗看看了,因為我的乾眼症一直好不了!我已吃了很多護眼物品了,還是一樣(玉米、紅蘿蔔、南瓜、葉黃素)。如果問題是血糖一直太高,那這還真精彩的人生故事。因為我很少吃甜食!
P.165 有一項簡單的抽血檢查可以用來檢測目前糖化終產物形成的速度,那就是糖化血色素(HbAlc)
P.166 糖化血色素值顯示為5%以下,代表你的老化速度正常;超過5%代表你老得比較快。→血糖跟氧一樣是雙面刃,不能沒有。缺血糖的身體反應在《TomorrowLand》有精彩演出。

P.167 (果糖)這種食糖在體內形成的糖化終產物,比葡萄糖高出數百倍
P.167 蔗糖含有50%的果糖,50%的葡萄糖。
P.168 肉類和動物產品經高溫烹煮,如燒烤和油炸,會使糖化終產物含量增加超過一千倍。→肉類是消化過程產生糖化終產物。唉,原本想用脆皮燒鴨取代比薩,結果是越換越糟。我傻眼了,之後週六爬山後吃什麼好?外食全是地雷。
P.168 飽和脂肪有害心臟健康的說法,其實是錯怪飽和脂肪,因為它經常和真正的罪魁禍首-「糖化終產物」一起出現。培根、香腸、義大利臘、熱狗等醃製品,含有異常豐富的糖化終產物。→炸!看來我鮭魚不能再用煎的把魚油裂解出來,方法錯誤!對腦有益,但對全身有害…
P.215 食用小麥會造成圓禿,是因為皮膚出現類似乳糜瀉病狀的發炎。毛囊發炎導致對髮根的抓握力減弱,造成落髮。→我也因掉髮嚴重而煩惱過,但現在髮量明顯回升,我不知那個才是問題的關鍵,所以全列出來吧!食物營養要充足(尤其肉、菜),洗髮精用落建才洗的乾淨,洗完要吹乾不然會長濕疹,睡眠要超過8小時,每天慢跑半小時。感覺健康是環環相扣,不是單一問題。
P.221 小麥製品的角色如果能以蔬菜、堅果、肉類、蛋、酪梨、橄欖、醇酪等,這些「真正的」食物。
P.222 如果你用來取代小麥製品的食物是玉米片,能量棒和果汁,那麼你只是用一堆糟糕的食物來取代另一堆糟糕的食物,不會有多大益處。→發現了嗎?價格,真正食物的價格並不便宜。
P.237 堅果只要是「生的」吃再多也沒關係。「生」代表沒有經過氫化油的烹調,沒有經過「蜜汁燒考」。
P.237 避免使用多元不飽和油脂,如葵花油、紅花油、玉米油、蔬菜油(這會引發氧化與發炎反應)
P.238 烹調時儘量降低溫度,絕對不要油炸,因為油炸造成的極度氧化作用,會催出糖化終產物和其他有害物
P.238 好好享受種類繁多的乳酪。→本書有解說造成血管問題不是膽固醇,而是糖化的超低密度脂蛋白粒(參P.174)。因化學反應太複雜,我也沒筆記,只要記得觸發條件是高血糖所引發的連鎖反應就好。所以只要拆開油脂與糖,基本就很安全,而澱粉可轉化成醣類,小麥更是其中強者。
P.242 啤酒的主要原料是小麥。→看來我真的對小麥有微過敏,因為喝紅酒不會頭痛,但啤酒不止頭痛還會全身酸痛。再推導下去普林值不是真正的問題,因為我幾乎天天喝豆漿、吃肉,但沒有像喝啤酒這樣反應劇烈的痛感。
P.259 農業其實是一種妥協,人類犧牲健康以換取便利、社會演化與充足的食物。

心得感想:
這種新知到底是否正確呢?我不知道,因為我嘗試過減少吃小麥類食物,但發現並沒有非常明顯改善我的健康。當然我測試前就很健康。或者原本吃的小麥量就已經不多了。算一算,一週真正吃到小麥的量就1條土司、3個麵包和6吋瑪格麗特比薩,這量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非常少的。如果再加上我對小麥沒過敏,或許就能解釋為何感受不明顯。過不過敏對我來說感受很強烈的,因為我有乳糖不適症,一喝鮮奶就拉肚子。如果小麥對有威脅,我應該感受很強烈。但不能否認過量澱類真的會堆出脂肪,之前在工作時,全吃外食。外食大多都是澱粉類食物,稀少的肉類和蔬菜。那是段奇異的感受,我每天運動,慢跑半小時,至今也未改變。但腰圍倒是變化極大。那時以為是過了25歲,新陳代謝率下降導致腰圍上升,升到最高35吋的腰,平均約在33吋。但離職後在家開始改變飲食,主要是肉類+蔬果為主,超過35歲了,現在腰圍是30吋,算是有腰身的體型。之間的變話真的不能不讓人聯想 到澱粉的攝取量直接對我的體脂肪有關係。活到現在知道盡可能不要走極端,而完全無麩質飲食,明顯就是個極端。小麥中應還有其營養價值,適量是個邏輯觀念,但我應該會減少吃小麥的份量吧。
本書真是精采,我覺得懸疑小說都沒這本寫的入木三分,因為太真實了。那是一種親臨感受,真實上演的常識錯誤。我以為我知道健康飲食是什麼,但其實我一點也不知道。看看下圖,這是常識、還被美國官方掛保證,但照著做會讓你糖尿病上身的錯誤知識。

到底真正是如何呢?我當然不能掛保證。這麼重要的事,我要親自做個實驗看看。減少小麥攝取,看是否能讓我感到更健康,最明顯的就是我眼睛是否能再回到年輕時一樣透白中泛著藍光!!

[2016年5月24日 補充]
澱粉我覺得還蠻重要的,我只要三天不吃白飯就感到有一種虛弱感。但外面的白飯也有問題,加油和用劣質米吃完後感到的並不是舒服,而是帶有點不適感。所以我的澱粉主要來源是白米,目前覺得吃起來不錯的大概只有池上、關山(有標章)的米,很多聲稱台東米,感覺都有問題。台灣真是騙子國,連買個米都要研究才買得到好米。
[2016年6月10日 健康記錄]
連續假日迫使我更改了每日的飲食,外食了兩天,肚子也肥了一小圈。這兩天我迷上魯肉飯,連吃了兩天不同家的魯肉飯。嗯,但作者沒說一件很重要的事,重油脂的食物比澱粉食物更容易變胖!心臟也負擔變重,因是重鹹,鹽分過量。真的沒想到會變成這樣,顧此失彼。走了糖尿病的誘發可能,來了個高血壓的誘發問題。再繼續修改吧。下次來試試乳酪,但願不會荷爾蒙失調…(12公升的鮮奶只才做出1公升的乳酪,而現今乳牛大多狂打荷爾蒙才能不斷產奶)。深覺得,這方法有問題。盲測真的太沒效率了,我該想辦法去認識一個專業營養師才對,付費也行,但那裡有專業的營養師呢?(暈)
[2016年6月15日健康記錄]
我停掉早餐吃土司、麵包的習慣,改用天然乳酪取代(瑞士葛瑞爾)測試。連吃三天後。體力和腦力有明顯的提升,對比之前吃土司的狀態。最特殊的是對腰痛的改善。以前只要喝咖啡次日就薦骨刺痛。但第二天起床我就發現這差異,所以我連喝了四天咖啡,非常驚人的發現!乳酪非常有效的解決咖啡所引發的薦骨痛!!我一直有在注意補充鈣鐵,所以每天早上起床有在喝芝麻粉(額外加薏仁粉、杏仁粉),我以為補充足。結果可能是無效!!無效的推論是因為植物性鈣質無法被人體有效運用??或根本就不是鈣質問題,而是乳酪有別的物質對咖啡的傷害有特殊抵消功能。總之乳酪意外的解決我喝咖啡所引發的薦骨痛,真是意外。實驗總是如此,目的與應用常常出現不同結果。但乳酪卻引發另一個問題,我發現我的牙齦出血率上升,代表我血液酸化比之前高出許多,我得在每週多補充二顆檸檬(原本已四顆分兩天喝)。還有乳酪真很鹹,心臟負擔比之前高,每天不作三溫暖排汗真的會吃不消。總結來看,早餐最好的主食應該不是乳酪,稀飯是我想到最佳方案,但這方案目前無法執行。所以先暫時維持吃乳酪,或許先找款低鹽的天然乳酪來試試看。
[2016年6月20日健康記錄]
我已刪除小麥類主食,改由乳酪、米來替代。偶爾還是會吃到麵粉製品(小籠包)。今早加入番薯當早餐,主因是乳酪太鹹和價格我無法長期承受,天然乳酪最便宜的切達,600元/公斤。這可以但這是最劣等的天然乳酪。品質到達標準的大約1200元/公斤。如果早餐要吃到飽大約需要50克,換算成標準品質的,每一頓早餐要投入60元,一個月需要花在乳酪的錢是1800元。我覺得效益不划算,故乳酪減半加入一顆番薯。今天開始施行。就說上星期吃到滿足點的乳酪量來說,大腦狀況明顯提升,但心臟卻負擔加重,主因是太鹹造成血壓上升。而我常常發生的四肢末梢常常發生麻麻的症狀明顯改善。看來小麥製品真的與糖尿病有非常大的關聯性,吃多會誘發糖尿病。但我本身沒有嚴重的麩質過敏,所以我覺得我其實沒必要那麼擔心小麥對我的影響,只要不要過量。而不是完全拒絕。或許我一星期還是能去吃一餐比薩是沒問題的。(2016/11/10)關於乳酪實驗心得低價乳酪效果極差,在測試台灣大多能吃的乳酪後發現只有葛瑞爾Gruyere(同名康提Comete)的製成品是最佳。但真台灣賣的價格實在是讓人荷包有點痛,300元/百克。
[2016年6月25日 健康記錄]
夏天我通常會增肥,因熱量消耗比冬天少。但這兩週改變飲食,居然變瘦了。那瘦不是不健康的連肌肉都減,而是非常集中在腹部的贅肉明顯消除。我覺得這點實在太特別了。我只是去掉小麥類食物而已,我還是會吃白米。主要吃小麥食物只有早餐(土司、麵包)和週六的比薩大餐。只是單純的去除,早餐改由天然乳酪替代,別小看一小條,吃下去飽足感很夠,應該是油脂的關係。這邊就出現一個非常奇特的反常識,為何我吃乳酪居然會瘦?而吃麵包會肥?我並沒有完全禁吃小麥類東西,只是把量減到最低,星期天早餐我還是會吃小麥類東西(小籠包、燒餅…等),也就是說把每天吃改成只會有一天吃。另一個發現是便便的問題,以前一天上兩次,現在一天只上一次,這很奇特的現象,可能引出來的問題就讓人非常吃驚。我以前是天天拉肚子而不知,根本消化不完全,造成吸收總是不良。我不得不承認,小麥似乎有顯著性的影響。另外與小麥無關的是發現乳酪這神奇食物,自從吃了乳酪後,我喝咖啡就不再薦骨痛了,之前只要喝過量(一星期超過一杯20克咖啡粉的咖啡),我的薦骨就會隱隱作痛。但自從早餐把麵包改成天然乳酪後,我一星期可以喝四天黑咖啡而不會有薦骨痛的問題!!為什麼只喝四天,我必須讓大腦休息,每天喝,大腦根本無法得到深層睡眠。其他天我以茶或可可粉替代,星期六是完全不碰咖啡因和跑山,讓我在星期六晚上能得到最深度的睡眠。總之,這嘗試實在太讓人驚豔了,真的超出我的想像。
[2016年7月29日 記錄]
經過一個多月下來,發現並沒什麼特殊性。也就是說小麥就是個澱粉食物,是一種填充物,跟米是沒什麼差異性。只是經過減少澱粉攝取量(三餐中只有午餐有攝取米飯),我的血糖問題似乎獲得明顯的改善,不再會四肢末端麻麻的感覺。而相對的因為要補澱粉空缺,改食用乳酪,進而發現身體原來需要的是這種東西,富含動物性脂肪的食物。乳酪不止讓大腦有充足的脂質,而也能中和咖啡帶來的壞處傷骨質。或許真正的問題是,現代人的澱類攝取量過多,而非小麥的問題。但我目前還是減少食物小麥類食物就是了,因為麥膠蛋白似乎作用不明顯,但可能是慢性病因。
[2016年8月9日 乳酪差異]
前陣子改吃便宜的乳酪,結果我的肥肉又回來了。這很奇特的事。那種便宜的乳酪與麥當勞吃到的起司很類似。軟中帶Q。(英國切達、美國傑克),這類速成乳酪似乎不適合食用。但天然熟成的乳酪價格又很貴。我算過大約是4倍價格落差。切達約60元/100公克。天然乳酪約240/100克。天然乳酪吃起來就是乾硬感很明顯,不像速成乳酪軟爛感。或許我推論有問題,可能是因為便宜的乳酪太便宜所以當切塊時我就很豪邁的切大塊來吃…!?再繼續實驗看看吧。
[2016年8月21日 偷吃麵包]
今天想嘗試看看定見之外會是怎麼樣,結果吃完薦骨刺痛的狀況非常強烈。我發現極可能造成薦骨痛是咖啡+小麥製品!!而非一開始覺得單純的是咖啡引起的。這發現還真是意外。但近期我並不打算多嘗試幾回,驗證。因為,薦骨痛真得很難受。有過痛風的人最清楚那種感覺,隱隱的刺痛…
[2016年9月13日 再測試麵包]
昨晚身體狀況在不錯的程度,且我很想吃小麥製品。就在晚餐後跑去聖瑪莉麵包店(意思是要表示非大賣場麵包,取比較良好的實驗標的物),買了芋頭麵包、起司蛋糕、蛋塔來吃(知道我多想吃了吧,哈)。結果晚上回家後…,拉肚子。可能是一次吃三個造成的過量反應。拉肚子非我預期的結果。我主要是觀察我的薦骨反應。晚上睡眠算正常。原先身體感覺都沒什麼。但醒來後慢慢的神經開始甦醒運作,漸漸感到薦骨真的變得比較不舒適,出現輕微的酸刺感和坐骨神經的抽麻感。大致上已蠻肯定了。小麥會攻擊我身體(很輕微的傷害),而身體最脆弱的地方會是最快反應受攻擊的訊號,因防護力最薄弱。這就是小麥之所以讓人無從發現的有害之處,傷害極度輕微,但因小麥具有長期且大量食用特徵,可能累積到後來會造成無法恢復的傷害。總結:小麥製品是可以食用,但盡量少吃。因為小麥製品吃起來真的有幸福的感覺(專治情緒低落),但吃多身體就無法處理,而導致(物理性)生病。以上是我的個體實驗記錄,不代表全人類都是如此。舉凡可疑者,最好找方法測試再下定論。每個人體質絕對大不相同。像我吃辣就會拉肚子,但有人不吃辣會生病。
[2016年10月9日 麵包與麵條 part 1]
這兩個看似完全一樣的東西,但今天觀察下卻否定我的感覺。因假日外食所以注意店家工作人員的身材。理論基礎,因為工作人員能取得店內食物的成本應該近乎零。以此想法下觀察店家工作人員的身材狀態。聖瑪莉麵包店員全部胖胖,尤其麵包師父的肚子超級凸。故麵包致胖率應該是最高的,無人倖免。再到網路找麵包名人吳寶春,留意腹部,是凸的。雖然沒有聖瑪莉那麵包師父誇張,但身材比例稱不上良好。
再來牛肉刀削麵店,這直接否定麵食必然與肥胖正相關,店員全部是瘦子,還有腰身。這讓我覺得很驚訝!!接著是麥當當,正職人員(穿制服者)衣服不知為什麼都呈現撐撐的狀態,但點餐人員倒是不胖,推估打工人員不易取得店內食物。但領班級的應該能證明麥當當的食物屬於不健康為真。最後路過鍋貼店,出現巨無霸級的大肚男(店長),這個超出太多應視為例外-重病。結論:否定我的假設,麵包與麵條可能是不同的東西。或許我該把麵條類的食物獨立出來作測試。至於麵包應該不用再測試了。不止我覺得不適合食用,連店員和麵包師父全部用身材佐證。應該禁食不為過,除非憂鬱症發作才適合適用,吃完實在讓人充滿幸福的感覺!!麵包與麵條都屬高筋麵粉製品,唯一最大差別是糖。頭有點暈了,我的實驗似乎越測越複雜。先到這有心情再作麵條實驗。
[2016年10月10日 麵包與麵條 part 2]
中午就跑去那個全部都是瘦子的刀削麵店吃刀削麵,近距離觀察店員肚子。暗,原來胖子在裡面,另外有腰身是假象,近看才知道是錯覺,純粹是圍裙所製造出來的錯覺。。吃完後再去逛一圈附近的店家,發現只要是餐廳店員都有大肚子的明顯特徵,連池上便當也是。比較不胖者大多是年紀輕的人,那應該是新陳代謝率的關係。所以這次的測試一點意義也沒有,食物吃多本來就會胖,而胖也不代表食物有問題,可能只是單純的進大於出的正常現象。所以麵包與麵條實驗失敗。
[2016年10月10日晚上 麵條的心死]
我一直懷疑只是麵包,想為麵條平反。結果很讓人傷心。晚餐後我有散步的習慣,我頭腦變得非常沉重無法思考,卡卡卡。我在今早已確認過身體狀態處於佳的等級。而這等級在晚上散步時會展現出靈感湧現的狀態,思緒一直奔放。但今晚根本是變白痴狀態,只差沒流口水。今天唯一吃的與平常不同的就是中午吃的那碗炸醬刀削麵。嗯,這場實驗真是峰迴路轉、吊人胃口。沒想到如此生活的食物居然是讓人駑鈍且讓身體到處發炎的微毒物質,誰想得到??跟鮮奶一樣,誰會懷疑到??即使知道有此疑慮,又有多少人辦得到不吃?
健康代價非常高,不止燒錢還得克制口腹之慾
[2016年10月13日 不科學]
頭痛至今還沒消除,可能是天氣突然變涼的關係。因如果是麵條也影響太久了吧。太多變動因子干擾我的測試,我無法明確的知到麵類的正確影響性。說實在的問題難在假如麵食是有害的 不吃是上策。但假如我的測試結果是偏誤的,我將會有一半的食物不能吃。這樣的損失過大,以至於我要小心驗證。不然我將損失太多美味的食物了。麵包、批薩、麵條…。
[2016年10月19日 小結]
近日都沒再碰小麥製品,身體又恢復健康水位。但嚴格來說還是有吃到微量麵粉。像沾一點點粉的牛蒡酥,發現微量是不會有什麼影響,完全杜絕麩質其實現實生活中太難施行,且中秋節我一定要吃廣式紅豆泥超大月餅才行!!另外最近發現我吃的很好,但不夠雜化。尤其每一餐就一菜一肉蠻不理想的,但一個人煮就是有其限制,目前只能每個月挑一天去那種吃到飽的餐廳均衡一下身體缺乏的物質。什麼物質??目前不清楚,唯有去吃過後的次日感到活力充足,知道我飲食營養足量但不夠均。比較特殊的應該是那生鮮沙拉吧,值得再研究看看。但與本篇已完全無關了。大致就這樣了。

[2017年3月26日 測試許允量]
到底摻多少麵粉量是我能承受的呢?作完實驗,我非常吃驚。非常微量都會引發我感受到身體不健康。什麼叫不健康呢?我無法很隨心欲的集中專注力和感到疲倦。最近迷戀肉鬆,而這家是台北有名的肉鬆店,品質不在話。測試方式,一週內吃完。結果只到2/3時我就崩潰了,不再測試下去。也知道我身體能忍受的量非常小。而且也知道另一件事。身體要完全淨化需要一週時間,才能回復正常。唯一讓我質疑的是身理周期的問題,我每次測試都是挑身體最佳狀態下,是否剛好因最佳狀態下,身體會進行某些優化行動(耗損資原),而變得虛弱??這件事我從沒想過,但也不能排除有這可能。只是很巧的兩次都是碰到麵粉後不健康,我還是認為麵粉對我有害的可能性極大。暗,我還是不死心,死要為小麥辯解。看大家大啖麵包和麵條,我心理是很…!@#$%^&。
另一個就是吃肉鬆時我感受到好療癒的感覺,也就是有醫學上說的好吃的食物可增讓心情變好,進而影響身理最終引發正向效果。我的測試的結果是否定。肉鬆就不是好東西,即使心境上感到極樂,但遠遠不及身體上的反應,吃到有害物質身體就會反應在健康上,幻想是無法補救。當然不是吃唯豐而是義美純肉鬆(更早之前的實驗)。那個吃了不會頭疼,但我能感受到身體變的不是處在最佳狀態。這現象我不再稱之為療癒系食物,而稱之為美味的代價。

[2017年4月28日 《大腦營養學全書》]
今天路過誠品時剛好看到這本,就翻了一下《大》。看到相關議題,就書中的資料是說大約200人有1人會對麥膠蛋白過敏,搞了半天原來只有我過敏...。好吧,我的疑問解除了,為什麼其他人吃小麥沒事就我有事,就真的只有我有事。因為那種大腦不清醒是很嚴重的事,所以當初假設是其他人應該智能很低才對,結果並不明顯。才讓我一直測試、質疑小麥不是問題原點。好吧,我已99%肯定,我對小麥過敏了。而這本書也說如果吃小麥過敏,約需要三週才能自然解除症狀,這倒是件好消息。代表我可以滿足口慾,代價是三週變白痴狀態。或者噁心一點,咀嚼後吐出來....

[2017年5月22日 記憶力果然不準]
在買回《大腦營養學全書》細讀後才發現,記憶不正確。是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帶有乳糜瀉基因,對麩質敏感。而每二百人中就一人會出嚴重的乳糜瀉過敏反應(參P.122)。換個說法,麩質敏感的中獎機率很高!!

[2017年6月19日 《恐怖的自體免疫疾病療癒聖經》]
詳細的介紹有關腸漏症,當腸道損傷後引爆的全身性的發炎和各種意想不到的疼痛。

[2107年8月1日 關於腦霧的另一個可能]
在讀《缺碘大危機》中讀到,現今麵包加入了添加劑溴化鉀,此導致碘的流失。而碘缺乏可能出現腦霧現象。所以吃麵粉可能要與腦霧分開來測試。但即便如此,我還是對小麥敏感的事實不變。只是我可以享受無溴麵食作試試看(流口水)。畢竟我不吃小麥最大的主因是腦霧現象。

[2017年8月14日 醬油]
最近一次在弄滷牛肚時,因色澤不夠美且鹹度不足。就倒了很多大豆醬油下去。吃的時候是美味,但接下來幾天我就接連出狀況了。腦霧最先反應,接著是腸胃炎,至現在的全身酸痛牙齦出血。我知道一般醬油中有加小麥,但我不知道容許量少的嚇人。可能是因為醬油是全面性的嵌入牛肚,代表吃下去是百分之百的觸發腸道。這代表吃一小塊麵包和一大盤的滷牛肚,可能吃進去的過敏份量是一樣,但接觸面積是大不同。而接觸面積所引發的過敏反應造成了我這次病情異常嚴重的關鍵。

[2017年8月25日 《食療聖經》]
今天在逛誠品時在暢銷書中看到這本《食療聖經》,書中有約略提到麩質過敏的問題。但非常非常的簡單帶過,看的我一頭霧水。他說只有1%的人有過敏,大多數是因心理作用。如果是1%的話,我的中獎率也太高了吧,我就是那百中選一的過敏者??不太合理,他的資料指的1%是最嚴重的乳糜瀉患者。而我是過敏者。也就是說《食》的作者並沒有深入研究,草草看過。但有機會我還是來測試是否是心理問題好了,這是蠻有啟發性的。可能問題根本不是小麥,只是當我吃小麥時常常是縱慾亂吃食物的時候(作者有提到可能就是其他垃圾食物中某種物質所引發的,而非小麥)。這意指我只能在健康的時候單純的吃自己煮麵才能排除其他因子。但我已不抱太大希望就是了,哈。另一點《食》在推廣素食,從這點就讓我非常的質疑。因為人是雜食動物,單純吃素…。那用樣一句話回作者:「吃素,只是心理作用,自我感覺良好。」。唉,真是各學派大亂鬥,誰能信呢?似乎只有相信自己生理反應,作為主要依據。

[2017年8月27日 雜食主義]
這個是我相信的飲食學派,如果我真的相信那我就在邏輯上與這主義相衝突。代表我得強迫自己吃小麥製品。這點我就很困惑了,到底該如何??雜食學的主要論點就是均衡,每樣都吃一樣,每樣都不過量。那我完全排斥小麥就是拆掉一小塊結構,這是不合邏輯。但實驗那麼多次又很明確的實證,小麥給我的衝擊就是那麼強烈。主要來自戒斷症非恐怖,那是咖啡戒斷症的數倍之強烈。咖啡戒症是輕微頭疼,而小麥戒斷症是頭痛欲裂的感覺,近乎無法思考的那種程度,外加消化道發炎很明顯。這議題先註記起來,等之後很閒的時候再作自製純麵粉測試。目前...我的人生到處失火,我得先去處理。智齒的問題、壓力的問題,哈。運氣對我很一般,總是一直給出難題。

[2017年9月2日 雜食的執行]
開始在飲食中加入小許的小麥類食物,不超過5%且不得單獨食用。這是嘗試我覺得必須作這種不同以往的嘗試。論點:沒有任何食物是單純有害與有益,即使我知道我對小麥會有明顯的過敏反應。辣椒就是明顯的例子,我吃一點點是可承受,但過量我就會腸胃炎。而且不止這個,連鮮奶也是。這讓我很困惑,怎麼我的過敏的食物如此多?這太不合理了。但辣椒、牛奶都具有不可取代性的某些營養,所以微量是必要。這樣再推回小麥,微量是必要。身體不知為何已對小麥產生很大的反應,但我想信只要控制在小於5%下應該不會造成足夠的刺激反應(免疫系統啟動)。而可能從這空間下我能取得我需要的某些營養。實證:吃到飽測試數次(免不了吃到小量的麵粉),但身體並沒有明顯反應。同時間攝取夠雜且少量可能避開過敏反應。至於單獨吃會很明顯出現問題,這之後再獨立測試。有一種說法是可能不是小麥問題,而是剛好吃小麥時都會吃到某種填加物,而問題是填加物所引起,例溴化合物。但搞的太複雜了,先嘗試長期雜食理論。

[2017年9月10日 爆痛]
這兩天我每天吃了一顆超讚的月餅,我說過我一定要吃月餅,至死方休(誤)。既然都吃了,我就順道吃了一個烤餅。所以這二天我吃了三份的麵粉製品。原本認為不會有什麼感覺,但早上吃過早餐後,發作了。先從後腦開始出現障礙感,我說不太上來就是頓頓、卡卡的感覺,不會痛只是不順暢。接著就蔓延到整個頭部。話說前幾天我就開始少量攝取麵粉(巧克力球、加工肉製品…等),原本以為是咖啡因的問題。但結果並不如想像,因為我停了咖啡因三天了,今早的大腦暴動讓我知道。不是咖啡因,是小麥。真的是…,我的雜食論是有問題,我就是對小麥過敏,而過敏是真的存在。別跟我說什麼心理作用,我真的在頭痛。如果這感覺都是假的,我很樂意拿根鐵鎚打《食療聖經》作者的頭,然後跟他說這痛感是你心理作用。

[2017年9月13日 複合性過敏]
身體真的太複雜了,最近測試出另一個過敏。奶,牛奶、鮮奶。奶類是急性過敏,會在半天內就發作。而小麥是屬慢性過敏,不會馬上發作。這還有另一個時間問題,小時喝奶補腦,長大喝奶傷腦。真是奇妙。頭好痛,看來小麥影響要發作了。前四天我共吃了三顆大月餅加一個燒餅,想說沒事。但到第五天早上(現在),頭痛發作了。如果說還有什麼原因,我想就屬糖了。但我現在無法思考了,頭痛。大概要痛三週了。先註記起來:小麥、奶、糖,三個要項

[2017年9月20日 量的問題]
07:00人類飲食出現單一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我想這是一個問題。當身體對某一樣物質出現過量時會出現反制現象,最明顯的就是虛弱與生病。因為我昨晚嘴饞,在晚餐(牛排+綠花椰+豌豆)後,偷吃了一個麵包。但早上沒有很明顯的感覺,這點讓我很訝異。原本過敏物為何在經過一年刻意避開後,居然就不再有那麼強烈的過敏反應??免疫系統跟記憶一樣,過一陣子就會忘掉某些反應!?目前比較合邏輯推論可能是,過量才會導致過敏反應。而這個量是會變化,與身的存量有關。跟茶、咖啡一樣,過量身體就會難過不舒服。但過一陣子清乾淨,一喝又感到很幸福。食物真是一門大學問。
11:30
開始感到大腦兩側出現頭痛現象,但不影響思考和判斷力(前額)。只是感覺一點點暈感。比較特殊的是我的專注力今天明顯不錯,因為我早上能重整文件。蠻有趣的變化。

[2017年9月29日 壓力問題]
最近頭痛已成常態,似乎源自於長期壓力。我的思維是沒什麼感覺,因為每年都會遇到逆境。只是身體倒是很有感覺,無形的壓力是會堆積。此時是比較級的問題,如果吃麵製品能讓人覺得快樂些是否會與現實妥協,吃些麵製品讓壓力消散些??嗯,我是妥協了。反正原本就頭痛,再加一些痛感,真的比較不出差異。追求健康是樣樣都做對才能完全健康,只要有一個環節失落,都是某區痛感發作。所以健康或許只是個大概就好,老化根本無解。或許看開點,生老病死就是答案。用全觀的角度來看,身心的渴望就去滿足吧。當然吃多了身心也會跟你說,它不想吃了,就停止吧。不信可學我的大絕,連三天吃掉四顆大月餅。第四天後我就不想再碰了,一點都不想。明年中秋再說。目前覺得最好的論點是「均衡」,不要過量也不要拒食。另外一個奇特發現是,中醫學提到的「濕」,我偏好火鍋方式的飲食。造成身體嚴重的潮濕,而消化系統一直虛弱。這不是靠排汗能解決,根本之道是湯水要從正餐中分離。


[2017年11月8日 心理因素]
如果知道心理因素會影響身理變化,那我知道這個未知可能。所以我能用思考去觀照這個因子。然後來做測試。昨晚身體大腦處在「佳」的狀態,而嘴饞跑去買了一個法軟麵包來吃。真是好吃(淚)!!當下無不良反應,但今早還是發現大腦出現脹脹感、從兩側向頭頂漫延開來。但沒有以前恐懼小麥時那麼強烈,但依然是不舒坦。但如果我很認真的去「專注」那個感覺,我會感到大腦處在一個緊箍罩中,突然感受被瞬間放大了,且會產生共鳴效果,視力變不清。由此推論,心理作用是真的存在。但我對小麥不適才是真正原點。心理作用只是放大效果,不是問題根源。真正的問題依然存在是個事實。那這樣的話,正念是很糟的醫學理論。欺騙自己沒問題,其實是有問題,而不思改善。一直騙、一直騙,最後身體給予正念者的結果是癌症。因為身體最後一定擋不住傷害。

[2017年11月11日 循環概念]
均衡是指營養全面性,那循環是指沒有完美的食物,有好處也有壞處。像最近排入每週必吃的豬肝,是屬於很髒的肉類。但在適當的處置能減少其有毒性後,變得微害大好的補品。尤其是解咖啡因這種東西。咖啡因是我必需要的醒腦物質,但也很傷身。結果就出現了豬肝剋咖啡因,那豬肝的毒物呢?目前不知道什麼在抵消,但就目前吃的充足營養下運作良好。結論是說明,每個食物有益也有害。至少小麥製品對體能、活動力提升效果很明顯,代價是頭痛加消化系統發炎。對我來說是損大於益,但偶爾吃吃是可行。尤其是心情極差時,放縱的好選擇,便宜、有效果、可控性高。
[2017年11月28日 過敏的猜想]
過敏可能是過量的生理反應,這想法來自於當我停了非常一大段時間後。最近嘗試吃麵製品(自製,確保無雜質),並沒有嚴重出現頭痛。或許是工作壓力大到已感受不到(可能性之一)。所以我猜想是之前工作吃了超負載量的麵粉(或內摻的其他澱粉),所導致身體發出警訊不能再承受,直到身體內累積的有害物質(由麵食而來)被漸漸清到低於警戒線。此時吃麵食不超線就不會觸發過敏反應。總之,人體真是有夠複雜,沒有簡單的答(吃與不吃)。
[2017年12月2日 麵包的愉悅感來自智能障礙]
看過智障總是很快樂,應該就能理解低智能會營造良好的自我感覺。麵包也是這效果,能讓大腦部分功能暫時失去作用,進而降低煩惱感覺。這個有可能嗎?在上週五發生速盤時我才知道其存在性。原本想說麵包不過就是麵包不會影響到交易,所以週四吃了自製的酥皮麵包。次日,早上發生速盤,我也進入一級戰鬥階段,全心照顧操作。當下發現我思考力頓到有點離譜,很卡。就是開始使用大腦運算力時,卡住。是的,你是清醒且狀況很好,但思考力無法全力運轉,一提升就轉不動。你會感覺怎麼是空白,邏輯思考力聯結不起來。輕忽呀。以為不會有影響,但需要腦力時才發現其嚴重性。為時已晚,也就是說除非我不再交易,不然小麥別碰,尤其是次日有開盤的時候。
[2018年5月30日 脂肪與澱粉]
最近因太瘦了,啟動了增肥行動。加大了澱粉類、糖類的攝取。平常一週只會吃到兩碗飯,但最近增加到六碗。甜食我也大啖起來。而隨之而來的是頭痛一直消除不掉。這事很奇怪,因為我盡量克制自己不碰小麥了,但頭痛還是發生,屬長時間。真的不得不懷疑只要碰大量的澱類頭痛就會發作。但其中還是有程度性的差異,小麥吃下去不止是頭痛,還伴隨著腦霧現象,腦霧是無法進行深度思考。所以我推論是大腦需要大量優質脂肪(豬油、魚油,動物性油脂特別有良好反應。大腦對橄欖油並沒有特別反應,可能效用是心血管方面有用),而澱粉反而是對大腦的一種阻力物質。意思是澱粉對體力有幫助,對大腦有傷害。這論點蠻符合大自然運作原理,沒有完美的食物。
[2018年7月20日 口腔問題]
這問題跟腸漏症相同的後果,就是引發全身性發炎。非常容易忽視的問題點,因為最近貪嘴,吃了一個法軟當晚餐後的甜點。想說會出問題,但次日沒事。這事讓我感到非常驚訝。因為之前凡吃完麵食後就會引發明顯的頭痛,但這次沒事?這代表問題可能不是麵粉,除非那法軟用麵粉與一般麵粉不同,但這推論不合理,因為法軟才賣45元,不可能用極為稀有的麵粉來製作。所以先暫時排除這可能性。那再思索最近的共變因子,最近因牙周病惡化。我注意此事,然後每次吃完東西就刷牙,並配上睡前使用潄口水。代表我把口腔問題完全解決了,而吃麵粉而沒引發頭痛。這意外事件才發現另一個可能,問題是麩質具有強力的黏性且含澱粉量極高,是牙菌最棒的食物來源。所以麵粉對我可能不是原本假設的麩質過敏,而是麩質特性-黏性含澱粉。這代表我可能有機會吃麵粉是沒事,只要吃完後刷呀。當然還有一個量的問題沒考慮,麩質具有黏性,那在腸道也會存在同樣問題。總之這發現真是意外。
[2018年7月29日 自製酥皮測試]
昨天迫不及待的嘗試麵食!!太想吃了…
結果很不理想,拉肚子。原因不確定,可能是吃過量(估計200克+的高筋麵粉),和100克的無鹽奶油。但最有可能是吃了一顆西瓜導致的腹瀉。先撇除腹瀉問題,我發現吃完後的那晚上,大腦還是出現最讓我不喜歡的「腦霧」現象。就是無法思考,當你在思索事情時,大腦一片空白,必須很用力的思索,才能集中一點點的腦力作思考和判斷。只是沒發生頭痛的問題就是了。看來問題蠻複雜,不單純是牙齒卡麵粉那麼單一。再找時間測試,下次改作麵條測試,自裝的純麥麵條試試。最壞的情況大概就是有過敏,但容許一週吃一餐麵食。至少上次吃法軟沒事讓我很興奮,發現一個容許值空間的存在。話說那個法軟並不是空腹時吃就是了,是吃飽後,因想獎賞我做對某事而特地去買來吃。




[2018年8月5日 自製麵測試]
手上有高筋麵粉(成分標注是純小麥),就拿來做個麵條來吃看看。結果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壞。拉肚子、頭疼輕微、大腦靈感空白,但未達腦霧的程度。這結果有點糟,因為無法證明任何事,反而讓得退回幾步。
可能原因:
1.量不足:身體處於極健康,所以這份量沒觸發發病的臨界點。
2.共變因子干擾:週六暫停咖啡因的習慣,這可能造成頭痛的原因。
3.拉肚子:身體可能發現不好的食物,所以來不及吸收就出去了。
4.糖:麵條不加糖,所以加乘傷害效果沒出來。而上次酥皮加大量的糖,而腦霧明顯。
5.餐後都刷牙:這是最近保持的習慣,就研究方法論來看,這個可能才是可驗證事情(其他都屬隨機性,只有刷牙是固定不變)。
結論:無法證明小麥的影響,但餐後刷牙的效果極為顯著,和睡前使用潄口水。關於潄口水最好保持懷疑就是了,可能要獨立測試是否有效用。

[2018年8月31日 早餐千層酥皮+黑咖啡]
目前健康狀況極佳,尤其是未知的牙周病被我發現並治癒。所以假設問題是牙周病所造成的頭痛,那今天早餐就來大吃麵粉,而且全程是自製,酥皮成分(高筋麵粉*2、無鹽奶油*1、少量的糖)。外加一杯久久沒喝的咖啡(一份25克,自製且新買的星巴克派克市場)。在經過二小時後,頭痛發作了...。多麼令人沮喪的事呀,我還刻意減糖了。我知道糖會有補刀效果,所以把這因子盡量降低。如果單純是麵粉,上次吃的自製麵條卻沒這麼強烈的痛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因為這次痛是絕對明確的訊號。目前戰犯只可能是:麵粉、奶油、咖啡。糖的份量極少,如果催化效果應該不會那麼強大(故先暫時忽略)。這事勾起我另一個想法,共伴效應:或許三樣拆開造成的傷害都很輕微,但組合起來卻會創造極大的破壞力。還是先暫停麵粉,先來測試咖啡豆好了。看是否又是咖啡豆的黴菌在作怪,因為我的薦骨又開始隱隱作痛了,每次喝咖啡都會有的代價。但咖啡的美味又讓人無法割捨。生活到底是追求健康還是享樂,真是很難作平衝。
[2018年9月11日 咖啡排除]
在近兩次獨單喝咖啡後完全沒有腦霧現象,只有薦骨痛發作。但主要目的是測腦霧所以忽視薦骨痛這個老問題。而且發現咖啡根本是大腦覺醒的必須品,我因戒咖啡有一段時間,那種大腦無法進入完全靈活狀態感到困惑不已。我原本以為是年紀增加的關係,但因這次測試發現是沒喝咖啡根本不可能進入大腦完全清醒狀況。那種層次感覺就是你不管想什麼都不費力且主動,很多想法靈感會一直跳出來。這事茶無法辦到的程度。所以我只能忍受輕微的薦骨痛發作,每週也要喝個兩杯。在最重要的時候喝。
[2018年9月23日 中秋節吃月餅]
因為連續三天假,所以昨天就解禁狂吃平常覺得不好的食物,涼麵、羹湯、油炸臭豆腐、餅乾麵、波樂洋芋波、鹹酥雞攤、啤酒、可樂、奶茶、月餅(吃的好撐),然後沒忘記刷牙。次日感覺呢??沒發生預期的大腦暴痛感覺,跟我假定的符合。牙周病是關鍵問題,另一個是我刻意避開的奶製品。雖然目前頭是在痛,但沒有痛苦無法思考的程度。從這些中發現了什麼??麩質不是真正關鍵點,而是眾多因子的一個健康是個複雜問題,不是簡單問題。比如澱粉類的食物都會引起大腦倦感,但不吃會引發強烈的飢餓感和體力不足現象,尤其半夜腳冷是其徵兆之一。身體的承受量,糖對身體來說是好東西,但承受量很低,過量會轉變成有害。牛奶對嬰兒是好東西,但成年後卻不能當主食。尤其是乳糖不耐症者(又是我,幹!!)。另一個發現更讓我覺得不可思議,自由基不足將導致身體失衡不健康。這點我還在測試,因為我吃的太健康!!這很玩味吧,太健康的生活可能導致不健康,因為失衡。身體因缺乏自由基導致新陳代謝率不足(我猜的)。或許我該忍受對小麥那種微頭痛,但相對能給我幸福的感覺和其營養價值(優質的熱能,至少會比吃糖好。且不該由脂肪轉化而來,形成酮中毒現象)。均衝、雜食是面對「不確定性」、「複雜性」真相的最佳對策,且簡單有效。如果質疑這一點,請到buffet餐廳(選好一點的餐廳和最貴的時段)吃看看,記得什麼都吃一點且吃到飽吃到撐。次日你將明顯感受,雜食是如此的簡單有效。為何要最貴的時段,因為該時段的食材是最佳且最豐富。無奸不成商呀。
[2018年9月28日 自體實驗心得]
花費了二年的時間在測試小麥問題,但至今還是無法完全確認。我覺得我一開始就使用錯誤方法在測試,我以為這個測試非常容易,只要去除小麥就能測出來。但實事上複雜度遠超出想像,尤其是共變數太多(咖啡、糖、玉米、牛奶、黴菌...等各種食物、身體狀況、環境因素[空污、水、陽光、氣溫]...等),還有相關性與因果性非常的難以辨識(牙周病、腸漏症...等)。所以得到的任何測試都不能肯定。如果早知道,我會直接去醫院作麩質過敏檢測,和聽聽看醫生的意見,畢竟他們是正規教育下的專家。專家不一定正確,但你可以詢問、質疑,再作定論。專業醫生的知識和新知肯定不會輸給你(這點很容易被嚴重低估),不然他們進不了大醫院並存活下來,而是走偏鋒作網紅,寫些沒科學證據的推論來賺錢。標新立異或許有時能歪打正著,但絕大多數都是錯誤。至少我看了很多各種新式的健康方法,至今幾乎都死一輪了,新想法又如野草般,春風吹又生。

[2019年1月18日 結案]
關於小麥麩質自體實驗,我想應該作個結束了。
如果懷疑對小麥麩質過敏,直接到大醫院作過敏原檢查,別浪費時間自己測試,共變數太多,你測不出問題點。交給專業的來。
簡單說,我的問題不是小麥,是牙周病所引起的頭痛。因為小麥澱粉黏性特強,所以卡在牙縫時間最長,比飯還久。所以引發牙齦發炎更長的時間。當我餐餐飯後都刷牙(特別針對智齒區)後,頭痛問題就沒再發生了。所以共變因子非常難發現。
目前我已把土司、麵食、饅頭加入我的菜單中,吃的很爽也沒有再發生頭痛。
如果要提醒什麼,我想多吃點油脂吧,豬油、奶油、魚油都不錯,牛油我不知道為什麼吃了都會心跳加速。美國牛到底打了多少生長激素?
從此我又過著幸福快樂的麵食人生了。
關於過敏,我身體很虛弱,所以我對很多食物都會過敏。
牛奶過敏,最後發現是胃酸過多造成的。當吃了足夠油脂護胃後,鮮奶真是好東西。
麩質過敏,最後發現是牙周病所引起的頭痛。即使是腸漏症,起因也不是麩質。
人造纖維過敏,最後發現是住的地方濕氣重,搬家後才知道。
如果你有很多過敏,有極大的可能不是對引起你過敏食物過敏,而其他原因
食物無罪。
對我而言,節儉可能是我一堆過敏的真正問題根源,健康很燒錢。
一個月食材底線約一萬元,別妄想一個月四千能吃的健康。



書籍資料:
書名:小麥完全真相:歐美千萬人甩開糖尿病、心臟病、肥胖、氣喘、皮膚過敏的去小麥飲食法
原名:Wheat Belly: Lose the Wheat, Lose the Weight, and Find Your Path Back to Health
作者: 威廉‧戴維斯
原文作者:William Davis, MD
譯者:閻紀宇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4/04/30
閱讀價值:高,詳細解說推論的原理
目錄:
前言    你不知道的肥胖成因

第一部    現代小麥  不健康的全穀類
第一章    都是「健康」全穀類食物惹的禍
第二章    現代小麥  跟你想的不一樣
第三章    超級碳水化合物

第二部    現代小麥  健康的敵人
第四章    類嗎啡成分  讓人食慾大開
第五章    內臟脂肪  全年無休的發炎工廠
第六章    腸道真的受不了
第七章    血糖值跟著飆高
第八章    身體變酸  影響骨質、關節
第九章    血糖升高  老化更快
第十章    小型低密度蛋白質立子  增加心血管風險
第十一章    影響腦與神經
第十二章    惱人的皮膚問題

第三部    向小麥道別
第十三章    打造健康美味的無麥生活
結語    別用便利交換健康

9 則留言:

  1. Thank you for your notes here. You indeed help a lot of people to find out more about our food and our health. Hope to read more from you.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愛惜健康的人,遲早會讀到這本書。這本書是個很好的啟發,讓人知道小麥可能是有問題的食物。值得測試不吃看看。
      感謝您的留言,並祝你身體健康!

      刪除
  2. 我真的是读了这本书 真的很冲击
    也让我吃会whole food instead of bread & biscuit..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感到很大的衝擊,到現在還是不能完全接受去小麥飲食。
      有機會還是會再多測試幾輪,避免因測試樣本數過少所造成的偏誤。
      但我心裡已有個底了,十之八九問題就是小麥。

      刪除
  3. 很有趣的紀錄,請問為何不去做過敏源測試呢? 不是比較事半功倍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記錄最後已發現了問題所在「牙周病」造成頭痛的主因(智齒沒清潔徹底),之後我就狂吃小麥製品沒事。餐餐飯後都刷牙。既然都可以吃了,我就沒有再去做麩質過敏原測試了。

      刪除
    2. 台灣的過敏原測試很狹隘也沒有國外齊全

      刪除
  4. 吃麩質不是只有1%人會生病
    乳糜瀉約有1~3%的人口
    麩質過敏約有6~7%的人
    小麥過敏約有1~2%的人
    其實命中率很高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這方面資訊蠻欠缺的,因為我沒做過測試。
      感謝分享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