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書店翻閱時覺得並不怎麼樣,想說巴菲特和蓋茲也有看走眼的時候。所以排入圖書館預借書名單。但讀沒幾章我覺得這本書文筆真的不錯,生動有趣,跟前本書作者的寫作功力,一比就知相差甚多。
隨記:
P.11 在股市「這類新聞往往沒有多少價值」;就短期而言,投資人的情緒決定一切→情緒波動真的很迷人,但我目前的能力真的抓不住人類情緒波動造成的暴利,問題在於無法量化,這對我來說真的是看得到吃不到的極品美食,嘆。
P.36 出人意外的是,在這場危機(1962年美國股災)中扮演英雄角色(救市)的,竟是市場上最讓人談虎色變,從未經過檢驗的那股勢力-共同基金。→如果錢是自己的,就會千萬個小心,但如果錢是別人的,真是一擲千金完全不會痛,但願今年政府拿人民的錢(國安基金、四大基金、八大官股行庫),賭對在8千點救然後賺個2千點,如果不幸這波行情是1929年的行情走勢,恭喜小老百姓們十年後萬點解套。救市不過是幫有錢人降低風險,大多數誠實納稅人並未得到任何益處。政府玩弄的是高風險低報酬的十年百年攤平策略。
P.109 所得稅之所以這麼受到重視,主要基於一項論點:它既不合邏輯,也不公平,或許對所得稅最廣也最戰重的一項指控是,這項法律在骨子裡幾乎就是一個瞞天大謊:雖然它規定以節節升高的累進稅率課稅,卻又提供一堆輕輕鬆鬆的避稅之道,讓任何人-無論多有錢-都不必根據最高稅率交付所得稅。→我死後一定把所有錢捐出去!(去到有的「慈善」基金會,董事、監委、員工,通通是我的人)
P.115 在1900年以前,若不是因為戰爭,世界上幾乎沒有國家開徵新所得稅。全國性的所得稅直到不是很久以前,大體上仍是一種戰爭與國防的手段。
P.121 美國所得稅制的演變過程,從主要依賴以低稅率向高收入族群課稅,演進到主要依賴以高稅率向中低收入族群課稅。→中下階級大概從未理解所得稅是種無中生有的東西,但學校教的真的太好了,納稅是人民應盡的義務。
P.135 愈是富有的人,大部分財產根本無須申報為可課稅收入的可能性也愈高。→這真是精闢。大家瘋狂爭執所得稅率,根本是中了有錢人所設的圈套。試問有錢人有幾個在用勞力換工資?極少收入吧!大多是資本利得(錢滾錢),增加所得稅根本是場世紀大騙局,打著公平正旗幟,本質卻是壓搾中下階層的人。那目前最合理的課稅是什麼呢?以目前已知的應該是資本累進稅,而非所得累進稅。詳參:《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心得感想:
第一章在描述1962年危機的故事,看的我熱血澎湃,因最近才親身經歷(8月24日),這真的值得紀念的日子。這天根本是對操盤者的期末考試,我也因此獲得非常重要的經驗,系統操作的極限值。什麼叫極限值呢?在平常我能操作五套系統游刃有餘,在那天極速波動率,直接打穿我的棋步,最後我明確的知道,在最狂亂的時候,我能力上限只能顧二個策略,再多就是自我毀滅,股災是最棒的系統檢驗,能有效的找出策略中的盲點。並在此事件確立一個千百鍊的鐵律,雄厚的資金是操作最主要支柱。
第二章在描述福特史詩級的敗筆-愛德索(Edsel)汽車,用比喻來說,這就像叫南榕汽車一樣的感覺。故事很有趣,結果更是出乎意料,這些決策主管的下場,並未如預期的落沒,而是再轉一圈重回主管職位,有趣吧!一將成名萬骨枯,這絕對是千古名言,而且經的起考驗,底下的基層員工會被資遣,但主管會倖存,只要公司不滅。宏達電似乎快被消滅了,周永明並沒被消滅,而是轉進數字王國當執行長。這說明身為主管別管成敗問題,只要堅持不倒,最終都算勝利。這事非常值得人深思,成功者與失敗者除了不可控制因素外,到底存在何種差異讓他們勝出呢?我想是對信念的堅持(註一)。信念是最近才被我發現的重要概念,目前算是未成熟的論點,或許過陣子想透徹了再來解說這概念。信念是個集合體,集合眾多原理。如果集結的是正確的原理,會走向最終勝利。如果集結的是錯誤的原理,那會走向終極毀滅。不信就看著IS最後如何滅亡吧,他們的信念根本是錯誤,真主並不存在,最終降臨到他們頭上,不是阿拉而是飛彈。
最簡單的避稅之道,就是投資國家公債,完全免稅(參P.137),但窮人別妄想了,單位都是百萬美元。這種巧妙的設計絕對出於富人之手,我讓你們窮人看似公平,但隱含條件又充滿了不公平。
稅是必要的,國家要有稅收才能運作,也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問題現行的稅法(主所得稅)專拔瘦羊的毛,且快拔光了,而那些肥羊卻一毛不拔。最有趣的還是這一大群的瘦羊只會咩個二聲,繼續把吃苦當吃補。水辣,挖死呆丸郎,愛拼才對贏。典型的社會盲從。我鄙視因為我花了十年才領悟。懊~我的小鮮肝一去不復回。
第四章像在看小說一樣,內線交易,這真的太籠統的名詞了。其中故事把內線交易的爭議處點出來,故事在說德州海灣硫磺公司的挖寶史。初次探勘發現很有機會是大寶山,這時買進是賭還是內線交易?另一個爭執點在公開資訊時當下買進是內線還是合乎法規?總結來說,內線交易的判定,非常困難,法官真難為。
第六章在說1962年著名的華爾街危機-聯合蔬菜原油與煉製公司(Allied Crude Vegetable Oil & Refinning Co.)的假存貨抵押事件,其中最引我注意的是政府拯救股市的限度,此風暴是一家新興公司搞出的三千萬美金的倒帳。而此危機被美國證交所化解,動用一千萬美元,其他是由債權人(銀行、券商)承擔。此事妙在證交所能吃下虧損金額比一般人想像還有很大的空間。如同今日要打穿國安基金的防禦需要的能量不是櫃買中心倒個幾家就能打穿。而此事件爆發剛好夾在甘迺迪刺的週末,但很奇特的是,要讓災難絕對擴散最棒的方法就是另一個更大的災難吸走所有人的目光,讓恐懼不再擴散。這事只是說明,壞事碰上更大的壞事,有時前一個壞事突然變的有轉機。證交所因此多了一天休市日來處理這場危機。總結來看,要打穿政府的控制力,需要的災難能量強度非常高,看來我該把台積電和鴻海拉出來看,這兩個雙塔是台股的函谷關,易守難攻。
第七章在說企業內部溝通問題,當長官當上長官,就喜歡過河拆橋,以前我可以這麼做。現在你們都要照規定來。下屬肯定當你是在說官話。然後溝通中的鴻溝也越來越大,大到最後撞到冰山,本故事撞到連合壟斷價格,類似前陣子台塑有名的投標舞弊案,價格不是最優決,此事會傷害到股東權益,法院見。
第八章在說小豬商店(Piggly Wiggly Stores)的故事,苦主克萊倫斯.桑德斯(Clarence Saunders),炒股炒到變老闆,而千算萬算,算不到證交所可以強制下市。台股最近也在玩這招,禁止平盤下放空。遊戲規則任我改,無奈,好痛,誰叫他是賭場莊家。
後面幾章就隨便翻閱了,感覺越讀越沒新奇感。
[2015年10月8日 後記]
關於譯者的能力在這本書顯露無疑,前七章是由譚天翻譯,你會看到文字的跳動栩栩如生。到後幾章看的生硬的文句(後半部是由許瑞宗),對比太強烈了。而昨天去找新書時更驗證這感覺,在誠品入口處放著《面對轉變與衝擊的年代》,我隨興翻閱發現,字句讀起來像在嚼蠟般,文字沒有起伏。
註一:信念的堅持補充資料
資料來源:Uber CEO 告訴你八大必備冠軍思維
4.感知 v.s. 真相:如果感知和真相差距越大,對於創業家來說機會越大。→感知說白了就是常識、習俗等東西。大家覺得是合理,但真相不是這樣。說實例,我最近因心中產生了惱人的鬼神論干擾。為了消除,我也知道鬼神不存在,我必須去做些事來讓內心裡回歸真相。對我連續多日跑到廟前比中指。嗯…很無聊,但效果很棒。現在內心又恢復平靜。
5.分析力與創造力→懂得科學信仰的人就不多說了,不懂的人,我想我們思維是合不來滴。好聚好散吧。
7.享受過程→我是投資者,不需要被客戶拒絕,但我常常停損。賠錢是種享受,因為不懂得轉化就會瘋掉,懂得轉化只是變態。至少變態還有理智,瘋子就什麼也不是。
8.想成為冠軍,就要懂得面對逆境,把一切置身世外,無論如何都要取勝,這就是成為冠軍的意義。→當你發現真相你願意用所有的一切來賭其他人的感知是錯誤嗎?說故事比較快,孫中山只有一個,但有多少個孫中山(同樣看到民主制)並未當成國父,而是死在冠軍之路上。另一個更諷刺的是,袁世凱並沒抓到真相(想恢復帝制),但也曾在某個時間點站在高點。兩者差別在那?一個不保證會贏,但另一個必定會輸。
覺得這篇文章出現在對的時間,文中蠻多具有參考價值(約3成)。先記錄起來,未來在整合到我的信念架構。
書籍資料:
書名:商業冒險:華爾街的12個經典故事
原名:Business Adventures: Twelve Classic Tales from the World of Wall Street
作者:約翰‧布魯克斯
原文作者:John Brooks
譯者:譚天,許瑞宋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5/02/11
閱讀價值:中
ISBN:9789862135761
目錄:
第1章 股市的波動 一九六二年的小崩盤
第2章 愛德索的命運 一個值得警惕的產品故事
第3章 聯邦所得稅 它的歷史與特性
第4章 合理的時間 德州海灣硫磺公司的內部人
第5章 全錄,全錄,全錄,全錄
第6章 讓客戶圓滿 一位總統之死
第7章 企業裡的哲學家 奇異的溝通問題
第8章 美股最後一次大囤積 一家叫做「小豬商店」的公司
第9章 華府高官的第二人生 商人大衛‧李蓮道
第10章 股東會季節 年會與企業權力
第11章 免責咬一口 一個人、他的知識與他的工作
第12章 英鎊捍衛戰 銀行家、英鎊與美元
你對許瑞宋的翻譯批評實在講得太好了,有同感。
回覆刪除我沒惡意...,希望他不小心路過時,看到時別太生氣。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