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傳



前言:
最近在看貞觀之治時又重新迷上歷史英雄人物,原本是在看唐太宗傳,但那本寫的格式很惱人,以論述文格式寫成。這本就讀的很順暢。以故事文格式寫成。

隨記:
P.5 「蒙兀」即蒙古,有長生的或永恒的氏族之意。
P.5 蒙古族發祥地→「罕山」現名肯特山,為斡難河、怯綠漣河(克魯倫河)、土兀剌河(土拉河)的發源地,因此蒙古人稱為「三河源頭」。


P.110 鐵木真所處的時代,正是蒙古各部 從部落奴隸制向奴隸制國家轉化的時代。各部貴族建立的「兀魯思」,雖然具有最初的國家性質,但實際上不過是各支貴族之間鬆散的政治聯盟。各支貴族都擁有自己的營地和百姓,都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號召力,因此這種聯盟中又存在著難以克服的分裂因素。
P.188 蒙古各部的分離聚合以及外族分子的不斷湧入,使原來的氏族組織不能再適應戰爭的需要。鐵木真要求所有的軍隊按十戶、百戶、千戶統一編組,委派各級那顏為各級軍事首領,即十戶官、百戶官、千戶官。→優秀的指揮官懂得依時勢變更制度,也就是說制度變革是領導者必需會的能力。帶領10人只需帶頭衝,最後1人也能馬上跟上。,帶領1萬人自己帶頭衝,後面大部隊還沒跟著動,自己就死在敵陣中。管理10人這概念真不錯。今日應該能擴大到百人,因為有即時通訊工具。千人麻…,這應該牽涉到效率問題,要一千人做同一件事好像不符分工原理。
P.209 大家一致同意鐵木真的尊號為「成吉思汗」然後,鐵木真君臣又就國號問題進行了商討,最後定國號為「也客.忙豁勒.兀魯思」,漢語意為「大蒙古國」。→呃,身為喜歡歷史的我…,覺得很丟臉,我現在才知道鐵木真是成吉思汗。
P.219 成吉思千分封功臣,確立千戶制,這是大蒙古國統治體制最重要的一環。這是一種軍事、政治、經濟三位一體的制度,它基本上打破按血緣關係組成的原始氏族,變成按地域編制的軍事行政組織。這種組織既保存了氏族部落勇於戰鬥的長處,又克服了舊族分部而治的弊病,完成蒙古草原從分裂走向統一、從部落聯盟走向真正國家的轉變。→沒有什麼最完美的制度,只有因時制宜的制度。以古鑑今,真令人好奇中國大陸的制度會怎麼走下去?要富強,目前制度似乎不足以成就天下第一強國的要件,中國要變成世界第一強權,制度落後歐美,更別說是劃時代的制度。
P.286 野狐嶺之戰是蒙金之間的一次關鍵性戰役。→金30萬軍vs蒙古10萬軍。總兵力是種迷思。讓人不免想看看中共230萬兵與美國150萬兵到底中共有沒有優勢呢?或許國防預算就看出真正的差異了,1千6百億對上6千8百億,看來美國真是個好戰國。如果現在打起來,美軍不止軍備精良還士氣高昂,可能一接觸中共如同金軍般,兵敗如山倒了。


P.335 「不花剌」原為「不花兒」,在祅教徒的語言中義為「學術中心」。→想想以前學校教的,唉。從來都不教意義,只叫我們死背,誰之過,就屬教育部了。另外就地形來看,中國無法征服新疆再過去的西邊著實有地理上的困難,西邊都是一堆山,蒙古能征服西邊是因為核心在肯特山,致使向西是近乎平坦的草原地形。


P. 372 西元1222年夏,蒙古軍忍受不了印度的酷熱,只好從那裡(申河:今巴基斯坦境內印度河)班師。→在想為何不征服印度,或許這是個很重要因素。蒙古人習慣不洗衣服,這習慣會導致根本不能到濕熱地帶作戰。
P.390 成吉思汗征戰殺伐一生,臨死時卻發布了一個不准殺掠的詔令。→這個很令人玩味。文明被野蠻人催毀,野蠻人最後被文明馴化成類文明人。
P.396 西元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死於清水縣的軍營中,享年六十六歲。→讀到這內心很糾結,怎麼這麼早就死了。但再活下去殺的人不知又要推高多少。
P.400 蒙古貴族死後,埋入地下,也不起墳壠,就是漢人所說的「不封不樹」。埋葬以後,驅趕萬匹戰馬,來回踐踏,然後殺死一隻小駱駝放在那裡,派一千名騎兵守護。第二年春草復生,守衛的人們則移帳撒走。遠遠看去,青草遍野,任何人也很難找到原來的埋葬地點。假如要舉行祭祀,則讓那隻小駱駝的媽媽-母駱駝作嚮導,那隻母駱駝躑躅悲鳴的地方就算是埋葬地點。等那隻母駱駝死後,人們就再也找不到埋葬地點了。另外,成吉思汗下葬後,不僅青草遍地,而且又種上許多樹木,後來樹木叢生,變成了密林,誰也不知道成吉思汗埋在哪一顆樹下。
P.401 人們為了紀成成吉思汗,都把那座沒有遺體的伊金難洛成陵當作成吉思汗的真正陵園。


心得感想:
導言占了14頁,但覺得是少見嚴僅的起頭,不止把成吉思汗的祖宗十八代都解釋,還把蒙古語音譯字用文意解釋出來。像追到最早的祖「先孛兒帖赤」那意思是蒼色的狼,「豁埃馬蘭勒」意思是慘白色的鹿。故事就從白狼與白鹿結合所演生的後代,不明究理的人以為是神話,實際上是兩個祖先開源典故。而在故事中發現,成吉思汗的祖先中也不是父系下來中間穿插母系,因為母系中有個寡婦(朵奔)後與路人甲(奴隸-馬阿里黑)相愛所生。禮俗總是被現實打破,可見禮俗並非正道。如果是正道,那成吉思汗所創的偉業就是假的,但目前來看成吉思汗的成就是真的,可見禮俗是虛假的東西,並不能成為真理。
在鐵木真在戰爭中最引我注意的是貴族與奴隸投降的不同標準,他對貴族的降民沒什麼特殊,大致上都是收編到自己陣營的一個支部,而奴隸投降還有附加條件,如果是背叛前主他會殺了這名奴隸,而護主到最後可能擢升他。很有趣,世界並不存在統一準則,各方邏輯造就各種在地的標準。鐵木真大破世仇塔塔兒後進行屠殺(P.142),在當代蒙古人並沒有嚴重背離民心的問題。民俗習慣是報世仇,殺是剛好,不殺只是恩惠這種邏輯。普世標準沒有,各種邏輯倒是真實存在。再想想中國儒家核心思想,以德服人。覺得這是種迷思,尤其是國弱時更顯可笑。
鐵木真生於西元1162年,初建大蒙古國為1206年,在建國前看的真讓人覺得建業真是種奇蹟,鐵木真可說是從無到有的經典神話,其中的多次都是只要再用力一點就擊敗他。弓箭射準一點就死了,在絕境處再多給一點災難就亡了,最慘時就只剩一家人和最一匹瘦馬,更悲慘的是妻子還被抓去當妾生了一子。但鐵木真活下來了,而當建立大蒙古國後,就像突破臨界值般,一帆風順,勢不可擋。又是一個非線性的代表故事。我就愛偉人故事,充滿著奇蹟的極端現象。如果連最糟的條件都能不敗,那其他條件下根本就是無敵狀態了
成吉思汗的攻城真是顛覆中國的核心思維,民心為本。他們喜歡屠城,凡高過馬鞭的成年男子都殺死,小孩、女的作奴隸。而且主要是掠奪不經營占領地,且迷信(薩滿教)。但他成就世界最大疆土,這實在令人不解,一點都不符合邏輯性。而最不可思議的是後世人推崇他是個英雄人物,而希特勒卻成了狗雄。覺得之間只有一個明顯差異,一個成功一個失敗。啊,看來這世界只有一個真理,贏者全拿。
成吉思汗一生都在馬上,一直打一直打,死也是死在軍營。他的成就有非常特別之處,他沒有讀書的習慣,但他的天份超乎常理。從這點就打破讀書是成功的必須要件的論點,雖然覺得很不舒服,但有人成功並打遍天下。而他的錯誤知識非常多,他有點迷信(稱丘處機為神仙)、破城總是要屠城,但居然不會影響結果,總結來看他是個野蠻人,但最怪的是文明國度對野蠻人並不具有優勢抗性。也就是說文明讓人類變的脆弱,這可能對人類未來是種警愓。現今文明已漸漸的讓人類無法在野外生存了。未來只要出現野蠻人(或大自然反撲),人類可能是被大屠殺般的痛宰。看來人類要進步到超文明(從物質層進入精神層),時間會拉的比想像中的長,中間一定會有意外或有人不滿而造成重大文明打擊,進而延遲進入超文明世界。鐵木真一生說明有人靠天份不靠讀書就能顛覆世界,當發生這件事過,代表著從不可能發生變成未來一定會再發生。目前來看阿富汗、中東等地區最有可能再出現這種人物。

[2015年10月2日 補充]
我一直問自己為什麼?知識為何不是絕對。在對比李世民(頂端家族)和鐵木真(底層家族),那者差別除了李家很有錢很有勢也一定讀許多書,而鐵木真全部都沒有,雖然曾有短暫光榮家族時刻,但到他還很小就開始過著被一路追殺的命運。在慢跑時,我突然有個靈感…
知識本身就是個陷阱,知識本身就是個框。對凡人知識帶給的是更大的框而以為無框,但有些人天生就有種天份,無框。李世民最終也被知識框所架住,造就國土就在中原。而鐵木真完全不受知識所限制,因為他本身就沒讀書。所以造就一種類似無限的概念。而最明顯的就是鐵木真接受宗教後,就被框住了。在得到宗教(假)知識,他就被此知識框住。



書籍資料:
書名: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傳
作者:朱耀廷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1900/01/01
閱讀價值:中
ISBN:957324585X
目錄:
(待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