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彼得林區 選股戰略

書名:彼得林區 選股戰略 One Up on Wall Street: How to Use What You Already Know to Make Money in the Market
作者:彼得.林區、約翰.羅斯查得 Peter Lynch、John Rothchild
閱讀價值:高
出版年月:2013/08/15
ISBN
圖:


導讀:
這是第二次讀此書,之前是用借的,既然買了當然再看一次吧!畢竟是偉大的彼得林區多讀幾次絕不吃虧。

隨記:
P.17 投資組合中十支有六支成功,就令作者滿意。→賠最多100%,賺可能是10000%的概念買股票。
P.19 現今殖利率高的股票式微,取而代之的是用盈餘買回自家股票。→原本還打算以殖利率高作投資標的,看來計劃要修改了。
P.33 一家優秀的公司,不管大盤跌100點、1000點,優秀的公司就是會成功,二流的公司就會失敗。
P.35 彼得林區第一條守則:不要聽信專家。→要自己去調查、研究。
P.36 即使是作者推薦也不能買,理由:1.他也許買錯。2.即使對也不知他那時賣。3.你身邊有他沒有的情報知識。(專長、地區…)
P.51 找到目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要調查研究、下功夫。
P.55 準備工作就像知識與調查一樣,正是區分成功的選股者和屢戰屢敗的失敗者的主要因素
P.64 直到現在,我仍不信任理論派和預言家。
P.69 大公司70%股票掌握在法人機構手中,所以交手的對象其實都是專業投資人。但他們受限很多約束、法律、大持份、文化等因素。→所以要買或賣不太可能一天完成。
P.77 既然一本偉大的著作或一首偉大的交響樂都不可能集體創作的產物,那偉大的投資組合當然也不能如此。→股市常常反群體性,只要群體思維就會賺不到錢。
P.88 要靠利率來投資,長期國庫券是最好標的。大部分公司債都有可贖回條款,當利率低,他們馬上贖回,造成獲利時被人收回,利率高時你只能被套牢。
P.104 難怪大家買房子會賺錢,買股票反而賠錢!大家花幾個月時間挑房子,卻只花幾分鐘選股票。
P.104 缺錢別玩股票。→只有用不到的閒錢才能投資。
P.105 智商過人不適合玩股票,因天才常常會自我陶醉於理論的思考。
P.106 懂得抗拒你的本性和直覺也相當重要,幾乎所有投資人都自以為對股價擁有不可言喻的直覺。
P.111 各位記住,一旦狀況明朗,就已經太遲了。→股市會提早反映未來事件結果,和當看出趨勢時,早已突破再突破了。
P.112 我們總習慣根據最近發生過的事情預測金融情勢,而不是未來將發生的事。
P.112 人們習慣以昨日碰到的狀況預測明日,但股市通常是下次永遠不會跟上次一樣。自然界有規律性存在,洪水、颱風、乾旱等,但股市並不在自然界。
P.118 在投資前先買房子。→沒有投資經驗者能透過買房子過程中學到大部份投資準則,研究、調查、下功夫。
P.118 預測景氣毫無用處。→作者是買好公司股票放著的人。
P.119 具備優勢,才能在股市賺錢。→你的專業知識、生活、週邊都是你的優勢。
P.123 最適合尋找十壘安打的地方。→從生活週遭開始。
P.140 公司大漲幅小。只有小公司能因一項產品股價暴發性成長。
P.142 六種公司類型:1.緩慢成長。2.穩定成長股。3.快速成長股。4.景氣循環股。5.轉機股。6.資產股。→每種策略不同,別想什麼都久抱或跑短。
P.170 完美的股票必定來自完美的公司。完美的公司必定是經營非常簡單的生意。
P.195 避開熱門股。
P.200 當心『未來的什麼』。Ex.未來的IBM、未來的蘋果。
P.201 避免多慘化經營公司。→隔行如隔山。
P.206 多角化經營要成功是綜效(synergy)。→飯店並餐廳有機會產生綜效,但飯店並海運,基本上是不相關的。
P.211 小心名稱花俏的公司。→我怎麼突然想到基因國際,專賣化學麵包,還標榜純天然。
P.223 本益比可以幫你算出需花幾年才能回收原始投資金額。本益比十倍,要花10年時間。
P.244 充分利用你的營業員和券商
P.247 專業投資人常常打電話給上市公司,但業餘投資者卻從來沒有想過。
P.266 一般而言,如果本益比只有盈餘成長率的一半水準,是非常正面的訊息。
P.278 財務報表上所列的帳面價值與真正價值(不是股價)無關,很多破產前帳面價值還有50~60塊。Ex:科技公司把10年前產品報價當存貨價列帳,但市場可能只剩資源回收論斤賣,理論上越接近成品資產價值越低。
P.292 留意公司的退休金計劃。那可是未實現負債,還很巨大,像公務員退休金一樣的無底洞。
P.297 如果不過度拘泥細節,稅前淨利率是判斷公司能否撐過不景氣的一項指標。→淨利率高代表護城河寬,可抵擋較多意外。
P.311 最好避開第一波漲勢,要確認商品(服務)是否在市場有效的。
P.318 一般而言投資股票的長期報酬率大約9%~10%之間,這是市場平均值。別認為年30%獲利是合理的。→跟想像的差很多。
P.329 兩個好的進場點:1.年底的節稅賣壓(台股好像是4、5月的除權除息賣壓)。2.每隔幾年的股市崩盤。
P.369 放空股票的可怕之處,即使你知道這是一家爛到骨子裡的股票,但其他人還被蒙在鼓裡,說不定還繼續搶進。
P.378 真正讓我賺到錢的是持有三、四年的股票。
P.379 發行新股籌措資金,才是股市存在的首要目的。
P.379 頻繁的交易是營業員最愛的小肥羊。
P.384 要預測一、二年的股市走勢是不可能的。
P.384 那些讓我賺錢的股票通常都是始料未及的,而被收購的更是出乎意科,但這些重大成果,不是等上幾個月,而是要等上幾年才能看到。
P.384 股價經常與基本面背道而馳,但長期而言,股價還是取決於公司獲利的趨勢和持續性。
P.385 股票不會知道你是否持有他
P.385 根據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謹慎地調節手中持股部位並換檔操作,就可改善投資績效。
P.385 一旦翻出好牌就要加碼
P.385 世界有擔心不完的煩惱。→別整天看著新聞、財金頻道,那些唯恐天下不亂。

心得/感想:
我一直很想效仿作者的生活投資,在身邊找商機,但還真的錯過了。當時買HD2時很挫折到處缺貨,雖然我有想過買不到我就去買宏達電股票,後來是買到手機而沒買股票,但如果沒記得當時股價是250的樣子,之後最高好像上到1500…。另一個奇妙的經驗是華碩,這是大賠後全部賣光所有持股,後全轉到華碩,接著完全不看盤,專心工作,過三個月後突然想到該看一下了,沒想到居然盈餘30萬。我馬上平掉。但好股票就是這麼邪惡,之後漲上三位數,當時記得賣掉時是65的樣子…著實可惜,這經驗蠻特別的。
投資股票需要比想像中多的錢,因為很少只買一支股票就中全壘打,作者也是十支有六支大賺才撐起霸業,如果只有一筆資金,只會一直換股,沒辦法等其中一支股沉澱後的暴發。
投資期貨可能用量化是可行的,但現貨大師們都不太認同量化(統計)操作。
恐懼與貪婪是人性會反應在直覺上,且你也是資訊接收末端,造成賣在最低點買在高點的機會大增。
作者常常實地拜訪廠商生產地,才能知道目前真實狀況。
作者屬長期持有,所以反對使用停損,而是跌25%有勇氣再買更多體質好的股票。除非基本面有所改變,或有更好的選擇才賣出。看來股市要賺大錢一定要久抱。短進短出,遲早會被洗出場或資金耗竭。
這本書讀起來輕鬆有趣,作者把他投資各種股票的故事整理出來的結晶。另外本書是第二次讀,所以讀起來也是跳躍式的品讀。值得一讀實戰比理論有用多了,尤其是成功者的經驗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