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在誠品左翻右翻就是不怎麼想下手買,主要是連張圖表都沒有,但無奈的是沒有更值得花錢買的新書了,希望看完會改觀。
隨記:
P.008 1971年8月尼克森總統放棄以黃金擔保美元。→美元穩定性不足50年。
P.010 高通膨是聯準會因應債務危機的對策。
P.010 經濟遭到破壞,通膨正要興起。→作者說明為何美元基礎貨幣供給400%,通膨何以不見蹤影?不是不升而是時候未到。
P.013 國際貨幣體系在過去一世紀已崩潰過三次:分別在1914年、1939年和1971年。每次崩潰都緊接著一段動盪期。
P.014 金融戰爭必須使用衍生性金融商品和外匯的滲透。→無法放空的市場金融核彈威力減半。但要成為全球主要市場,期權是必要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正常投資者需要避險機制,而這之間就存在一個予盾。中國快開放辣,我著實想參與!看到新加坡搞出的山寨版A50期貨,不覺得很悶嗎?錢都給新加坡賺走了,而新加坡啥也沒做只是開個A50的賭桌就收到一堆手續費,學著點吧!中國聰明的話就自己開賭城當莊家,莊家還可以自己定規則,讓別人當莊家,中國聽新加坡?這是蠻搞笑的,沒人才就來台灣挖呀!台灣什麼不多,老人多到爆,把他們高薪挖走(例:李述德、賀鳴珩...等身經百戰者),台灣才有空位給年輕人發揮又可以拉高薪資水準,這真是一石三鳥!!(幻想)
P.016 在越戰時期,經過九年之後,一般美國人,才注意到通膨的嚴重,接著又花了11年時間讓通膨預期心理回歸正常。→20年!也就是說我們對量化寬鬆的後座力評估得太短視了,照越戰週期2008+9=2017年時一般百姓才是會感受到通膨壓力,而我們以為會在2016年就發生,又是一個時間差的攻擊模式,當眾人越防備,災難不會發生,但一旦超出警戒線鬆懈下來,災難就接踵而來,人們總是把精神花在暴風前的寧靜,當暴風真正來時,早已精疲力盡![2015年5月7日 補充]查了一下第一輪量化寬鬆始於2009年3月,所以通膨可以又會更晚才發生,但用臨界值觀點,其實很接近,別過份玩弄精算的統計機率了。
P.017 通縮是聯準會最害怕的夢魘,通縮造成實質所得增加無法課稅。
P.017 通縮會增加政府債務的實際價值,使得償債更加困難。→還相信政府都是為你嗎?人民在國家是什麼角色?肥羊呀!而國家最大的問題是代理人制,政客出賣人民以獲取超額利潤。
P.029 一般押注一檔股票會下跌和上漲的比例是1:1,但9月6日和7日,押注美國航空股會跌和漲的選擇權比例卻是12:1。→911接著發生了。機毀樓塌,權先知。
P.070 面對極端的金融制裁,伊朗再次證明黃金是貨幣,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通用。→反而石油只是個產品,而不能替代貨幣。
P.077 中國每收購一塊金條,就可以降低一些在金融的脆弱性。→看來金價要大跌很困難,中國在戰略上支撐金價。
P.086 由上而下的解決方法是虛幻的,是傲慢和假意識形態的產物。→指聯準會強控利率和量化寬鬆,勢必造成更大的傷害。覺得聯準會有點弱,像台灣政府直接控制股市,下跌買金融股,上漲賣金融股。比對上升與下跌就知道,金融股是政府操弄股市的工具。
P.095 通縮是內生的(endogenous),源自新興市場生產力提高、人口結構改變,和資產負債表去槓桿。
P.095 通膨則是外生的(exogenous),來自央行的利率政策和印製鈔票。
P.103 大蕭條持久不退的原因是體制的不確定性。→利率到現都還不知那時才會升,投資者無從計算正確的報酬,而行動上呈現保守狀態,政府干預越多,恢復越慢。
P.105 投資人通常願意面對風險,但在面對極度不確定性時,可能因而癱瘓。
P.113 當代共產黨革命英雄後代李大壯,最近在上海說,當前共產黨領導階層最恐懼的不是美國軍力,而是移民工和推特行動應用程式。→流動性超高的農民工和無限網路的應用。
P.159 法國知名的智識分子索爾孟(Guy Sorman)為真正對歐元的了解做了結論:「歐洲不是為了經濟原因而建立,而是想為歐洲各國帶來和平。這是一個政治願景,這是我們的世代唯一的政治計劃,我們將為拯救這計畫付出努力。」→作者論歐元很強健而且愈來愈強健。就目前局勢發展,希臘勢必退出歐元去自我復原,這存在悖離嗎?
P.164 龐大且流動的債券市場,加上健全的貨幣,和雄厚的黃金準備,可望使歐元到2025年取代美元成為世界首要準備貨幣。→喔喔,作者的願景。但他論中國和歐洲就發現,他的論點存在很大的主觀意識。看中國只看得到醜態,看歐洲只看得到美夢。
P.166 規模夠大的資本市場很少,它們(新興市場)吸收資金的容量有限。歐盟、美國、中國、日本,占全球的經濟產值的65%,其他單一市場最多的也才3%。
![]() |
P.188 日本和英國的黃金準備部位很虛弱。→這點我要留意,下次金融風暴,日本會如狂風掃落葉,完全沒招架力。債務嚴重,經濟力剩張紙(智產權,但產品賣不出去),而最重要的是金融戰最重要的黃金不足。下次崩盤已不是被算計,而是必然發生的事。我得加強對日經225的操作練習並加入每日觀察名單。日本目前狀態是A級生活品質、B級國家競爭力、C級經濟動力。這存在很大溢價盲點。
P.203 黃金是提供的擔保或抵押,以確保貨幣契約獲得令人滿意的履約。
P.203 黃金的紙幣價格是衡量聯準會和財政部履約的標準。→美國貨幣已信用不足了,而黃金買不到就弄大石油庫藏,原油不會再大跌,因美中在吃貨,雖然是沒落資源,但這三十年還是不可動搖的能源霸主,除非航空器不吃油。
P.204 對巴菲特的收購,最好的解釋是把紙幣換成硬資產,同時讓資產隔絕於股市交易所關閉的風險之外。→2009年收購伯靈頓北方聖大菲鐵路公司100%股權並下市。
P.205 美國財政部以國庫券、中期公債和長期公債的形式,發行了17兆美元的債務,比較之下,聯準會只印製4兆美元的紙鈔。→當金額大到一個程度後,數字已呈現一種無意義的加減,這時比較好的單位反而是百分比!17兆是啥兩隻手指都不夠了,我得動用到腳指頭了!但話說回來眾人還是對數字比較喜歡。像我今天賺了10萬,跟我今天賺了10%,前者會引起嫉妒後者只會引起嘲笑。習慣看數字的最好要戒掉,當資金越大金額跳動越大,但百分比不變。正常人在數超越千萬時,就呈現迷離狀態,這又是觀察我老母得到的心得,數字超過心智計算能力(對老一代百萬已是夢幻數字,千萬已是天文數字),這存在一個大腦困惑分際線,超過後你就會喪失對金錢的靈敏度,如果不能在此時改採百分比後面很容易發生大賠而不知,直到回到百萬的單位才驚覺大事不妙了。
P.206 聯準會正在藉貶值貨幣來把債務貨幣化-從歷史看,這是經濟和政治體系走向崩潰的一步,從古羅馬到現今的阿根庭都是如此。
P.207 債務如果被用來支應赤字,且除了以債養債外,別無償債的計畫,那就可能帶來毀滅性的結果。如果債務用來支應生產計畫,能創造高於成本的收益,且長期能償付債務本身,那麼這債務便具有建設性。
P.230 朱民的看法是,美國經濟霸權止於巴拿馬運河,大多數南美洲國家現在稱得上是在中國勢力範圍內。→希望中國別犯美國的錯,鄰國搞成惡鄰居。吃點虧才能成為大家心中的老大,別像美國整天想吃南美各國豆腐。
P.232 群聚表示經濟連結比主權重要;外溢效應意謂從上而下的控制是抑制風險不可或缺的;金融傳導暗示了銀行是執行控制的關鍵環節。→這段話作者標黑體字,但我看不懂,先記著。應是說打破國家概念的經濟連動體。
P.236 朱民相信世界正陷於真正的蕭條,嚴重的程度僅次於1930年代。他說已開發經濟體的問題不屬景氣循環性質,而是結構性問題。→看來這次的循環會逃脫景氣循環模式,延伸推論,現在開始賺多少錢不再是重點,活過下次暴風雪才是思考核心。我們面對的不是十年一期的景氣循環,而是百年一次的結構性問題。現在離1930年只差15年就滿百。這跟最近威力彩非常有異曲同工之處。在彩金累到30億時,我算過威力彩頭獎是2千2萬分之1,一注200元,那就是累到44億差不多就會開出,也就是如果本期沒出,下期就可以進場了,可惜!開出了。上期開出的機率為75%,而本期開出的機率為86%(每期增加5億來看)。拉回來看1930至今約85年,約同於累計崩盤機率85%。好了說這麼多沒意義,請下注,許你一個未來。另中國太子黨表示存款準備率還可以釋出20兆人民幣可以ALL IN!真是一整個歡樂。
P.239 所有IMF的貸款和承諾貸款有45%提供四個國家:愛爾蘭、葡萄牙、希臘和賽普勒斯都是歐元區經困計畫的一環,另外46%的貸款和承諾只給兩個國家:墨西哥,該國的穩定對美國極為重要;以及波蘭,該國的其穩定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歐盟很重要。IMF所有貸款只有10%提供給亞洲、非洲和南美洲最需要的經濟體。→誰跟你是好朋友呀!南韓成功復興是IMF的失算!
P.242 中國希望在IMF擁有更大的投票權,也希望在它祕密收購黃金的時候有更多黃金被賣到市場,以避免金價大幅上漲。美國希望IMF印製更多世界貨幣,而IMF希望從美國和中國獲得更多貨幣,以便執行經困計畫。
P.246 IMF已從一個仰賴配額的短期放款機構,演進成聯準會的可槓桿操作最終放款人。
P.249 特里芬(Triffin)指出,當一個國家發行全球準備貨幣時,必須持續以貿易逆差來供應這種貨幣給貿易夥伴;但如果逆價差持續太久,對這種貨幣的信心最終將喪失。→掛老大抬頭很爽,但背後一定是損己才能讓人跟隨。耶穌當時也是看病不用錢,你要不要?
P.250 IMF在1969年決定憑空創造一種新的全球準備資產-SDR。→1973年前是黃金,現在是用一籃子準備貨幣來計算-美國、歐元、日元和英鎊。
P.255 IMF副總裁朱民語帶玄機地為SDR的流動性角色做結論:「它們是假錢,但它們是可以當作真錢的假錢。」→第八章是本書精彩章節,IMF表面上是跟美國一鼻子出氣,但實際上是隻跳蚤,一路吸著開發國家的資源長大,當再過不久吸飽血的跳蚤開始繁殖,最終掌控了血(資金),接著列強都得聽IMF(跳蚤菁英)的話,如果不聽就用SDR貨幣圍擊該國利率和匯率。世界金融最終完全在菁英份子的掌控之下。根本是美國貨幣發行的世界版!美國貨幣發行等同舉債、債息全進菁英口袋。而美國抽頭已不能讓菁英滿足,進而透由IMF發行世界貨幣,向全球收債息!這是新紀元,超越國界的營利事業全球中央銀行財團法人!
P.255 下一場全球流動性危機將震撼國際貨幣體系的核心,帶來動盪與不安;它也可能成為實現IMF願景的觸媒。SDR是篡奪美元王位的理想貨幣。
P.259 黃金不是衍生性商品。→我們誤以為他是一種期貨、選擇權的交易商品在使用。
P.260 直接持有實體黃金,不須擔保或抵押權,並存放在銀行體系之外,這就是黃金成為真正貨幣的唯一形式。→戰亂時政府第一步絕對是封鎖你的黃金存摺,然後用行政命令折成新台幣還給你。但戰爭時紙幣等同廢紙就是了。那黃金存摺是做什麼的呀?課稅方便。
P.261 黃金不是投資。真正的貨幣如黃金,沒有報酬,因為它沒有風險。→今天一個重量的黃金能買一條麵包,一百年後一個重量的黃金也是買一條麵包,這就是真貨幣的意義。不懂就問你長輩,五毛的饅頭真的存在嗎?在好久好久以前,但不到一百年。
P.264 現今世界黃金供應不含地下蘊藏,大約16萬3千公噸。→以金價1500美元/盎司來算總值約10兆美元。但目前市場上M2約有48兆美元。這樣看不是黃金低估價值,不然就是高估鈔票價值。這數字極度不精確,但也反應,貨幣離真實價值不是些微差距,已到了倍數的落差。可想而知現在是通縮時期,此時的策略是把資金換資產。直到黃金與幣值達到合理範籌。
P.275 美國的黃金存放在肯德基州諾克斯保和紐約西點的兩個陸軍設施裡。→有趣,軍事設施內!
P.278 俄羅斯、中國和伊朗,早已把黃金存放在自己國內,以避免黃金被沒收的風險。
P.287 沒有紙幣有能力在十年內取代美元扮演注要準備貨幣的角色。
P.294 學生貸款是新次級房貸,另一個政府補貼的泡沫,而且即將爆破。
P.300 一流心智的考驗是,心智能不能同時抱持相反的兩個觀點,而仍然保持運作的能力。→真的很難,看我自己的筆記就像牆頭草,隨風倒。
P.303 貨幣發明之前的經濟似乎主要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上,以承諾未來回報價值來交換現在交付的價值。→作者質疑以物易物時代真的存在嗎?畢竟要同時撮合鐵釘、麵包、繩子的交易並不容易。但從中國歷史戰亂發生過折衷方案,用絲綢卷和米來作繳稅單位,應該符合以物易物的要件。
P.304 伏克爾說的對,信心對任何法幣系統的穩定都不可或缺,不幸的是,目前負責貨幣政策的學派只考慮平衡模型,而把對美元信心視為理所當然。→指葉倫在玩失業率減通膨率低於4都是印鈔票的好理由(參P.298)。
P.310 他(榊原英資-日圓先生)指出經常被人忽略的一點是,由於日本人口逐漸減少,人均實質GDP成長速度將比實質總GDP成長快。→看來我太低估日本經濟穩定性。但這段話並無法解除債務總量暴增所帶來的臨界值問題。
P.320 現代的經濟學家花大量時間尋找那一個次原子粒子,卻忽略系統的臨界狀態。他們尋找雪花而忽視雪崩。→這是用核分裂連鎖反應來形容經濟危機。我們該執著於美國、歐豬、俄國、中國那個先爆掉所引起的骰牌效應嗎?似乎更該關注各國風險的總和是否到達臨界點。
P.342 全球貨幣菁英和聯準會、IMF以及國際清算銀行只是在爭取時間。他們需要時間來讓美國達成長期財政改革。他們需要時間來創造全球SDR市場。他們需要時間讓中國完成收購黃金。問題是已經沒有時間。黃金擠兌在中國還沒達到目標就已經開始。對美元信心的崩潰在SDR取代美元前已經開始。聯準會無法償債的日子逐漸迫近。→這句話讓本書閱讀價值升級高了,原來我這麼喜歡陰謀論!
P.357 雖然本書描述的假設情況很危急,但未必明天就會發生。
P.359 拯救美元或許已經太遲,但保護財富還不會太遲。→但願中國也能走到這種言論自由。難呀!最近中國證監會強力嚴打黑嘴…。哎呀,市場只能有靡靡的和諧之音…。
本書前言提到美國在歷史也發生過類似情境-喪失國際信用貨幣。在1971年放棄黃金擔保美元時期,或許可以找相關歷史文獻來看看,應該會有幫助,但目前來看劇情不照1971年的劇本在走,或者說我們活在現代所以把時間算的太過急燥。美國直到1981年才復興,花了十年才讓貨幣重回世界準備貨幣。
在第一章,美國在911事件後已製作出股市異常的預警引擎(MARKINT)雖然計劃被中止,但可想而知,一定另外有新系統取代在監看,也就是說下次的大規模恐怖攻擊美國時,會出現預防性逮捕,或即刻反擊,而不再像911那次傻傻的不知所措。
從本書P.75 發現實在太輕忽中國的金融戰的能力,意味著中共只要在隨便一個台灣券商植木馬,就可以作出一個大規模的金融攻擊,而中共只需要先行用一個國際投資機構在台灣下單了解所有流程,接著取得證、期交所的下單交易格式,接著就等上級下令,就能一次炸出10%(2015年6月新制10%漲跌幅),接著台灣市場強迫關閉數日,只要再開市就是金融崩落的逃難潮。不可能嗎?在券商待過就了解,券商資訊部資安很薄弱,這種國安級的資安問題更是不堪一擊,尤其是小型券商,應該無資金建構資安系統,1.68折…這是啥?下單延遲已是家常便飯,整年不當機就已是奇蹟了!
在P.77已兵推出美國在下次戰爭(金融),將會損失西太平洋第一島鍊的掌控,台灣首當其衝,而今美國也沒把台灣當必要,反而用來當換棋子的籌碼,在軍購上特別明顯,只賣些很貴的次級品,但日本只要開口F-35隨便賣…。最近軍方一直出事也證明我們的軍官沒一個能打仗的,只是來領薪水的公務員,把全部將校拔階,重建新軍還比較有用,現在國軍不能打就算了,還超量吸人民的納稅錢。
現在低利率是在懲罰儲蓄的人,真不懂為什麼要強迫認真勤奮的人進入賭場賭博(投資)呢?說白了,貶值低利率救的不是經濟和人民,救的只是財團,而如果救援失敗,全民又被當提款機。不懂嗎?九千點你的退休金都在股市。高鐵賠翻了才全民釋股,笑了,是全民買單吧!怎麼不見電子收費全民釋股,台北捷運提全民釋股?因為賺錢呀!財團吃到嘴裡的肉怎可能分享。只有吃到剩下渣才搞全民釋股,大家買單。
現在牌桌上已全員到齊了,美國拿3兆美元、歐洲拿1兆歐元、日本拿20兆日元、中國最近拿出1兆人民幣。賭桌上滿滿的錢。現在想想2008年金融大海嘯算什麼,只是美國自爆,而這次是全球所有經濟體都參加。除非外星人再加入,不然還有那種夠大咖的牌友能加碼,吹金融泡沫?還真不敢想,世界之大居然已沒有安全的國度。現在缺什麼?一個大意外!一個大自然給予的極端事件。
經濟大國抵死不會再用金本位制的,最主要的因子是無法運用通膨來課稅,並非我們想像的因黃金存量不足。依此看來我有錢也要買桶黃金來保值。黃金價值是恆數,會變的只是鈔票面額。而且面額只會增不會減。賺錢靠貨幣,保值靠黃金。再過三年左右大通膨就會大舉入侵物價。看來還有充足的時間研究黃金,尤其是到底多少錢才是低估黃金?而低估就是收來當定存。這裡又存在另一個問題,到那可以買到黃金又不會被課稅?黃金存摺你走開!我要的是實物,我不要會計數字,等年賺五百萬時,這點一定要執行。
關於黃金交易有點蠻讓人不開心的,就像買水果一樣。我們只能到水果店買一斤140元的小蕃茄,但行家都是直接包產地。中共需要黃金也不是在公開市場收購,而是到礦區批貨。這絕對不是市價,極可能是半價且又不會引發市價波動。只能說便宜的黃金我撿不到辣!
對於政府的政令常常讓我困擾不已,就以最近抗旱,更是無言,最近到圖書館發現裝了省水器,小便池水用滴的(暗~濺到我了辣),我真的一整個困惑!台北市使用的翡翠水庫尚有86%蓄水量呀!在耍什麼寶?錢要花在刀口上,但政府不去處理缺水地區的問題,反而去不缺水的地區撒錢。最無法理解的是省小錢花時間,這是我覺得最病態的邏輯。而且並沒有省到什麼錢,因為把手洗乾淨就是要那麼多水才夠。沒多少人會為了浪費而開著水龍頭不關,如果真的有,那裝了省水器也一樣,開了就不關了,一直讓它流。真的要省,也是水的二次利用才叫真的省,洗手台的水引到花園,花園的土濾過水,再排到河川淨化水質。這才是百分之二百的省,政府蠢不是第一次,都快變成每一次了。公務員高考100分耶!幹起真活來卻只有0分。
信心、信心、信心,貨幣價值的崩裂點是對該國貨幣的信心潰散,而不是經濟好壞。
世界金融崩壞又再次躲過自然的極端事件(2015年尼泊爾地震)。這事我不知怎麼說,因為我留的是多倉,而發生地震是4月25日星期六,股市休市。如果發生在台灣…。這種就變成連續多空大意外對撞。那絕對是加乘效果,一天跌7%不是不可能。真的只能說運氣好。或許會問為我什麼我不順便說個R.I.P.之類的話呢?這裡是賭場,不是慈善事業。最近我做最帶有感情的事,讓我一直很耿耿於懷,我怎麼會立一個自己如此不利的契約?風險全部自己吸收,這是商業大忌。我不想保證未來賺大錢時會不會回饋社會,但依照人性。我相信會。會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想分享我的成功榮耀感給運氣比較差的人,那怕是不記名。人類心理真的很複雜…。等錢多的時候心會到另一個境界,但等錢多到要拼排名時又是另一個概念。這就很有趣的地方,出名的有錢人的不會分享,反而是沒沒無名的人才會分享。哈,但願我推論錯誤。
本末幾章在說明一種可能,美元被新世界貨幣取代,少說要十年(IMF、歐元…等),但美元的信用已等不及那麼久了,現在各國因各自利益,不肯輕易戳破,但一破就是美元的崩潰。而過渡期極可能是短暫的金本位(我猜的),直到新國際貨幣的出現,最有可能是主要次國際貨幣組出的一籃子貨幣。這是最佳的路徑,最慘是出現社會混亂(P.348),紙幣完全失去信用,直到新的平衡點,台幣也發生過貨幣崩潰,四萬台幣換一元新台幣。這平衡點真的超出一般人想像的遠。
在P.350七個跡象中最好觀察的是黃金價格,急速上漲將不是泡沫而是實體買進的恐慌已開始。但作者說如果黃金價格下跌就發生通縮,這句話很怪。代表美元還很強勢,沒人在落跑…。但美國政府又可以繼續印鈔票!@#$%。作者你搞的我好煩呀!
這本書讀到後面有點失算,原本預計2小時啃完最後100頁,但越到後面越讀越吃力,作者的複雜理論開始串連起來了,速度也越來越慢,但畢館時間不會等人呀!所以後面我用跳著的讀完,有空再看一次吧。讀完感覺是這本書是集結近幾年的重大因子在做彙總。美元在面對世界的各種壓迫下,漸漸的越來越使不上力了,進而逼進到美元崩潰的臨界值-信用破滅。而作者也預期美元最終會失去國際貨幣的地位。
如同多數歐美作家,作者也對中國充滿敵意很重,中國掘起絕對不如想像的順利,因為中立盟友少的可憐,大多本質是偏敵對性質。至少目前看來歐美並不喜歡中國。這是個好現象,對台灣政府又多了一個政治籌碼的回轉空間,只要外交部不要又出作文給國人寫應該很好利用。原本給本書閱讀價值中,但後面幾章加分加很多,因為IMF這影武者,極可能篡了嫡長子歐元的位子,成為新的國際貨幣。人民幣在這場貨幣戰爭依舊是無法進入種子排名,雖然已是第二大經濟體,但世界各國還看不起。中共再鎖呀,鎖國很好玩,就鎖到底。不要開放,也就永遠不可能成為世界經濟體,讓你嘗嘗台灣在政治無名的感覺!對呀中國是大經濟實體,但世界大國就沒人認同!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