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知識,速讀。
隨記:
P.13 人在面對生活上的各種情況時,經常根據在統計學上毫無意義,或無法據以做成結論的微小樣本做決定。
P.22 劃分心理帳目(mental accounting):把某些錢看得比較不值錢,因此胡亂揮霍。說得更明白一點,人們會根據錢的來源,存放的地方和花用的方式,將金錢加以歸類,並賦予不同的價值。→聽過每天存50元銅板的活動,認為這樣能存到錢,就知道呆瓜很喜歡搞各種帳戶,而忘記總資產概念。試問每天要怎麼得到50元硬幣?當然是每天強迫自己花掉紙鈔才有機會得到50元硬幣。發明人真是太有才了,嘖嘖嘖。
P.26 意外之財→很容易不把那錢當錢看,而就機率來看意外之財和意外損失,兩者應接近一致。所以得到意外之財應視同一筆正常收入。
P.27 積少成多→花該花的、省該省的。賠該賠的、賺該賺的。其餘畫蛇添足都是沒意義的行為。
P.28 統合損失(integrate losses)→大金額支出常被偷掛一些沒價值的花費,例如買車最後買到全配外加全險,其實你只需要一台基本款的車和不需要保險。
P.34 信用卡不僅會讓你更容易花錢,你付出的價錢也可能比用現金或支票付款高出一截。→經我自己實驗證明,開支是會變大。但此一時彼一時,年輕時缺錢,錢很貴重。而今日時間價值遠高過金錢價值,不管我再怎麼刷我的節儉習慣都會出來自動克制。結果信用卡對我是具有優勢的工具。窮人幫均分這種便利服務的成本費用,想想覺得蠻爽的。
P.36 不容退休金有任何閃失的想法可能讓你損失慘重,其影響甚至比股市漲跌的風險嚴重得多。→貨幣貶值屬於非線性發展,現金每百年就會耗損95%的價值。看來我似乎太過保守了,現金部位提這麼高只為了備而不用,這邏輯是有問題。如何在風險系數變化不明顯狀況下,增加資金週轉率似乎是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
P.48 賭徒在手氣不順的時候,通常會多下注。為了避免輸錢,他們寧可冒更大的風險。→攤平心理法,另一個該死的陷阱是整數打擊心理:9字頭就差一點點就會多跳一個零出來,但往往為了那1%很容易把99%給賠進去。對策是策略指示要你出場就出場,賺多賺少不該有所堅持。我有人生目標,但我並不會設定這次交易要要達成多少。我又不業務被訂年度目標,即使達標我收益也不會配紅利,不達標也不會額外變少。那自己操盤訂死年度目標意義在那?把繩索向自己脖子套嗎?
P.83 在生活中面對的選擇愈多,人愈可能舉棋不定,結果不做任何選擇,任由所有機會流失。→以前常常被這問題所困,現在很簡單。確認我有這個需求,調查後下手。如果實在不懂情況下,直接挑最貴的下手(讓消費者們幫我作篩選)。從廠商角度來看亂訂價很快就被市場淘汰,所以高價品很少是地雷。反而是低價的地雷率極高,商人不會做無利可圖的事,除非這產品有問題,必須快速清掉。
P.90 厭惡極端(extremeness aversion)的心理:在一批選擇中,喜愛挑中間商品(價格、功能、品質)。→而真正該考量的是你的「需求」
P.97 花費的成本:現在必須付出去的錢
P.97 機會的成本:未採取行動而錯失的利益
P.100 寧錯勿悔:人自然會避免做改變,以免事後感到後悔。→通常選擇改變的勝率會提高10%優勢,所以效益是經過很多次都這麼做決策才會顯現出來。當面對某一次的改變,常常後果不如預期,因為不明顯。但這也很困難就是這除非本身就知道什麼是正確才行,這屬進階能力,一般人反而是一動不如一靜,反正機率永遠都是50%,不管怎麼選。因為知識量太少,無法想到好的選項,和作理性判斷。
P.109 金錢幻覺(money illusion)讓人漠視通貨膨脹的影響。
P.116 漠視基本比率(ignoring the base rate):不理會或低估整體機率的傾向。例買樂透。→只要用期望值一算就是知50元投入的期望值為負,就能破解掉頭獎2億的陷阱。或者用%數作思維取代價格。
P.140 偏好偏見(preferential bias):表示人一旦形成某種偏好,會過度曲解新訊息來支持自己的偏好,而不符預期的訊息會忽視。
P.159 有任何疑問,都要小心求證。→別讓心中跳出的問號溜走,當下用keep記下事後調查清楚,尤其像買房這種大事,銷售員跟你利益絕對衝突,騙你的機率100%,不然他早離職了。物美價廉不需要推銷,只有滯銷才需要推銷。
P.174 過度自信:想要自己賣房子的屋主,都低估了這項工作何等複雜,並高估自己處理這些問題的能力。→6%仲介費是專業的代價,而一般人並沒有相關知識、技能和銷貨通路。根本就是一無所知的程度。凡任何專業都必須經歷學習曲線,而其學費和時間絕對遠遠超出一次性的費用。同樣的時間花在本業上賺才是雙贏策略。股市也一樣,自己選個股?那來的自信呀!?
P.183 熟悉不等於了解→台積電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司,但細想會發現一點都不了解。不然你早就開一家半導體公司來分食這塊大餅了。
P.187 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一無所知,其實蠻難,當坐上汽車駕駛座立馬認為自己技術比平均值高。但看看下面的影片就知道,當面對意外你其實是毫無招架之力。
P.189 集思廣益→多收集情報、資訊,網路上很多前車之鑒(我!?),可供參考。
P.202 附從群體行為的形成,受到各種社會機制的影響。→社會價值、法律、文化…等,全都推著你去跟著別人做相同的事。羊群效應其來有自。現在大盤11200點,大家都搶著上車,你可能不動如山嗎?理性會跟你說不,但被訓練有素的潛意識(習慣跟著別人在一起,怕落單)經不起一再的呼喚。
P.214 逆向投資→這是我目前想研發的策略,只有人棄我取、人取我棄才具有暴利。
P.218 一體兩面→花錢與投資
P.219 許多心理經濟學的原則,彼此抵觸。→存在太多的重疊和概念衝突,所以在有限的腦力和時間下,抓大放小。例當總資產只有1萬,1元就顯珍貴。當總資產有1百萬,1元價值已被時間價值超越。
心得感想:
省小花大和省大花小都是因為只注意到金錢數字的某一面,而輕忽另一面。但尺度真的不容易拿捏,省小錢省久了,很容易產生另一種情緒,就是當有理由花錢時會額外產生報復心理,一次花的夠。情緒真的不重要嗎?身為人類你有責任滿足欲望,適度的滿足。別讓那壓抑感持續增長,到最後無法控制。所以滿足情緒是消費還是投資?沒有簡單的答案,而我的判斷標準是當賺了大錢後我會給自己一筆錢去花用,或許不是當下而是之後大賠時才提出這筆錢去花。消除內心自己生成渴望是必要的,但需要很有技巧。
排隊心理問題,我很排斥排隊文化,但賽局論來看有時又必須跟著排。因為最好吃的東西就是現做現吃。所以那些排隊買回家吃的人是!?但如果隊伍排太長,時間耗損遠大過美味價值,所以大排長龍的人是!?似乎又印證人們懶的思辨是本性,連排隊的目的是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跟著排就是了。
[2018年2月1日 權威效應]
《喜好花錢 才能賺大錢》這篇的論點是很奇怪的,而更奇怪的是作者(美股隊長),居然信了。先倒推法來說,沒事稱自己是隊長是很有問題。其實沒本事的人喜歡為自己掛個職位。所以碰到這種人要警覺性就要拉高。接著來看他相信的論點:自信心。或許自信心很重要,但跟錢是兩回事,這犯了相關性與因果性。沒錢但有信心可以賺大錢,而花大錢?殺雞取卵。你根本還沒找到方法賺錢,只靠信念??本末倒置!!這美股隊長真的很危險,整個思維都是錯誤,小心一點會比較好。為何特別提他呢?因為看到他寫的一堆怪文章,實在有點忍不住了,想吐槽一下。《股感知識庫》也做一下篩選吧,不要來者不拒,拖低水準。宗教神祕之處在運用統計學的離均值作典範,耶穌成為代表,並不是因為他偉大。同時期有很多耶穌這種人,但他成功勞登救世主的代表。說成功真的太過獎了,因為他還是死在羅馬槍下。其實他是個失敗者,被保羅拱上去的。因為必須要一個神的代言人,不然無法說服人。神不存在呀,你怎麼說服人(詐騙是見光死,必須偽裝在光之下)。而在統計學上這是一種錯誤,統計學看重的是機率和期望值(高斯曲線),在股市中還要導入風險思維(活著)。所以窮人花大錢會變有錢,只是剛好撞到極端值罷了。這種勝算10%,失敗率90%的玩法是找虐。統計學價值是讓你找到比隨機漫步(50%機率)更好的方法,但不可能到達100%勝率。而正常來看60%+已是優勢策略了,而90%勝率已是人類的極限,剩下的10%是運氣也就是人類無能為力的領域。運氣這個東西誰都不能操控,就是熵化而成的東西。熵在物理學中也發現是不可測原理,也就是未來是未知的根本道理。你要計算宇宙變化,你必須要用另一個宇宙的能量來計算。當你在同一個宇宙作預測一來不精準二來因你的計算而再次擾動了未來。
[2018年2月1日 大胸部的女人]
今天在看facebook時,被這照片給驚豔。真的很具有視覺上的享受。這時大腦不自覺的就在計算價值。這麼出色的美姿到底需要多少家產才能吸引到呢?嗯,我想這應該需要身價十億起跳吧。出色的臉蛋和身體。那再從另一面來看呢?脫光之後。大胸部會受地心引力的影響,很快就會下...(胸罩真是個偉大的發明)。所以就綜觀來說這是短期效益極大化的身體結構。那賽局論上我該怎麼做選擇(追求),才能得到最化效益呢??前題很明確避開高度競爭區(拍賣得標者詛咒),尋找利基。結果居然是找姿體一般但學歷突出的女人才是理性選擇。如果又是不孕者更是好選擇(因為我並打算有子孫)。唉…我真的能談戀愛嗎??滿腦子的計算和無盡的遞迴思辯。
《Yumi.k》
書籍資料:
書名:半斤非八兩:跳出理財的心理陷阱
原名:Why Smart People Make Big Money Mistakes--And How To Correct ThemLesson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作者:湯瑪斯.季洛維奇,蓋瑞.貝斯基
原文作者:Gary Belsky,Thomas Gilovich
譯者:黃秀媛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00/09/15
閱讀價值:中,18年前的先知,18年後的常識。但還是很多人不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