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餐桌上的偽科學2


前言:
當找到有興趣的書時,讀起來就慾罷不能。

隨記:
Part 1 基礎健康講堂
.早期肉品加工所添加的都是「硝酸鹽(NaNO3」現在改用「亞硝酸鹽(NaNO2)」。
加工肉品不健康的真正原因:烤肉會產生一些有害的化學物質,而這些物質不但可能致癌,也可能會誘發氧化應激(?)、炎症、胰島素抗性以及高血壓。
.亞硝酸鹽在高溫或酸性的條件下會跟「胺」結合而形成「亞硝胺」
口水裡本來就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與上句結合就發現,亞硝酸鹽大致是安全的。
.反式脂肪之所以會危害健康,主要是因為它們會提升壞膽固醇(LDL)和降低好膽固醇(HDL)。並不是不易消化或代謝。
棕櫚油含有50%的飽和脂肪酸,其中的棕櫚酸(Palmitic acid)會增加肥胖、糖尿病及癌的風險。另一種油,椰子油含有92%飽和脂肪酸。→嗯,我今天才知道這兩個是不同植物。
.芥菜籽油有害純屬謠言,歐盟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區。→作者推測歐盟禁止的應該是基改芥菜籽油。
.酒精(乙醇)由腸壁吸收後,到肝臟進行轉化和分解。乙醇>乙醛>乙酸>水+二氧化碳。→華人約有一半,處理 乙醛轉換成乙酸功能很弱,導致頭痛、心悸、嘔吐、宿醉,因酒之後痛苦。好處不會形成酒癮。說真的我也很喜歡茫然的感覺,但次日都頭痛,讓我不太喝酒。
.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牙周病都是骨頭遭到破壞的病,前者是關節骨,後者是牙周骨。→我猜我的薦骨痛可能在這邊可以找到些新想法。
口腔衛生不好,會引發全身性疾病→智齒問題要早點解決,智齒問題我放了二十年後才解決。真是一堆災難我自己不知道。直到看見這篇才覺得其牽聯很大。全身性發炎卻不知道為什麼。
.過量的氟是會破壞牙齒,尤其是在牙齒發育期間,攝入過多會導致牙釉質結構的變化,例如變色和凹陷(氟斑牙)。

Part 2 食補與保健品的騙局
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
.《美國科學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Science)→在PubMed上搜尋也找不到,代表水準可能低到無法被認可。
.《美國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是創立於181年的老牌期刊,信譽良好。→兩個譯名相同,卻魚目混珠。頭很痛,一般人怎麼分的出來。
.2018年影響因子排名前20名的頂級期刊→自我安慰一下,有記就有分。其實就像上面的<美國科學期刊>問題,很難記得住。除非在該行打滾。如果你問我程式語言,我不用看排名也知道誰熱門誰冷門。柳葉刀,這個在電影上看過梗,那時我還不知道在說什麼。

.「不可見光」指的是波長小於380納米 or 大於740納米的光線。而會對我們眼睛造成傷害的,是波長在100~380納米之間的紫外線→我到現在才知道紫外線不是藍色之外的光,而是指在可見光中的有害的光。
高強度的可見光是會導致視網膜病變
可見光裡的藍光攜帶最多的能量,因此對眼睛(視網膜)的傷害最大
.紫外線的穿透力很弱,根本就無法抵達視網膜(因此「不可見」)→大哥,不要上面說可見,現在又變不可見,搞的我好亂。
紫外線通常分成UVA、UVB、UVC,UVC(100~280納米)無法穿透大氣層,UVB(285~315納米)無法穿透眼角膜,UVA波長在315~380納米之間。戴太陽眼鏡主要防的是UVA,UVB。→結論就是長時間看太陽強光是有害視力。但就我經驗視力要靠太陽光校正,尤其視力模糊時直視太陽光(一眼掃過,數次)。視力模糊和視差就能明顯改善。
.鏡框選擇也很重要。環包式(包覆式)的鏡框能阻擋來自任何角度的光線。→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工作眼鏡!!包覆式。因為鏡片逆光問題,白天我得把窗簾拉上用白熾燈泡。一來熱二來沒太陽光好。這給我好靈感,嘗試自DIY把看近眼鏡改成包覆式。網路上找到包覆式也不是蛙鏡包起來,所以只要用三張色紙就能作成同樣效果了。等確定有用後再弄更好的材料來作。後來改用不透光紙感覺才顯著有用。10/1:失敗的嘗試,陽光還是太強烈了,白天還是拉上窗簾比較好(特指盯螢幕)。
 

營養品和補充品沒有對大眾造成立即的傷害,FDA(美國和台灣都是)就不會過問,也無需售前核准,但先決條件是,不得宣稱有療效。→關鍵字,療效。
.藥品在上市前必須證明既有效又安全→很諷刺,「藥」品才能得到政府背書。醫生這兩個字也是,大多「師」字都受到國家法律認證。所以看到有關保健專家、營養顧問等都是自封為王,其實非專業。他們不敢用藥劑師、營養師這種稱號,因為會觸法。
.在(關立固FlexNow)網頁的最下面有這麼一句免責聲明(翻譯):「這些陳述未經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評估。本產品無意被用於診斷、治療、治癒或預防任何疾病。→我去查是否有免責聲明,結果找不到了。覺得這網站應該是典範,值得去看看如何讓人感覺有用,其用詞字可以觀摩,遊走法律邊緣。例:「保健 生理功效」:不敢用療效。 「讓您老化不退化,樂齡輕鬆行。」:用字讓你若有似無。「GMP廠生產」:作業品質和療效好像扯很遠。而且GMP又分藥品GMP(衛福部)和食品GMP(經濟部工業局)。這網站真讓人學到很多文創。網站非常小,幾分鐘就看完了,那種讓人看不清楚的感覺就是警訊,一種人覺得有閱讀障礙的困惑感
醫學裡沒有「排毒」這個辭。「排毒」一辭,完全是有心人士(保健品業者、另類醫學業者)為了騙錢,而創造出來的。→我越來越喜歡關鍵字了,當知道某個熱門字是騙,那騙術就直接宣告失效,因接技接不起來。如果你無法認可「排毒」,那業配文不管怎麼說,你都不會中計。
由於芽菜需要溫暖、潮濕、養份豐富的條件,這樣的環境也就成為細菌滋長的溫床→作者意思是生吃別過量,評估自己免疫系統的載量。
.目前,有信譽的醫療機構,都是抱持銀杏萃取物無法治失智症的說法。
.想要有健康的身體,除了飲食和運動之外,也要多做交誼活動。這三者的重要性可說各佔三分之一。→唉呀呀,看來還真的要培養些與人同樂的活動。不然健康一直靠飲食和運動在撐是有點吃力。再說吧(十年前我也這樣想過)。計畫總是一直被耽擱,我已比同輩遲了二十年人生進度了。關鍵的總資產就是一直衝不上去,妥協嗎?那我剩下什麼?歲月不會重來,只能繼續在破碎的計畫前進著。剩下希望。
.鎂是無所不在的礦物質,且腎臟有非常好的機制來確保身體含有足夠的鎂,所以一般人不可能會缺鎂。

Part 3 特殊療法,不可輕信
.99%的人根本就沒有麩質過敏的問題。除非被確診對麩質過敏,否則沒有任何必要嘗試無麩質飲食。→這個我真的被搞過一輪《小麥完全真相》,現在我已開心的在中秋節吃月餅了。那是一段食物恐懼的經歷,現在免疫了。只要是新鮮食材(非加工品),來者不拒。
.如果紅酒對健康有益真的是因為白藜蘆醇(5mg/瓶),那每日需要喝兩百瓶才能達到臨床實驗所用的劑量。→一杯你就臉紅了,因身體無法立即代謝掉的關係。
所謂臨床試驗,是用人做實驗調查,也就是說此類型的研究對我們是比較有實質意義
.TED演講特色,總是「承諾有餘,實現不足;雷聲大雨點小」→流行總是不明究裡,就脫口秀為什麼大家這麼認真在作筆記?
維他命C可治療感冒的神話,早已被證實破滅
.自來水,不管是軟或硬,都不會造成腎結石。而煮不煮沸,也與腎結石無關。
.《肝膽排石法》(The Amazing Liver and Gallbladder Flush)主要是基於安德烈.莫瑞茲個人觀點和理論,也未經美國食品藥品管理或聯邦貿易委員會審核或批准。→還有此人已死(2012年)

Part 4 食材謠言追追追
絕大部分食物裡面謠傳的有毒物質劑量根本很低→意指不要長期大量食用同一種食材,即使水喝過量也會出問題。
太白粉,如果用馬鈴薯做成的,完全沒有問題;如果用樹薯做成的,則「可能有問題」(因樹薯含氰)→如果製成食品時氰酸未清乾淨,風險問題。而且也反應在價格上,印像中樹薯粉約便宜10%。(待查)
.如果您還擔心「修飾澱粉」,那就少吃外食。只要偶爾為之,縱是所謂的毒澱粉,也不會讓您中毒。→昨天嘴饞,跑去吃炸臭豆腐和甜不辣。臭豆腐的油耗味我居然吃的出來,甜不辣跟我印象中的美味越來越遠了。這些都不打緊,主要是我看到攘往熙來的客人,大多挺著一個大肚子,我吃的很痛苦。因為這些人大多是常客,而我正吃著他們日常的餐點。次日早上多弄了一杯決明子菊花茶來喝,希望速速開我身體。難道我外食只剩麥當勞可吃了嗎?記得約二週前,早餐想狂野一下,出門到附近的早餐店吃。結果當天身體極不舒服,或許外食毒性不大,但我已吃慣了新鮮食材,一點點有害物質,我身體就會警鈴大作。總之,如果我要滿足口慾,只能挑大餐廳,但令我頭痛的是,台灣一個人餐廳館,沒市場。所以外食好像只剩麥當勞可吃似的。
.增筋劑(azodicarbonamide,ADA,偶氮二甲醯胺),本身是會造成呼吸道疾病,但是,因為它在麵食製作過程中會被分解,所以,增筋劑本身對消費者並不構成威脅。
.「山藥」的英文是Yam,美國卻把紅肉的番薯誤稱為Yam。
.水中毒:低納血症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血液中的水就會開始滲入細胞,使其腫脹。由於腦組織是被局限在腦殼裡,而其唯一的出路是與脊椎相接的孔道,所以,當以當腦細胞腫脹的很厲害時,腦組織就會被擠進這個孔道,造成致命的腦幹疝(brain stem herniation)。

Part 5 新科技與新問題
儘管水分子既小又簡單,但卻具有不尋常的性質。這特殊性質被認為是源自於它容易形成短暫且不斷變化的聚合物(有時被稱為「水團」)。但所謂的「水團」,其實只是一種概念,因為它們的存在只是瞬息(大約為十億分之一秒)。→大分、小分子水根本不存
.塑膠微粒的定義是「小於五毫米的塑膠顆粒」
遠紅外線本身幾乎沒有熱量的(我們身體無法感覺到),所以它的治療功效並非在於「熱效應」。也就是說不會讓你覺得像三溫暖一樣,熱得很爽。→有熱感是指近紅外線,卻無法穿透到深層細胞。作者推測遠紅外線是透過共振(因此會產生微熱),從而將能量傳遞到深層組織。
.正規的醫療機構目前將遠紅外線治療儀應用於物理治療,例洗腎。→家電宣稱的包山包海效果,全都沒證據。
.大麻,「四氫大麻酚(THC)」就是讓人「嗨到不行」的主要成分。→娛樂性
.大麻,「大麻二酚(CBD)」止痛。→作者推測加州開放原因是CBD的藥用性功能
.由於十多歲的大腦正在轉型,而大麻會擾亂此一過程,所以,青少年如吸食大麻,就很容易發生精神錯亂。
大麻在台灣是二級毒品→怪異的是酒和香菸卻合法
.Prallethrin音譯亞列寧,
.thrin字根「菊酯」
.菊酯來自於除蟲菊(學名:Chrysanthemum cinerariifolium)。所以菊酯其實是「除蟲菊酯」的簡稱。
天然的「除蟲菊酯」,英文統稱Pyrethrin
合成的「除蟲菊酯」,英文統稱Pyrethroid(更精確的中文是類除蟲菊酯、擬除蟲菊酯
.由於天然的除蟲菊酯會被昆蟲身體裡的酵素分解,所以藥效短暫。所以市售的都是合成。
.看到盛著水的廢棄容器,請記得把它倒過來,避免蚊蟲孳生→天龍人思維,我也這麼的搬到鄉間以為都說國語沒什麼問題,但鄉下人他們想法可不是這樣。因為那是他們種菜的水。嗯,搬到鄉下根本是災難,蠻後悔的決策。鄉下人的遠古思維不是都市人能理解的。我到現在還不能理解他們的邏輯,好像是稱作鄉愿吧。
.用鐵鍋炒菜確實會增加鐵質,但台灣多數人並沒有缺鐵的問題,而過度攝取鐵反而有害。

心得感想:
致癌具有程度上的差異,作者一直在拆致癌炸彈。大眾聽不懂是因為沒有臨界值的概念。只有「會」與「不會」的辨識。像亞硝胺作者也無法證明無害,只能說目前證據無法證明有害。如果只有單一變數,大家都能接受,但如果是百種以上都是這種論述呢?大家的大腦就抽筋了。看來只有當電腦數據化後才可能變成有效用的資訊。像烹煮時,有電腦透過影像直接分析和提示。不然這麼複雜條件判斷,其實已變得不可行。偏偏電腦對圖沒輒,所以食材分析全自動,大概要三十年後才會解決。這怎麼推算的呢?語音辨視要十年後才會成熟,影像分析不會比較快做出來。如果鏡片中可以即時辨識食物,才能徹底解決謠言問題。不然單靠腦力根本記不住,只能憑記憶中的過時且大量錯誤的印象,作判斷。當你去買過菜就知道,那種痛苦了。光要組合菜單就讓你筋疲力竭,根本無暇去管真假有機了。
《新世紀福爾摩斯-第三季 3.最後誓言》
這問題應該會先從手機實現,但目前居然還沒有人做出來,讓人蠻訝異。google眼鏡做一半就放棄了。我們的科技力真是弱後到讓我覺得可疑,該不會又以國家安全為由而沒開放吧!?人臉辨識都做出來了,食物辨識做不出來。這真的很吊詭,健保支出這麼大,把食物分析app做出來將可減少極大的醫藥費用,美、歐、中、俄,沒有一個敢做出來。真是怪異的時代,手機強大到不行,卻無法發揮其功能。而怪異的事還真的很多,像《Audio Recorder》《Personal Blocklist by google》都默默的下架了,有用的工具因不明原因下架。我們到底在進化還是在退化?結果內容農場之亂已沒有google app可擋,要擋只能用第三方(我不敢用)。
本書的價值在於推論過程,讓你看到的不只是結論,而是為什麼。這是一般書無法做到的,需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我覺得應該稱為燃燒小宇宙。非常的耗損精力和時間。
我也喜歡自己調營養配方,來提升腦力。我的終極配方是拿鐵咖啡(含糖)+牛磺酸+Q10,這可以把我腦力催到神之領域。那種腦力大暴發真的讓我著迷。但現在已非常少這麼做了,連咖啡都很少喝。代價不是馬上產生(數年後),其副作用的後座力真的很大。似乎我的肝腎受到不可逆的傷害了,以上試試一、兩次應該無彷,體驗天才大腦的感知力。但天天使用你的機體很快就崩壞(連續一個月你就出現病狀-不舒服),請小心試驗。

[2019年10月1日 兼聽則明+傾聽身體]
作者應該是很想幫助大家得到正確的資訊,但他也不可能完全正確。他是依據「目前」的證據,而每個人身體機能不同,許多食物對一般人是好對你是壞。像紅酒對華人大多是壞食物,那地中海飲食就不適合你了。早上起床是最佳傾聽身體的時間點,因為如果有任何不適此時是最強烈。像我的胃痛平常是感覺不那麼明顯,只有早上起床時才很明確知道虛弱感來自胃部。

書籍資料:
書名:餐桌上的偽科學2:頂尖醫學期刊評審用科學證據解答50個最流行的健康迷思
原名:
作者:林慶順
原文作者:
譯者:
出版社:一心文化
出版日期:2019/07/24
閱讀價值:中,第一本比較多重要議體,這本感覺反而像補充。

2019年9月24日 星期二

餐桌上的偽科學



前言:
我以為我食安知識堅若盤石,看完才發現是根本是以卵擊石。
作者網站《科學的養生保健

隨記:
前言  養生保健,要依靠科學
.相關性≠因果性。例如有研研究發現,大腸癌病人的維他命D水平偏低。這是真科學,但是當它被解讀成「吃維他命D補充劑可降低大腸癌風險」,就變成了偽科學。事實可能是因癌症導致病人無法攝取或合成足夠的維他命D。→這讓我想到年輕時身子虛弱,去看中醫。我以為吃幾帖中藥就補起來了,但醫生說先救消化系統。我那時候根本聽不懂醫生在說什麼,是吃了兩輪的中藥包,結果還是沒好。然後就沒再看中醫,要到有自己的廚房後才知道這什麼意思。外面的食物都很毒,消化系統一直處於發炎狀態。沒有健康的腸胃根本沒辦法吸收營養而導致的身子虛弱,氣力不足。吃再多肚子還是餓就是其特徵。問題通常只看得到相關,而真正的原因卻不是那麼直觀。
.點擊率=錢,才會讓「內容農場」如雨後春筍般,一家又一家出現。→這問題真的很嚴重,每次我在找資料業配文充斥在google首頁,尤其是關鍵字加「推薦」時。想想就覺得這兩個字的意思是有問題。如果你是真的使用者不會在標題用「推薦」,因為那是心得。但搜尋的人因直覺,才會用「推薦」兩個字來搜尋。結果就是搜到一堆精心設計的廣告文。因為廣告商才會知道「推薦」兩個字是消費者習慣用的關鍵字。

Part 1 好食材,壞食材
椰子油,從來沒健康過。由於其高飽和脂肪(92%)。→行銷學,把垃圾廢物變黃金為其特徵。
.行銷的關鍵手法就是「洗腦」,即在網路上鋪天蓋地地散播椰子油對健康的好處。如此,製造商賺,交易商賺,自然療師賺,部落客也賺(但總要有人賠,那就是單純的消費者)。→消費者,因為90%的資訊管道都說讚,所以讚。知道越多越錯,就是這陷阱而來。新聞、報紙也是。
.沒有人真正知道苦茶油是否對健康有益。不過就營養成分而言,它應當不會輸給橄欖油。→苦茶油很少人研究,因盛產於亞洲。而亞洲企業,只喜歡抄別人的答案而不自己花研究。
凡事適量有益,過量有害→可樂是目前公認不健康的食物,但偶爾喝一杯,卻讓人精神百倍。很奇妙的現象。不過量,許多東西並沒有害還有得到一些好處。壞食物並不是完全壞,只是因為身體容許量非常低。很奇妙的是人類的消化系統,當越雜食越有益。我猜想因為夠雜所有能用相互抵消不好的因子,而創造相輔相乘的效果。例如自由基一直是認知中的有害,但身體卻需要用自由基來殺菌。
喝茶不會引起便秘和影響鈣、鐵吸收→影響鈣、鐵吸收的資料參考是引用咖啡研究。如果說實證,我身體反應很強烈。因為薦骨痛一發作我就知道誰才有影響,可樂、咖啡都會引發我的薦骨痛,茶不會。
.(茶)只有在不正常的情況下,例如意外或非法不當使用,農藥殘留才會成為問題。→有標章的台灣茶我喝了覺得沒不適。我的身體卻跟我說,立頓紅茶(茶包)有問題。這怎麼解釋呢?除了農藥殘留造成,我真的想不出其他可能性。立頓是符合國家標準,但卻調合到極限點。這類的商業手法怎麼說呢?好吧,願者上鉤,便宜的代價。所以為何外面提供許多免費的紅茶呢?因為一個紅茶包才1.3元,這價格本身就讓人難以置信的低,到不可能。


.蛋黃:36%飽和脂肪酸、44%單不飽和脂肪酸、16%多不飽和脂肪酸;
.豬肉:39%飽和脂肪酸、45%單不飽和脂肪酸、11%多不飽和脂肪酸;
.蛋黃:14%飽和脂肪酸、73%單不飽和脂肪酸、11%多不飽和脂肪酸;
.營養素(維他命和礦物質),如果是來自補充劑,可能有害的,但如果來自食物,只要隨量則是有益的。→藥丸因為精煉,一下就過量了。咖啡因10公克就會讓你領便當了,但咖啡要喝到上百杯才可能觸到這門檻。所以我在台灣買不到口服咖啡因,真不知是德政還是媽寶條款。身體承受的閥值不是用百分比在計算,而是用10倍為單位。你不會因多喝一杯咖啡有出事,而是因為多喝十杯才出事。疑,那我說紅茶農藥超標不就是打臉??但不舒服的感受卻又是那麼真實、強烈...
.「關聯」與「肇因」是不同的。
.確定由牛奶引發的疾病:牛奶過敏和乳糖不耐→乳糖不耐,我的憂鬱很多來自許多食物不能吃,尤其是麻辣火鍋。我真的很愛卻不能吃。牛奶多麼美味,但只要連續吃,我消化系統又亮紅燈,首發就是拉肚子,然後就是胃炎。還是慢性胃炎,這種胃炎超治癒。
.即使料理完全不添加味精(主成分MSG),我們每天正常的飲食中大約會攝取到20克的MSG。許多天然食物都含有麩胺酸納(MSG),例如番茄、乳製品、蘑菇、玉米、青豆、肉類等。
.尚未證實白肉較健康→這點得確一直困擾我,因為我覺得牛、豬、羊肉比較美味,吃雞肉的理由是因為感覺白肉比較健康。我還真不怎麼喜歡雞肉。
.誠信問題:賺錢才是最重要的,而堅持從事誠實的有機農作是不可能賺錢的。→現實世界很難實現等價交換,而是劣質裝高檔(騙)。你要到超市找到有機食物?太難了,你難道沒看到他們的生鮮區總是散佈著不新鮮的食物,像似沒人在打理?而不質疑連表面都做不好,其貨物品質就能保證是「有機」來源?傳統市場隨便一個攤商,都能吊打超商的生鮮品管,不會讓你看到發黃、枯萎、變質的食材在抬面上。
.迷思:標籤為有機的產品,都接受過檢查,保證純淨。實際上,有機產品的檢查往往很表面,充滿矛盾和利益衝突
有機並不等同於天然或營養,而且也會使用化學合成物。→只能確定有機是農藥的確用的比較少,前題還要是真有機,而現實是大多都是假有機。即使如此呢,品質層次的問題屏東有機和台東有機,似乎又存在很奇異的感受吧(註台灣西南工業污染嚴重)。簡單舉個例子就知道其差異了,池上米vs西螺有機米,你會選那個?次級還能完勝高級。話說池上米學問也不少,很多品牌都被暴過假池上,其實很好分辨(價格、標章)。即使同是池上有標章和無標章,吃多了還是能分辨其差異。有時覺得自己很白痴,因為我還是會吃泡麵,結果吃池上米就變得無意義。一包泡麵造成的傷害遠遠超過池上米與西部米的健康差異。
光是用水清洗即可除去80%的農藥→有做(清水洗)就有分,還是80分。
.(蘋果)將皮消掉是唯一可以完全去除農藥的方法
不要用洗滌劑或漂白劑清洗果果和蔬菜。大多蔬果都是多孔的,會吸收這些化學物質而改變安全性和口感。由於空隙反而導致化學物質殘留在蔬果中。→外面的店沒人有空一片一片菜子剝開來洗,只有自己才會把小白菜一片一片剝開來洗。
.香菜類的清洗:浸泡並涼在水中漱洗,洗滌之後的水可再利用。→因為現實的考量,都是到傳統市場買菜,青菜都是開煮前都用流水(極低流量),在浸泡一小時。用高低落差的滴水讓水產生振動和流動效果,是我目前覺得最有效的清洗蔬菜方式。至少我身體是這麼告訴我。
.翻譯錯誤問題→fail-safe,像我英文不好這就看的一頭霧水了。失敗安全、安全的失敗??答案是「保障某一事物免於遭受失敗(的機制)」,翻譯人人會,水準是差很大。網路文章不可靠,可能不是譯者有心機,而是很多是熱情有餘,卻能力不足。
.就某些水果而言,短暫的儲存非但不會造成降解,反而是絕對必需的步驟。→吃軟柿子的季節又到了。

.燙煮這個過程將會導致營養素流失一到八成(平均五成)→真讓人沮喪的流失率。
冷凍蔬果是絕對比不過新鮮蔬果→有機最讓人垢病的就是,不知放在貨架上多久了。我還問過店員,對方說看到發黃就會下架。意思是冷藏保存方式(fail-safe),你可能吃到兩週前到貨的有機蔬菜。有機機蛋更是嚇人,保存期45天。通常你買到的是剩下20天,因為滯銷。比較有趣的就是全聯的客群支撐不起有機食品,最近一款常買的雞蛋已下架了,得到別的地方才買得到。我的舌尖是分的出來品質,嗯微小的差異。一般雞蛋會有一股腥味,好的雞蛋不會有。但好雞蛋放久一點也是會出現腥味。我苦腦的就是這個,買不到新鮮的好蛋。
.基改黃豆目前的市佔率大於93%,因為只有標榜非基改,才會有人買。也就是說,既然你喜歡被騙,就別怪我騙。→市場只買得到非基改的黃豆食品,的確是不成比例。造假是必定。政府又睡死了Zzz..。
黃豆是否基改,絕不可能從外表看出來。唯一鑑別方法是DNA分析→這點我很困惑,基改黃豆明顯特徵就是黑點(發芽處)。非基改不會有黑點。難道我知識又過時了?
.之所以會有基改黃豆的研發,就是為了能噴灑農藥除草。→所以我的問題是除草劑,作者卻帶過農藥問題。
.殺草劑,名叫Glyphosate(品牌名是Roundup)。它的應用不會增加黃豆的食安風險。→哈,有趣。我的知識過然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識來源都被加工過,我已很小心的從書中取得知識,一樣是錯。因為無法考證(不懂英文追查原始資料)。例如此題要追查到美國農業部的文件。
.瘦肉精共有四十幾種。有毒無毒指的是該藥劑在肉品的殘餘量。有毒的如克倫特羅(Clenbuterol),無毒的如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
.如果能核準使用,一方面可降低養豬成本,另一方面可杜絕非法使用毒性過高的瘦肉精,來危害消費者健康。」→杜絕是政府零容忍的代表說詞,結果就是有需求,所以更亂。如台灣沒妓院,不就是要性需求者,去路上找?不給出路只會成災。強暴是犯法,但需求還是在,所以騙色吧,而且合法。社會上人人總是假裝自己很高尚,最後搞到弄巧成拙。
.紅鳳菜(Gynura bicolor),正面綠色背面紅色。含吡咯里西啶類生物鹼(PA)證明它有強烈的肝毒性→傳統市場是買得到,而且還蠻常見的。一定吃過,就是川燙後沾桔醬或醬油的那個暗黑色菜。(作又在文後補充不過量就不會有事,嗯,我頭好痛。意思是一週一盤不會有事,天天吃就很危險)
紅莧菜(Amaranthus tricolor)→如果(全綠)莧菜沒有我會找這個替代,莧菜是我目前首選青菜(小時特別反感的菜)。有小白菜的口感卻擁有深色菜的營養價值。只是傳統市場名字都會亂叫,小販稱這為紅鳳菜、紅葉菜,反正他們也不懂,就邊念邊沒邊念中間。所以我猜作者是因為沒住台灣,才不知道台灣其實混著用。那長庚大學報告中的紅鳳菜可能指的是紅莧菜。
《紅莧菜》

凡是富含澱粉的植物都需要煮熟,才適合人類進食。主要原因是,沒煮熟的澱粉不容易消化,而當沒被消化的澱粉進入大腸,就會成為細菌的食物,導致氣體產生,造成腹痛。→啊!?只有這樣?下次生吃馬鈴薯看看。
.對大多數人而言,幾乎所有蔬菜都可以生吃的。在美國,幾乎沒有什麼蔬菜是不能生吃的,只有一樣例外,豆類。生的豆類含有高量的紅血球凝集素,而此毒素是致命性。還好,我們只需要水煮十分鐘就可以將豆類中的紅血凝集素減少2百倍。但是,用慢煮是沒有用的,因為攝氏80度以下的溫度無法破壞紅血球凝集素。→我終於知道為何我紅豆湯總是失敗度高…,看我用慢火一小時!!(誤)冬天就知道不會滾的影響了。
.未成熟的番茄含有大量的龍葵鹼(30mg/顆),成熟的番茄(0.5mg/顆)。300mg才會中毒。
龍葵鹼是耐高溫,怎麼煮也沒用。170度才可將龍葵鹼完全破壞。
.美國衛生部2008年發表《鋁的毒性研究》,鋁不易被吸收(99%隨糞便排出),又容易被排泄。對腎功能正常的人是不構成威脅。→暗,我終於可以放膽的大口吃油條和鬆餅了!!
.含鉛玻璃(leaded glass)有個美麗的外號叫水晶(Crystal)。酒杯亮是因玻璃加入鉛增加折射率。→作者意思是會溶出,但酒杯不是酒瓶。只是中介過渡的容器。

Part 2 補充劑的駭人真相
.微營養素從日常飲食攝取就夠:維他命共有十三種,而它都是「微營養素」。「微」的意思是說,一點點就夠了。平日三餐的均衝飲食也就夠了。「微」的另一個意思是,很容易被超過
FDA沒有對天然下定義,法律上當然也就不能追究某某標榜天然的產品是否造假。科學上,也一樣無法定義什麼是天然。縱然是從動物或查物萃取出來的營養素,在萃取、純化及製劑的過程中,一定需要使用一些物理或化學方法來處理。所以就算源頭是天然,但最後的產品卻可能已遠遠偏離天然。→懶人商機,天然的在生鮮市集的貨架上,而不是在藥店。
.只有1%的人需要維他命補充劑,例如吃全素(蛋都不吃)的人需要補充維他命B12。→這很好玩,所以根本不需要吃維他命,而是丟棄極端飲食主義。
維他命D的正確分類是「類固醇荷爾蒙」,而所有的「類固醇荷爾蒙都具有一個共同特性,那就是,它們都是既能載舟,也可覆舟。→作者解譯一大串,看的很過癮。主因其特性有點跨界。屬於荷爾蒙,卻也是一種必要物質,需從外部取得無法像一般荷爾蒙由身體製造(至少要太陽)。
.絕大多數的口服酵素都沒有效果→幾乎都會在胃酸下分解掉,而且目前不知道酵素是怎麼在人體中,因大多數酵素是只存在細胞中。作者沒明說,似乎意指見光死,出了細胞就會消失。總之,過不了胃的關卡。
.Free Radical 被翻譯成「自由基」,但翻譯成「自由激進份子」,似乎更恰當。是呼吸和代謝的副產品。
即然抗氧化劑(維生素C,E)能延緩食物氧化,把它拿來吃,是不是也能延緩我們老化?你也知道運動對健康有益,那運動會增加自由基。→邏輯上就發現自由基絕對不是壽命的關鍵點,回首往事,你就會發現年輕因錢不多吃不夠好,但一樣青春有活力。年老後不管吃多好一樣會變老。主導老化不是外部因子,而是先天設定。最可能的就是基因。
真正有益的「膳食纖維」,是許多形狀不一,構成植物細胞壁的多醣類分子,肉眼看不到,也無法在嘴嚼時感覺得到。→炸,那我每天晚餐用力啃高纖維(菜梗),完全會錯意。我的胃已弱到不適合吃,我還勉強硬吃,結果白搭。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很少是硬或是有維維感的。排行榜前幾名幾乎是豆類
.近二十年來有關「益生菌抗過敏 」的研究,很少是有正面的結果(長期追縱後)。而也因為此,這方面的專家幾乎都是說,目前不建議用益生菌來預防過敏。
.服用益生菌反而延緩腸道微生物生態之重建(例使用抗生素之病人)。相對地,服用「自體糞便微生物」則可以快速重建腸道微生物生態。
益生菌雖然會暫時植入腸道,但卻無法建立永久據點。每個人有他獨特的腸道微生物生態,而這個生態是很難被取代的。→身體因你的飲食和作息已把腸道菌叢最佳化了。
.《內容農場》,例《每日頭條》、《壹讀》→那我則是常常誤入《痞客邦》,業配文多到會生氣,內容一樣。只是抓到google的演算法讓其排名在最前面。作者提的《每日頭條》我也是很頭痛,主要來源是大陸(大陸報告鬼才相信,「毛」病後遺症,凡事取巧,絕不實幹。),而且重複內容換個主題一貼再貼。
「治療」屬於藥品的範疇,而藥品一定要先核准才能上市。→關鍵處,保健品不是,所以無法宣稱療效,只能用健康、活力、感覺良好的字眼。
所有的蛋白質一旦進入我們的胃腸,就會被分解成氨基酸。→膠原蛋白也是蛋白質。
.豬的蛋白,是具有抗原性的,會引起過敏反應。尤其是如果進入血液,更可能會引發休克和死亡。所以,我們的腸道把外來的蛋白質消化分解,除了提供氨基酸外,也可保障它們不會引發過敏反應。
膠原蛋白是大分子的蛋白質,無法滲透皮膚。→膠原蛋白面膜,出來面對。
蛋白質>胃腸>氨基酸
.多醣>胃腸>葡萄糖
.脂肪>胃腸>脂肪酸
.DNA>胃腸>核苷酸
.膠原蛋白缺乏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色氨酸」(Tryptophan),所以被定位為「不完全蛋白質」。更糟的是,膠原蛋白所含的氨基酸,90%是屬於「非必需氨基酸」是一種「低營養價值蛋白質」。
世界排名第一的醫學期刑《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Part 3 重大疾病謠言釋疑
.微波爐→真令人吃驚,至今只有八篇科學論文是有關微波爐。光這點我我就覺得很怪異,這麼生活的東西,研究報告卻出奇的少。不成比例。
《刺胳針腫瘤學》(Lancet Oncology)是一本有分量的醫學期刊,但它不是研究報告,而是被定位為「新聞」
安眠藥並沒讓你安眠,只是把你迷昏了
.一個人從三十歲到七十歲,平均會失去四分之一的肌肉,而到九十歲會失去一半。除非你做重力訓練,否則你會變得虛弱。
.《褪黑激素奇蹟療法》(THe melatonin miracle),中文版上市日2018年,原文書出版日期1996。→心累呀,讀書已很累了,辯證資源可信度更是讓人頭大。很讓沮喪的事,我認真讀書,可能品質跟看八卦沒有差多少。
.褪黑激素似乎是什麼病都能治,但似手又是什麼病都不能治。→我懂,睡眠好壞決定我的健康。睡覺是什麼都能治,但什麼也沒治。
平常吃的食物之中,幾乎都含有褪黑激素,尤其穀物如玉米和紫米,含量更是高,但卻不會給食用者任何特別的感覺。→看來我睡不穩的原因不是營養問題。
.生酮飲食是一種相當另類且具有潛在危險的減肥方法
.《救命飲食:越營養,越危險》(The China Study)→原文叫中國研究!?
.《救命飲食:人體重建手冊》(The Cambell Plan)
→以上兩本由《柿子文化》出版,然後直接打入我的黑名單出版社。
《美國飲食指南》由聯邦機構制定,裡面的意見都是溫和理性的,既不驚爆也無真覆。
注意「證據」裡的日期
.血液pH值若低於7.35即為「酸中毒」,代表身體調節功能出了問題,如腎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我肺應該是很健康,那可能就是腎太操勞了。喝了數十年的咖啡,哈。
正統醫學裡沒有什麼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之分,也沒有什麼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只要你的腎臟及肺臟功能正常,血液的酸鹼度就會永遠維持在7.35到7.45之間(不管你做了任何事情或吃任何食物)→這個困擾我太久了,我一直注意這個。到頭來不是食物,是我肝腎功能弱化了。或者說身體有病處在病變導致虛弱感重。

心得感想:
文字常出現「目前沒任何證據顯示」,這句話很有趣。意思是無法知道是對還是錯。在現實世界又更複雜,即使知道因果但綜效性卻不知道。例如多吃青菜是有益健康,但一直單吃青菜你會感到虛弱。而當蔬果+蛋白質+穀物一起吃,卻讓身體感覺極佳。即使那個蛋白質可能是燒烤的肉、白飯等食材。卻比單一優質食物讓人感覺能量(營養足)。很奇妙的拆開來全都有問題,但組合起來卻是身體真正想要
機食物的陷阱就是選擇少,且新鮮不足。真正有機你傷不起(產地當日直送)。
作者說網路造假很流行,卻對大公司飼養科學家卻當作沒這回事。我不太能理解這兩者之間有何顯著的不同,都具有共同利益(公司要科學背書,科學家要錢來養家)。那質疑造假似乎是有合理性。香菸被證明無害前有多少證據說明香菸無害的科學證據呢?常識就能知道有害,為何就不能是證明呢?像我走進有人吸菸區域,就感到全身不適,這需要科學證明嗎?身體就已告訴你了。我從沒質疑科學,因為科學是一種方法。但我覺得質疑科學報告是必要,即使是權威報告。看過奧斯卡就發現權威又如何,要得獎必須是政治正確,而不是好電影。尤其是假裝很日常的極端情節。
翻譯水準的重要性,在這本書看到其威力。像microbiome是macrobe後面加個ome而形成的字。字典上你也查不到,必須是懂字根的程度才可能懂其意思。在看不懂的情況下就會亂猜而誤解原文的意思,造成我們認為益生菌是好,但原文指的是益生菌「叢」。單一益生菌並沒有意義。如同台北市全住著會計師一樣,不會產生商業循環活動,除了假帳。

關於優酪乳,我覺得是最佳的清腸道工具,我指的是吃到壞東西時,需要把壞菌清出時。這是說用比較無害的菌全面蓋掉壞菌。平常就不怎麼喝優酪乳,因為經過多次自體實驗。目前覺得最佳的還是豆漿。奶類不知為何長時期(二週以上)飲用,我的慢性胃炎就一定會暴發。然後我就得花一個月的調理才會好。辣椒就很奇特,胃炎來的快去的快。可能辣的刺激太強烈,胃痛反應快的關係。總之,好好保護胃吧,工作太認真老闆很高興,而你的胃才是跟你一輩子。
我對健康見解與大多數讀書人一樣,都是由書中取得。因而自信書上的知識品質高於網路。造成過度自信,原因是許多作者根本沒有相關知識,只是個文字創作者,賣的是噱頭,而不是專業。防彈系書可以再複習一次,你就會知道耍寶是什麼意思。而我只是一般讀者,根本分不出真偽,不然就不需要專家了。很讓人沮喪的現實問題:我無法辨識醫學資訊的真偽。此題無解

[2019年9月25日 證明之難]
即使50年過去,阿波羅登月還是被質疑著。非專業者就是沒辦法辨別真偽。隨便挑網路都一堆資訊(如下)。這就是現實困境,我們總是在資訊不稱下,作決定
人類不能再次登上月球的真正原因真是難以置信》→網紅,科技業(猜是韌體設計)
別再說登月造假 這就是為什麼》→新聞,電影製片者
阿波羅登月計劃陰謀論》→維基,人人都可寫
P.S.以上都有個共通點,都不是科學家、專家所製作。

2019年9月19日 星期四

未來十年微趨勢



前言:
最近我意識到,我的新知有點落後了,該來補充一下新資訊為何。

隨記:
作者的話
.當科技提供我們更多的選擇,我們所做出的選擇卻越來越少。→網路搜尋,只剩google。很奇妙的吧,yahoo用的bing,而bing什麼也搜不到。百度搜尋也被和諧。所以我們能選擇的真的沒有很多。連手機都全部長一樣,沒得選。全靠向iphone造型,不管iphone出的樣式多麼的醜。買衣服更是感受很深,我只想買針織純色簡單的T恤。但我買不到。市場上找不到,因為服裝全部都抄同一個來源。雖然我不知道那來,但新款式大家都長的大同小異,連色調都一樣。今年的紅是橘紅。暗,醜也要有個限度吧。我買不到正紅色的衣服。
.淺見菁英的現象變本加厲,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菁英做出決定的方式,並非憑藉證據,而是基於他們從《紐約時報》或有線電視台所獲得的談話觀點而來。它正在顛覆我們的代議制民主。→錯誤知識一再被放大,形成當今主流共識。
對於大多數你所使用的的科技服務,你並不用付錢給科技公司,是廣告商付錢給他們,所以是這些廣告商(而不是你),成了這些服務所真正要迎合的危戶
Google可以掃描並且閱讀你的郵件,而且他們也的確這麼做了!
.今天蒐集數據的主要用途,目的在向你發送廣告。但是隨著時間的演進,可能會出現對你的生活更加重要,或甚至更加不利的其他用途。→googl search找到的資訊可能不是最適合你,而是對廣告商最有利的搜尋結果。即使google用了「廣告」來區分是真廣告,但怎麼知道其搜尋的又是非廣告排序呢?foodpanda真的沒花錢買廣告嗎?如果你是深度使用youtube更會感受其播放順序的怪異,會感覺到為何我明明不喜歡某個白痴youtuber(給了一堆負評)卻常常接著播出。
 
.你可能喜歡科幻電影,但他們會刻意突顯那些讓他們獲利最多的影片。→心有戚戚焉,Netflex首頁給的建議實在都沒興趣。我還認真的給讚或負評,但首頁推薦影片著實不感興趣。Google也是,我覺得更勝一籌。這推薦著實有問題。清單中只有《Marvel's Avengers: Infinity War》感興趣,其他都興趣缺缺。而復仇者聯盟一定是去電影院看特效,所以整排推薦都是沒興趣。


機器人和網路機器人並沒有真正的感情,它不過是高科技做成的誘人海妖,戴著偽裝的行銷手法,引誘你掉入它們的詭計。→哈哈,對我無效。因為siri並未提供談戀愛模式(誤)。
.在美國和英國,老一輩的力量已經超過了年輕人,而這最終,也成了年輕人挫折和抵抗的根源。→民主力量是今日小朋友的信念所在,但當撞上權力掌握者(該死卻還沒死的老人們)。痛苦的根源,信仰的打擊。而奇妙的事是當年長後也被他們同化,或者稱之為理所當然。為什麼?教課書都是假的、朋友間的高尚的談論是假的,但你卻把這些假的當真的在相信。為什麼我知道,因為我也是個過來人。當你醒悟後會發現,革命才能解決,而你卻不敢(我也是)。你的最優決會變成,打不過就加入。加害底層那50%的窮人,直到他們先造反。然後歷史重演,追殺前1%的有錢人。你我因為不夠有錢,所以到時可以跳船加入正義(人多)的一方。
.要栽培出一個成功的孩子,代價已變得越來越昂貴。當職業生涯從新苦重複的體力勞動,轉變成動腦和動筆,工作與生活基本上變得更加有趣。養兒育女變得不太吸引人,養寵物反而變得更有吸引力。→原來狗奴激增的原因是這個呀。孩子貴,所以找個替代品。搞的人畜共生,健保局應該對養狗的徵衛生稅。為何呢,到養寵物人的家就知道環境多麼髒,常生病是其特徵。

第一部 家庭與愛情微趨勢
.一對我相信已結女的夫妻告訴我,他們住在不同的房子裡,他們表面上看起來像是結了婚,但又同時保有他們的獨立性。事實證明,一旦人們成了家,他們往往不相輕易放棄。→這有趣,因為只有假日我才會想有伴陪。一般工作日我不需要感情。台灣真的有這種女性嗎?美國文化大約要十年後才會在台灣普及化,例如女兒比男孩好的觀點(父親需要一個女兒,勝過一個擼蛇。)
.不婚趨勢→這塊市場台灣還處在未開發,因為我想吃個麻辣火鍋就那幾家可選。紅九九吃到膩了。自從女服務生走了,就再也不去了。男人的視覺與味蕾是重疊,想想就會發現女服務生薪水高是因為貴在賞味期很短的貼水現象。這樣看來空姊抗議有理,只是不夠誠實。
.一輩子單身縱使有諸多好處,但年老之後可就沒那麼好了,特別是沒有孩子,或某個曾經發過誓和你「甘苦與共,白頭偕老」的人陪在身邊時。隨著這個族群逐漸年老,他們安全網可能比那些兒孩成群的人要小很多。→作者常常這樣亂帶風向,前面說的頭頭是道,然後就下了不知所云的結論。如果我知道會孤老,我早就會未雨綢繆多存錢了。如果存不到怎麼辦,自殺也是選項,而且沒有包袱。作者應該是已婚者在放閃是吧,完全在神遊自我陶醉狀態。
.我敢打賭,(不婚主義)這個趨勢已快要達到顛峰,不會再往上攀升,下一代將會重新回歸婚姻。→作者又在自己打臉了,前面說「證據」先於「預測」。結果自己也犯了,預測先於證據的老毛病。先解決經濟問題,愛情從來就不是問題。因為那是需求。請作者證明一件事,貧富差距在下一世代將會縮減。
.開放式婚姻,預期像是個流行,而不是個趨勢。→流行與趨勢是不同的概念。滑板車和手機大約同時期,但滑板車已很少見(流行)。而手機已是生活必備(趨勢)。如今不帶手機出門像裸體一樣的感受,尤其在找午餐要吃什麼時,沒手機查幾乎就是準備踩雷吧。
.LGBT族群中最大的一部分-雙性戀者,通常是最少被討論的族群。《辛西亞.尼克林》:「沒有人喜歡雙性戀者,我們得不到尊重。」→蠻令我驚訝的,同性戀並非《LGBT》的最大族群。LGBT惹惱我的大概是漂竊彩虹當他們的標誌,讓我反感。LGBT把大自然美景占為己有,變成代言物。雖然正彩虹是七色,它們的是六色。但感覺就是彩色被玷汙了,很不舒服。這就像主張自由,卻把公共財私有化。自私與虛偽,而且不自知,還樂在其中。
.雙性戀絕大多數是女性,但原因還不明確。→我猜,可能男的雙性戀會被老婆殺了吧,女的雙性戀卻能得到老公的默許。身為男人並不覺得老婆跟另一個女性上床有什麼不舒服(可能還蠻情趣,還幻想會一夫二妻),女性卻會吃醋。很奇妙的兩性不同思維。男人只有被戴綠帽(男)才會生氣。
新型態交友app能夠根據位置輕鬆找到用戶,而且用戶幾乎不用費什麼力氣-只要透過臉書登錄。→我該嘗試這方法才對,不然明年的今天又像今年的中秋節,盯著月亮找嫦娥,來打發時間。烤肉,為何不去烤肉。因為身體已禁不起高致癌系美食了。
.亞洲男性和黑人女性,平均來說,在約會鏈上處於下風→嗯,我還蠻弱勢的。應該是身高不夠…,繼續努力賺錢把身高墊高點。黑人女性還真的無解,只能安慰自己說,自信最美(電影看太多了)。對於身高還真的很有感,因站在台階上時,女性目光會停留在我這,但在電車上。她們完全沒發現我的存在。所以男人的魅力,建立在身高,不是長相。
.獨立已婚族,代表:軍人家庭,實際上卻是所有職業中,離婚率最低的行業之一。→暗,原來我的理想對象是空姐!!我還真的沒想到,我一直以為空姐是幻想系對象,所以從沒考慮過現實性。

第二部 科技微趨勢
.人工視網膜,早在2013年就有植入人工視網膜;未來眼鏡對大多數人來說,將會成為過時的玩意兒。→我還是會帶眼鏡因乾眼症,真好奇這麼簡單的乾眼症,目前醫學還是沒有好辦法。真是奇怪的科技力不同步現象。
一旦出現了可供所有人選擇的視力提升技術,可能會製造出一種新的不平等。→沒錢不要亂生小孩,傷不起的投資。
無人機的實際商業用途也正在發展,農用噴灑機、電影拍攝、送貨、繪製地圖、撿高爾夫球等。→最近拿來炸油田,創意無限。看油田公司也要買無人機來攔截 無人機,商機無限。
我們已離無人機嗡嗡地飛在每個社區的日子不遠了→我的惡夢,我對那聲音很反感。到時買支瓦斯槍當打靶活動好了。
.大型無人機可從事負荷工作或當武器,小型無人機可當偵察。→法律對針對安全與隱私作出應對,所以無人機在法律上是不會那麼順利過關。但擋不了多久,畢竟商業利益太大了,一定會出現妥協(例但書下的允許,或特許)。無人機外送,這是多麼棒的科技。費用可能只要10元,不像現在的50元。最重要的是,不用跟人會面。(我不想跟送貨員說哈囉)
.無PC一族→別傻了,手機要取代電腦還早的很。取代筆電倒是比較快實現。要實現無電腦必須鍵盤和滑鼠有替代品,目前沒有好的替代品。必須要先做出讀心工具,所以桌上型電腦要被取代真的還早的很。運算力等級差很大,更別說電力問題還沒解決。作者不如先用手機打完這本書試試。不會用PC電腦=絕對弱勢。印度是窮買不起電腦,只好把手機當電腦用,時間效益極低,低到人均GDP很難看(排名138),而不是未來的趨勢。換個說法,為什麼台灣人能吊打印度人,因為我們使用電腦+手機,他們只有手機。所以無PC是一種弱勢想法。
.即時萬用翻譯,語言教師雖然還不至於找不到工作,但是可能很快就會加入失業行列。
.全球化最大的障礙-語言-即將被克服→解脫了!!代表我只需要2千個單字水準就行了,低標是懂26個英文字母。
.現在已有大量的翻譯服務,推特上的translate、微軟或google的翻譯app,都可以立即翻譯網頁。菜單可用iTranslate這類的app(圖轉字)。預計2029年電腦將達到人類的翻譯水平。→暗,還要等10年。還是繼續背單字,比較實在
.國內外的醫院仍然堅持使用人工翻譯。一項關於google翻譯在英國醫療環境下的使用狀況研究,結果顯示這項技術「在重要的醫療溝通時不可信賴」。→意思很明白,現在市上沒有精準的翻譯軟體。google做不到其他小企業更是辦不到。google一定是真心想做出免費的翻譯軟體,因為商機太大了。尤其是個資收集,美國政府如果有技術必然會給予使用。所以目前科技力就是還辦不到這件事。但目前已達到八成的辨識率是肯定的,因為我出門大多用口語輸入到手機,已很少打字了。如下圖大多都是外出時語音輸入,然後改錯字和加入符號。我還是找不到如何用口語輸入標點符號,聽說可以口語叫出逗號(,),句號(.)。

.進入翻譯界仍然是出了名的困難;從通過考試到拿到證照,要達到最高階(比如外國政要翻譯),就得寒窗苦讀數十年才能進入。歐盟在2014年花費近1億3千萬美元在口譯服務→市場未來只缺高等的專業,大專英語系這類的入門級專業出來是沒市場。
.進步的萬用翻譯技術,有可能成為未來10年最偉大的科技。→最可能實現,且實用性最高。台灣政府出點力呀(算了,還在搞本土化狗語,取樂鄉民換選票)。
人們很可能開始相信與之交談的機器人是一個「他」或「她」,而不是「它」。而一旦機器人和人建立起關係,就會帶來真正的影響力。→人類對任何事物都能擬人化,病態。但醫學卻說這是正常。
.機器人知己基本上是根據你的自我認同而建立的,或是盡可能地投你所好,這將會強化這些偏好。→上一本書《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我也意識到這問題,書中在說亞斯人格,作者一直說好聽的話,讓亞斯人自我感覺良好,而沒發現自己其實心智普通,並沒特別優秀。可能導致亞斯人更加的自閉化(以為正向的負回饋)。
.第一批採取行動的業者之一是色情產業。他們一直以來都在販賣愚蠢的情趣娃娃給那些極度飢渴的男人。→如果這是愚蠢,那色情業口袋滿滿的鈔票,把作者的臉打的又紅又腫。裝什麼清高呀?
.新科技仇人→這篇看到想翻桌,作者在前作品預測失敗,想在這裡辯解,結果越描越黑。折蓋手機成為富人象徵,眾人開始放棄智慧型手機,因iphone銷售下滑。太牽強了,智慧型手機又不止有iphone,而且iphone 11醜成這樣,果粉都在吐血。簡約是iphone的主打,三顆鏡頭放在四方型中,多出來的空隙沒有美感可言。多餘的空隙如同贅肉般讓人不舒服。再加上凸鏡頭,就是整個炸裂。直接灌破認可底線,銷售並不是因為放棄智慧型手機,而是醜和競爭者多,外加新款手機只是增加沒必要的功能(例指紋辨識)。

第三部 商業與職場微趨勢
.許多國家都是詐欺專家作業的黃金地點,像烏克蘭、部分非洲和菲律賓。→網路許多假新聞、假消息,簡易的檢核是網址,至少美國網址還有美國政府在管。第三世界的網址就直接關掉網頁吧。我是比較絕,根本不看新聞。
.2012年聯邦調查局接獲超過4千通預付款網路感情詐騙通報,受害者損失超過5500萬美元奈及利亞人不是唯一慣用國際預付款詐騙手法的人,但這類詐騙約有五分之一來自這個西非國家。詐騙案往往牽涉虛構的樂透中獎、工作機會、遺產繼承通知。→原來美國警察系統也對跨國詐騙無力。
.2016年通報案件超過25萬件。自動電話科技進步,每個月手機和市內電話收到的假電話突破10億通。
正持續崛起的詐騙手法是勒索軟體,一天內感染惡意軟體的數千部電腦中,明顯有3%的受害者乖乖掏出贖金。→其實絕大多數只要有基本的資安知識,是不容易被感染到。免費的軟體還真的最貴。學生時期電腦滿滿的是木馬也不在乎,因為就沒錢,也偷不到我什麼。最多讓你弄到我的裸照(羞)。但現在有一定的資產後,真的很怕個資外洩。微軟算準你這點,沒在擔憂學生用盜版,反正用慣了成年後只能乖乖的買正版,即使有不用錢的網路下載,你還不敢用。
兼職工作不會降低生產效能,兼職工作的增加紓解了自動化的經濟壓力。→我猜想一直做同樣的事是全職的弱勢所在。兼職能讓大腦與身體跳脫,冗長的機械式工作。但事業有成的很少是兼職,半調子的工作經驗。兼職長期來看是有害。同時會7-11工作、外送、搬磚…,似乎並不會增加專業技能。別把瞎忙誤當充實
.多數城市裡的(Uber)駕駛,雖然足以補助平日所得,往往不足以養家。Uber通常在一年內損失絕大部分的駕駛,於是提供長期合作的駕駛更多福利津貼。
.出租空房的Airbnb→短租公寓,值得多研究看看這新型態的服務。
.無人監管的狡猾業者會想方設法繞道規避30年代起勞工爭取的保障→Uber這種號招兼職,卻實際是全職的工作內容。但似乎找不到受害者,駕駛是自願接受,不然就會去計程車行找工作了。啊,原來雞雞歪歪的是車行(最大受害者)。從這觀點我會支持Uber。
個人服務隨傳隨到(零工經濟)→記一下關鍵字,如果找個工人。應該有相關app或網站可即使找到想要的人力資源。像私廚、跑腿。
.私人助理Alexa、蘋國的Siri、微軟的Cortana。→我覺得作者好像蠻討厭google的人,許多地方都刻意避開google的強項,和刻意的羞辱google(例如在新科技仇人中被針對)。但我喜歡google,因為google主要是監控美國人,或對美國有威脅的人。免費的意圖很明顯是美國政府在背後支撐,讓其成就這種經營模式。
.網路名人是許多年輕人的新志向,但是它極為困難。平均要花上8年才能達到超過100萬名粉絲。youtube約有4千名是百萬俱樂部成員。他們必須在這群變幻無常,隨時可能變心的粉絲基礎上,持續保持在頂端。有些人付出了3年的心血,最後換來失敗和心碎。→看《阿滴英文》之前被黑特,阿滴整個人嚇到了,他也意識到這問題。一夕之間變全民公敵,所以他開始兼業開英文補習教班了。《滴妹》應該意識到這問題,年輕能有幾年,不可能一直裝可愛。《千千進食中》的前車之鑑《古娃娃》的職業傷害(吃到變胖)和失去新鮮感。→20191230:更正,阿滴補習班的是四月一日愚人節玩笑。
.大約90%嘗試過的人,一毛錢都沒到,只有1%的人賺到足夠養家活口的收入。但對其他9%的人來說,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賺到的錢,足以支付你所有帳單,或甚至可以買輛新車,或是你甚至可能成為一名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愛莉莎莎 Alisasa》把所有收益都再投入製作成本。因為下重本,才讓她突破重圍取得出色的訂閱者。但不免讓人擔憂長期無獲利下,遲早會江郎才盡,當失去新鮮感和變老時雙重壓力下客群流失。這真的是長久之計嗎?或許她想的是不計成本,先擠身到百萬youtuber然作新計畫。只是看過《理科太太》紅的極快,墜落的更快。這行業真是極難按部就班,很難作長遠計畫。百萬youtuber年總收入可達千萬,其實也不用紅太久就賺到夠用的錢了。且youtube似乎有意改規則,收益不會那麼高了。對紅人改用「JOIN」的方式,讓其自己養自己。還真是腹背受敵,規則隨時可以改。

第四部 生活方式微趨勢
整個千禧世代約有70%的人養寵物→暗,難怪。
當千禧世代長大、成家立業、開始養兒育女時,這些寵物的下場會是什麼?→可預期未來流浪犬會暴增。養狗只是一種流行,當潮流過了。剩下就是怎麼丟棄的問題了。
終身室友:許多一起生活的室友並不在乎租金,孤單寂寞時他們相信找個人同居是筆值得的投資。→這想法真的有意思,值得研究可行性。女室友但不是情人,只因為異性同住讓生活多樣化。作者舉《六人行》。
未來家長只會越來越年長。延後為人父母的時間也跟著拖延了他們搬進郊區的時間,都市無法因應大批湧進的千禧世代→都市租金會特別貴,因年輕世代買不起房但一定要住在台北市。所以政府的政策是錯誤,在郊區建一堆房子,但需求卻不在郊區。而是小坪數的都市租屋。住郊區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好,至少我感受很深。空氣並沒有比較好,林口有全台最的火力發電廠、淡水近中國。晚上也不安靜,鄉下人特別愛養狗和丟狗的好地方。更別說是生活機能了,我現在才發現誠品的重要性和台北市圖書館的好。現在我很難找到中意的書,網路發達卻達不到我的要求。我要現場翻才能知道是否是好書,博客來的分類讓我感到不滿,總是把一堆垃圾書放在前面,好書總是很難發現(什麼演算法、銷售榜,感覺就是利潤最好的放前面而已)。誠品信義店走一圈我可以找到十本以上想讀的書,博客來點半天只會讓人不想閱讀,不自覺就轉去看線上影片了。
數位裁縫師→這個是好點子,我一直買不到我想要的、合身的衣服。台灣男人肥胖問題嚴重,導致公版衣服就是不合身。還有我要白純,純白色。大多白色只出女裝。男裝只出灰色。
.為了獲得玻璃肌,就要從去角質開始、接著密集精華液、面膜、面霜達成保濕效果。→小時靠臉吃過甜頭,考慮開始好好保養臉了,尤其是老人斑出現(嚇)。讓人感到沮喪。

第五部 保健與飲食微趨勢
.比爾蓋茲工作時,從不停下來吃午餐。12點整,吃的都是兩個麥當勞4盎斯牛肉堡,外加薯條。→記錄一下,或許是個好備案。我一直對速食反感,但如果是當午餐似乎是好方法。早餐、晚餐才重要,午餐目的只是補充熱量。
.《soylent》代餐飲料→有機會找來喝看看。
.健康飲食癡迷症(Orthorexia)正在增加,這是後場鏈精心布局的結果。→我也曾執迷好食物與壞食物過,最終的代價就是更不健康。新潮流的生酮飲食換新人類來受害吧。到時營養不良時就會發現,根本沒有比較好,還賠上肝腎。
獲得大學學位的人,女性幾乎占60%,男性只有40%。,女性在1982年首次達到50%的大關,從此趨勢不斷增長。→沒想到美國男已是相對弱勢
.男人在危機四伏的時代如魚得水,在資訊時代變得礙手礙腳。→和平是女性的優勢時代。
.女孩在學校裡的表現比較傑出,有可能很快就被當作是「不可動搖」的真理之一,像是女性較長壽視為天生自然的一樣。男性很可能成為二當家丈夫。→女權意識抬頭,不是。是女人在這時代如魚得水所形成女性地位上升。所以女權主義其實是藉口,只是想裝弱勢來取得更大的優勢。女人真是心機重呀。

第六部 政治微趨勢
→這一部大暴發,作者完全在宣揚自己的理念,而不是說未來的趨勢。

第七部 其他微趨勢
→政治文延伸

心得感想:
電子書實在太便宜了,這價格很有感覺。訂價400元,79折316元,電子書只要246元。湊兩本剩238元。不到6折,已跟二手書價有的匹敵了。科技真的會消滅實體書和純書店。誠品我跪了,背書回家真的腳會痛。但話說回來誠品的策略也很高明,用書引客,目的是樓下的消費。誠品懂得讀書的客群,一逛都是逛三、四個小時。吃就是必然的需求。誠品信義店真是現代書店典範,以書作為號召,吸引客群,只要有人潮就會有錢潮,意在樓下的消費。而這類的客群還是篩選過的客群,消費力不低。底層人忙著兼職賺錢都來不及了,沒有閒情雅致逛書店。


但付款就成為一個大問題,無法與實體書一起買。我根本不想讓7-11知道我本名,所以導致無法使用貨到付款方式。變成電子書與實體書必須分拆來買。然後...我就失算了,應該先買實體書拼出699元,送折價券100元。再回頭買電子書再折100元,combo技沒接到,有點失落感。
愛情媒合有許多方式,而我觀察最佳的是長輩的媒合。主要是門當戶對,因成長背景大致相同,且已經過父母那關省下許多代溝問題,父母有意見直接跟對方父母說。想說的是別排斥長輩找的對像,命中率其實會超乎預期。至少身邊的友人的成功案例讓我很羨慕,美麗又溫柔的老婆。居然是阿公找的,讓我大開眼戒。
本書寫的很差勁的地方是一直在鼓吹政治正確的觀點,像寫到搜尋偏好作者立即連想到歧視女性的搜尋結果。怎麼跳這麼快,搜尋可能因商業利益而導致結果偏誤。扯到歧視字眼實在有點過份的主觀論點。自行車風潮,也在吹。拜託,騎自行車上下班一點也好,夏天去騎看看,不止流汗還是人肉吸塵器。拿騎腳踏車有益身心健康作佐證,風馬牛不相及。人家的數據不是在車水馬龍的地方騎腳踏車的統計資料。在河濱公園騎叫健康,在忠孝東路騎叫自殘。
一般常識是說對事不對人,但你讀這本書會發現。錯的人寫出來的事都是鬼話連篇,所以我覺得對人不對事才是現實可行辦法。所以讀到一半不到就開始大跳閱了,這本書太多謬誤論點,不宜細讀。如果不信,在讀這本書時先從你熟悉的章節(像懂科技類,就先讀第二部)。用已知驗證作者的論點,就會發現這作者觀點很微觀,像似坐井觀天。看到作者的結論常是以偏概全。這種書的含金量就很低了,因為有毒物太多,要花很多腦力去剔除,結果讀起來就很累了,不如速讀留個微印象(關鍵字)就好,不值得深思。
關於蛋白質,我也在想這問題。因為我每天晚餐基本上都吃300公克的肉品,但效果卻不佳。次日醒來感覺還是累。而當吃雞內料理當晚餐時,更讓我飯後有股作噁感。因為雞腿至少都是600公克。蛋白質作主食似乎沒有預期的好,因蛋白質攝取過量又配300公克的青菜,我晚餐無法再吃澱粉。啊,我的晚餐根本是場災難…,完全的飲食不均且單樣化。一個人弄一餐真的是難多樣化
看到很後面才知道為何作者那麼討厭google了,他是微軟的老員工。

[2019年10月3日 電子書嘗試失敗]
主要原因是,平常就已是重度電腦使用者,像交易、上網、追劇等已把視力透支了。閱讀應該要讀紙,讓視力能有所轉換。尤其讀紙本時才能拉開窗簾透過自然光來讀紙本書是最佳調節。看來這錢省不了了,要讀書就要買紙本書。電子書留給小鮮肉吧,年紀大了視力傷不起了。

2019年9月16日 星期一

我與世界格格不入



前言:
用作者的話:「我的一生,這樣就說得通了!」

隨記:
前言:
.(卓惠珠)亞斯人適應社交活動時的大腦耗竭,現在我們可以想像,要亞斯人適應NT人的社交生活,就如同在Mac作業系統上安裝模擬器來跑Windows程式,然後在上面執行Office程式。→嗯,太有感了。我要非常的專注,才隱約知道對方真正意思,重點隱約。我痛恨這種87%的可能性。
.在眾多障別中,視障聽障肢障都可體驗,而亞斯自閉症這個障別是難以體驗的。→客套話我們下意識是直接當真話。直到看到你臉上的三條線,才會在事後分析時發現…。暗,原來是客套話。
.有強烈亞斯特質,但未必到達「亞斯伯格症」→其中的亞斯濃度是有差別的,不是非黑即白。我應該只有特質而已,代表我的邏輯性思考並非100%。最多只有80%。讓我是有點失落感。我只有感到生死交關時才能進入絕對理性,平常還是會有受到感性困擾。這讓我覺得很弱。

第一章 如果百分之十的人有亞斯特質
.英語世界的亞斯人會暱稱自己「aspie」→我應該是最外圍,因為我還是能察顏觀色、聽得懂雙關語笑話(只是笑聲會怕半拍而已)。
.廣泛自閉症表現型(Broad Autism Phenotype,BAP),是比較淡的自閉症特質,這等同於亞斯特質。
沒有哪兩個亞斯人一模一樣。沒有哪個特質,是所有亞斯人都一定會擁有的。→嗯,我英文一直學不好,算是亞斯人中的失敗品吧(智力弱)。例如我還是聽不出m,n發音上的區別...(怒)。
.維也納小兒科醫師亞斯伯格(Hans Asperger),命名來源。在納粹德國統治奧地利的時代,協助診斷上百名兒童,讓這些兒童被送去「安樂死中心」。→在西方有聲音,想把這詞替換掉。但亞斯人似乎沒特別感覺,所以並沒出現更名浪潮現象。亞斯社群還是自稱「aspie」。
.「亞斯特質」不是疾病,沒有明確的診斷標準,沒有人能準確地告訴你「盛行率」有多少。但可以確定的是,一定比1.5%還多許多。→作者推估5~10%

第二章 歐美國家自覺潮:挖掘自己的亞斯特質有什麼好處?
有一些比別人強的能力,如理解複雜的概念並說到別人懂,或是一眼看穿事物的規則與趨勢。→或許這就是我訝異別人為什麼覺得我怪異了,我覺得很直觀,對他人來說莫名其妙。像上述這段隨記,NT人看的也莫名其妙。因為我又忘記解釋了。我常常看到微小差異點,然後我直接行動,對方還沒想到,然而我又不作解釋,所以覺得我有毛病。

第三章 從人類演化來看跟亞斯人交往的好處
.如果你想找一位會呆呆或乖乖待在家裡,不會四處招惹人或被招惹的對象,亞斯人會是不錯的選擇。→今日社會型態,這個屬小眾市場。當今主流是立即享受,不太喜計算長期效益。
.亞斯人的大腦,在需要運用系統性思考分析的學科與工作(如工程師、會計師、程式設計師)上,表現常比其他有相同智商的人好。亞斯人對細節、規則、秩序的專注能力,對重複工作的不會厭煩

第四章 社交大腦就是不同,別再說我們的EQ不好
.亞斯人情感的同理心很好,甚至比多數人強烈。你在亞斯人面前悲傷、生氣、憤怒,亞斯人的大腦都能感受,不只是感同身受,甚至有時會強烈到亞斯人自己都受不了。→那種感覺像是經過放大器的衝擊。但我們會認真的分析解決問題點,但普通人要的只是一個垃圾桶而已,並不是要解答。
.經常會出現「感覺過度敏感」(sensory hypersensitivity)的問題,比如,覺得某些食物味道強烈而不想吃,對一般的噪音很難忍受,對觸覺或聲光刺激反應激烈。→嗯,狗叫對我而言是一種極強烈的噪音,欲去之而後快(殺)。連圖書館有人敲計算計,我都會怒氣上升。
.女亞斯常見完美主義、強迫性地把身邊事物排列整齊。→或許我該找另一個亞斯當女友,如果又是空姐更好(長時間不見面)。
.「感覺敏銳」的基因,是亞斯人「超系統化」(hypersystemizing)大腦能力的根源。→才可能觀察入微,見微知著。所以大多數女生對我而言都蠻醜的,因為細微處總是出現大量懶的證據(例不穿襪代表她家不常打掃)。常在想我應該比女人還女人吧。
.亞斯人常擁有強烈的「情感同理性」,「認知同理心」的運用卻很笨扭。→這兩個名詞用的不是很好。前者是指感受很強烈,後者是…呃,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或許是客套話、善意的謊言這類的東西吧。作者總是不肯用尖銳明確的文字,導致這邊書一直有這毛病(讓你猜)。
從事社交活動時,亞斯人大腦無法得到獎賞(多巴胺不會分泌),動腦一段時間後,大腦與身體的能量就漸漸短缺,很快就感覺疲倦。
.如果遇到太密集、太複雜的社交場合,亞斯人或許還可以勉強撐一場,撐到第二場就累了。→(默默的唸著)別繼攤…別繼攤…。
.過度敏感的感覺,是對細節超凡專注力的生理基礎,然後構成有強大系統化能力的大腦。這些能力的根源來自基因→亞斯人格是基因外顯現象,不是後天主導。就像音樂家、品酒家,那聽力、味蕾是天生。我對聲音很敏感,但我分不太出音色差別。大概是無法數字化的關係。臉盲現象也是,臉部太難正規化。
「超系統化大腦」,是理解亞斯人的核心知識。猶如《星艦迷航記》裡的瓦肯人,崇尚邏輯、科學,屏棄感情的影響。但偏偏亞斯人其實具備強烈的感情接受器。→不確定,可能我已建構了一個遮蔽模組了。印象小時候感受是很強烈,容易掉眼淚,現在乾眼症讓我很苦惱。

第五章 神經多樣性:iOS跟Android是不同的作業系統
.非亞斯人的大腦,就像Android作業系統,開放性強、相容性高,但比較沒有效率。亞斯人的大腦,就像是iOS作業系統,封閉、講究規則與秩序、有點強迫性格。→但亞斯人應該是用Android手機,因為性價比高。
.用「神經多樣性」,取代「病理學模式」→怪異的和諧化文字現象,把負面字改由中性字取代。然後本質不變。但話說回來當第一次聽到有人說我有「亞斯伯格症」時,我的確很反感。反感的原因是我不是呀!!(當時認知中,亞斯伯格症都是天才,但我自知平凡。所以很生氣。想想名詞叫啥,並不是主因。)
.NT是Neuro Typical(神經學範本/神經學典範)的縮寫,最通用的意義是,沒有亞斯/自閉症診斷,就可稱為NT人
.在真實世界裡,NT人跟亞斯人之間並沒有iOS跟Android作業系統之間這麼清楚的分界,有更多人是嵌鑲著兩種或多種特質。多種特質不同濃度拼貼出無限組合,這才是「神經多樣性」的真正面貌。→我是聽力很好的音痴,但有亞斯人聽的出音符的差異性而且特別專精。
.許多亞斯人在回憶過往時,常提到他們看見的世界總是有點不真實,好像隔著薄霧的玻瑙,好像被隔離在層層階梯外圍。現在可以想像在iOS上跑模擬器運作windows系統,然後使用office。→貼切的感覺具現化。在社交時我像是一個虛擬人物在跟其他人交流,而我本人像在第三方看著我那虛擬人物在跟人交流。那不是我。

第六章 被忽略的亞斯女性
.少見→女性天生社交力強,所以不明顯。而且我不是女的,這章沒興趣(跳)。

第七章 多種亞斯人常見的行為模式
.亞斯暴怒→這章看的一頭霧水,當事情越失控我反而越冷靜越理智。這章卻說亞斯人會摔東西,跳過。跟我無關的另一類亞斯人。如果有必要,我會報復但不會暴怒。
.亞斯的偽裝:說是偽裝,也可說是學習、模仿,讓自己看來充滿熱誠,像是有很好的社交能力。但這畢竟不是本能,亞斯人的偽裝,需要消耗腦力→我上過卡內基課,學完後只覺得那是一場虛偽的技巧。現在還是蠻鄙視。
.有些亞斯人會很容易相信別人,即使是剛認識的陌生人,仍會相信「字面上的意義」,沒有好好觀察這個人的聲調、表情、肢體動作,以及背後這麼做的動機
.有時,亞斯男與彼此喜歡的女生,已經發展出曖昧的情愫,卻會長期卡住。女生明明已經有足夠的暗示,比如會自己一個人主動來找他。但亞斯男沒有讀取到女方的信息、且想等待更明確的訊息。→真希望有愛情量化表,我要明確的百分比數字!!亞斯女就沒這困擾,只是怕被愛情騙子撩到(把話都當真)。
.臉盲→下意識的不喜歡與人四目交接,我的理由也蠻怪的。男男四目相交很噁心,男女四目相接,正妹不看我,醜女我不想看。總之,四目相交,邏輯不通。或許還有個比較深層的厭惡感,我看到對方眼神會看見對方又在心口不一(說謊)。
.喃喃自語,的作用是「抵消」(undoing)。→用口中唸唸有詞或完全無關,甚至完全無意義的字句,可以轉移注意力,把大腦從這些強迫意念拉開。我也常這麼做,看到路上行乞的和尚我有股衝動想打他一把掌。所以會用碎碎念(垃圾東西)的方式,把這引動思緒踢大腦。
亞斯人常會照字面上的意義遵守約定,缺乏多數人都知該怎麼做的「常識」。→這點著實讓我很煩惱,依法舉報,結果衛生局只是來開勸導單。這種落差感很大,法律白紙黑字,現實卻是說一套做一套。當然我也是會長進,現在我也開始亂丟垃圾闖紅燈。把已知的潛規則,加到我的邏輯中,並且貫徹執行。我從最守法變成無視法律的人了。
.特殊興趣是區辨亞斯人的三大指標之一→我以為大家都有個人的特殊興趣耶。
.亞斯人的特殊興趣,通常是可以一個人單獨進行的。有可以對許多種不同事物有高度興趣。中年人賺錢後喜歡研究酒、玩車、玩音響,這談不上「特殊興趣」。
怎麼分辨某個興趣是不是「亞斯的特殊興趣」?至少要到「固著(fixation)」(或說「迷戀」)的程度。→我懂
亞斯人在從事自己特殊興趣時,很能夠「享受孤獨」,即使一個人默默投入,也能得到心靈的平靜。→難怪我在練寫字時,感覺那麼的寧靜。但超過一小時我就不會繼續了。似乎特殊興趣跟強迫症是不同。
亞斯人擁有過分活躍的大腦,常一直想事情想不停,很難關起來,甚至會影響睡眠。→我討厭與人交際就是,大多是在說客套話。而我會事後一直想一直微分對話內容。我很討厭那感覺,像無盡的迴圈且沒營養,但又停不了。上策就是避免交際就不會產生此問題。
.任何事情都可以是亞斯人的「特殊興趣」,包括「政治」跟「閱讀」。→好在我對政治不感興趣,當知道其運作原理後,就不覺得有趣。權力是目的,欺騙是手段。鄉民被當猴子耍的團團轉。閱讀比較好,但好書很少,因為不懂英文。所以讓我欲求不滿。
.如果你發覺自己或另一半有亞斯特質,那你最好也觀察一下自己的小孩有沒有。如果有,除了情緒溝通與社交技巧的教育外,協助他們能從事符合自己興趣或個性的工作,讓他在有興趣的領域成為頂尖人物,或許可扭轉他的下半生。→很難,我活到三十歲前都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大學是寫程式發現有優勢,但經過十年的打醬油人生後,才在投機交易發現特長與特殊興趣一致的工作-賭徒。而且這完全不合理,身為理性主義者怎麼會去賭呢。會發現還真的非期願,而是現實所逼的跳火坑決策。(如果所有路都沒前景,只剩跳火坑有機會得勝。此時才會選擇跳火坑。)

第八章 卡珊德拉症候群:無人理解的痛苦
.「卡珊德拉症候群」→如果我有伴侶時,再回頭用關鍵字查。大致上就是冷漠到另一半抓狂,而亞斯人並沒意識到。

第九章 《一級玩家》電影,述說了「亞斯的懊悔」
.錯過摰愛,最痛的亞斯懊悔→嗯,一生的痛。亞斯人絕大多數人上都會遇到,好女孩不等人,NT人也很識貨好不。
.這是一種常見的「亞斯的懊悔」。無法從細微表情、語氣、聲調、肢體動作瞭解女孩心意的亞斯男,只能從字面上的意義跟女孩溝通感情。女生已經釋出許多訊號,其實你可以靠近一點,其實你可以嘗試牽我的手,其實我想留晚一點,其實我有準備好你想去哪裡都可以。但男孩還是專注地聊他的特殊興趣、他的事業、最近看到好看的書,一次又一次讓好不容易燃起的熱情消卻。終於,女孩受不了男孩的固執,或某一次無法抑制的暴怒,女孩決定放棄。→筆記。這個有經驗,是後天學習才發現其中的差別。不然原生大腦是偵測不到,只覺得對方沒說愛,所以就是不愛。即使99%,心中還是沒把握。100%才是有把握。但要女生先開口說我愛你,這還真是逆天想法。
.公開與不公開→這篇怪怪的,我不懂為何要刻意推廣我是亞斯人,不就是一種人格特質、理性思考偏向。NT人也不在大呼小叫稱自己是NT人呀。

後記
現實世界的真相是,多數亞斯人沒有特殊的專業能力。→智商很一般,很少有天才,有也不是你(我)。

心得感想:
對於亞斯人電影上的高智商低情商形象是假的,至少我知道我沒什麼特別聰明。查資料也發現高智商亞斯是稀有品,跟平常人有高智商比例差不多。亞斯人比較特殊的就是大腦的理性遠大於感性比率。換種說法就是CUP運算速度一樣只是對邏輯運算特別強,對感情運算特別弱。所以跟同智商競爭時,理性方面的事佔有相對優勢。如果對手是天才,其實補不回來其落差。
大腦結構的不同,源自於基因。亞斯人在前額葉較大、杏仁核較小,是其特徵。微小的基因不同,造就大腦思考方式的不同。
讀這本書還蠻愉快的,因為從一個社會邊緣人發現,原來還蠻多同類人。雖然知道很多同類的人,我還是喜歡在自己的孤島上一個人玩。
意識到自己是亞斯,這個是很震撼的感覺。因為能用如此精確的描述說自己。不再是病態人格、社會邊緣人、不正常人格、高敏感天賦、孤癖、低EQ等不精確的字眼在描述自己的大腦運作。哈哈,就像搔到癢處一樣爽。解開為何我有時能純理性思考,有時又情緒波動很大(感受器太強)。解答了我對藍星人為何如此不理解的現象(感情用事)。像殺流浪狗我覺得很理性決策,但我感覺的出來NT人會覺得我是殺人犯。如果缺安樂死的執行官工作,我還蠻樂意兼職來做。看著狗水汪汪的眼睛,想的是演化天擇真是強大。狗的表情是因演化而來的偽裝,而不是它真的有像人類的情感。把NT人騙的不要不要的,欠殺。
作者的目的之一,傳達「我們可以不要再假裝嗎?」。覺得好像沒抓到真正的需求點。我繼續做我本人,然後因為知道我的人格特質後加入一些規則在邏輯就能融入社會,社會障礙解決了就好。重點是「意識到」我有亞斯基因,只要知道原因,解決方法對亞斯人根本不成問題

[2019年9月17日 關於智商觀點]
作者指出同智商下,亞斯人的理性表現勝過同智商人。這論點讓我覺得有趣,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呢?資源匱乏的演化,就是腦力有限下,如果把感情功能拆掉就如同賽車把冷氣系統拆掉一樣。或許同智商理論是錯誤,這策略是自傷演化。由弱勢智商者為了在資源不足下要擊敗優勢智商者的演化結果。也就是其實亞斯人總智力是偏弱,為了生存而在演化下拆掉了情商功能。意思是這是由弱勢智商演化而來的,並不是同智商競化而來。這只是一種靈閃,記錄一下而已。畢竟智力差太大也是補不回來。是這論點的盲點所在。

[2019年9月18日 甘味劑]
讀完後感覺有一股怪味,就是不合理的感覺。慰藉感很重!!發現這本書的問題,這本書摻雜了許多安慰劑,還是針對亞斯人說。其實亞斯人並沒書中那麼好,至少從第三方來看,這是一種人格缺陷,並不是純粹優勢。只是作者把其優點放大,而刻意縮小缺點。所營造出的一種亞斯優越感,這個類甘味劑的書不宜多食。

[2019年9月20日 神經萎縮]
小時感情富豐,但長大後卻對感情不怎麼有感覺。
我想大多數人都一樣,即是是一般人也是,這個現象有個有趣的名稱-成熟。
但亞斯人會加速感情冷淡的強度,因為從小到大的負回饋。
因為交際上的挫折感很大,不管怎麼學習就是學不好。
所以身體似乎有個機制,就是當吃痛後,該神經迴路會開始萎縮,也就是越來越無感。
很有趣的大腦神經新增與刪除的機制,亞斯人會越來越冷漠是最小阻力線的結果。
接受這個機體吧,冷漠才能讓理性發揮到極致水準。
並不是人人都喜歡自己的機體,我也是。
但不接受只有自殺,但自殺並不容易(我研究過無痛自殺是要醫生知識,還要拿得到藥。)
所以退而求其次,接受這機體試著發揮其最大效用吧。
暗,我的胃痛修不好。

[2019年11月1日 追劇]
最近看到《The Big Bang Theory》很有共嗚,男主角Dr. Sheldon Lee Cooper。智商187,但情商低到沒極限。把亞斯人的極限反差突顯出來。如果不了解亞斯人思考邏輯,這部影集詮釋的極佳。如果可能我願把情商全部送出,交換他的極限智商層級。另外,中文片名實在太爛了,實在不懂為何台灣影劇翻譯水準可以爛成這樣,是不是影劇翻譯人員都是市場沒人要的英譯人才?木材?






2019年9月3日 星期二

伯羅奔尼撒戰爭



前言:
本書的最大賣點是結局,非常的曲折,所以下面會劇透。如果沒看過希臘最詩級戰爭(伯羅奔尼撒),最好跳過這篇隨記。

補充:公元(Common Era,簡稱C.E.)
台灣因習慣還是叫「西元」,但其他地方都稱公元。Common Era是聯合國採用是與「Christian Era」共同縮寫而命名(阻力最小)。耶穌並不是在西元0年出生,所以Christian Era定標錯誤,至少相差4年。所以公元0年變成無意義的起算點。而目前不再採用B.C.和A.D.因AD是Anno Domini(在主之年),Domini指上帝。所以目前國際通用,公元縮寫是C.E.,而公元前縮寫是B.C.E.(Before the Common Era)。

隨記:
P.582 大事年表
一、戰前
BCE 492~490年:波斯(大流士一世在位)第一次入侵希臘
BCE 409年:《馬拉松戰役》,雅典和普拉蒂亞人擊敗波斯軍隊。
BCE 480~479年:波斯(薛西斯一世在位)第二次入侵希臘
BCE 460~445年:第一次伯羅奔尼撒戰爭,戰爭結束後簽訂《三十年和約》,斯巴達國王普雷斯托阿納克斯被放逐。
BCE 433年:雅典出兵支持克基拉,西波塔戰役,雅典與克基拉擊敗科林斯艦隊。
BCE 432年:雅典對墨伽拉實施禁運

二、阿希達穆斯戰爭(十年戰爭,BCE 431~421年)
BCE 431年:底比斯攻打普拉蒂亞,戰爭爆發;阿希達穆斯二世率軍入侵阿提卡;雅典人掃蕩敵境。
BCE 430年:雅典暴發瘟疫→因戰爭所有雅典人都進城,擁擠造成雅典城無力負荷。死了三成的人。伯里克嚴重的失算之一,和他預期打2年,斯巴達就受不了。結果打27年。打到他死了還在打。這就是精英思維,以為掌控一切。結果世界運作的複雜度遠遠超出其智慧水準
BCE 426年:阿希達穆斯二世駕崩→最後的和平機會就此結束,後繼者沒有如此高智慧的人,雅典也面臨相同問題。這是因為當戰爭開始後,教育體系首當其衝,造成下一代教育水準低落,且因戰爭而無暇作最周密的思考,因為窮。當物質無法滿足,精神層就會萎縮,生活最重要任務就是填飽肚子,而不是讀書與思考
BCE 421 簽訂《尼基阿斯和約》

三、戰爭間歇(BCE 421~411年)
BCE 421年:雅典與斯巴達結盟;阿爾戈斯聯盟建立。
BCE 420年:亞西比德當選將軍;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斯巴達遭厄利斯的羞辱。→亞西比德,這個人真是個奇才,軍事能力低,但口才極佳。居然能被雅典放逐後,到斯巴達找到工作,當斯巴達不要他時,又跑到波斯工作。最後又回到雅典,但因最後還是因軍事低能,又被雅典放逐。總之一個自私至極的精英份子,是能搞垮所有國家。
BCE 416年:雅典出兵支援塞杰斯塔,發動第二次西西里遠征。→這裡的劇情著實精彩,尼斯阿基是遠征主帥,他並不想打。卻用「將欲廢之,必固興之」策略。要求更多的艦,想讓雅典議會放棄,結果雅典決議加碼再加碼。當西西里島失敗時,又故技重拖以避免個人戰敗之責。要求更多兵力、艦隊、資源,結果雅典繼續加碼再加碼。一場毀滅性災難就此展開。全軍被殲滅於西西里島,只有少數人能回到雅典。4萬人、200艘艦隊和國庫所有資金。

四、戰爭第二階段(BCE 414 ~404年)
BCE 414年:雅典襲擊拉科尼亞,撕毀《尼基阿斯和約》
BCE 413年:雅典人向西西里增派部隊; 普利姆米利昂陷落;德摩斯梯尼兩次進攻愛皮波菜高地,失敗;月食;在西西里島的雅典人撒退,遭全殲。
BCE 411年:庫濟庫斯戰役,色拉西布洛斯,塞拉門尼斯和亞西比德擊敗明達魯斯
BCE 410年:斯巴達向雅典求和,被拒絕。→斯巴達真的窮到無力再打了。
BCE 408年:波斯小居魯士王子介入戰爭→金主出現
BCE 406年:雅典八位將軍擊敗卡利克拉提斯→戰勝卻因道德不當理由而被全數判死刑,此事嚴重突顯民主制的最大問題,感情用事,人民隨著政客起舞,殺了自己手上的王牌,導致下一次的海戰一面倒,沒人敢領兵作戰了。
BCE 405年:斯巴達再次提議和平,未果;呂山德再次執掌斯巴達海軍軍權;阿哥斯塔米戰役,雅典大敗。→全數雅典海軍被殲滅。
BCE 404年:雅典有條件投降,戰爭結束。斯巴達在雅典建立「三十僭主」傀儡政權;→雅典已被打到圍城,差一點就就被屠城。之所以反轉,史書無記載只能猜測是(雅典)塞拉門尼斯發現 呂山德的靠山波斯小王子要倒台了(爸死哥繼承王位),如果繼續圍成,呂山德會與斯巴達寡頭(主和派)起衝突而失權。所以呂山德必須見好就收,不能完成他的志願:屠雅典城。

五、戰後
BCE 405年:色拉西布洛斯推翻「三十僭主」,恢復民主制。→很有趣,如果一個制度有效,是可以被打倒,但最終還是會重回此制度。反觀寡頭制,大頭目死了該集團就瓦解了不會續存。
BCE 371年:留克特戰役,底比斯將軍伊巴密濃達擊敗斯巴達軍隊,結束斯巴達霸權
BCE 338年:喀羅尼亞戰役,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擊敗雅典與底比斯的聯軍,建立馬其頓在希臘的霸權。→最後收割者是外人,希臘的雅典與斯巴達都沒得到最終勝利。

《希臘和小亞細亞西部圖》

《斯巴達和伯羅奔尼撒半島》

《雅典帝國,約BCE 450年》

《愛琴海》

《西西里島和意大利南部》


心得感想:
這是我第一本讀簡體書,比預期中的痛苦許多,主要是地名、人名無法用前後文猜出是那個中文字,讀到後面都會下意識的略過專有名詞。
本書我無法細讀是因為是中國出版品,會經過中共審查,也就是許多地方會被和諧掉,尤其是民主。所以這本書我是很後悔讀簡體。讀到一半才知道本書對民主、寡頭制度有深度的探談。而為何不用極權而用寡頭?可能又是另一種和諧化的調整。
原本我作了許多筆記,但寫到後來我就放棄了,因大多在記錄戰事、穿插些主角的分析和許多處被和諧化讓我不知該不該相信,且真正高潮是在西西里島之戰後的攤牌大對決。所以改用大事年表加心得帶過,隨記從簡。
在今日角度來看,斯巴達和雅典爭的是主權,而互利不存在,最佳解釋是當時「互利」是個未知的元素。那時代只有霸權的觀念。但這是二千多年前的知識水準,如今中美似乎就是Peloponnesian war的翻版。兩邊都在爭主權,共利不是選項。權利似乎最終只會形成至高無上的唯一性。恐懼、榮耀和利益。人性的貪婪並未隨著知識力而有所進化。
古代戰爭好單純,很少詭計,大多是以榮譽作為主導。但隨著戰局的發展雙方開始漸漸的改變,變成無所不用其極,只想勝利。血性一開,各種屠城已是家常便飯。報復、報復,我要報復!!
人數不足是這場戰爭價值略低之處,千人就能建個城邦,萬人就是大軍。人數不足造成可控性變大,一個伯里克利就完全壓制住雅典議會,因國內當時只有他辯才無礙。人少所能形成的人才數量會低到不足以形成制衡。而雅典真的很妙,如果伯里克利和後來才出現的亞西比德是同時期,這場戰爭可能也打不起來。剛好這兩個人錯開一前一後,搞的希臘各種悲劇、各種和局點都被破局。
這本書的美妙之處在細節的展開,會發現原來人事之間是如此錯綜複雜。這點會超乎認知層很多,絕不是單純的幹架,雙方在行動前都作過很詳細的謀略,尤其在初期的十年戰爭。導致本書前半本很無趣,都沒有真正的對決戰。直到西西里島殲滅雅典軍後導致兩邊開始放大絕用老本,拼的是你死我活。所以真正讓人熱血沸騰是在後面,前面大家都很小心,避免正面對決。理性智慧主導前期,後期將由血性情緒接管。全部人的大腦已超載了,理智全斷了線只想結束這場惡夢。沉沒效應讓雙方不想和局作收。
突襲在今日是軍事家常便飯,在二千多年前卻是創舉。德摩斯梯尼將軍(雅典),在對戰時兵力遜於敵人,所以他非常巧妙的部署400百名重兵埋伏起來,等斯巴達通過後開跳出來背襲夾殺。埋伏是一種不光明磊落的事,在他們心中是不存在的選項(神權時代)。而德摩斯梯尼突破這層心理障礙而改變戰局。贏家總是能打破規則,從規則外思考。
斯巴達是農業國家,所以整體的思維靈活度劣於雅典的貿易國。斯巴達的武力是一種人類的極致。但思維卻極為僵固,正面打所向無敵,但只要一個奇襲就會讓軍隊突然不知所措,呆若木雞。太多次戰役都是因小小的意外轉變,讓斯巴達從勝利轉成潰敗。斯巴達無法處理戰場上的非預期事件。
讀這本書你會體會到古人的思路是如此慎密,跟現代的智力表現並沒有明顯的落差。又而今日因資訊速度太快,人類無法細細思考,導致錯誤決策異常增加。今日如果不會使用電腦輔助,其表現也未必能贏二千年前的人。他們有的是時間可以慢慢想。今日必須立即反應,但變化速度遠遠超出人類大腦的即時運算能力。所以我們比古人強並不是智力的提升,而是工具的提升。意味,不懂得投資於工具,將被其他人給完虐。這是一種現代科技吊打原始人的概念。工具實現以前不可能的事。降低複雜維度,成為簡單

寡頭政治和民主政治,在本書中展現兩者的優缺。很複雜,但結局卻展示出其兩者的不同之處。寡頭終結就是終結,而民主政治卻不會因終結而終結。而兩者主政者都可稱得上是精英政治,即使斯巴達有國王,但國王也沒有絕對的權力。不然這場戰爭是不會爆發。
在衝突期間出現很多次和議的機會,但因勝利的一方總是要更多導致一直錯失機會。而最妙的一次和議成功後,短暫的出現和平時期。但兩大勢力的附屬國不同意,繼續發生磨擦,最終還是引爆第二次大戰直到雅典倒下。所以當開戰後,隨著雙方的死傷仇恨加劇,當到達一定程度之後就是沒有和平的選項,只有慘勝和投降。也就是必然要分個高下。
經濟決定結局,斯巴達一直處於弱勢,因資金不足營運長時間作戰。而雅典錢多到讓斯巴達跪求波斯金援,波斯也因此把維持西邊的資金用盡。最後雅典無力再造艦隊才被圍城投降。
小國之間的衝突後向各自盟主求救,兩大聯盟斯巴達和雅典原本不想要發生戰爭。但最終還是因為了維護各自聯盟體系而開戰
菁英政治的缺點在此中展露出來,自私。如果一開始的雅典菁英伯里克利因個人動機,就不會觸發斯巴達與雅典之間的正面對戰,當時斯巴達領導者是智慧著稱的阿希達穆斯二世在領導。而當正式談判破裂後,阿希達穆二世也無能為力了。且他也老了在開戰(BCE 431)後5年就駕崩(BCE 426)。
斯巴達軍隊在陸戰極強,但也不敢強攻雅典城。這讓人感到困惑以為斯巴達真的所向無敵,勇敢的極致表現。而現實是斯巴達打的非常保守,主要戰略都是保住軍隊,避免任何冒險。而這個思維,最終居然發生了極大作用。雅典因太過冒險,導致西西里島事件讓雅典無敵艦隊近乎全滅,且四萬人陪葬外加大量金錢物資被敵人奪走。
時間因子,戰爭中看到許多絕望時刻,而堅持到底的常常出現轉機。從書中看到勝利即將到手時才是最危險的時刻,因主帥失去戒心。一個意外的援軍就能造成全局反轉,因快輸的一方因置之死地而後生,會為了活命而盡全力抓住任何反擊的可能性。原本快勝利的一方,因心理上的反差(瞬間壓力而崩潰)。士氣在戰場中扮演著決定性的因子

世界問題很單純很好處理,但因不信任而讓所有可行方法都變成不確定,然後就是在無限負循環演變成災難。很難解,信任是一個分水嶺。有信任雙方能正回饋發展,沒有信任其他都是白談。中美關係要轉好,得先修復信任。難…因為寡頭利益衝突,問題不是百姓,而百姓卻是真正受害者。習大大和川老闆你們私了單挑吧。

戰爭,讓人類從理智打到剩血性。讓文明毀滅回到蠻荒
最後受益者不是兩方,而是外星人。

[2019年9月4日 人民的優勢決: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
在觀察兩國大戰時,尤其是雅典一方。發現如果百姓不隨著政客起舞,是不可能讓政客有機會興風作浪。所以合理推估,只要大家不理會很愛搶鏡頭、很會表演的政客,世界會進入平穩狀態。很妙吧,百姓不動作是最佳策略,而對比今日鄉民各種想參與政治活動(刷存在感?)。眾人總是選擇錯誤,或許這就是平均化的現象吧。

[2019年9月4日 和局思維]
戰爭讓人思考只限定在攻守,但攻守只是外在表現。勝利是目的,攻守是手段。核心思維呢?不敗是優勢決,所以每一場戰爭以和局作基底。長期下來只要對手犯錯就能贏。斯巴達在這場戰爭給我的感覺就是一路打的很保守,其核心思想可能是和局思維,所以雅典總是無法殲滅斯巴達。斯巴達一直保持著軍力到結果。而雅典常常都很大膽,而也因此獲得很多好處。但最終因賠掉兩輪的艦隊後,無力再建接著就領便當了。很有意思的和局策略,誰是傻瓜?玩弄聰明的最後成為最大傻瓜。斯巴達整體表現比較笨卻打贏雅典。(大巧若拙是指這個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