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餐桌上的偽科學2


前言:
當找到有興趣的書時,讀起來就慾罷不能。

隨記:
Part 1 基礎健康講堂
.早期肉品加工所添加的都是「硝酸鹽(NaNO3」現在改用「亞硝酸鹽(NaNO2)」。
加工肉品不健康的真正原因:烤肉會產生一些有害的化學物質,而這些物質不但可能致癌,也可能會誘發氧化應激(?)、炎症、胰島素抗性以及高血壓。
.亞硝酸鹽在高溫或酸性的條件下會跟「胺」結合而形成「亞硝胺」
口水裡本來就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與上句結合就發現,亞硝酸鹽大致是安全的。
.反式脂肪之所以會危害健康,主要是因為它們會提升壞膽固醇(LDL)和降低好膽固醇(HDL)。並不是不易消化或代謝。
棕櫚油含有50%的飽和脂肪酸,其中的棕櫚酸(Palmitic acid)會增加肥胖、糖尿病及癌的風險。另一種油,椰子油含有92%飽和脂肪酸。→嗯,我今天才知道這兩個是不同植物。
.芥菜籽油有害純屬謠言,歐盟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區。→作者推測歐盟禁止的應該是基改芥菜籽油。
.酒精(乙醇)由腸壁吸收後,到肝臟進行轉化和分解。乙醇>乙醛>乙酸>水+二氧化碳。→華人約有一半,處理 乙醛轉換成乙酸功能很弱,導致頭痛、心悸、嘔吐、宿醉,因酒之後痛苦。好處不會形成酒癮。說真的我也很喜歡茫然的感覺,但次日都頭痛,讓我不太喝酒。
.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牙周病都是骨頭遭到破壞的病,前者是關節骨,後者是牙周骨。→我猜我的薦骨痛可能在這邊可以找到些新想法。
口腔衛生不好,會引發全身性疾病→智齒問題要早點解決,智齒問題我放了二十年後才解決。真是一堆災難我自己不知道。直到看見這篇才覺得其牽聯很大。全身性發炎卻不知道為什麼。
.過量的氟是會破壞牙齒,尤其是在牙齒發育期間,攝入過多會導致牙釉質結構的變化,例如變色和凹陷(氟斑牙)。

Part 2 食補與保健品的騙局
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
.《美國科學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Science)→在PubMed上搜尋也找不到,代表水準可能低到無法被認可。
.《美國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是創立於181年的老牌期刊,信譽良好。→兩個譯名相同,卻魚目混珠。頭很痛,一般人怎麼分的出來。
.2018年影響因子排名前20名的頂級期刊→自我安慰一下,有記就有分。其實就像上面的<美國科學期刊>問題,很難記得住。除非在該行打滾。如果你問我程式語言,我不用看排名也知道誰熱門誰冷門。柳葉刀,這個在電影上看過梗,那時我還不知道在說什麼。

.「不可見光」指的是波長小於380納米 or 大於740納米的光線。而會對我們眼睛造成傷害的,是波長在100~380納米之間的紫外線→我到現在才知道紫外線不是藍色之外的光,而是指在可見光中的有害的光。
高強度的可見光是會導致視網膜病變
可見光裡的藍光攜帶最多的能量,因此對眼睛(視網膜)的傷害最大
.紫外線的穿透力很弱,根本就無法抵達視網膜(因此「不可見」)→大哥,不要上面說可見,現在又變不可見,搞的我好亂。
紫外線通常分成UVA、UVB、UVC,UVC(100~280納米)無法穿透大氣層,UVB(285~315納米)無法穿透眼角膜,UVA波長在315~380納米之間。戴太陽眼鏡主要防的是UVA,UVB。→結論就是長時間看太陽強光是有害視力。但就我經驗視力要靠太陽光校正,尤其視力模糊時直視太陽光(一眼掃過,數次)。視力模糊和視差就能明顯改善。
.鏡框選擇也很重要。環包式(包覆式)的鏡框能阻擋來自任何角度的光線。→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工作眼鏡!!包覆式。因為鏡片逆光問題,白天我得把窗簾拉上用白熾燈泡。一來熱二來沒太陽光好。這給我好靈感,嘗試自DIY把看近眼鏡改成包覆式。網路上找到包覆式也不是蛙鏡包起來,所以只要用三張色紙就能作成同樣效果了。等確定有用後再弄更好的材料來作。後來改用不透光紙感覺才顯著有用。10/1:失敗的嘗試,陽光還是太強烈了,白天還是拉上窗簾比較好(特指盯螢幕)。
 

營養品和補充品沒有對大眾造成立即的傷害,FDA(美國和台灣都是)就不會過問,也無需售前核准,但先決條件是,不得宣稱有療效。→關鍵字,療效。
.藥品在上市前必須證明既有效又安全→很諷刺,「藥」品才能得到政府背書。醫生這兩個字也是,大多「師」字都受到國家法律認證。所以看到有關保健專家、營養顧問等都是自封為王,其實非專業。他們不敢用藥劑師、營養師這種稱號,因為會觸法。
.在(關立固FlexNow)網頁的最下面有這麼一句免責聲明(翻譯):「這些陳述未經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評估。本產品無意被用於診斷、治療、治癒或預防任何疾病。→我去查是否有免責聲明,結果找不到了。覺得這網站應該是典範,值得去看看如何讓人感覺有用,其用詞字可以觀摩,遊走法律邊緣。例:「保健 生理功效」:不敢用療效。 「讓您老化不退化,樂齡輕鬆行。」:用字讓你若有似無。「GMP廠生產」:作業品質和療效好像扯很遠。而且GMP又分藥品GMP(衛福部)和食品GMP(經濟部工業局)。這網站真讓人學到很多文創。網站非常小,幾分鐘就看完了,那種讓人看不清楚的感覺就是警訊,一種人覺得有閱讀障礙的困惑感
醫學裡沒有「排毒」這個辭。「排毒」一辭,完全是有心人士(保健品業者、另類醫學業者)為了騙錢,而創造出來的。→我越來越喜歡關鍵字了,當知道某個熱門字是騙,那騙術就直接宣告失效,因接技接不起來。如果你無法認可「排毒」,那業配文不管怎麼說,你都不會中計。
由於芽菜需要溫暖、潮濕、養份豐富的條件,這樣的環境也就成為細菌滋長的溫床→作者意思是生吃別過量,評估自己免疫系統的載量。
.目前,有信譽的醫療機構,都是抱持銀杏萃取物無法治失智症的說法。
.想要有健康的身體,除了飲食和運動之外,也要多做交誼活動。這三者的重要性可說各佔三分之一。→唉呀呀,看來還真的要培養些與人同樂的活動。不然健康一直靠飲食和運動在撐是有點吃力。再說吧(十年前我也這樣想過)。計畫總是一直被耽擱,我已比同輩遲了二十年人生進度了。關鍵的總資產就是一直衝不上去,妥協嗎?那我剩下什麼?歲月不會重來,只能繼續在破碎的計畫前進著。剩下希望。
.鎂是無所不在的礦物質,且腎臟有非常好的機制來確保身體含有足夠的鎂,所以一般人不可能會缺鎂。

Part 3 特殊療法,不可輕信
.99%的人根本就沒有麩質過敏的問題。除非被確診對麩質過敏,否則沒有任何必要嘗試無麩質飲食。→這個我真的被搞過一輪《小麥完全真相》,現在我已開心的在中秋節吃月餅了。那是一段食物恐懼的經歷,現在免疫了。只要是新鮮食材(非加工品),來者不拒。
.如果紅酒對健康有益真的是因為白藜蘆醇(5mg/瓶),那每日需要喝兩百瓶才能達到臨床實驗所用的劑量。→一杯你就臉紅了,因身體無法立即代謝掉的關係。
所謂臨床試驗,是用人做實驗調查,也就是說此類型的研究對我們是比較有實質意義
.TED演講特色,總是「承諾有餘,實現不足;雷聲大雨點小」→流行總是不明究裡,就脫口秀為什麼大家這麼認真在作筆記?
維他命C可治療感冒的神話,早已被證實破滅
.自來水,不管是軟或硬,都不會造成腎結石。而煮不煮沸,也與腎結石無關。
.《肝膽排石法》(The Amazing Liver and Gallbladder Flush)主要是基於安德烈.莫瑞茲個人觀點和理論,也未經美國食品藥品管理或聯邦貿易委員會審核或批准。→還有此人已死(2012年)

Part 4 食材謠言追追追
絕大部分食物裡面謠傳的有毒物質劑量根本很低→意指不要長期大量食用同一種食材,即使水喝過量也會出問題。
太白粉,如果用馬鈴薯做成的,完全沒有問題;如果用樹薯做成的,則「可能有問題」(因樹薯含氰)→如果製成食品時氰酸未清乾淨,風險問題。而且也反應在價格上,印像中樹薯粉約便宜10%。(待查)
.如果您還擔心「修飾澱粉」,那就少吃外食。只要偶爾為之,縱是所謂的毒澱粉,也不會讓您中毒。→昨天嘴饞,跑去吃炸臭豆腐和甜不辣。臭豆腐的油耗味我居然吃的出來,甜不辣跟我印象中的美味越來越遠了。這些都不打緊,主要是我看到攘往熙來的客人,大多挺著一個大肚子,我吃的很痛苦。因為這些人大多是常客,而我正吃著他們日常的餐點。次日早上多弄了一杯決明子菊花茶來喝,希望速速開我身體。難道我外食只剩麥當勞可吃了嗎?記得約二週前,早餐想狂野一下,出門到附近的早餐店吃。結果當天身體極不舒服,或許外食毒性不大,但我已吃慣了新鮮食材,一點點有害物質,我身體就會警鈴大作。總之,如果我要滿足口慾,只能挑大餐廳,但令我頭痛的是,台灣一個人餐廳館,沒市場。所以外食好像只剩麥當勞可吃似的。
.增筋劑(azodicarbonamide,ADA,偶氮二甲醯胺),本身是會造成呼吸道疾病,但是,因為它在麵食製作過程中會被分解,所以,增筋劑本身對消費者並不構成威脅。
.「山藥」的英文是Yam,美國卻把紅肉的番薯誤稱為Yam。
.水中毒:低納血症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血液中的水就會開始滲入細胞,使其腫脹。由於腦組織是被局限在腦殼裡,而其唯一的出路是與脊椎相接的孔道,所以,當以當腦細胞腫脹的很厲害時,腦組織就會被擠進這個孔道,造成致命的腦幹疝(brain stem herniation)。

Part 5 新科技與新問題
儘管水分子既小又簡單,但卻具有不尋常的性質。這特殊性質被認為是源自於它容易形成短暫且不斷變化的聚合物(有時被稱為「水團」)。但所謂的「水團」,其實只是一種概念,因為它們的存在只是瞬息(大約為十億分之一秒)。→大分、小分子水根本不存
.塑膠微粒的定義是「小於五毫米的塑膠顆粒」
遠紅外線本身幾乎沒有熱量的(我們身體無法感覺到),所以它的治療功效並非在於「熱效應」。也就是說不會讓你覺得像三溫暖一樣,熱得很爽。→有熱感是指近紅外線,卻無法穿透到深層細胞。作者推測遠紅外線是透過共振(因此會產生微熱),從而將能量傳遞到深層組織。
.正規的醫療機構目前將遠紅外線治療儀應用於物理治療,例洗腎。→家電宣稱的包山包海效果,全都沒證據。
.大麻,「四氫大麻酚(THC)」就是讓人「嗨到不行」的主要成分。→娛樂性
.大麻,「大麻二酚(CBD)」止痛。→作者推測加州開放原因是CBD的藥用性功能
.由於十多歲的大腦正在轉型,而大麻會擾亂此一過程,所以,青少年如吸食大麻,就很容易發生精神錯亂。
大麻在台灣是二級毒品→怪異的是酒和香菸卻合法
.Prallethrin音譯亞列寧,
.thrin字根「菊酯」
.菊酯來自於除蟲菊(學名:Chrysanthemum cinerariifolium)。所以菊酯其實是「除蟲菊酯」的簡稱。
天然的「除蟲菊酯」,英文統稱Pyrethrin
合成的「除蟲菊酯」,英文統稱Pyrethroid(更精確的中文是類除蟲菊酯、擬除蟲菊酯
.由於天然的除蟲菊酯會被昆蟲身體裡的酵素分解,所以藥效短暫。所以市售的都是合成。
.看到盛著水的廢棄容器,請記得把它倒過來,避免蚊蟲孳生→天龍人思維,我也這麼的搬到鄉間以為都說國語沒什麼問題,但鄉下人他們想法可不是這樣。因為那是他們種菜的水。嗯,搬到鄉下根本是災難,蠻後悔的決策。鄉下人的遠古思維不是都市人能理解的。我到現在還不能理解他們的邏輯,好像是稱作鄉愿吧。
.用鐵鍋炒菜確實會增加鐵質,但台灣多數人並沒有缺鐵的問題,而過度攝取鐵反而有害。

心得感想:
致癌具有程度上的差異,作者一直在拆致癌炸彈。大眾聽不懂是因為沒有臨界值的概念。只有「會」與「不會」的辨識。像亞硝胺作者也無法證明無害,只能說目前證據無法證明有害。如果只有單一變數,大家都能接受,但如果是百種以上都是這種論述呢?大家的大腦就抽筋了。看來只有當電腦數據化後才可能變成有效用的資訊。像烹煮時,有電腦透過影像直接分析和提示。不然這麼複雜條件判斷,其實已變得不可行。偏偏電腦對圖沒輒,所以食材分析全自動,大概要三十年後才會解決。這怎麼推算的呢?語音辨視要十年後才會成熟,影像分析不會比較快做出來。如果鏡片中可以即時辨識食物,才能徹底解決謠言問題。不然單靠腦力根本記不住,只能憑記憶中的過時且大量錯誤的印象,作判斷。當你去買過菜就知道,那種痛苦了。光要組合菜單就讓你筋疲力竭,根本無暇去管真假有機了。
《新世紀福爾摩斯-第三季 3.最後誓言》
這問題應該會先從手機實現,但目前居然還沒有人做出來,讓人蠻訝異。google眼鏡做一半就放棄了。我們的科技力真是弱後到讓我覺得可疑,該不會又以國家安全為由而沒開放吧!?人臉辨識都做出來了,食物辨識做不出來。這真的很吊詭,健保支出這麼大,把食物分析app做出來將可減少極大的醫藥費用,美、歐、中、俄,沒有一個敢做出來。真是怪異的時代,手機強大到不行,卻無法發揮其功能。而怪異的事還真的很多,像《Audio Recorder》《Personal Blocklist by google》都默默的下架了,有用的工具因不明原因下架。我們到底在進化還是在退化?結果內容農場之亂已沒有google app可擋,要擋只能用第三方(我不敢用)。
本書的價值在於推論過程,讓你看到的不只是結論,而是為什麼。這是一般書無法做到的,需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我覺得應該稱為燃燒小宇宙。非常的耗損精力和時間。
我也喜歡自己調營養配方,來提升腦力。我的終極配方是拿鐵咖啡(含糖)+牛磺酸+Q10,這可以把我腦力催到神之領域。那種腦力大暴發真的讓我著迷。但現在已非常少這麼做了,連咖啡都很少喝。代價不是馬上產生(數年後),其副作用的後座力真的很大。似乎我的肝腎受到不可逆的傷害了,以上試試一、兩次應該無彷,體驗天才大腦的感知力。但天天使用你的機體很快就崩壞(連續一個月你就出現病狀-不舒服),請小心試驗。

[2019年10月1日 兼聽則明+傾聽身體]
作者應該是很想幫助大家得到正確的資訊,但他也不可能完全正確。他是依據「目前」的證據,而每個人身體機能不同,許多食物對一般人是好對你是壞。像紅酒對華人大多是壞食物,那地中海飲食就不適合你了。早上起床是最佳傾聽身體的時間點,因為如果有任何不適此時是最強烈。像我的胃痛平常是感覺不那麼明顯,只有早上起床時才很明確知道虛弱感來自胃部。

書籍資料:
書名:餐桌上的偽科學2:頂尖醫學期刊評審用科學證據解答50個最流行的健康迷思
原名:
作者:林慶順
原文作者:
譯者:
出版社:一心文化
出版日期:2019/07/24
閱讀價值:中,第一本比較多重要議體,這本感覺反而像補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