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人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人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3月15日 星期日

鍛鍊思考力



前言:
繼續打發時間,有些事你無法改變,只能改變你能改變的事。讀不讀書是我唯一能改變的事。

隨記:
P.26 要培養出「思考」這樣的素質,就得多方閱讀。閱讀能超越時間與空間而得以接觸古人的智慧。
P.28 沒有寫下的點子,一點意義也沒有→我還是鍾愛自己的手札,當我需要認真思考時我還是會帶手札,手機畢竟沒辦法像紙筆一樣的筆順和展開。我用的是Note 10(有筆),別告訴我其他手機能比有筆的手機更好作書寫筆記。科技還沒超越紙筆,十年後再說吧。

P.36 法國作家莫洛亞:有一名學生,每天晚上喝下數杯以蘇打水稀釋威士忌的飲料,因而腦袋變得昏昏沉沉;於是便放棄威士忌,改喝白蘭地加薯打水的飲料,卻仍然酩酊大醉;接著嘗試琴酒加蘇打水。最後他的結論是「宿醉都是蘇打水造成的,這一定沒錯」。→查明原因的重要性,如果是蘇打水會讓人醉,那就單飲蘇打水作測試。
P.75 講道理的人,反而容易遭到詐騙。因人類是用《三段式論證法》。→三段式論證法的困難在於大前題之後的小前題常出現集合有跳脫的狀況。例:大前題:所有的人類都在呼吸。小前題:蘇格拉底正在呼吸。結論:因此蘇格拉底是人類。此推論問題就在於大前題的集合並沒有完全含蓋住小前題,這需要知識而不是只單靠邏輯。你得知道不止人類能吸呼且要想到這一點。意思就是「沒足夠的知識,邏輯是無用的工具」。

P.129 所有的「思考」都是根據「語言」而來→母語很重要(指國語),拒絕台語能讓你在脫貧上站在有利的位置。台語沒文字,你無法筆記。台語說是垃圾語一點也不為過。
P.145 在自由思考時,最會遇到的障礙就是「偏見」→如同上一句的筆記內容,當出現情緒性字眼「垃圾」時就是偏見,雖然論點正確,但已摻入「偏見」,這是在小事上不易出問題,但當需要思考一個超大範疇問題時,這一點點偏見會累成嚴重錯誤。如同信仰大多數入會走進宗教而被詐騙。當分析時先筆記,然後再刪除所有情緒字串、連接詞,剩下關鍵字。同樣用上面的筆記作例,關鍵字就是「紅字」,其他都是贅述。
P.180 在閱讀特定的著作或書本之後,有時也會深陷於特定的想法之下而不自覺。→這種定錨現象我也常發生,作者怎麼說我就跟著附和。但時間拉長之後會與新的思維衝突產生新想法,所以我把這定錨現象視為過程、必要的過程。透由作者對某一個觀點作最深入的理解。如果一本書中知識是前所未聞,就不要先用批判式閱讀法,先去理解其論點。當下次再遇到類似內容時再作批判式閱讀較為合適。一定會有下次,因為大家都是互相抄來抄去,尤其是創見(例:黑天鵝理論)更是抄的最兇(小黑天鵝、灰犀牛)。


心得感想:
思考不難,懶的筆記才是問題所在。像我的身體問題一堆,我很久以前就在作超展開來分析。最終把許多病痛都解除了。這張表是五年前的身體狀態分析,你得擁有這種展開的分析力,才可能把工作做好。記憶力再強也不可能辦到,這需要「工具」。很好玩吧,你不需要記住一切,只需要一點技巧。

本書中有些多部分寫的不好,結論更是帶有些弔詭假設「人類是被創造出來」。但大致上是不錯的思考入門教材。

[2020年3月22日 迴圈困境]
昨天到誠品找新書,但走完一圈發現盡是新瓶裝舊酒,了無新意。
新知應該是隨著時間推演而不斷產生,但現實卻是舊元素再作「重新排列」而已。
空手而回…
知識是如此的寬廣,但有興趣的卻是如此的窄小。
小說,滾。
宗教,垃圾。
科學,卡在量子力學的猜想,答案在黑洞裡是吧(梗)。
歷史,讀來讀去就那些名人。
健康,看到《恐怖的自體免疫疾病療癒聖經》還能再出版我都要笑出來了,錯誤知識遠遠流傳,傳成暢銷紀念版了。
財經,盡是再版再版的書,這邊的知識早已透析了,除了設備更新,本質就那些元素。
我似乎到了一個知識高原區,這邊看到的就是一再重複的知識,只是重新組合。
如果要再深研就進入了專業知識領域(ex:數學),但對我人生已沒什麼幫助了。
有點讓人沮喪的發現,新書只是一再重複的內容。
在某個領域鑽研,當大多未知區塊都探索完成後,跳脫似乎是最佳選擇。
何謂新瓶裝舊酒?《魔鬼終結者:Dark Fate》是個不錯的例子,詮釋了看到新書的感受。核心元素不變,只是重新組合。沒有新鮮感。也不能說沒有變化,看到的是莎拉.康納變老女人了,讓我心理有些…dark fate。



2020年2月10日 星期一

朋友與敵人



前言:
本書對朋友定義,再次下修,成為一個工具人。教的是如何化敵為友,讓人合作完成任務。

隨記:
P.15 人生不是只有合作一條路,也不是只有競爭一條路。合作與競爭常同時發生,我們必須靈活遊走於兩者之間。→欺騙貫穿全書,如果不騙你無法遊走於兩者之間。
P.17 《藤森總統》騙過圖帕克→這祕魯綁架事件深具啟發,藤森運用了兩手策略,以合作為手段麻痺恐怖份子。最終的目的是全勝,突襲解救人質。啟發什麼?合作是幌子
P.21 單獨監禁為例,古代的獄卒已經知道缺乏社會連結遠比刑求痛苦。人類有辦法忍受高度的皮肉之苦,但只要與世隔絕三天,就會出現幻覺、暴怒,最後陷入萬念俱灰。→真的嗎?為何我很享受孤獨勝於交流呢?
P.23 兄弟姊妹同時是我們的朋友,也是敵人。→父母提供資源是總量固定,一天就24小時。
P.29 逃脫不了「社會比較」,又細分向上、向下比較。→向上比自卑,向下比自傲。但向上比較能激發動能。
P.30 諷刺的是,我們合作最密切的人,也是我們最常拿來和自己做比較。→夫妻之間其實並沒那麼好相處
P.48 落於人後的感覺讓多數人不舒服→觀察社會底層的人就知道他們是多麼的痛苦了,樣樣都輸人。最後只能比道德制高點來刷存在感。之前遇到一個狗愛心媽媽,她的論點著實奇妙:狗是生命,指責我這知識分子書不知讀到那去了。呃…。狗是生命,那我就不是生命?妳吃的肉不是生命?植物不算生命?妳可以吃菜飯?那妳為什麼還活著沒餓死?養狗的各種神邏輯。
P.56 就算身邊的人沒說出口,我們的成功可能讓別人沮喪。→觀看facebook就會發現這演化,最後每個人只能貼出遊和美食,其他一概不能按送出。因不管你成敗,都是會造成負面觀感,成功時別人心理不舒服,失敗時別人看輕你。
P.75 權力在握的人,覺得自己是公路上唯一的人。
P.94 Google 原本以為自己成功營造出不需要階級制度的工作環境,最後發現行不通。缺乏階級帶來混亂與不知所措,公司需要經理負責設定方向與鼓勵眾人合作。→人多就會產生統整的需求,統整就需要權力,權力就形成階級
P.99 缺乏明確的身分位階時,協調變成一件難事。
P.100 領導者不只一人的團隊,比較容易出現成員死亡的山難事件→資源分散且成員不知聽誰的調度。
P.105 人才多的時,明星與地位高的個人會開始內鬥。搶著當老大。→夢幻團隊的天生弱點,無法合作。每個都是英雄,同時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支援(助攻),才能展現其優異能力。→凡事有優必有缺,對手不可能無敵。即使是完美,代價也是超級耗損為代價(對策:坐著等你燒光資源)。
P.111 階級制度讓人無法發聲。得靠點子管理,不能靠階級制度。一定得讓最好的點子出頭。
P.122 要做出最佳決策,身為領袖的人必須營造心理安全感,鼓勵眾人發言。→確保言論自由,中共就是做不到這事,所以發展的天花板總是很低。讓人不禁疑懷2049年時,國力還是跟今日差別不大。
P.193 我們說話的方式,通常比我們說了什麼重要。傳達溫暖的感覺。→難怪妹子的話這麼動聽,不假思索的就附和了。
P.202 能幹的人如果出糗會更討喜→這本書也在教人偽裝,以取得信任。真的有必要把事搞的這麼複雜嗎?如果我知道這個能幹的人在故意裝笨,我會更反感。而我非常容易察覺,可能導致我厭惡人群的原因!?
P.208 軍情五處,長期監視恐怖分子之後發現,多數恐怖分子在充滿慈愛的家庭成長,而且人緣好。因他們深深關心自己的社群,視非我族類為威脅。→真意外,社會邊綠人才是無害的人。因為邊緣人沒有動機去維護世界和平。簡單者,為何生育可以補貼?單身是得罪誰呀?還要被懲罰幫別人養小孩。
P.212 不論是工作或私底下的生活,最好的策略是建立長期關係。把單次的互動變成不斷往來,就能促進合作,讓潛在的敵人變朋友。→好招!只要還有下次,對方就不會造次。
P.232 有時欺騙是在合作→這本書越讀越像垃圾,餿味越來越重,你給我騙吧!我的目的是合作哦。(你信?)
P.236 欺騙會成功兩個原因:人天生信任他人、察覺謊言的能力過分自信
P.241 謊言警訊:不合常理的言行舉止。例如:視線一直在找出口、言行舉止不合、誇張的肢體動作。
P.327 如果有充分的資訊,先開口有優勢;但如果對方掌握的談判資訊比我們多,最好先禮讓對方。→搶先有定錨作用力和主導權優勢,但被打槍形勢就會反轉。
P.333 基於錨點的力量與談判的社會常規,不開口,就拿不到想要的東西。→別小看女人說謊的能力,如此自然還帶有點迷人,運將大叔直接被擊暈。

P.334 給自己讓步的空間,是讓競爭談判變合作談判的關鍵→先開口要個夢幻價,才有空間作讓步。吹牛吹到極限的代表事件-古巴導彈危機。

P.350 收尾很重要:你可以表達自己欣慰能達成協議,但千萬別表現得太快樂。以免對方認為你愚弄了他們。→我們永遠不知對方心理在想什麼,才導致這類的書像蝗蟲般出現。

心得感想:
本書核心:找出正確平衡。太多、太少都不好。

[2020年2月11日 笨蛋無法發現自己是笨蛋]
如果比對手聰明,當然欺騙是上策(只花費口水)。但問題是大多數人都是平凡資質。所以對平凡人而言,誠實才是上策。但越是下層越愛騙人,這是很玩味的現象。可能越笨的人越覺得自己聰明過人,所以才覺得說謊沒人看的穿。
P.S.當我搬到鄉下住時,發現這怪異的離均值表現。怎麼郊區這麼多說謊的人,而且說的都是睜眼說瞎話。例:我警告你,我家是律師世家!!(呃...妳怎麼在做仲介?)

[2020年2月11日 選錯書來讀了]
這本書的味道一直揮之不去,就是一股怪臭味。文字的意思是「算計」。心機這麼重真的是人際交流的方式嗎?如果與人都要一直這樣無限循環算計,真的能得到什麼?遲早會被更高明的人算計到。這本書給我的感覺蠻糟的,感覺在耍花拳繡腿、把簡單變複雜,像似技末之學。似乎不怎麼值得學習知識,反而是提防他人玩陰的負面表列。

2020年2月5日 星期三

思想巨人與經營之神



前言:
本篇請略過。
內容只適合自己回味,不適合他人。
因為人物誌太容易讓我聯想到政治、社會上的議題。
這就是意識形態表現,如果我是純理性,一切都是中性,沒有好壞之分
或許我證明了,我具有人性、我就是一個凡人。
看呀,人類是多麼不願意接受平凡的事實,潛意識可以抹消自知之明。

隨記:
P.211 貝佐斯(Jeffrey Bezos):1986年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在多家投資公司任職,幫助D.E.Shaw.& Co.建立成功的量子對沖基金。1992年當上副總裁。有一天偶然發現一個讓他震驚的事實,網際網路以每年23倍的速度成長。貝佐斯選了二十種適合線上銷售的產品,最後剩圖書與音樂,經分析圖書每年有1300萬印刷,音樂只有30萬和六大唱片公司寡佔市場,而最大的圖書連銷邦諾,也只佔12%。所以選擇Amazon從賣書起家。而且連續六年虧損,因在衝客戶數。股價才會不足,還一直連年上漲。→看看王者是怎麼篩選、怎麼思考,思想上一路推演到大寶箱,然後再回推現在做什麼是最佳。其中硬吃六年的虧損就是其思維逆推的可怕之處。不只有智能還有膽識。
P.214 巴菲特(Warren Buffett):六歲時他用2角5分買半打可樂,分拆每瓶賣5分。獲利5分。第一次投機是他11歲(得益於父親是位股票經紀人)→讀過巴菲特傳記會看見一位股神是集所有天時地利人和,所造就出來。試問自己六歲在做什麼?上次歷史低點在何時?想成為巴菲特不止五歲要抬頭,還要生對時間。
P.214 廚房裡不可能只有一隻蟑螂。→大同公司值得研究,被坑殺的散戶沒人會同情。
P.217 卡內基(Andrew Carnegie):1848年經濟蕭條迫使父親舉家從蘇格蘭移民到美國。卡內基一次去英國碰巧見到貝西默酸性煉鋼爐,這是一個新發現。迅速返回美國後,成立公司,並開始實驗貝西默煉鋼法。→在一個荒地,只要有心就會成就。尋找機會多的地方,更勝蠻幹。話說貝西默的故事讓人發現,商業機密的重要性。誰讓鴻海作大呢?李焜耀教會了郭台銘先進生產流程。
P.226 迪士尼(Walter Elias Disney):本人是一個嚴酷、強硬、極其自私自利和野心勃勃的商人。名言:當我是國王的時候,我為什麼還要競選市長呢?
P.232 成功的真正度量是那些可以擠進二十四小時的實驗數量→堆屍成功法,也就是每日研發進度。台積電等科技公司拼的就是這個,還真的要有熱情,這是一種燃燒生命的行業(健檢全是紅字)。
P.235 福特(Henry Ford):孩提時代就已顯現出對機器與工程的濃厚興趣。將朋友的手錶拆開再組裝好利用廢品製造了一個引擎。總是在尋找改進事物的方法。→我每天的任務就是改良、改進、優化。我瞭解那種感覺和樂趣。

P.238 比爾蓋茲(Bill Gates):不到十歲時就已經通讀家裡的百科全書。→資質,決定了個人極限。但眾人總是對這個嗤之以鼻。痛苦的抱怨他人能為何我不能?而師長更不敢說真話,只會說你努力不夠。然後你信了,接著憎恨自己,最後不是傷害自己,不然就是傷害別人作為出口。愛的教育(呵)。我沒有比爾蓋茲的資質也沒他的運氣,但還是能在這難用的機體條件下,還是有方法過比較好的人生。為何學校、家長不肯這麼教呢?沒老二就別幹別人,沒子宮就別生孩子。這很難直說嗎?
P.241 季寧(Harold Geneen):沒有季寧的支撐ITT公司整個垮掉了。→他是工作狂,而且樂在其中,什麼叫狂呢?每天工作到凌晨,公司只剩下他這位CEO在挑燈夜戰。興趣與工作相同,這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特質。連我都不是這種人,期權交易跟我人格特質共嗚度也只有80%。我喜歡獨行、走不可知未來的路徑,但我不喜歡高風險。

P.244 吉列(King Camp Gillette):1895年,他為軟木塞發明人工作,給了吉列一些建議「發明一些人們使用的東西並賣掉它」。吉列牢記在心,並且注意轉向了安全剃刀。為了開發一種新的改進方法,吉列向MIT治金專家請教,但他們認為吉列的想法是不可行,但吉列並不死心,繼續尋找欣賞他想法的人。這個人就是發明家Willian Emery Nickerson。他也是MIT受的教育。→如果你在創造未來,就要習慣被拒絕。因為未來產品本身是很可笑的,因為前所未聞
P.247 葛洛夫(Andrew Grove):在納粹統治下的宏牙利渡過了童年,1956年共產主義俄國入侵了宏牙利,葛洛夫和家族成員認識到他們在錯誤的政治勢力之下。先逃到澳大利亞,然後去美國。→不到一百年前,沒有國界這東西。而今日你不能想住那就住那,卻認為擁有自由。我不喜歡台灣人的民族性,卻也由不得我。因為我被他國拒於門外。
P.247 哥倫布發現美洲時並沒有一個商業計畫。→不可能對未知做計畫,所以成功者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計畫。意思很明白,對手也沒計畫。
P.258 本田宗一郎:「對我來說,成功只是經過反票的失敗和反省才能獲得。事實上,成功只代表了你所有努力中99%的失敗後,那1%的結果。→誰能知道我承受的壓力呢?沒有。因為他們 把失業壓力和破產壓力放在同一個級別。這好像不夠生動,戲劇性的說法:老子不幹了和老子跳樓去是同件事。
P.263 艾柯卡(Lee Iacocca):福特二世利用敬畏來進行控制。員工得為那些最不可能接受的理由行動。艾柯卡一方面看起來儘量不威脅到福特的權力,而另一方面卻要做好工作以免被解雇。艾柯卡是為了自己的信譽才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麥肯錫推薦給福特一個上層包含主席、副主席、總裁的新管理結構(當時艾科卡是總裁)。→最後福特以「有時候我只是不喜歡某些人」解雇了艾科卡。然後他轉戰到及及可危的克萊斯勒,成功救援。一個人扭轉了二家公司(福特、克萊斯勒)。讓人見證到領導者的價之所在。但今日的薪資已超過大多數領導者的價值。真讓人玩味的相對性vs絕對性 之間的價值變化。
P.268  坎普拉(Ingvar Kamprad):IKEA提供飲食服務是一個經營策略。因為人們多是遠到而來,到Almhult)他的店鋪。→今日還保留,但沒人會對IKEA的速食區感到可口。變成一種怪異的歷史遺跡。
P.274 克羅克(Ray Kroc):看著顧客在60秒內收到他們的食品,和一個非常有競爭力價格、有限品類的菜單。克羅克確信速食(1954),會成為下一次飲食業革命。運用他25年的銷售技巧,他讓自己受雇於麥當勞兄弟公司,說服他們許可使用他們的名字,作為回報。他的策略:買下餐廳預定的土地,然後租給特約商家,一來控制、二來賺更多。最後於1961年他僅用270萬美元買斷股份。→麥當勞兄弟在作業流程研發有能力,但企業營運完全不行,最後還是賤賣股權。除非你見過世界,不然270萬美元,一定讓人心動不已的收購價。話說回來如果你是早餐店,有人花270萬美元買下你早餐店的一切,你會怎麼做?這樣看來麥當勞兄弟選擇並沒有什麼問題。當時一定存在很多麥當勞兄弟做的事,只是最後只剩麥當勞稱霸全世界。
P.277 雅詩蘭黛(Estee Lauder):轉捩點於她第一瓶香水《青春之露》(Youth Dew)沐浴油,後轉向香水。開創許多行銷技巧,最著名的是,在購買時附贈免費禮品。→主要是價格破壞,最昂貴的原料和親民的價格。從雅詩蘭黛的不上市做法讓人感受到,品質宣言。如果一家公司為了賺錢,必然上櫃上市用股票換鈔票。如果花點時間研究全聯就發現上市前和上市後的光顧,感受差別極大。尤其是價格。另一個就是青春之露這名字,與SKII的青春露太相似了,然後回去查SK-II原名:Facial Treatment Essence (Pitera Essence)。嗅到一個股怪味,怎麼名稱中完全沒有青春、露,卻能叫青春露!?台商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政府的標準還真是各種不一致。科學有場力現象,國家有廠力表現。真是很有意思。
P.292 摩根(J.P. Morgan):有喜好讀書的習慣,部分由於他對商業和金錢的興趣,部分由於他虛弱的體質。→我很了解幾體弱的痛處,有心無力。大家假日還有力去郊遊,對我來說那是一種體力上耗損。我連該不該出門去泡個溫泉都會考慮再三,算了大家無法理解。我真懷疑我的基因大半是女性屬性,只是有男性生殖器官。人格可男女切換。所以跟我談論「多元」性議題,我只覺得幼稚。我的是「次元」性問題。那些多元都太低階了,對於我這宅到不行的人。早研究過性的問題到更深一層次。乖,找個異性結婚生子吧。這個方式不止簡單明瞭且通過歷史驗證的最佳路徑。性別不能選,能做的只是善用這性別的優勢達到目標。例女性大腦適同時多功,男性適極端專注力等特性作發揮。
P.293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摩根認為這不僅僅是一場災難,而且也是一次機會。摩根透過支付一筆替代金的方式避免徵召(3百美金)。1962年創辦達布雷.摩根公司。1864年摩根已擁有五萬美元的資產。戰爭結束後,摩根卻變得更富有。→沒人記得替代摩根的小兵,但後人卻讚嘆摩根的偉大。一個決策,一來一往,產生的差異是如此天壤之別。為了部落而戰,死的是你,得利的是權貴。選舉選完了,才發現浪費了數個月的時間,卻對人生無改善。噢,大多數鄉民並沒那智慧想到這差異就是了。如果他們有智慧他們就不會去參與選舉,所以切莫浪費時間在沒有慧根的人身上,尤其是年至中年還迷心於道德制高點的那群人。如果有餘力還是去幫年輕人解惑比較有效益。
P.295 盛田昭夫(Akio Morita):50歲後,他花時間從事潛水、滑雪和打網球,以便積蓄精力。→我得加強重力訓練量才行
P.300 有時你必須為了一個機會付出高昂的代價→機會具有稀有性,人生能遇到約三個大好機會,全錯過就一無所有。而生命有限,所以對一個大好機會,賭下去是理行的行為決策。
P.310 洛克(Arthur Rock):做一個好的創投家必須善於聆聽別人的話,有廣泛的興趣,並且最重要能理解別人,這才能需要花數年。→這個明顯不適合我,個性就非如此。
P.310 錢用所有民族都能理解的話言講道理→妙,代表我根本不該把精力去學英文(弱項),而是去賺錢(強項)。
P.313 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是人,而不是機器和廠房構成了一個組織。→讓人想起宏達電,為何出現叛徒。老闆眼中的人是耗材,竭盡所能壓榨。員工感受不到歸宿感,自然就沒有忠誠。家賊難防,可能是大掌櫃的問題。而法律再次展現保護資方、迫害勞方。如果有感,就該發現台灣不是法治而是人治。這是一個重要屬性的發現,有益於未來做的任何決定。因為它是個事實,依從事實做決策,而不是理想
P.331 豐田英二(Eiji Toyota):凌志轎車在日本國內精心建造起來的高速公路上進行長距離試車檢驗。這些高速公路完全模仿美國、德國以及英國的路況建設的甚至連路標也複製。→做好一件事,背後的投資開支是很驚人。台灣人喜歡省工、省錢,要把事做到好,這樣的想法就太異想天開,許多問題是在實測中才會發現,憑空想不到。台灣流行「偷吃步」,結果狠狠的被黑心油事件打成豬頭。人不正、行不正,最後還有人信。另外台灣下層人真是夠卑賤。窮,就沒有選擇的自由,只能繼續買該品牌的產品,因為只買的起最便宜。政府居然還讓該企業活著,這到底是多麼恐怖的政商利益糾纏。
P.337 韋爾(Theodore Newton Vail):年輕的時候,一定要願意幹別人幹的工作;長大以後,絕對不幹別人比自幹的好的工作。→條件、現況,決定當下的最優決。

心得感想:
這本書因篇幅把所有艱難困境都一筆帶過,這會讓人產生一種嚴重偏誤的錯覺。什麼叫費盡千辛萬苦,完全無法體會。這邊會有一個錯覺,危機終究會解除,但能列在本書的都順利解除,沒在本書出現的大多數都默默無名的失敗者,被人遺忘。
我還真的比較欣賞老派公司命名法,就是以自己的名字作公司名。那是以個人名譽而奮鬥的企業意含。
這些巨人都在做同一件事「革新」,打破現存的架構,建立一個更有效率的模組,再插進社會結構中。雖然我不喜歡Uber,但他們做的社會低效率破壞,讓人讚賞。政府的表現看到的是一個醜惡的共犯結構。你期望一個連計程車業都怕的政府能做出什麼大力改革呢?哈,總歸一句話帶過,台灣精神(神邏輯)。
看這麼多成功者發現方法完全不同,有的保守有的主動、有的紀律有的破壞,但都通往成功。所以方法沒有一定,是否發揮個人特質優勢才是成敗的關鍵。當然我指的是自己能掌控的部分。運氣絕對佔據主要成敗,但你也無法掌控。成功很玩味,你要做的就是拿到候選人資格(門票),剩下成就高低是隨機產出。如果你連門票都拿不到,你是完全與成功無緣。這是奇妙的世界運作原理:努力是為了取得一個機會,不努力是完全沒機會
歲月是個奇特的屬性,年輕時不知道這東西為何物。以為是多餘。年長後才驚覺歲月的影響力。最近年節長假我依計畫準備作交易系統的歲修。把累積一整年的問題,作一次通盤的處理。前三天,天天咖啡、牛磺酸、Q10、綜合維生素。這三天我感到智力回來了,天才模式!!看到文字間的關聯性、穿透所有記憶宮殿。真讓我感動不已!!第四天胃炎發作了,嗯,操勞過度,消化系統先反應。然後就病三天才康復。歲月,你…。唉,好吧接受這個事實、接受這個現況。機體就這樣,不容你任性。意味著我的成長暴發期已過了,不太可能會有橫空出世的表現。維持目前狀態就是最佳對策。引申出一個邏輯,年輕時別待在舒適圈,要盡一切所以超越自我。上了年紀時要學會守住個人最高層的舒適圈,別掉下去。

[2020年2月6日 資訊vs新聞]
為什麼圖表給我感受是理性,而中央通訊社給我的感受是情緒?中央通訊社算是官方網站(資助者),但做出來的品質卻連一個大學(Johns Hopkins CSSE)都不如呢?中央通訊社只有一堆情緒文字來傳訊息,而圖表卻表達出我需要的資訊。死亡人數565人,康復人數1198人。還有感染人數的變化圖(非線性發展)。一目瞭然!!這才是資訊。而中央通訊社看了半天還是不知道現在發展如何了,只看台灣人在國外染病被隔離。實在不懂這種千里之外的事有何重要性…。
或許這就是資訊和新聞的差異,新聞沒營養,多看只是浪費生命。而我們需要的是資訊,正確的資訊就能分析並做出最佳行動。看到大家在吵有人買了百盒口罩的問題,只是掉進情緒漩渦無法自拔。為何這些鄉民就是不肯花時間去研究一下《病毒》是什麼(蛋白質外殼+DNA(RNA)),買罐漂白水(破壞蛋白質)和重複用口罩就解決了。在那排隊搶拋棄式口罩,怎麼環保天天喊,一個病毒就嚇到自己的政治正確不見了…嘖。證明鄉民的卑賤,當中共打過來,第一個衝出去投降就是這些天天高喊愛台灣的人。


[2020年3月9日 衛生紙之亂]
這事是造謠而起,但也突顯了各國並沒有能力處理瞬間大量的衛生紙需求。
所以我要找時間去補個貨才行。
沒為什麼,因為你不知道會不會發生,但如果發生那是屁屁的悲劇。
「必」須品,這絕對不是口罩有替代方案可解決的東西。
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傻瓜才相信政府,不建議大眾戴口罩。
這舉動意圖很明顯:口罩缺貨、希望部分傻瓜先得病以分散未來醫院壓力。

2020年2月2日 星期日

訂價背後的心理學



前言:
讀這本書是對商人的基本攻擊策略有所防備,現今商品行銷已演化到更深層心理操作,你的預期反應,早在他們算計之中了。讀完這本書至少能省一台iphone的錢,很划算的投資(閱讀時間)。

隨記:
P.27 這個產品,跟什麼擺在一起賣?→這個心機超重,試想星巴克陳列在便利商店,星巴克咖啡變成比價標的,結果就是被篩去的選項。所以想裝高檔貨就要想辦法讓自己商品放在高價區。這是價格也不是價格的問題。
P.32 我們會把產品拿來跟以前體驗過的類似產品做比較,把體驗過的東西當成價位基準。
P.33 產品的效益矩陣→似乎是廣告業的標準分析方式。消費方可用這張表反推廣告商的邏輯。

P.45 檢視成本僅能讓人知道必須收取的最低價格,而非最適價格,因為最適價格要看你的銷售數量而定→意思是賠錢的生意沒人做,然後有利可圖下盡可能讓利潤最大化。
P.53 差別訂價法(價格差異化):讓經濟寬裕的顧客多付、沒錢的顧客也能滿足。→入門款感讓你覺得不順手,而進階款的價格又讓你心在抽痛。是的iPhone就是玩這套,記憶體加大貴5千(約貴2成)!?但沉沒效應讓你就只會選256G版本,人性呀!早被商人算盡。此題如何解,跳脫框架:不買iphone。理由:蘋果沒有不可替代性的服務,非它不可。
P.70 市場研究最能看出來的,不是問題真正答案,而是受訪者的決定有多容易受到影響。→如果有人問我這商品願意花多少錢買?答案永遠是0元,這就是市場調查無用理論的由來。
P.76 當產品被拿來跟競爭對手比較時,價格砍掉1塊就可能有更多人購買。→尾數9的由來,消費者很討厭,但就是有效。兵不厭詐。反過看,就是這商品存在很多同類商品可選。
P.87 價卻不引起顧客反彈的心理學技巧:賺最多的品項才調漲,但是全力宣傳沒調漲的品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招超有感,每次漲價都是我要買的品項。我不想買的都不漲。
P.91 讓消費者對產品的標準價格的記憶變得模糊→作者舉可口可樂,價格一直在上下跳動。我記得住麒麟啤酒賣33塊。但可樂常常用特價、原價、調整價讓我印象模糊。
P.97 錨定法: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當第一眼看到標價就會牢記在腦海裡。→伯朗罐裝咖啡太經典了,偶爾還是會買一罐來回味(藍山廣告的感覺)。但它的萬年售價真讓人讚嘆,通膨像似幻覺。嗯反過來說,它敢漲我也不會買,錨定效應就是這麼強烈。
P.116 低價策略:如果你要的是市占率。→除了市占率低價策略還真的很傷,因為有些產品就是小眾市場,貴一點也會買,但便宜一點也不會再增加客源。或許這就是電動車貴的原因之一,這是奢侈品、是小眾市場的產品。精品絕對不會便宜,除非他不是精品。精品賣的是品味不是實用
P.127 因應競爭的最理想策略是「擠壓」:推出兩種產品,一種品質略佳於對手且價格較貴,另一種競爭對手的產品稍稍便宜。→品質,資訊非對稱性。每次讓我站在同樣產品前想半天的問題…。我一直很想戒掉這個毛病,應該直接挑大廠中較貴的產品,拿了就走。男人痛恨逛街,是真的有其困難之處。天呀,怎麼把半天時間花在這比較上,真是浪費。但女生卻樂在其中,真是詭異。
P.144 雙曲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指一般人認為金錢的未來價值,遠低於現在的價值,寧可要眼前的較低的酬勞,也不要較高的日後報酬。→這點對我無效,因為我有「遞延快感」的習慣。但對大眾這似乎沒辦法免疫的現象(寧可一鳥在手,更勝明日得二鳥)。
P.145 延遲付款,但立刻提供產品的效益→卡奴就是過不了這關,但人們卻因此害怕信用卡,讓我也很訝異。畢竟信用卡真的太方便了,其中一項功能更讓我激賞。手續費與付現的人平均分攤,意思是我不止是便利,還享受攤平服務成本。售價不變,那信用卡3%抽成就只能攤平在每個購買者(一半用信用卡、一半付現)。世界讓人作噁就在於此,光明正大的吃別人豆腐。其實我還蠻爽的。
P.153 同儕效應:只要有人花了大錢,其他人就會加碼跟進。→避開結伴逛街。
P.157 互惠:接受了無條件贈品或協助的人,可能會因虧欠感,而花更多錢來回報,或購買本來沒打算要買的東西。→這招超賤,而且我沒抗性。提醒自己留意商人對我使這招。
P.163 電信業者為什麼把資費方案搞得這麼複雜?讓顧客沒機會拿來跟競爭對手的資費方案比價。→Costco的商品就會發現這特徵,你永遠沒有辦法拿同樣商品在市場上比價,因為那是專為Costco專門製作的包裝。是的,包裝不同你就不能肯定品質是否一致,也就無從比價。
P.180 免費,是幫顧客省去一個購買決定。→蝦皮怎麼作大?免運費。免費根本是毒品,一吸就上癮。但商品還是要錢,且沒有比較便宜。另蝦皮不保證買到真貨,看不見的風險其實貴的嚇人。
P.182 「免費」是在潛意識向顧客暗示「獲得好處卻不必考慮壞處」→百貨公司一樓專櫃提供免費試用品,這效果極大。只要你滿意,你就成為主顧了(量你不敢去網路上買來路不明產品)。
--
後面略過,都是以上的組合技或企業對企業反制的教學。像買貴退差價這種策略不是對客戶,而是給對手一個警訊。

心得感想:
最近在嘗試保養品,因為開始出現皺紋了。查資料時很有意思,SKII的除皺保養品訂價超高,但被外國研究價高且沒效果。然後SKII反擊說它的產品是適用亞洲人,並不適合歐洲人(註一)。然後香港也作出評比,也直接打臉SKII。接著我就沒找到廠商怎麼回應,且我也不在乎。反正我省下上萬元去嘗試SKII的產品了。外加發現市售產品並沒有除皺效果好的保養品,猜想皮膚之所以是皮膚就是它的隔離能力超強,根本不會吸收。所以保養品最多就是做到清潔、保濕、防曬。再進階的除皺、淡班都只是感覺良好的效果。話說SKII為何還能佔據銷售第一名呢?本書是有解答,但也發現本書沒提的是「廣告」。SKII的廣告費沒在手軟,名星加持、置入性行銷。而置入性行銷,並沒那麼容易被發現,會被你第一眼看出是廣告那只是失敗的作品。以你為你偷窺到網紅的住家,其實實況主早已精心佈置過(還受廣告商的指點:要有點亂才像家)。然後再思索為何藥妝店開架式商品只要5百元,SKII能賣5千元。效果差十倍的可能性?我的策略比較特別,有做就有60分的概念。我需求只是能達到60分的產品。
參考:
除皺霜不去皺 貴未必最好
註一:事後補查找不到資料,印象是從某個討論版得知訊息。

[2020年2月3日 eToro廣告]
這廣告最近天天在轟炸我,惹到我的注意。
eToro提供的服務「複製跟單」,很詭異的設計。
史蒂夫鑽研全球投資(專家),你在玩電動練巫師(門外漢)。
只要你跟著史蒂夫下單就能獲得相同報酬(奇怪的推論)。
eToro
問題:
一、跟單必然是他買完你跟著買,他賣完你跟著賣。理論上可行,實務上「滑價」。
二、史蒂夫同時開二個帳號互洗倉位,他只損失手續費,卻賺到eToro的獎勵。如果史蒂夫就是eToro呢?這是最近玩交友軟體發現的現象,美女大多是機器人(bot)。誰有誘因創造bot,且不積極處理bot呢?答案只會是交友軟體公司自己弄出來的bot。
三、你正在別人設計的遊戲中玩,人家已在你頭上架一把刀。當遊戲刪除你將一無所有,你沒有從中得到真實本事,虛擬角色再強也無法變成真實。
四、如果這東西好,為什麼要送錢?到底作交易的手續費是貴到什麼程度,能倒貼讓你玩呢?



結論:
投資沒有捷徑,這種抄捷徑最後都死的不明不白。連投資原理都懶的去研究理解就注定要來股市賠錢。這錢不如拿去給老婆花比較實在,至少你得到愛人的真心,而不是股市的絕情。
呃…我想說的是廣告打太兇是有反效果,尤其是那口音更是惱人。eToro,請找個專業的廣告商吧。


300個聯想破解遊戲



前言:
無言

隨記:
不想記錄

心得感想:
想說來做些動腦活動,但本書製作品質實在很糟。
.題目描述不清楚,居然還有腦筋急轉彎的搞笑題。
.校稿也不佳,發現關鍵句是在解答中才出現。
.解答就只是結果,過程運算從缺,不知為何算出來。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半部論語治天下


前言:
書荒,到了飢不擇食的程度。奇怪了,到底想讀的好書都躲到那去了?

隨記:
P.13 論語全文的核心,即在講仁,講倫理。「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感覺怪怪的,倫理這個字意味著,秩序、順序。而「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並不是論語的核心,而是細項吧!?
P.25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前者死背,後者空想。只有學+思=有效果
P.49 儒家人格特質:溫、良、恭、儉、讓。溫和、善良、謙恭、自抑、謙讓。→儉這字三種說法:「節儉、節制、自抑」,作者翻成自抑,有點摸不著邊的感覺。這套哲理似乎不適合今日,社會已接受能力越大,責任越重的哲理了。有本事就要勇於表現,才能出頭。如果你有本事,為何不早說呢!!古代的生活步調太慢了,吃飽撐著。做一堆前戲。大哥,請直說吧。我很忙,別客套了。
P.57 貧而樂,富而好禮。→當身處問題中,快樂只會自我麻痺。如果把「樂」翻成積極,才合理。如果孔子就是指名快樂,那孔子論點就是錯誤。越窮越快樂。相信快樂論的人,麻煩大了。
P.61 道德屬於倫理,倫理源自「利他」的關懷,為了別人的利益,自願節制自身欲望,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道德怎麼會歸倫理管,順位搞錯了吧。「利他」本質也有問題,自救而後救人,才合理吧。例:不會游泳,跳下水去救人。我覺得儒學根本就有問題,泯滅人性。我願意幫助是因為我有餘力且我想這麼做,這跟利他是不同的邏輯。父母對子女的付出也不是利他,而是利己。生孩子本質就是延續自己。
P.78 放於利而行,多怨。→凡事只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會引起很多怨懟。
P.81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伯樂很稀有,不如自己努力發光讓眾人發現。火候到了就要力求表現,別在那玩「溫良恭儉讓」。現在時脈很快,大家的大腦都已超載了,無暇細思你深層用意。
P.108 子我問三年之喪→宰予看見禮的問題,孔子堅持治喪三年。現在看就知道孔子是錯的。這裡提出來是因孫震試圖幫孔子圓回來,結果是欲蓋彌彰。錯了就認錯吧,硬拗更糟。
P.116 性相近,習相遠。→人的天性本來差不多,後天的學習和環境使其差別擴大。
P.187 求仁得仁,道德本身就是生的目標。→我讀到這很想棄坑了。我的目標不是這個呀。我要的是幸福,不是道德,更不想殉道。
P.260 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物動。→終於知道顏回一臉迷惑為何了。這禮字有問題,應該在指理(道理)吧。

心得感想:
孔子的思想脫離現實,跟童話故事同出一轍,故事過程依照「仁者愛人」邏輯處理萬難,最終王子與公主(君君論)結為連理,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完美)。還真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大夢想家。儒家用了三個頂尖人物證明不可行:子淵餓死、子路戰死、孔子終生不得志。
孫震這麼推崇倫語,那請告我一件事,為何別人吃肉,我只能喝湯?而我還得依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位階來奮鬥人生。儒學的秩序已破壞公平。任何一個理論超脫現實,只能活在理想,並不是好事。共產主義也很超然,共產是多麼崇高的理想。你會推崇共產主義嗎?
本書提到現行學校廢除倫理教學,我也是蠻不認同。因為倫理是通識、是社會的普世價值。這就像學數學不教四則運算一樣,直接教代數、微積分。四則運算是數學的基礎共識。對小朋友而言,普世價值是未知呀。學生連男女關係都還沒搞懂,就教多元家庭。我們的教育體系真是病態。國力衰退並非偶然。因學校教出一堆怪物,只會台語不會英語。去中國化的代價就是去中華歷史的智慧結晶。台灣從來都沒有自己的高度文明過,只有九族落後蠻夷文化。日、韓文化源於中國,跟這些次級國家學中華支派,有沒有搞錯呀。我沒說中共是文化,我說的是中華文化。
上述中的「普世價值」並不是說其是正確,而是大家接受的價值觀,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普世價值也存在很多錯誤。像對神明不可不敬。這是荒謬的共識,卻被認同。去廟堂比中指,警察會來抓你,還真有法條(法律也有問題)。你沒做錯的事,社會卻會懲罰你。這就是普世價值、社會的道德標準。即使不正確,這世界就是依此在運作,要懂得被動配合(幹私法正義別明目張膽)。
孔子的標準也因人而異吧,管仲刺殺公子小白,已非仁也。孔子因其造福百姓就是仁,還真是雙重標準。也就是說孔子在論道時用義務論,對人卻是結果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殺人就是違反仁)。
本書在後半部就一直重複前面的議題,實在無言。這本書沒彙整,像是把一堆單篇手稿匯集成冊。

[2019年12月27日 知識傳播的改變]
雖然我不喜歡TED,但也擋不了這新方式的知識分享-線上有聲書。
TED
Youtube上也很多,有教人數學做弓賤學,我還是不能理解教人做弓、賤學是靠什麼獲利。這些都會被上黃標,或許真的有人喜歡分享不是在意錢!?

[2019年12月29日 隔行如隔山]
看到撩妹影片,突然發現我分不出真偽(可不可行)。
感覺像是Lv.120的法師變成Lv.1的戰士。
全新領域,我的知識、經驗、技能,完全無用化。

[2020年1月13日 愛情]
最近在看網路愛情教學,我真的好困惑…
她在說什麼,為什麼我覺得很情緒化,但她的表情又一臉正經。
覺得她能提供有用的資訊,就是她對事情的看法。
那看法就代表這類女生的思維邏輯與價值觀。
她認為自己表現的很理性、知性,但那水準對我來說是情緒、無知。
讀蔡康永的書,天呀。這知識水準...唉。


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

順勢合作



前言:
我原本以為是解說最近流行的找隊友的合作模式(featuring,ft.),。但讀到一半才發現是本企業管理書,主要是講改革時的協調合作。

隨記:
P.43 正規合作vs順勢合作→接受自私,找出最大交集。

P.45 進行順勢合作時,需要衡底改變三種成見
一、擁抱團隊內外的衝突與建立內部成員連結→找出真正的問題
二、有系統地實驗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列出所有方案
三、不應再企圖改變他人,應該試著改變自己。→設身處地,以對方立場思考。
P.51 (細胞)在合作中,最古老、最強大,也最自然根本的力量,就是極欲形成夥伴關係。生物並不是孤立自存、無拘無束的個體,每種生命形式都會依賴其他生命形式。當人際感到沮喪時,想想大腸桿菌,不喜歡卻需要,而且具有條件式(只在大腸中)。
P.58 敵視很誘人,因為它向我們保證,我們沒有問題,不用為我們所面對的困難負責。→一念之差,將導致合作的所有路徑都封死。只要想法根源是敵對,就不可能產生合作的任何想法。所以第一步要放下敵視的直覺心態
P.66 在面對問題時,通常有幾種方法,而合作是其中一種,而且並非總是最佳選項。→通常合作的目標不是皆大歡喜,而是大家不反對的交集為目標。最小阻力曲徑
P.80 處理疑難局勢的四種選項:合作、強推、適應、退出→看完發現只要有權力就不用妥協(合作=喬事、適應=忍受、退出=閃人),感覺這本書像在文創,只是用比較溫和的字說明正常人做的事。

P.90 避免衝突只會加深問題→解缺問題需要展開所有節點,避免衝突只會造成讓該知道的節點,而沒發現到
P.95 改革的實際工作並不是從現有的固定選項中選擇,而是隨著合作展開,共創出新的選項。→多人合作的最佳選項,在一開始是未知、不可預測。因自己最多知道自己的目標。
P.96 人並非不喜歡改善,而是不喜歡被改變。→要旨就是誘導對方自願改變。

心得感想:
找錯本書了,沒想法。

2019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哲學大爆炸



前言:
讀完發現中文書名蠻符合事實陳述,哲學大爆炸,內容崩的亂七八糟。

隨記:
P.19 美國父母在這種蠢事上跟他們的小孩撒謊(聖誕老公公的故事),然後小孩長大後發現,他們的父母對他們撒謊,難怪美國小孩心理狀態都亂糟糟的。→這句話很嘲諷,但要讀完本書才會知道,嘲諷最大的是作者自己本人。但我喜歡這句話,因為對台灣也很切中要害。難怪台灣年輕人心智,普遍都有問題。要被社會血洗後才會認清事實。沒必要的歷練…如果從小就教導「真實」世界觀。
P.19 「騙子」解釋:基於某種理由,過去美國兒童被教導要相信有聖誕老人,可能是因為他們的父母覺得這是個好辦法,可以把他們嚇到變乖。孩子長大了、不再相信聖誕老人了,卻又被認定騙自己的孩子去相信聖誕老人是個好主意。→不乾不淨吃了沒病,所以也讓小孩亂吃。傳承教的不是正確,而是死不了。
P.20 「瘋子」解釋:心中有些東西是分裂或解離的。→理性與感性是分離,例理性不相信聖誕老人,感性相信。這之間的拉扯,導致行為模式的不一致性。
P.23 「騙子」與「瘋子」解釋從深層來說是相似的,因為「騙子」訴諸於人際層次的分裂。「瘋子」則訴諸於個人層級上的分裂。靠陰謀運作建立於謊言之上的社會是精神分裂的;瘋狂的人則對自己撒謊。對別人撒謊是騙子,對自己撒謊是瘋子。→王莽是瘋子,最後他失敗歸於內心已分不清真假。要騙倒所有人,必須先騙倒自己。而最後代價就是錯亂的心智。
P.24 馬克思主義-騙子。神職人員對世人撒謊,讓有權勢的人保持掌權。→神學賣你一個死後的夢。這有趣之處在於馬克思主義本質與神學有異曲同工之妙。
P.26 瘋子不知道他們瘋子,騙子通常謊稱自己沒撒謊。→-1✖0=0,-1✖-1=1。以上出現符合邏輯A✖B=C。而問題是本源A就錯誤,而大腦無從發現。因為結果符合驗算。
P.34 你的意義是什麼?→作者這裡寫的蠻糟。我很明白的不信聖誕老人,那我的人生目的不管是什麼,都不存在。作者玩弄信念程度的議題。對我卻是無效化。作者運用的是用你的信念問自己。自問自答,心理學、神學的101招術。明顯在操控讀者,除非你知道作者在玩什麼不然就會被操控到。也就是除非你知道原理,不然你會上當。本書不是教人知識,而是作者用知識在唬弄人。
P.40 邏輯的精髓在於自我矛盾律,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在同一時間的同一個面向上,既是A又不是A。所以邏輯的目的,是帶領我們從跟自己不一致的狀態,進入跟自己達成一致的狀態。
P.44 邏輯悖論:經典例子「這句話是假的」→邏輯要排於於自身集合,類似0不能當除數。
P.57 在最純粹的邏輯深處,當邏輯學家在談論邏輯本身的時候,他們會說些極端不合邏輯的。→邏輯學家面對未知時靠的是什麼?直覺而非邏輯。邏輯必須有所本(知識)。另一種解釋是邏輯不可自我驗證。 邏輯的極限:邏輯無法處理未知、邏輯不可以自我驗證。邏輯是一種分析工具(方法),不是答案(目的)
P.232 人類是矛盾的、悖論式的→精神與肉體互為獨立且相依。精神追求夢想,肉體追求物質。而作者在解釋這矛盾不止複雜還很凌亂。硬要從航海推導到代理孕母,再拗到聖誕老人。何必呀!

心得感想:
有時想為何許多人不喜歡讀書呢?可能問題是卡在前面20%卡藍條(讀很慢)。尤其是很陌生的領域。這類問題好發於外國作品。因外國作品結構是先說重點後詳解。所以前面知識密度極高,導致認定後面也很難啃的錯覺。本書更經典,讀完導論和Part 1就結束了。剩下不讀還比較有益且無害。
感情問題,太多事卡住全因感情。如果放手感情因子。答案都立即顯現。所以不是去處理感情問題,而是排除感情因子。化繁為簡。追求完美是作繭自縛,把自己當聖人已脫離現實面,人類特有的毛病。
共產主義看見公地悲劇,但今日的減碳運動,卻沒有多少人看見與共產主義一樣之處。口號都是賣一種高尚的目標。本質都是為統治人民和增加稅收的說詞。
本書賣點是作者背景(《The big bang theory》影集的編劇),但讀到Part 2神祕主義後,整本書就開始劣化了。當看到Part 3喜劇。頓然領悟為何!這本書不是寫哲學(中文書名又誤人了),而是搞笑、不正經。結論就是放下這本書,去看《The big bang theory》。別污染我的大腦中的理性空間。我的書房在理性空間。娛樂是在我感性空間中。在外人眼中我有人格分裂。在我眼中是潔癖。東西歸屬不同區,就不該出現。不然我會生氣!!
作者的知識量極大,但並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三教九流全部都知道,並不代表雞嗚狗盜之術,我需要學習。所以看他編劇就好,哲理並不強。吊書袋應該就是形容這類的人,學而不精。辯才無礙但認真思辨其言論,會狗屁不通,果真是個編劇人才,不值崇拜。
本書最後面崩到我看到有點生氣。跟第四台賣跌打藥膏的同出一轍。開頭用很多耳熟能響故事作誘導(例聖延老人),摻入正理(邏輯入門知識),然後開始推導,加入自己的歪理(神祕主義)。最後作個戲劇式轉折收尾「我兒子朋友的媽媽是我老婆」。白痴呀。浪費了一個風光明媚的星期天,不如出門玩。

2019年10月6日 星期日

洛克斐勒



前言:
讀紙本書感覺好多了,閱讀不費力,可以把專注力轉移給思考。

隨記:
P.45 南北戰爭中發跡
P.47 由於後勒因素,南北戰爭提升了克里夫蘭的戰略地位,當戰爭切斷密西西比河貨運通路時,穿過這條河的東西路線及大湖區相對的成為交通要衝。雖然洛克斐勒和他的公司未取得利潤肥厚的政府契約,卻因巨幅通貨膨脹和一般商業趁勢興起而獲利。當時的洛克斐勒只有二十多歲,卻已成為巨富。→天時,見證歷史性的一刻,時勢造英雄。如果洛克斐勒不是這時候出現,他可能也只是個沒沒無名的會計師。
《克里夫蘭》

P.47 洛克斐勒利用己有的資金投入賓州西北角一門正蓬勃發展的新興工業,那就是石油業。雖然洛克斐勒大發戰爭財,但和即將從賓州的泰塔斯鎮(Titusville)油井大量湧出的石油之獲利相比,這筆戰爭財實在是小之又小。→比較有趣的是如果挖到石油的是佛州的Titusville,故事又會如何呢?真巧,地利剛好就在洛克斐勒家旁。
《賓州-Titusville
《佛州-Titusville》

P.54 德瑞克無特殊條件,混過很多行業,當過列車長,好交朋友、愛吹牛,而德瑞克又具做事有始有終這個長處,而德瑞克一切都不順利,到1866年賠光所有財產。→他是第一個開採到泰塔斯鎮石油的人,憑著不放棄的毅力,但他卻沒有足夠的資金營運,導致其他人得到消息後搶著分食。他在探勘石油上耗盡資金,而開採後卻被別人分食,導致石油供應量遠遠超出需求,油價暴跌。第一名未必是最後贏家。→商業機密沒做好,成果被路人收割。
P.58 1861年鑽到第一口溢油井,產量急增至每天三千桶。同年南方開了南北戰爭的第一砲。戰爭結束後,成千上萬流離失所的退役軍士湧入石油區討生活。→戰爭時人命不值錢,北方勝了,當兵的也沒得到榮華富貴,而洛克斐勒有錢,花錢找人當替代役。世界運作的方式總是背離普世價值觀。成功之路總是充滿許多決定,而決定充滿許多逆人性。另外,人和滿滿的廉價勞工。
P.59 1865年,又有很多油坑尚未被發現的傳聞,洛克斐勒於是篤定石油不會消失,決心進軍石油業。→從德瑞克開出第一口油井後(1859年),洛克斐勒忍耐5年才下定決心。這時間長度卻是很忤逆直覺。洛克斐勒不是只想一天、一個月,而是計畫了數年。如果想成就一件大事,以年作單位是合理的規畫時間需求。轉行也是,別急著離職求個快意。公司因受法規限制,他們也希望好聚好散。畢竟低薪就是隱含其成本,反正你在公司不重要,低功率也損害不到公司。離職前摸魚做自己的事,是雙贏策略。前題是你已確定要走人。偷吃公司豆腐作二轉準備。為何當初沒想到呢?沒人教呀。裸退真是下策。目前來說我是做對,但我知道只是僥幸拗對罷了。
P.60 在洛克斐勒進入石油業後約二個月,南方統帥李將軍向聯邦軍總司令格蘭特將軍棄械投降。之後林肯遇刺。此時洛克斐勒,看著滿載從他的煉油廠所提煉的一桶桶原油。→國家在戰爭,洛克斐勒卻在賺錢。行動表現才是其內心真實呈現。作者一直強調的良善的洛克斐勒,我是感受不到。我不是想酸洛克斐勒,只是人心隔肚皮,聽其言不如觀其行。其他人在共赴國難,他就在賺錢呀。所以標準是什麼?作者怎麼兩把尺呢?只因他是洛克斐勒!?
P.61 1862年,洛克斐勒生意興隆,越來越有錢,鼓起勇氣熱切地向邏拉展開追求,下課時常出現在她學校接她回家。→事業愛情同時並進,省時的做法,沒錢時當朋友,有錢時就能馬上結緍。
P.62 1864年,當煉油廠開始出現盈餘後,決定攤牌。邏接接受求婚。→水到成渠,有錢時愛情不是問題。
P.64 洛克斐勒是個完美主義者,絕不放過任何細節。→有趣,當大家在批判完美主義是病態,而洛克斐勒卻依從本性追求完美,而他贏了。我還有面牆標記我的壞習慣,其中之一就是「完美」。這肯定是個誤會,追求完美是我的人格特質,我不該刻意抹殺掉。我應該採用的是接受這個特質,並發揮其好的效果,來蓋過其弱勢的之處。
P.71  29歲的洛克斐勒要74歲的范德比爾特,這位鐵路界的皇帝來見他。這種拒絕諂媚屈服或向別人低頭,或堅持自己的條件、時間在自己地盤洽談。這其實是洛克斐勒一生行事的風格。→怎麼缺點在洛克斐勒身上就成了優點。月暈效應吧。如果洛克斐勒失敗,這段描述就會變成,傲慢的代價。
P.104 法律規定,俄亥俄州的標準石油公司不能擁有他州的產業,所以全國性的企業被迫作假。→洛克斐勒再次無視一切!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學著點。作者你要怎麼說呢?良善,如果良善是個商業障礙,洛克斐勒,一定會二話不說徹底掃蕩。別忘了洛克斐勒很善常說服他人,講的不是情,而是理哦。那麼多註解他良善其實是沒有營養價值。
P.110 當托拉斯(Trust)組織架構於1882年生麥時,標準石油麾下已經控制全美百分之八十的煉油業,百分之九十的輸油管線。
P.191 (退休後)高爾夫球使洛克斐勒比較喜歡社交。高爾夫球提供一個理想的方式使洛克斐勒每天早上十點到十二點,可在一個井然有序、毫無風險的環境下和人交往。他一到球場,就開始和人開玩笑,親切的閒話家常,高爾夫球喚醒了洛克斐勒幽默的天性。不過在球場上有些禁忌,包括不准談生意或慈善損贈方面的事,違者絕不再請回來球敘。→什麼節儉,心血來潮時,那怕下雪,也叫人清空積雪。看到兩種思維。商場上的一毛是成本。娛樂時,一擲千金叫健康支出。有錢人節儉是省公司的支出(例:員工的薪水),生活上的消費是另一種觀點。學著點,看有錢人怎省什麼錢,花什麼錢。巴非特不知道還有沒有在高談他的老爺車呢?
P.216 縱使盡了力,卻不一定能成功,而不努力,則鐵定成功不了。→後面作者寫了很多,但大多都沒營養價值。這句才是真的,首富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人定勝天,老天依舊丟骰子決定你的成就高度。洛克斐勒可是萬中選一的幸運兒,換種說法,他的好運破表,世界第一,需要這個可遇不可求的元素。

心得感想:
第一章在介紹家族,發現就是很普通的背景,父親還不正常,靠騙術行走江湖。並介紹洛克斐勒勒的人格特質-勒儉。但這完全看不出有何過人之處。滿街都是這樣的人,看的意興闌珊,想蓋書不讀了。第二章才看到原因,戰爭財+押對新產業,天時、地利、人和。不像第一位挖到石油的德瑞克,發生一堆悲劇窮困潦倒一生。
人格特質,本書的重心。他並沒有因外在環境而妥協,他依舊我行我素、追求完美。把一般人認為缺陷的人格特質,發揮其好處成為自己的優勢,或許我嘗試向普世標準靠攏本身是錯誤的想法,我該依從本性,把其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得罪他人又如何,只要好處大於壞處就是中上之策了。如果我改變自我,而結果不是理想,那才是下下之策。我不該再假言陪笑,我不該假裝我很隨和。浪費時間在人際上,不如全心全力在執行計畫上。我熱愛一個人行事,就不該勉強自己要找人組隊。一個人勢單力薄,但一個人速度卻是最快。我該發揮速度優勢。強襲對手。在對手還沒組好隊前,先行擊倒。單挑我有優勢,團戰是我的劣勢。

2019年10月5日 星期六

科學頑童費曼語錄



前言:
讀這本書才知道,我寫的普通知識是多麼難閱讀了。這本書就是把費曼說過的話截錄而成,結果變的沒頭沒尾,莫名其妙的一段話。

隨記:
P.36 我不擅長運動,小時連騎腳踏車都有困難。→很有趣的現實中天才,都是某方面極強卻有很多方面極弱。
P.38 我不太知道「一般的智能理論」是怎麼說的,我只記得年輕時我自己讀的東西還滿不均衡的,大都傾向科學和數學,但人文科學就不行了(不過當時我愛上一個女孩,她喜歡彈琴、寫詩,那些她都非常在行…)。→連智力上也是有科目表現上的落差。
P.58 詞彙有時不具意義,如果你使用詞彙的方式,就如同我之前提到的「動態」(oomph)那樣,最後沒有提出明確的結論,那麼這些詞彙所指稱的內容幾乎是沒有意義。→本書大致就像這句,看似有點意思,你不知道在說什麼。
P.62 我從來不會想「這是我喜歡的,那是我不喜歡的「,我會想「這本來就是這樣,那本來就是那樣」。我喜不喜歡根本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已經把喜好從心裡面排除了
P.65 如果你的研究方向和其他人一樣,那麼就得要超越一大票人
P.108 我喜歡科學是因為當我在思考事情時,我能用實驗來檢驗答案是「對」或 「不對」。自然會給你解答,接著你可以繼續前進,其他學科的智慧不能以同樣的方式區分真實與謬誤。
P.112 只能告訴你昨天發生了哪些事的知識,沒有實際價值。有價值的知識,必須要能告訴你明天會發生什麼事,不只是必須知道的事,還得要有趣的事。這些知識讓你引頸期盼未來。
P.112 我們的想像力能延伸到極限,但憑空捏造的事不行。我們並非想像著不存在的事物,而是用想像力來理解存在的事物
P.125 如果政府提供更多的經費給理論物理研究,卻只讓追逐彗星的人增加,並不會帶來什麼好處。
P.155 科學的原則幾乎可以定義為:用實驗測試所有知識,實驗是判斷真偽的唯一方式
P.158 有許多人認為,成功的方法就是去研究那些大人物研究的東西。而且現在就得開始。這不是什麼好方法。因為如果你沒有徹底設想過,很可能會追錯目標。→大家都想偷懶,不想打底子,結果變空中閣樓,經不起考驗。
P.159 我有一個原則:如果這個理論很複雜,那就是錯的
P.162 太過精確未必總是好的
P.169 年輕人容易成功的原因,他們知道得不夠。因為如果你知道得夠多,就會很清楚知道自己的點子不好。→這也就知道為何我有點食古不化了,我不可能全部打掉重新學習,我只能在已知之上再增加東西。時間已不允許我全部重新來過,社會也不允許我犯低級錯誤
P.172 目前為止,物理學想要發現定理和常數,卻沒問這些定理和常數是怎麼出現的。不過我們可能快要被逼著考慮這些問題了。→常數是個很怪異的東西,好用卻不知為何。
P.173 我們都是從同個世界演化出來的,實際上沒有所謂「真正」的自由。我們來自於已經確定的過去,得遵守確定的定律。→物理如此,社會也是。奇怪的法律和習俗總是讓人摸不著頭緒。
P.176 有件事讓科學變得困難,那就是科學需要大量想像。我們很難想像事物的真實模樣就是那麼瘋狂→我們無法進入黑洞,直到先想出來黑洞裡面是什麼。
P.177 我想這些數字是天文學的問題,是那些大小和數字的問題。→天上星星億來記,那單位就是億作0來看不就得了。
P.185 如果一件事不屬於科學,也未必是壞事。例如愛情並非科學。因此,如果某件事情被認為不屬於科學的,這並不意味著這件事情有什麼問題,只是表明這件事情不屬於科學罷了。
P.189 在所有學科中,只有科學會教育我們:相信前代偉大教師不會犯下錯誤是非常危險的
P.192 我認為持續嘗試新的解決方法是做所有事情的方式。
P.197 生命中真正好玩的是持續嘗試以了解運用自己潛能可以做到什麼地步。→持續嘗試,或許這是一個關鍵點,最近感到人生失去目標,感到無力。交易大致上就這樣了,我無法再優化,至少在一多增加一個零之前。我得再尋找新目標來替代交易上的探索,目前已是最優化了,再優化也不會有爆發性成長,而且有害(脆弱化)。而且策略一再修改就無法享受統計學效果。
P.203 不要害怕新發現冒出來。時候到了,該來的就會來。→或許拓展生活圈的時候到了
P.208 當你解釋一個「為什麼」的原因時,你得處於一個架構中,在這架構中包含了一些事實;不然你就只能一直問「為什麼」而已。→條件下的為什麼
P.209 就像愛上一個女人,只有在你還不太了解她的時候才可能愛上她,因為這樣你才不會看到她的缺點。這些缺點後來才會顯現,不過此時愛意已堅,會讓你繼續和她在一起。→原來騙是愛的起點,先上車後補票才是王道(誤)。或許這解答了我一個問題,如果這女人老了,我還會愛她嗎?嗯,我總是想的非常非常遠的怪咖。
P.247 你仔細看一下就能發現科學家和你一樣是個普通人。
P.284 當你有很重要的原因而要去做某件事的時候,你必須經常回頭看,看看最初的動機是否依然正確
P.336 念書時很容易記很多、讀很多,但其實對內容什麼的都不了解。→只有了解才不需要記住某事,因為已邏輯化。
P.344  希望就像是黃金,能讓你持續前進。→最近苦惱的問題,人生好像就這樣一直在同一個回圈,無法突破上去。我在這裡卡關了三年了,絕望。我非常了解那是什麼。可能我得先去尋找希望才能繼續走下去。
P.344 不要注意「權威」的話語,要自己思考
P.346 在科學上,你得相信邏輯以及仔細推論出的結果,而不是權威人士。
P.346 在你最想要做的事情上全力以赴,然後盡量讓其他科目的成績不要零分。→這世界很微妙,全科60分以上你能畢業。但一科100分,一科59分卻畢不了業。包括愛情。
P.348 不要讀那麼多東西,看看自己,並且想一想看到了什麼。
P.384 未來總是不確定的。有確定的未來嗎?→放棄希望就沒有未來,我蠻肯定。

心得感想:
我的困擾已很明顯,我不想再補充過量的「普通知識」。我想要的是專業知識。例如法律條文、物理原理、英文(心虛),總之就是有用的知識。

本書內容設計如下,就是一段話。讀起來就像,前不著店後不著村的感覺。


[自我提醒]
我似乎看到我一個問題,就是我不自覺的朝著,寫給別人看的筆記,真是糟糕的現象,這事我得留意了,我應該是寫給自己看的筆記。我似乎偏離初衷了。外加漸漸的不夠理性,可能是最近半年在追劇的關係,出現的情緒化現象

2019年9月19日 星期四

未來十年微趨勢



前言:
最近我意識到,我的新知有點落後了,該來補充一下新資訊為何。

隨記:
作者的話
.當科技提供我們更多的選擇,我們所做出的選擇卻越來越少。→網路搜尋,只剩google。很奇妙的吧,yahoo用的bing,而bing什麼也搜不到。百度搜尋也被和諧。所以我們能選擇的真的沒有很多。連手機都全部長一樣,沒得選。全靠向iphone造型,不管iphone出的樣式多麼的醜。買衣服更是感受很深,我只想買針織純色簡單的T恤。但我買不到。市場上找不到,因為服裝全部都抄同一個來源。雖然我不知道那來,但新款式大家都長的大同小異,連色調都一樣。今年的紅是橘紅。暗,醜也要有個限度吧。我買不到正紅色的衣服。
.淺見菁英的現象變本加厲,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菁英做出決定的方式,並非憑藉證據,而是基於他們從《紐約時報》或有線電視台所獲得的談話觀點而來。它正在顛覆我們的代議制民主。→錯誤知識一再被放大,形成當今主流共識。
對於大多數你所使用的的科技服務,你並不用付錢給科技公司,是廣告商付錢給他們,所以是這些廣告商(而不是你),成了這些服務所真正要迎合的危戶
Google可以掃描並且閱讀你的郵件,而且他們也的確這麼做了!
.今天蒐集數據的主要用途,目的在向你發送廣告。但是隨著時間的演進,可能會出現對你的生活更加重要,或甚至更加不利的其他用途。→googl search找到的資訊可能不是最適合你,而是對廣告商最有利的搜尋結果。即使google用了「廣告」來區分是真廣告,但怎麼知道其搜尋的又是非廣告排序呢?foodpanda真的沒花錢買廣告嗎?如果你是深度使用youtube更會感受其播放順序的怪異,會感覺到為何我明明不喜歡某個白痴youtuber(給了一堆負評)卻常常接著播出。
 
.你可能喜歡科幻電影,但他們會刻意突顯那些讓他們獲利最多的影片。→心有戚戚焉,Netflex首頁給的建議實在都沒興趣。我還認真的給讚或負評,但首頁推薦影片著實不感興趣。Google也是,我覺得更勝一籌。這推薦著實有問題。清單中只有《Marvel's Avengers: Infinity War》感興趣,其他都興趣缺缺。而復仇者聯盟一定是去電影院看特效,所以整排推薦都是沒興趣。


機器人和網路機器人並沒有真正的感情,它不過是高科技做成的誘人海妖,戴著偽裝的行銷手法,引誘你掉入它們的詭計。→哈哈,對我無效。因為siri並未提供談戀愛模式(誤)。
.在美國和英國,老一輩的力量已經超過了年輕人,而這最終,也成了年輕人挫折和抵抗的根源。→民主力量是今日小朋友的信念所在,但當撞上權力掌握者(該死卻還沒死的老人們)。痛苦的根源,信仰的打擊。而奇妙的事是當年長後也被他們同化,或者稱之為理所當然。為什麼?教課書都是假的、朋友間的高尚的談論是假的,但你卻把這些假的當真的在相信。為什麼我知道,因為我也是個過來人。當你醒悟後會發現,革命才能解決,而你卻不敢(我也是)。你的最優決會變成,打不過就加入。加害底層那50%的窮人,直到他們先造反。然後歷史重演,追殺前1%的有錢人。你我因為不夠有錢,所以到時可以跳船加入正義(人多)的一方。
.要栽培出一個成功的孩子,代價已變得越來越昂貴。當職業生涯從新苦重複的體力勞動,轉變成動腦和動筆,工作與生活基本上變得更加有趣。養兒育女變得不太吸引人,養寵物反而變得更有吸引力。→原來狗奴激增的原因是這個呀。孩子貴,所以找個替代品。搞的人畜共生,健保局應該對養狗的徵衛生稅。為何呢,到養寵物人的家就知道環境多麼髒,常生病是其特徵。

第一部 家庭與愛情微趨勢
.一對我相信已結女的夫妻告訴我,他們住在不同的房子裡,他們表面上看起來像是結了婚,但又同時保有他們的獨立性。事實證明,一旦人們成了家,他們往往不相輕易放棄。→這有趣,因為只有假日我才會想有伴陪。一般工作日我不需要感情。台灣真的有這種女性嗎?美國文化大約要十年後才會在台灣普及化,例如女兒比男孩好的觀點(父親需要一個女兒,勝過一個擼蛇。)
.不婚趨勢→這塊市場台灣還處在未開發,因為我想吃個麻辣火鍋就那幾家可選。紅九九吃到膩了。自從女服務生走了,就再也不去了。男人的視覺與味蕾是重疊,想想就會發現女服務生薪水高是因為貴在賞味期很短的貼水現象。這樣看來空姊抗議有理,只是不夠誠實。
.一輩子單身縱使有諸多好處,但年老之後可就沒那麼好了,特別是沒有孩子,或某個曾經發過誓和你「甘苦與共,白頭偕老」的人陪在身邊時。隨著這個族群逐漸年老,他們安全網可能比那些兒孩成群的人要小很多。→作者常常這樣亂帶風向,前面說的頭頭是道,然後就下了不知所云的結論。如果我知道會孤老,我早就會未雨綢繆多存錢了。如果存不到怎麼辦,自殺也是選項,而且沒有包袱。作者應該是已婚者在放閃是吧,完全在神遊自我陶醉狀態。
.我敢打賭,(不婚主義)這個趨勢已快要達到顛峰,不會再往上攀升,下一代將會重新回歸婚姻。→作者又在自己打臉了,前面說「證據」先於「預測」。結果自己也犯了,預測先於證據的老毛病。先解決經濟問題,愛情從來就不是問題。因為那是需求。請作者證明一件事,貧富差距在下一世代將會縮減。
.開放式婚姻,預期像是個流行,而不是個趨勢。→流行與趨勢是不同的概念。滑板車和手機大約同時期,但滑板車已很少見(流行)。而手機已是生活必備(趨勢)。如今不帶手機出門像裸體一樣的感受,尤其在找午餐要吃什麼時,沒手機查幾乎就是準備踩雷吧。
.LGBT族群中最大的一部分-雙性戀者,通常是最少被討論的族群。《辛西亞.尼克林》:「沒有人喜歡雙性戀者,我們得不到尊重。」→蠻令我驚訝的,同性戀並非《LGBT》的最大族群。LGBT惹惱我的大概是漂竊彩虹當他們的標誌,讓我反感。LGBT把大自然美景占為己有,變成代言物。雖然正彩虹是七色,它們的是六色。但感覺就是彩色被玷汙了,很不舒服。這就像主張自由,卻把公共財私有化。自私與虛偽,而且不自知,還樂在其中。
.雙性戀絕大多數是女性,但原因還不明確。→我猜,可能男的雙性戀會被老婆殺了吧,女的雙性戀卻能得到老公的默許。身為男人並不覺得老婆跟另一個女性上床有什麼不舒服(可能還蠻情趣,還幻想會一夫二妻),女性卻會吃醋。很奇妙的兩性不同思維。男人只有被戴綠帽(男)才會生氣。
新型態交友app能夠根據位置輕鬆找到用戶,而且用戶幾乎不用費什麼力氣-只要透過臉書登錄。→我該嘗試這方法才對,不然明年的今天又像今年的中秋節,盯著月亮找嫦娥,來打發時間。烤肉,為何不去烤肉。因為身體已禁不起高致癌系美食了。
.亞洲男性和黑人女性,平均來說,在約會鏈上處於下風→嗯,我還蠻弱勢的。應該是身高不夠…,繼續努力賺錢把身高墊高點。黑人女性還真的無解,只能安慰自己說,自信最美(電影看太多了)。對於身高還真的很有感,因站在台階上時,女性目光會停留在我這,但在電車上。她們完全沒發現我的存在。所以男人的魅力,建立在身高,不是長相。
.獨立已婚族,代表:軍人家庭,實際上卻是所有職業中,離婚率最低的行業之一。→暗,原來我的理想對象是空姐!!我還真的沒想到,我一直以為空姐是幻想系對象,所以從沒考慮過現實性。

第二部 科技微趨勢
.人工視網膜,早在2013年就有植入人工視網膜;未來眼鏡對大多數人來說,將會成為過時的玩意兒。→我還是會帶眼鏡因乾眼症,真好奇這麼簡單的乾眼症,目前醫學還是沒有好辦法。真是奇怪的科技力不同步現象。
一旦出現了可供所有人選擇的視力提升技術,可能會製造出一種新的不平等。→沒錢不要亂生小孩,傷不起的投資。
無人機的實際商業用途也正在發展,農用噴灑機、電影拍攝、送貨、繪製地圖、撿高爾夫球等。→最近拿來炸油田,創意無限。看油田公司也要買無人機來攔截 無人機,商機無限。
我們已離無人機嗡嗡地飛在每個社區的日子不遠了→我的惡夢,我對那聲音很反感。到時買支瓦斯槍當打靶活動好了。
.大型無人機可從事負荷工作或當武器,小型無人機可當偵察。→法律對針對安全與隱私作出應對,所以無人機在法律上是不會那麼順利過關。但擋不了多久,畢竟商業利益太大了,一定會出現妥協(例但書下的允許,或特許)。無人機外送,這是多麼棒的科技。費用可能只要10元,不像現在的50元。最重要的是,不用跟人會面。(我不想跟送貨員說哈囉)
.無PC一族→別傻了,手機要取代電腦還早的很。取代筆電倒是比較快實現。要實現無電腦必須鍵盤和滑鼠有替代品,目前沒有好的替代品。必須要先做出讀心工具,所以桌上型電腦要被取代真的還早的很。運算力等級差很大,更別說電力問題還沒解決。作者不如先用手機打完這本書試試。不會用PC電腦=絕對弱勢。印度是窮買不起電腦,只好把手機當電腦用,時間效益極低,低到人均GDP很難看(排名138),而不是未來的趨勢。換個說法,為什麼台灣人能吊打印度人,因為我們使用電腦+手機,他們只有手機。所以無PC是一種弱勢想法。
.即時萬用翻譯,語言教師雖然還不至於找不到工作,但是可能很快就會加入失業行列。
.全球化最大的障礙-語言-即將被克服→解脫了!!代表我只需要2千個單字水準就行了,低標是懂26個英文字母。
.現在已有大量的翻譯服務,推特上的translate、微軟或google的翻譯app,都可以立即翻譯網頁。菜單可用iTranslate這類的app(圖轉字)。預計2029年電腦將達到人類的翻譯水平。→暗,還要等10年。還是繼續背單字,比較實在
.國內外的醫院仍然堅持使用人工翻譯。一項關於google翻譯在英國醫療環境下的使用狀況研究,結果顯示這項技術「在重要的醫療溝通時不可信賴」。→意思很明白,現在市上沒有精準的翻譯軟體。google做不到其他小企業更是辦不到。google一定是真心想做出免費的翻譯軟體,因為商機太大了。尤其是個資收集,美國政府如果有技術必然會給予使用。所以目前科技力就是還辦不到這件事。但目前已達到八成的辨識率是肯定的,因為我出門大多用口語輸入到手機,已很少打字了。如下圖大多都是外出時語音輸入,然後改錯字和加入符號。我還是找不到如何用口語輸入標點符號,聽說可以口語叫出逗號(,),句號(.)。

.進入翻譯界仍然是出了名的困難;從通過考試到拿到證照,要達到最高階(比如外國政要翻譯),就得寒窗苦讀數十年才能進入。歐盟在2014年花費近1億3千萬美元在口譯服務→市場未來只缺高等的專業,大專英語系這類的入門級專業出來是沒市場。
.進步的萬用翻譯技術,有可能成為未來10年最偉大的科技。→最可能實現,且實用性最高。台灣政府出點力呀(算了,還在搞本土化狗語,取樂鄉民換選票)。
人們很可能開始相信與之交談的機器人是一個「他」或「她」,而不是「它」。而一旦機器人和人建立起關係,就會帶來真正的影響力。→人類對任何事物都能擬人化,病態。但醫學卻說這是正常。
.機器人知己基本上是根據你的自我認同而建立的,或是盡可能地投你所好,這將會強化這些偏好。→上一本書《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我也意識到這問題,書中在說亞斯人格,作者一直說好聽的話,讓亞斯人自我感覺良好,而沒發現自己其實心智普通,並沒特別優秀。可能導致亞斯人更加的自閉化(以為正向的負回饋)。
.第一批採取行動的業者之一是色情產業。他們一直以來都在販賣愚蠢的情趣娃娃給那些極度飢渴的男人。→如果這是愚蠢,那色情業口袋滿滿的鈔票,把作者的臉打的又紅又腫。裝什麼清高呀?
.新科技仇人→這篇看到想翻桌,作者在前作品預測失敗,想在這裡辯解,結果越描越黑。折蓋手機成為富人象徵,眾人開始放棄智慧型手機,因iphone銷售下滑。太牽強了,智慧型手機又不止有iphone,而且iphone 11醜成這樣,果粉都在吐血。簡約是iphone的主打,三顆鏡頭放在四方型中,多出來的空隙沒有美感可言。多餘的空隙如同贅肉般讓人不舒服。再加上凸鏡頭,就是整個炸裂。直接灌破認可底線,銷售並不是因為放棄智慧型手機,而是醜和競爭者多,外加新款手機只是增加沒必要的功能(例指紋辨識)。

第三部 商業與職場微趨勢
.許多國家都是詐欺專家作業的黃金地點,像烏克蘭、部分非洲和菲律賓。→網路許多假新聞、假消息,簡易的檢核是網址,至少美國網址還有美國政府在管。第三世界的網址就直接關掉網頁吧。我是比較絕,根本不看新聞。
.2012年聯邦調查局接獲超過4千通預付款網路感情詐騙通報,受害者損失超過5500萬美元奈及利亞人不是唯一慣用國際預付款詐騙手法的人,但這類詐騙約有五分之一來自這個西非國家。詐騙案往往牽涉虛構的樂透中獎、工作機會、遺產繼承通知。→原來美國警察系統也對跨國詐騙無力。
.2016年通報案件超過25萬件。自動電話科技進步,每個月手機和市內電話收到的假電話突破10億通。
正持續崛起的詐騙手法是勒索軟體,一天內感染惡意軟體的數千部電腦中,明顯有3%的受害者乖乖掏出贖金。→其實絕大多數只要有基本的資安知識,是不容易被感染到。免費的軟體還真的最貴。學生時期電腦滿滿的是木馬也不在乎,因為就沒錢,也偷不到我什麼。最多讓你弄到我的裸照(羞)。但現在有一定的資產後,真的很怕個資外洩。微軟算準你這點,沒在擔憂學生用盜版,反正用慣了成年後只能乖乖的買正版,即使有不用錢的網路下載,你還不敢用。
兼職工作不會降低生產效能,兼職工作的增加紓解了自動化的經濟壓力。→我猜想一直做同樣的事是全職的弱勢所在。兼職能讓大腦與身體跳脫,冗長的機械式工作。但事業有成的很少是兼職,半調子的工作經驗。兼職長期來看是有害。同時會7-11工作、外送、搬磚…,似乎並不會增加專業技能。別把瞎忙誤當充實
.多數城市裡的(Uber)駕駛,雖然足以補助平日所得,往往不足以養家。Uber通常在一年內損失絕大部分的駕駛,於是提供長期合作的駕駛更多福利津貼。
.出租空房的Airbnb→短租公寓,值得多研究看看這新型態的服務。
.無人監管的狡猾業者會想方設法繞道規避30年代起勞工爭取的保障→Uber這種號招兼職,卻實際是全職的工作內容。但似乎找不到受害者,駕駛是自願接受,不然就會去計程車行找工作了。啊,原來雞雞歪歪的是車行(最大受害者)。從這觀點我會支持Uber。
個人服務隨傳隨到(零工經濟)→記一下關鍵字,如果找個工人。應該有相關app或網站可即使找到想要的人力資源。像私廚、跑腿。
.私人助理Alexa、蘋國的Siri、微軟的Cortana。→我覺得作者好像蠻討厭google的人,許多地方都刻意避開google的強項,和刻意的羞辱google(例如在新科技仇人中被針對)。但我喜歡google,因為google主要是監控美國人,或對美國有威脅的人。免費的意圖很明顯是美國政府在背後支撐,讓其成就這種經營模式。
.網路名人是許多年輕人的新志向,但是它極為困難。平均要花上8年才能達到超過100萬名粉絲。youtube約有4千名是百萬俱樂部成員。他們必須在這群變幻無常,隨時可能變心的粉絲基礎上,持續保持在頂端。有些人付出了3年的心血,最後換來失敗和心碎。→看《阿滴英文》之前被黑特,阿滴整個人嚇到了,他也意識到這問題。一夕之間變全民公敵,所以他開始兼業開英文補習教班了。《滴妹》應該意識到這問題,年輕能有幾年,不可能一直裝可愛。《千千進食中》的前車之鑑《古娃娃》的職業傷害(吃到變胖)和失去新鮮感。→20191230:更正,阿滴補習班的是四月一日愚人節玩笑。
.大約90%嘗試過的人,一毛錢都沒到,只有1%的人賺到足夠養家活口的收入。但對其他9%的人來說,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賺到的錢,足以支付你所有帳單,或甚至可以買輛新車,或是你甚至可能成為一名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愛莉莎莎 Alisasa》把所有收益都再投入製作成本。因為下重本,才讓她突破重圍取得出色的訂閱者。但不免讓人擔憂長期無獲利下,遲早會江郎才盡,當失去新鮮感和變老時雙重壓力下客群流失。這真的是長久之計嗎?或許她想的是不計成本,先擠身到百萬youtuber然作新計畫。只是看過《理科太太》紅的極快,墜落的更快。這行業真是極難按部就班,很難作長遠計畫。百萬youtuber年總收入可達千萬,其實也不用紅太久就賺到夠用的錢了。且youtube似乎有意改規則,收益不會那麼高了。對紅人改用「JOIN」的方式,讓其自己養自己。還真是腹背受敵,規則隨時可以改。

第四部 生活方式微趨勢
整個千禧世代約有70%的人養寵物→暗,難怪。
當千禧世代長大、成家立業、開始養兒育女時,這些寵物的下場會是什麼?→可預期未來流浪犬會暴增。養狗只是一種流行,當潮流過了。剩下就是怎麼丟棄的問題了。
終身室友:許多一起生活的室友並不在乎租金,孤單寂寞時他們相信找個人同居是筆值得的投資。→這想法真的有意思,值得研究可行性。女室友但不是情人,只因為異性同住讓生活多樣化。作者舉《六人行》。
未來家長只會越來越年長。延後為人父母的時間也跟著拖延了他們搬進郊區的時間,都市無法因應大批湧進的千禧世代→都市租金會特別貴,因年輕世代買不起房但一定要住在台北市。所以政府的政策是錯誤,在郊區建一堆房子,但需求卻不在郊區。而是小坪數的都市租屋。住郊區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好,至少我感受很深。空氣並沒有比較好,林口有全台最的火力發電廠、淡水近中國。晚上也不安靜,鄉下人特別愛養狗和丟狗的好地方。更別說是生活機能了,我現在才發現誠品的重要性和台北市圖書館的好。現在我很難找到中意的書,網路發達卻達不到我的要求。我要現場翻才能知道是否是好書,博客來的分類讓我感到不滿,總是把一堆垃圾書放在前面,好書總是很難發現(什麼演算法、銷售榜,感覺就是利潤最好的放前面而已)。誠品信義店走一圈我可以找到十本以上想讀的書,博客來點半天只會讓人不想閱讀,不自覺就轉去看線上影片了。
數位裁縫師→這個是好點子,我一直買不到我想要的、合身的衣服。台灣男人肥胖問題嚴重,導致公版衣服就是不合身。還有我要白純,純白色。大多白色只出女裝。男裝只出灰色。
.為了獲得玻璃肌,就要從去角質開始、接著密集精華液、面膜、面霜達成保濕效果。→小時靠臉吃過甜頭,考慮開始好好保養臉了,尤其是老人斑出現(嚇)。讓人感到沮喪。

第五部 保健與飲食微趨勢
.比爾蓋茲工作時,從不停下來吃午餐。12點整,吃的都是兩個麥當勞4盎斯牛肉堡,外加薯條。→記錄一下,或許是個好備案。我一直對速食反感,但如果是當午餐似乎是好方法。早餐、晚餐才重要,午餐目的只是補充熱量。
.《soylent》代餐飲料→有機會找來喝看看。
.健康飲食癡迷症(Orthorexia)正在增加,這是後場鏈精心布局的結果。→我也曾執迷好食物與壞食物過,最終的代價就是更不健康。新潮流的生酮飲食換新人類來受害吧。到時營養不良時就會發現,根本沒有比較好,還賠上肝腎。
獲得大學學位的人,女性幾乎占60%,男性只有40%。,女性在1982年首次達到50%的大關,從此趨勢不斷增長。→沒想到美國男已是相對弱勢
.男人在危機四伏的時代如魚得水,在資訊時代變得礙手礙腳。→和平是女性的優勢時代。
.女孩在學校裡的表現比較傑出,有可能很快就被當作是「不可動搖」的真理之一,像是女性較長壽視為天生自然的一樣。男性很可能成為二當家丈夫。→女權意識抬頭,不是。是女人在這時代如魚得水所形成女性地位上升。所以女權主義其實是藉口,只是想裝弱勢來取得更大的優勢。女人真是心機重呀。

第六部 政治微趨勢
→這一部大暴發,作者完全在宣揚自己的理念,而不是說未來的趨勢。

第七部 其他微趨勢
→政治文延伸

心得感想:
電子書實在太便宜了,這價格很有感覺。訂價400元,79折316元,電子書只要246元。湊兩本剩238元。不到6折,已跟二手書價有的匹敵了。科技真的會消滅實體書和純書店。誠品我跪了,背書回家真的腳會痛。但話說回來誠品的策略也很高明,用書引客,目的是樓下的消費。誠品懂得讀書的客群,一逛都是逛三、四個小時。吃就是必然的需求。誠品信義店真是現代書店典範,以書作為號召,吸引客群,只要有人潮就會有錢潮,意在樓下的消費。而這類的客群還是篩選過的客群,消費力不低。底層人忙著兼職賺錢都來不及了,沒有閒情雅致逛書店。


但付款就成為一個大問題,無法與實體書一起買。我根本不想讓7-11知道我本名,所以導致無法使用貨到付款方式。變成電子書與實體書必須分拆來買。然後...我就失算了,應該先買實體書拼出699元,送折價券100元。再回頭買電子書再折100元,combo技沒接到,有點失落感。
愛情媒合有許多方式,而我觀察最佳的是長輩的媒合。主要是門當戶對,因成長背景大致相同,且已經過父母那關省下許多代溝問題,父母有意見直接跟對方父母說。想說的是別排斥長輩找的對像,命中率其實會超乎預期。至少身邊的友人的成功案例讓我很羨慕,美麗又溫柔的老婆。居然是阿公找的,讓我大開眼戒。
本書寫的很差勁的地方是一直在鼓吹政治正確的觀點,像寫到搜尋偏好作者立即連想到歧視女性的搜尋結果。怎麼跳這麼快,搜尋可能因商業利益而導致結果偏誤。扯到歧視字眼實在有點過份的主觀論點。自行車風潮,也在吹。拜託,騎自行車上下班一點也好,夏天去騎看看,不止流汗還是人肉吸塵器。拿騎腳踏車有益身心健康作佐證,風馬牛不相及。人家的數據不是在車水馬龍的地方騎腳踏車的統計資料。在河濱公園騎叫健康,在忠孝東路騎叫自殘。
一般常識是說對事不對人,但你讀這本書會發現。錯的人寫出來的事都是鬼話連篇,所以我覺得對人不對事才是現實可行辦法。所以讀到一半不到就開始大跳閱了,這本書太多謬誤論點,不宜細讀。如果不信,在讀這本書時先從你熟悉的章節(像懂科技類,就先讀第二部)。用已知驗證作者的論點,就會發現這作者觀點很微觀,像似坐井觀天。看到作者的結論常是以偏概全。這種書的含金量就很低了,因為有毒物太多,要花很多腦力去剔除,結果讀起來就很累了,不如速讀留個微印象(關鍵字)就好,不值得深思。
關於蛋白質,我也在想這問題。因為我每天晚餐基本上都吃300公克的肉品,但效果卻不佳。次日醒來感覺還是累。而當吃雞內料理當晚餐時,更讓我飯後有股作噁感。因為雞腿至少都是600公克。蛋白質作主食似乎沒有預期的好,因蛋白質攝取過量又配300公克的青菜,我晚餐無法再吃澱粉。啊,我的晚餐根本是場災難…,完全的飲食不均且單樣化。一個人弄一餐真的是難多樣化
看到很後面才知道為何作者那麼討厭google了,他是微軟的老員工。

[2019年10月3日 電子書嘗試失敗]
主要原因是,平常就已是重度電腦使用者,像交易、上網、追劇等已把視力透支了。閱讀應該要讀紙,讓視力能有所轉換。尤其讀紙本時才能拉開窗簾透過自然光來讀紙本書是最佳調節。看來這錢省不了了,要讀書就要買紙本書。電子書留給小鮮肉吧,年紀大了視力傷不起了。

2019年9月16日 星期一

我與世界格格不入



前言:
用作者的話:「我的一生,這樣就說得通了!」

隨記:
前言:
.(卓惠珠)亞斯人適應社交活動時的大腦耗竭,現在我們可以想像,要亞斯人適應NT人的社交生活,就如同在Mac作業系統上安裝模擬器來跑Windows程式,然後在上面執行Office程式。→嗯,太有感了。我要非常的專注,才隱約知道對方真正意思,重點隱約。我痛恨這種87%的可能性。
.在眾多障別中,視障聽障肢障都可體驗,而亞斯自閉症這個障別是難以體驗的。→客套話我們下意識是直接當真話。直到看到你臉上的三條線,才會在事後分析時發現…。暗,原來是客套話。
.有強烈亞斯特質,但未必到達「亞斯伯格症」→其中的亞斯濃度是有差別的,不是非黑即白。我應該只有特質而已,代表我的邏輯性思考並非100%。最多只有80%。讓我是有點失落感。我只有感到生死交關時才能進入絕對理性,平常還是會有受到感性困擾。這讓我覺得很弱。

第一章 如果百分之十的人有亞斯特質
.英語世界的亞斯人會暱稱自己「aspie」→我應該是最外圍,因為我還是能察顏觀色、聽得懂雙關語笑話(只是笑聲會怕半拍而已)。
.廣泛自閉症表現型(Broad Autism Phenotype,BAP),是比較淡的自閉症特質,這等同於亞斯特質。
沒有哪兩個亞斯人一模一樣。沒有哪個特質,是所有亞斯人都一定會擁有的。→嗯,我英文一直學不好,算是亞斯人中的失敗品吧(智力弱)。例如我還是聽不出m,n發音上的區別...(怒)。
.維也納小兒科醫師亞斯伯格(Hans Asperger),命名來源。在納粹德國統治奧地利的時代,協助診斷上百名兒童,讓這些兒童被送去「安樂死中心」。→在西方有聲音,想把這詞替換掉。但亞斯人似乎沒特別感覺,所以並沒出現更名浪潮現象。亞斯社群還是自稱「aspie」。
.「亞斯特質」不是疾病,沒有明確的診斷標準,沒有人能準確地告訴你「盛行率」有多少。但可以確定的是,一定比1.5%還多許多。→作者推估5~10%

第二章 歐美國家自覺潮:挖掘自己的亞斯特質有什麼好處?
有一些比別人強的能力,如理解複雜的概念並說到別人懂,或是一眼看穿事物的規則與趨勢。→或許這就是我訝異別人為什麼覺得我怪異了,我覺得很直觀,對他人來說莫名其妙。像上述這段隨記,NT人看的也莫名其妙。因為我又忘記解釋了。我常常看到微小差異點,然後我直接行動,對方還沒想到,然而我又不作解釋,所以覺得我有毛病。

第三章 從人類演化來看跟亞斯人交往的好處
.如果你想找一位會呆呆或乖乖待在家裡,不會四處招惹人或被招惹的對象,亞斯人會是不錯的選擇。→今日社會型態,這個屬小眾市場。當今主流是立即享受,不太喜計算長期效益。
.亞斯人的大腦,在需要運用系統性思考分析的學科與工作(如工程師、會計師、程式設計師)上,表現常比其他有相同智商的人好。亞斯人對細節、規則、秩序的專注能力,對重複工作的不會厭煩

第四章 社交大腦就是不同,別再說我們的EQ不好
.亞斯人情感的同理心很好,甚至比多數人強烈。你在亞斯人面前悲傷、生氣、憤怒,亞斯人的大腦都能感受,不只是感同身受,甚至有時會強烈到亞斯人自己都受不了。→那種感覺像是經過放大器的衝擊。但我們會認真的分析解決問題點,但普通人要的只是一個垃圾桶而已,並不是要解答。
.經常會出現「感覺過度敏感」(sensory hypersensitivity)的問題,比如,覺得某些食物味道強烈而不想吃,對一般的噪音很難忍受,對觸覺或聲光刺激反應激烈。→嗯,狗叫對我而言是一種極強烈的噪音,欲去之而後快(殺)。連圖書館有人敲計算計,我都會怒氣上升。
.女亞斯常見完美主義、強迫性地把身邊事物排列整齊。→或許我該找另一個亞斯當女友,如果又是空姐更好(長時間不見面)。
.「感覺敏銳」的基因,是亞斯人「超系統化」(hypersystemizing)大腦能力的根源。→才可能觀察入微,見微知著。所以大多數女生對我而言都蠻醜的,因為細微處總是出現大量懶的證據(例不穿襪代表她家不常打掃)。常在想我應該比女人還女人吧。
.亞斯人常擁有強烈的「情感同理性」,「認知同理心」的運用卻很笨扭。→這兩個名詞用的不是很好。前者是指感受很強烈,後者是…呃,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或許是客套話、善意的謊言這類的東西吧。作者總是不肯用尖銳明確的文字,導致這邊書一直有這毛病(讓你猜)。
從事社交活動時,亞斯人大腦無法得到獎賞(多巴胺不會分泌),動腦一段時間後,大腦與身體的能量就漸漸短缺,很快就感覺疲倦。
.如果遇到太密集、太複雜的社交場合,亞斯人或許還可以勉強撐一場,撐到第二場就累了。→(默默的唸著)別繼攤…別繼攤…。
.過度敏感的感覺,是對細節超凡專注力的生理基礎,然後構成有強大系統化能力的大腦。這些能力的根源來自基因→亞斯人格是基因外顯現象,不是後天主導。就像音樂家、品酒家,那聽力、味蕾是天生。我對聲音很敏感,但我分不太出音色差別。大概是無法數字化的關係。臉盲現象也是,臉部太難正規化。
「超系統化大腦」,是理解亞斯人的核心知識。猶如《星艦迷航記》裡的瓦肯人,崇尚邏輯、科學,屏棄感情的影響。但偏偏亞斯人其實具備強烈的感情接受器。→不確定,可能我已建構了一個遮蔽模組了。印象小時候感受是很強烈,容易掉眼淚,現在乾眼症讓我很苦惱。

第五章 神經多樣性:iOS跟Android是不同的作業系統
.非亞斯人的大腦,就像Android作業系統,開放性強、相容性高,但比較沒有效率。亞斯人的大腦,就像是iOS作業系統,封閉、講究規則與秩序、有點強迫性格。→但亞斯人應該是用Android手機,因為性價比高。
.用「神經多樣性」,取代「病理學模式」→怪異的和諧化文字現象,把負面字改由中性字取代。然後本質不變。但話說回來當第一次聽到有人說我有「亞斯伯格症」時,我的確很反感。反感的原因是我不是呀!!(當時認知中,亞斯伯格症都是天才,但我自知平凡。所以很生氣。想想名詞叫啥,並不是主因。)
.NT是Neuro Typical(神經學範本/神經學典範)的縮寫,最通用的意義是,沒有亞斯/自閉症診斷,就可稱為NT人
.在真實世界裡,NT人跟亞斯人之間並沒有iOS跟Android作業系統之間這麼清楚的分界,有更多人是嵌鑲著兩種或多種特質。多種特質不同濃度拼貼出無限組合,這才是「神經多樣性」的真正面貌。→我是聽力很好的音痴,但有亞斯人聽的出音符的差異性而且特別專精。
.許多亞斯人在回憶過往時,常提到他們看見的世界總是有點不真實,好像隔著薄霧的玻瑙,好像被隔離在層層階梯外圍。現在可以想像在iOS上跑模擬器運作windows系統,然後使用office。→貼切的感覺具現化。在社交時我像是一個虛擬人物在跟其他人交流,而我本人像在第三方看著我那虛擬人物在跟人交流。那不是我。

第六章 被忽略的亞斯女性
.少見→女性天生社交力強,所以不明顯。而且我不是女的,這章沒興趣(跳)。

第七章 多種亞斯人常見的行為模式
.亞斯暴怒→這章看的一頭霧水,當事情越失控我反而越冷靜越理智。這章卻說亞斯人會摔東西,跳過。跟我無關的另一類亞斯人。如果有必要,我會報復但不會暴怒。
.亞斯的偽裝:說是偽裝,也可說是學習、模仿,讓自己看來充滿熱誠,像是有很好的社交能力。但這畢竟不是本能,亞斯人的偽裝,需要消耗腦力→我上過卡內基課,學完後只覺得那是一場虛偽的技巧。現在還是蠻鄙視。
.有些亞斯人會很容易相信別人,即使是剛認識的陌生人,仍會相信「字面上的意義」,沒有好好觀察這個人的聲調、表情、肢體動作,以及背後這麼做的動機
.有時,亞斯男與彼此喜歡的女生,已經發展出曖昧的情愫,卻會長期卡住。女生明明已經有足夠的暗示,比如會自己一個人主動來找他。但亞斯男沒有讀取到女方的信息、且想等待更明確的訊息。→真希望有愛情量化表,我要明確的百分比數字!!亞斯女就沒這困擾,只是怕被愛情騙子撩到(把話都當真)。
.臉盲→下意識的不喜歡與人四目交接,我的理由也蠻怪的。男男四目相交很噁心,男女四目相接,正妹不看我,醜女我不想看。總之,四目相交,邏輯不通。或許還有個比較深層的厭惡感,我看到對方眼神會看見對方又在心口不一(說謊)。
.喃喃自語,的作用是「抵消」(undoing)。→用口中唸唸有詞或完全無關,甚至完全無意義的字句,可以轉移注意力,把大腦從這些強迫意念拉開。我也常這麼做,看到路上行乞的和尚我有股衝動想打他一把掌。所以會用碎碎念(垃圾東西)的方式,把這引動思緒踢大腦。
亞斯人常會照字面上的意義遵守約定,缺乏多數人都知該怎麼做的「常識」。→這點著實讓我很煩惱,依法舉報,結果衛生局只是來開勸導單。這種落差感很大,法律白紙黑字,現實卻是說一套做一套。當然我也是會長進,現在我也開始亂丟垃圾闖紅燈。把已知的潛規則,加到我的邏輯中,並且貫徹執行。我從最守法變成無視法律的人了。
.特殊興趣是區辨亞斯人的三大指標之一→我以為大家都有個人的特殊興趣耶。
.亞斯人的特殊興趣,通常是可以一個人單獨進行的。有可以對許多種不同事物有高度興趣。中年人賺錢後喜歡研究酒、玩車、玩音響,這談不上「特殊興趣」。
怎麼分辨某個興趣是不是「亞斯的特殊興趣」?至少要到「固著(fixation)」(或說「迷戀」)的程度。→我懂
亞斯人在從事自己特殊興趣時,很能夠「享受孤獨」,即使一個人默默投入,也能得到心靈的平靜。→難怪我在練寫字時,感覺那麼的寧靜。但超過一小時我就不會繼續了。似乎特殊興趣跟強迫症是不同。
亞斯人擁有過分活躍的大腦,常一直想事情想不停,很難關起來,甚至會影響睡眠。→我討厭與人交際就是,大多是在說客套話。而我會事後一直想一直微分對話內容。我很討厭那感覺,像無盡的迴圈且沒營養,但又停不了。上策就是避免交際就不會產生此問題。
.任何事情都可以是亞斯人的「特殊興趣」,包括「政治」跟「閱讀」。→好在我對政治不感興趣,當知道其運作原理後,就不覺得有趣。權力是目的,欺騙是手段。鄉民被當猴子耍的團團轉。閱讀比較好,但好書很少,因為不懂英文。所以讓我欲求不滿。
.如果你發覺自己或另一半有亞斯特質,那你最好也觀察一下自己的小孩有沒有。如果有,除了情緒溝通與社交技巧的教育外,協助他們能從事符合自己興趣或個性的工作,讓他在有興趣的領域成為頂尖人物,或許可扭轉他的下半生。→很難,我活到三十歲前都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大學是寫程式發現有優勢,但經過十年的打醬油人生後,才在投機交易發現特長與特殊興趣一致的工作-賭徒。而且這完全不合理,身為理性主義者怎麼會去賭呢。會發現還真的非期願,而是現實所逼的跳火坑決策。(如果所有路都沒前景,只剩跳火坑有機會得勝。此時才會選擇跳火坑。)

第八章 卡珊德拉症候群:無人理解的痛苦
.「卡珊德拉症候群」→如果我有伴侶時,再回頭用關鍵字查。大致上就是冷漠到另一半抓狂,而亞斯人並沒意識到。

第九章 《一級玩家》電影,述說了「亞斯的懊悔」
.錯過摰愛,最痛的亞斯懊悔→嗯,一生的痛。亞斯人絕大多數人上都會遇到,好女孩不等人,NT人也很識貨好不。
.這是一種常見的「亞斯的懊悔」。無法從細微表情、語氣、聲調、肢體動作瞭解女孩心意的亞斯男,只能從字面上的意義跟女孩溝通感情。女生已經釋出許多訊號,其實你可以靠近一點,其實你可以嘗試牽我的手,其實我想留晚一點,其實我有準備好你想去哪裡都可以。但男孩還是專注地聊他的特殊興趣、他的事業、最近看到好看的書,一次又一次讓好不容易燃起的熱情消卻。終於,女孩受不了男孩的固執,或某一次無法抑制的暴怒,女孩決定放棄。→筆記。這個有經驗,是後天學習才發現其中的差別。不然原生大腦是偵測不到,只覺得對方沒說愛,所以就是不愛。即使99%,心中還是沒把握。100%才是有把握。但要女生先開口說我愛你,這還真是逆天想法。
.公開與不公開→這篇怪怪的,我不懂為何要刻意推廣我是亞斯人,不就是一種人格特質、理性思考偏向。NT人也不在大呼小叫稱自己是NT人呀。

後記
現實世界的真相是,多數亞斯人沒有特殊的專業能力。→智商很一般,很少有天才,有也不是你(我)。

心得感想:
對於亞斯人電影上的高智商低情商形象是假的,至少我知道我沒什麼特別聰明。查資料也發現高智商亞斯是稀有品,跟平常人有高智商比例差不多。亞斯人比較特殊的就是大腦的理性遠大於感性比率。換種說法就是CUP運算速度一樣只是對邏輯運算特別強,對感情運算特別弱。所以跟同智商競爭時,理性方面的事佔有相對優勢。如果對手是天才,其實補不回來其落差。
大腦結構的不同,源自於基因。亞斯人在前額葉較大、杏仁核較小,是其特徵。微小的基因不同,造就大腦思考方式的不同。
讀這本書還蠻愉快的,因為從一個社會邊緣人發現,原來還蠻多同類人。雖然知道很多同類的人,我還是喜歡在自己的孤島上一個人玩。
意識到自己是亞斯,這個是很震撼的感覺。因為能用如此精確的描述說自己。不再是病態人格、社會邊緣人、不正常人格、高敏感天賦、孤癖、低EQ等不精確的字眼在描述自己的大腦運作。哈哈,就像搔到癢處一樣爽。解開為何我有時能純理性思考,有時又情緒波動很大(感受器太強)。解答了我對藍星人為何如此不理解的現象(感情用事)。像殺流浪狗我覺得很理性決策,但我感覺的出來NT人會覺得我是殺人犯。如果缺安樂死的執行官工作,我還蠻樂意兼職來做。看著狗水汪汪的眼睛,想的是演化天擇真是強大。狗的表情是因演化而來的偽裝,而不是它真的有像人類的情感。把NT人騙的不要不要的,欠殺。
作者的目的之一,傳達「我們可以不要再假裝嗎?」。覺得好像沒抓到真正的需求點。我繼續做我本人,然後因為知道我的人格特質後加入一些規則在邏輯就能融入社會,社會障礙解決了就好。重點是「意識到」我有亞斯基因,只要知道原因,解決方法對亞斯人根本不成問題

[2019年9月17日 關於智商觀點]
作者指出同智商下,亞斯人的理性表現勝過同智商人。這論點讓我覺得有趣,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呢?資源匱乏的演化,就是腦力有限下,如果把感情功能拆掉就如同賽車把冷氣系統拆掉一樣。或許同智商理論是錯誤,這策略是自傷演化。由弱勢智商者為了在資源不足下要擊敗優勢智商者的演化結果。也就是其實亞斯人總智力是偏弱,為了生存而在演化下拆掉了情商功能。意思是這是由弱勢智商演化而來的,並不是同智商競化而來。這只是一種靈閃,記錄一下而已。畢竟智力差太大也是補不回來。是這論點的盲點所在。

[2019年9月18日 甘味劑]
讀完後感覺有一股怪味,就是不合理的感覺。慰藉感很重!!發現這本書的問題,這本書摻雜了許多安慰劑,還是針對亞斯人說。其實亞斯人並沒書中那麼好,至少從第三方來看,這是一種人格缺陷,並不是純粹優勢。只是作者把其優點放大,而刻意縮小缺點。所營造出的一種亞斯優越感,這個類甘味劑的書不宜多食。

[2019年9月20日 神經萎縮]
小時感情富豐,但長大後卻對感情不怎麼有感覺。
我想大多數人都一樣,即是是一般人也是,這個現象有個有趣的名稱-成熟。
但亞斯人會加速感情冷淡的強度,因為從小到大的負回饋。
因為交際上的挫折感很大,不管怎麼學習就是學不好。
所以身體似乎有個機制,就是當吃痛後,該神經迴路會開始萎縮,也就是越來越無感。
很有趣的大腦神經新增與刪除的機制,亞斯人會越來越冷漠是最小阻力線的結果。
接受這個機體吧,冷漠才能讓理性發揮到極致水準。
並不是人人都喜歡自己的機體,我也是。
但不接受只有自殺,但自殺並不容易(我研究過無痛自殺是要醫生知識,還要拿得到藥。)
所以退而求其次,接受這機體試著發揮其最大效用吧。
暗,我的胃痛修不好。

[2019年11月1日 追劇]
最近看到《The Big Bang Theory》很有共嗚,男主角Dr. Sheldon Lee Cooper。智商187,但情商低到沒極限。把亞斯人的極限反差突顯出來。如果不了解亞斯人思考邏輯,這部影集詮釋的極佳。如果可能我願把情商全部送出,交換他的極限智商層級。另外,中文片名實在太爛了,實在不懂為何台灣影劇翻譯水準可以爛成這樣,是不是影劇翻譯人員都是市場沒人要的英譯人才?木材?






2019年8月24日 星期六

養股,我提早20年財富自由



前言:
這本不符我選書的標準(國人作品),但我想切入台灣股票市場交易,就當作是一種妥協吧。篩選條件真的必須有交易經驗,而且要在業界內打滾的人。所以這本是花了二小時在書店翻來翻去後選出來的(建弘書局最後走一回)。我以為很多,但大多數作者都是打醬油,沒有業內經歷,尤其網紅多沒在企業中歷練,根本連半缸子水都沒有的鍵盤大師。

隨記:
P.0 養股三種
1.成長股→需即時資訊,跳過
2.轉機股→高風險,跳過
3.價值股:一旦股價淨值比跌至0.8倍以下,只要確認公司不是地雷企業,就是到了絕佳買點,未來股價至少會回到淨值,甚至可能進一步,漲到1.2倍的位置,潛在報酬率高達50%篩選指標:現金股息殖利率>3%,股價淨值比小於2,連續3年放現金股利。
→很玩味的三類,作者其實要說的是一套策略中的三類,不能單獨運作其一。主力是價值股,奇兵是成長股+轉機股。而轉機股的占比可能是最小,10%應該是其上限。這三兵種(步兵、騎兵、背襲)組合出一種高勝算的策略。可是本人我並不是要這套操作法,我在找定存股,因為我主力放在期權,我只想利用台股作出被動式收益,低風險下大於定存的收益。哈,跟大部分人想要的完全不同。我就喜歡走小徑,走人少的路。
P.0 養股三步驟
step 1:選標的
.財務三表:損益、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
.避開地雷股
step 2:賺波段
.判斷最佳進場時機,用利率循環法
.每年第四季聽專家怎麼說
step 3:避風險
.風險管理
P.16 (2008年金融海嘯時)儘管如此,我還是決定放手一搏,轉換跑道,然而當下我告誡自己兩件事。第一、又到了該危機入市的時候了。要繃緊神經關注轉折訊號的出現;第二、千萬不可以在此時犯下自滿的錯誤,不要因為過去的失敗成為未來成功的包袱;相又的,更要避免過去的成功而成為未來成功的包袱。→如果你曾經歷過一次長期作戰後的大賠,你就知道包袱是什麼東西了。痛的記憶是揮之不去的包袱。
P.16 很幸運的→這四個字大家覺得是謙虛用字,但我知道幸運真的是僥幸呀。當你把手上的牌全打光時,你剩下的就是不可控的運氣。此時才會領悟實力原來如此的不堪一擊。不懂的話,就看看2018年2月6日期權閃崩事件。很多人死的不明不白,我只是僥幸沒被打暴保證金活下來而已。開盤前我就意識到會大崩(因美股收盤就知道之事實),所以我多放一倍保證金。但閃崩1千點,那是大跳空,無法在想要的點位停損。活下來的人覺得是實力?(老王又在賣瓜了)我覺得太自大了。嚴重低估運氣好之事實。或許用現代術語來說就是95%的暗物質暗能量你看不到,運氣也是。
P.16 影響股價的要素很多,包括基本面、技術面、籌碼、消息等。對我來說只要專注其中一件要素,並做到最好的,就可以賺得該有的利潤。→化繁為簡,這論點對一般人極為重要,在2012年前的專業機構也適用,而今日對法人已不堪使用,因為已模組化且量化。意味著精確且全面檢視個股。似乎基金是個選項不再是以往的完全負面工具。
P.17 在資本市場打滾二十餘年,儘管股票市場充斥著貪婪與僥幸,但基本面永遠是不變的價值所在。
P.20 成長是股價上漲唯一的保證。
P.24 成長股合理的本益比變化→時間因子,導致不變的真理就是變。

P.34 每股淨值=公司淨值(股東權益)÷股數
P.34 剔除無型資產價值→呃,我也不知記這做什麼。
.採用「成本法」認列的海外子公司
.固定資產中的土地部分
.商譽
.應收帳款
.存貨
P.36 股價淨值比(Price Book Ratio,PBR),作者推薦0.8以下作為買進指標。(前題是好公司)
P.39 以賺取穩健股息收益為目的,注意股息殖利率。
P.39 股息殖利率=每股股息÷股價
P.39 國內資本市場的歷史不夠久,企業的年紀不夠大,公司能否永續經營還是未知數,不像歐美有些百年企業。能符合者,通常隱含穩定的企業經營環境。→接班人難題,台積電正遇到這問題,而且已失敗過一次,並折損一名大將。張忠謀說出其難處,沒有人有他的歷練和聲望。
P.39 賺採用股息殖利率的標的:
.進入障礙很高→台塑集團吧,但不知為何對王家財團特別不喜歡,家事特別多。
.缺乏成長性產業→看的我都很想買中鋼作定存。
.經過競爭後留下的寡占事業→台灣電信有計畫的消滅小型電信商,在5G計畫中就看到其官商合謀著,只有三張門票。很有趣的巧合。
P.39 採用股息殖利率的標的,條件限制:
.股價應貼近淨值
.股息殖利率(=每股股息÷股價)至少高於10年期公債殖利率2~3倍:目前公債1.0738%,換言之要3%以上。
.扣抵率高於15%
當整體市場本益比進入偏高階段,也就是高於20倍時,通常較不適合價值型投資
P.58 看損益表抓四個重點→待有需要時回頭檢視這塊,因為要研究三大報表(細節)。
P.67 通常海外占比重,但刻意規避合併營收或報表公告的公司,建議避開。→博達、中強問題都出在子公司身上。持股40%的子公司會規定要強制公告合併營收。所以做不出來,意圖很明顯有火在燒,公司正在救火無暇作報表。
P.70 電子業有五窮六絕七死。→在操作台指也是這三個月特別難相處,問題是因為近遠月逆價差極大(200+點)。異常複雜的三個月。光50點的逆價差,轉倉就很容易出問題。像8月21日夜盤,因程式沒寫好,被當跳空50點,導致連鎖停損,閃崩成了日常。德政呀(誤),市場動態價格穩定機制表示:我沒被啟動哦。(市場有個看不見的黑手,標準看心情。)

P.87 中長期投資用本益比找穩健成長股
.每股盈餘(EPS)=總盈餘÷股數
.本益比(PER)=股價÷稅後每股盈餘
.當本益比低到12倍時,就達到投資意願,因正常基底是10倍為地板。
P.89 風險貼水(risk premium)指投資者對投資風險所需求的較高報酬率以彌補投資者對高風險的承受,額外增加的報酬率。→這個玩味之處就是菜籃族總是沒把這因子加入期望值,他們無法區別定存和股利之間的風險差價問題。
.股價淨值比(PBP)=股票價格÷每股淨值
P.111 篩選價值股的三要素
.真實的報酬率:股東權益報酬率÷股價淨值比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稅後純益÷股東權益
.股東權益=總資產-總負債。
P.118 股東權益報酬率結構圖→我頭好痛…,有時在想記一堆重要,但我用不到的資訊到底為何?

P.124 九個徵兆教你拆地雷
一、誠信有問題的老闆
二、更換會計師與事務所
三、董監事質設比率高
四、敗務長無預警離職
五、眾多子公司
六、可轉換公司債價值低於票面
七、過度膨脹產業前景
八、股價異常暴漲或崩跌
九、不斷的募資、尤其是辦理可轉換公司債
P.136 三層面檢視企業交易漏洞→問題都在細節處,也就是需要專業知識才看的穿把戲。
一、關係人交易
二、應收帳款
三、存貨
P.138 償債能力高,負債逐年降低,多半不會有大麻煩。利用資產負債表裡「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利息保障倍數」,檢視資金是否出現惡化現象。→可從公開資訊觀測站檢視,作者有教學,但目前用不到,先記著先。有需要再來反查。(其實我已知道我不會走這條路了,就懶的作詳記)
P.139 利息保障倍數,就是確認公司賺的錢夠不夠用來付利息的指標,至少要維持5倍以上。
P.141 公開資訊觀測站>營運概況>財務分析資料>財務結構、償債能力、經營能力、獲利能力、現金流量,最小檢視只看「償債能力」與「財務結構」,負債比例逐年下降,流動比、速動比、利息保障倍數三指標向上。
P.146 選標的靠自己,產業趨勢要聽專家的。→專家報的個股不能輕信,因為太容易被業配了。常常看youtube就發現youtuber幾乎都同出一轍,最後都會業配。理科太太就最好的例子,當上百萬youtuber後已有很好的收益了,但人性貪婪會讓人想要更多,而成功會讓人誤以為所做的任何事都是正確的幻覺,而把業配變成一種正當性就是youtuber的心歷轉化。同理專家也會失守在業配之中,因那是一筆立即實現的報酬。專家之所以為專家是他真的有該領域的真材實學,所以所說出的論點是正確。所以當觀眾聽得專家推論時,都是頭頭是道。但最後來的推薦卻是錯誤呢?你的順理成章的大腦思考,非常抗拒在連說好之說,接著說不。對手比你強,早算好你的反應了,就等著你跳進甕。簡單說:前面都對的,最後一次是錯的。
P.146 假設一個可以延續三年榮景的產業,當我們發現時,最多應該只剩1年半,所以對我們而言,股價蜜月期往往在6個月左右,報酬率估計3成至5成。
P.213 向下攤平不超過二次,買進攤平金額,不要超過當初買進的總額。→這這推算出作者在隨機狀態下,年報酬約35%(1.5*50% -0.8*50%)。再扣除成本(手續費、滑價、雜支),年化報酬應落在30%。連作者這種專家級的報酬率約30%,一堆年酬動輒2~300%的。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騙很大)。今年的300%,明年的-100%。


心得感想:
隔行如隔山,股市和期權根本是兩個世界,交易知識只有三成是共通,而七成根本是完全不同邏輯。只有趨勢、投機原理、循環論是共同。而最讓我頭痛的是股市必須看研究新聞報導。這是我的紅線呀!!我操作期權是不能看新聞,因害大於利。個股必須注意情報,買必須有理由,賣也是。而越晚知道資訊價值呈非線性遞減,而還有臨界點(蜜月期三年),就變成有毒資訊。以本書為例,第一頁就劈頭報對成長股:大立光(3008)。本書首刊2017年10月。所以經典成長股轉型成循環股了。其實剛打開報價我也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我印象中的大立光前景是無限好(現在手機至少都要用三顆鏡頭,大立光不就是暴利!!順勢推論法)

財報難題,作者沒明言,但卻是交易個股的核心,代表我必須懂財報知識,才可能開始。這關可能就把我刷掉了。不可能一時三日就學成的知識。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練習,累積經驗,而我知道對手已使用電腦作分析,即使我使用熟練。也無法跟對手比。我就像在岸邊用魚桿,對手是用遠洋漁船用聲納+拖網,這方面必須面對的就是工具處於極度劣勢。分析速度太慢了。在效率市場中,我完全不可能以半價買到一元的好公司。最可能變成用二元買一元的好公司。但這樣風險就是對手的四倍。留意這問題,正規作戰我會輸。

嘗試失敗,原本預期是有個簡單方法,得到一個輕鬆的被動收益。但財報這關狠狠的擋在我面前,無法逾越的高牆。財報基本功至少要四年才會有所成,外加總體經濟學知識。學成之後,我不知到時還有沒有體力去研究百支個股和產業知識。好消息只有,沒進場所以沒損失。只花不到5百元(買這本書)和二個假日就讓我打消此靈感,很划算。
失敗後發現新靈感,如果我把台指當定存型股操作呢?我用50萬在萬點買入1小台,放十年。最大優勢,我把交易拉回我的領域,而且完全避開地雷公司風險。只要大盤不會變負數,我最大損失只有50萬歸零,而不會負債。哈,有意思,因失敗而發現新的想法。如果我沒讀到這本書,我就不可能發現我原本的想法是不可行。所以我必須嘗試跌倒後才能知道此路不通,而轉向它處。

本書讀完感受是,博大精深。這本書是深入淺出,讓我想到最佳詮釋就是師父帶進門,努力靠個人。作者最多把你帶往正確的門,門後的千里之路就是你得自己來了。
我看見了!!
我走不到終點就死在半路上,因為年紀不允許我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誤)。

提醒自己:我無法從股票中感受到興趣,這個因子要特別留意

[2019年8月26日 作者棋高一籌之處]
如果常看外國交易作品,你會對「黃嘉斌」這名字有印象。
而作者就是黃嘉斌,這是在作書籍資料整理時才發現。
作者在這佈了暗棋,卻沒說出來。他懂英文,而且精通的程度。
他的資訊速度取得更勝眾人一籌,你要怎麼跟他對弈呢?
這只是表面,更深層的棋是他跟我做同一件事,但又比我更高一招。
讀書,我寫隨記的其中目的就是一本書會強迫自己讀三回。
第一回是讀到、第二回是寫在紙上、第三回是匯整到品書隨記上。
而作者更懂其中之妙,直接作翻譯作家。
一本書不止讀一遍,至少是十遍。而且是要完全透析原作的結構。
還有稿費拿,這種一魚多吃法,所隱含的勝率加乘效果是很可怕。

[2019年9月18日 期交所公告-交割月份契約之動態價格穩定措施退單百分比]
台期交字第10802013800號函.pdf

2019年6月10日 星期一

說真的,你很好騙



前言:
寫這本書的隨記,風險很大。我面對的是個懂法律的執法者。要玩死我應該不費吹灰之力。(大人饒命)

隨記:
P.8 詐騙不是一個簡單、容易的犯罪,要犯這個罪,依靠的是聰明的頭腦縝密的心思,因此有能力從事詐騙的人,基本上都是有正常謀生能力之人。反之,被詐騙的被害人,卻常常是忙於工作,汲汲營生的社會底層。
P.26 詐騙者要成功騙人的祕訣是「快恨準」,反制當然是「慢慢來」。→對手越急,越是心虛。
P.36 法院一定要寄送「傳票」給你,而不是用電話、電子郵件。
P.37 法院直接函命銀行暫時凍結帳戶,而不會要你提款轉帳。
P.39 你不用證明自己沒犯罪→懂點法律真的就有60分。這是一種簡單原則,也就在直覺邏輯判斷直接篩掉對方的詐欺,而無法形成連環計。
P.51 永遠不要使用對方提供的連絡資訊→透過第三方提供者,通常104、gov.tw政府網段等都是較好的取得聯絡資訊管道。或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話說如果本身就知道世界上是有詐騙,我想才是最重要的基本觀念吧。假設來電者全非善類!然後就跟我一樣,沒朋友。哈。小心過頭,會讓他人感到很受傷…
P.70 沒有必要,盡量不要留下詳細的個資。→百貨公司可信嗎?完全沒誠信可言,我只是留個手機號碼,就有時收到傢俱大拍賣簡訊。銀行呢?我有一個帳戶在很熱鬧的地方,而已很久沒到該處流漣了,結果還是偶爾收到該地方的房屋拍賣簡訊。銀行管不住專員查你的資料。只要你是歸那專員名冊。
P.93 無尾熊交易法則,指死抱交貨者,直到開箱驗收完成。→特別是手機3C等高單價貨品。
P.106 刑法上只要有超過0%以上的過失,哪怕只是0.1%這種細微程度的過失,都還是要面臨過失傷害罪的判刑,頂多在量刑上有所調整。→假車禍真是吃刑法豆腐,你怎麼證明他受傷是自殘?除非行車監視器,才能證明。所以無法排除假車禍是行車記錄器公司派人幹的事,一舉二數。
P.107 絕對不要逃走,一逃走,不但無法防對方在現場製造其他假證據,且也會多被控告一條肇事逃逸罪。→對手精心佈局,中招就別妄想全身而退,只能認列已中計損失,避免損失再擴大,是當下主要目標。
P.264 「支付命令」,一定要二十日內將異議書狀「送到法院」。→沒處理,事後才補救是有得救,但額外支付的費也一蘿框。面對法律只能主動,被動都會被法院冠上「藐視法庭」。即使你是正義的一方,一樣-有罪!。
P.133 個人資料保護法:公務機關無法隨時掌握局住地。只能取得戶籍地,導致公務機關送件都往戶籍地送。所以盡可能把戶籍地與局住地一致。→這個資訊有用,檢察官怎麼會知道你的居住地和電話??假的檢察官是吧。
P.144 性交易,法律上認為是「財產上利益」
P.144 成年性交易不構成《刑法》上的犯罪,但《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0條,罰3萬元以下的罰鍰。→你都娶不到老婆,國家還要再羞辱你一次,禁止性交。
P.145 與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性交。處三年以下,未滿16歲處7年以下。未滿14歲,10年以下,3年以上。→身份證看清楚點,三萬元和三年牢,只差一天。
P.260 刑法的詐欺罪要構成,三要件→是交集(∩),不是連集(∪)。
一、必須騙得財物騙感情不算
二、必須是以詐術為手段,如沒施用詐術不成立。
三、必須對方故意,如產品瑕疵或服務效果,程度不如人意,那未必。

P.264 鼎王湯頭造假,檢認定僅廣告不實,非詐欺。→原來不止有恐龍法官,檢察官也不遑多讓。
P.263 (檢察官認為)保證,在一般人的標準裡應該會認為這只是廣告噱頭,而不是以形成契約的一部分。→難怪台灣那麼亂,因為檢察官連「保證」這兩個字都能拗成噱頭。「保證」就是承諾,商人敢用,而你不敢抓。亂象始於執法者。沉默不代表同意,只要消費者提出異議,檢察官就該正視這種犯罪行為。
P.276 本票,只能作為一種追討債務的證據及工具,但不能保證能把錢追回來。→人去樓空。
P.287 依法令,以公益名義公開對外幕款,是要經過主管機關審核同意,但出售愛心筆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買賣。是否能認定公益募款,而予以處罰,確實是相當棘手的問題。→我不懂,明明常識就足夠區分其顯著性差異。而檢察管卻死背條文,把所有事都肢解來看。然後只要有一條不符就不成立。就像一隻豬,少一條腿,只剩三隻腳的豬不算是豬一樣邏輯。
P.295 可是老闆已經把魷魚烤好了,該怎麼辦?那本來就不是你的問題呀!因為你要買的從來都不是「一隻一百元」的魷魚,而是「三隻一百元」的那種。老闆既然不主動告知,就要承擔損失。→看看懂法的就是不同邏輯!!對方不構成詐欺,但也沒義務履約付錢。我的感覺總是有些怪異(知法玩法,不在於本質-騙),但記下這招吧,實在太出色了。對付奸商。
P.338 傳票,只有「證人」或「被告」,才具有強制力。而「被害人」、「關係人」等不具強制力。
P.343 拒絕作證三個特例:親人、業務(例病人)、牽連者。→第三個根本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吧。意思是說,你沒有權利不作證,不然就是共犯!活逮。
P.368 緘默權→無言抗議在法院上不利,因為證據對你不利,才會成為被告。所以檢察官喜歡宣讀「被告可以保持緘默」,本身就是個陷阱,積極辯駁才能取得有利。

心得感想:
上網查電話安全嗎?大致上安全,要偽造必須駭入DNS機房,而且要知道你使用的是那個DNS來解析。通常是Hinet。好吧讓對方猜中,他有本事駭進中華電信,差不多也有本事駭入銀行了。或許簡單一點駭進政府官網,能做到這事的駭客不是詐欺犯請的起,太貴了!騙你不划算,詐騙求的是無中生有,一本萬利,成本太高不會變成可行性方案。電影瞞天過海的不計成本,純娛樂罷了。
感情詐欺不是詐欺,我勉強接受,但被騙走的財物不算被騙,真是荒謬。死背法條卻不明其本義。金錢在資訊不對稱下,自願性給予,就是詐欺本質,何來分因感情詐欺就不構成要件,予以否定。而財物的損失是事實呀!
「保證」這兩個字居然能認定為噱頭,那所有一切用字都可視為噱頭用語。所以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原來只是噱頭。很好笑吧,那推演就是法律的公信力是假的,所有法律都是不實(噱頭)作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東西。學法的不是很有邏輯性,怎麼玩到最後證明自己居然是最假的東西?
我一直以為新聞都是唬爛,但這本書由檢察官自己寫的,原來恐龍法官是真的。光詐欺三要件都能拆開來檢視,只要一條否缺,全盤否決。政治這麼亂,全在說謊,卻都合法。因為說謊沒直接從你口袋騙得實質金錢。但因騙得選舉,口袋滿滿,全民遭殃。事實是損失更為慘重,法官卻還能自辯我不是恐龍!
法官的問題似乎呼之欲出,就是把所有事都肢解來看,而不是看一個整體。所導致恐龍橫行。把海拆成一滴水來看,然後再用一滴水,來否定海嘯傷害


2019年6月1日 星期六

不平等的審判



前言:
不感興趣,沒讀完。

隨記:
P.66 美國司法,絕大多數被以犯罪案件起訴的人有兩個選擇:一是承認你有做,然後得到寬待。二是堅持自己無罪,但如果陪審團不同意,就必須承擔後果。有90%以上的人承認有罪。→檢方可以輕易作出符合自己期望的據明,而你很難證明。這就是專業vs外行。你被當嫌疑犯時就代表存有某種狀態是有關連性,尤其是剛好在案發時就在附近。(像我會無聊去墓園走走,那邊是非常沉默的地方。)但如果事發在該地,我的出現就是極不利,因為邏輯上沒有人會去墓園走走。當被貼上標籤後,你百口莫辯。即使法條公平公正,也無法解決人性缺點。為何看到穆斯林的人就覺得他們是恐怖份子?因為事實的確是如此,不然就不會有飛機撞雙子星大樓事件發生了。刻板印象是其來有自,是有道理存在。法官也是人,是擁有專業知識,但一累後,標準就會自動下降,以符合大腦運作需求。然後這一個妥協,天秤也就跟著傾斜,嫌疑犯直接升格成犯罪者,就這麼順理成章。「你有罪!」

心得感想:
讀了兩章,內心出現一股作噁感,直湧心頭,果斷棄坑。反正我也沒打算當法務相關人員,而且本書驗證,我真的對社會正義沒興趣。或許我原本有,但現在完全沒有一絲熱情。或許還有點想做些壞事,來糾正自己的矯枉過正的意識型態。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這句該存疑。大腦捷思會在第一時間定位你,也就是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威力極強,絕大多數人都很難放下第一印象效應,醫師、警察、法官都是人。律師不是人,他們只是拿錢辦事的打手。更正,是嘴炮不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