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零基礎學中醫



前言:
找方法活久一點、健康一點,讓複利幫我完成夢想。

隨記:
P.21 中醫找原因,西醫找解決方法。→覺得這是有問題的,一開始覺得合理但當看到第十三章中醫診斷的綱領時,頓時發現中醫找問題方法太複雜,且推論太模稜兩可。
P.23 中醫將自然分成:風、寒、暑、濕、燥、火 等偏性。對人可分:寒、溫、平、熱、涼 等屬性。
P.23 人體系統的一大優勢就是,具有有自我修復的機制。西醫是依靠除法,而中醫利用外界刺激,調整內部系統,也就是通過誘導人體的自我修復能力或抗擾亂能力來治病,此即為「調理」。
P.32 損有餘而補不足→有意思,拆東牆補西牆。先求止惡,再求改善。
P.38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氣平和,陽氣密固不散失,說的是陰陽平衡,才是人體最健康的狀態,所以養生的最終目的是協調陰陽。→協調、均衡,美不在於量大質好,而在於比例。美女、美食、美畫…等皆重比例,非局部極致。這樣看來川菜真的不是美味的食物,呃應該說不是好食物的選擇,偏性太過嚴重。辣太霸道了,其他佐料根本很難追上。如果要追只能數倍份量來追。結果就是全面過量,所以推論四川人的人均壽命應在平均之下,不然中醫的均衡論是有問題。(查了一下網路資料,中國人均壽命71,四川是76。why!?再看最高的是上海市,說好的空污是說好玩的嗎??[註一])
P.46 五行相生相剋規律

P.47 五行相生相克是一種規律的關係,並有兩特點:
        一、不可替代性,和一處出問題會影響其它。
        二、生克關係是單向,不可逆。除非外高影響下才會產生反常。
P.47 相侮,也叫反侮、反克。當力量強大可以抵消克制力量後還能又勝。→而這強盛的一方更加倍打擊他克制的一方。養生第一課,別過量。
P.49 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知道補肝會傷脾,所以先補強脾後再救肝。
P.50 當思慮過度,脾臟氣機就會結滯住。需要把氣機散開、理順。→原來如此,長期用腦過度最佳方式是大發脾氣!主要是大吼出來,這時需要的是高歌數曲!!(例入健康對策)。睡不好,對策是唱歌,大聲的高歌
P.61 腎主靜不好動,對精氣有閉藏作用,不使其無故流失。→當腰酸背痛時,我會泡熱水澡。但不知什麼道理。
P.78 氣推動生命活動→元氣、宗氣、營氣、衞氣,人之四氣,似乎這氣可以通「力」的概念。四氣倒是沒什麼道理,古人在亂拼湊,元氣大約指身體血液系統、宗氣大約指呼吸系統、營氣指營養、衛氣指皮膚抗寒的防護力,這種區分看不出邏輯性。
P.84 血由脾生成→這是有疑問,目前已知骨髓、肝臟製造血,而脾臟的任務是分解品質欠佳的血。那這句就很勉強了,血由脾的資源回收作業而得到的原料才是正解。問題如果是血液有問題,該由新的食物中取得新的材料為佳。那補血不該是補脾為主,補充營養是補血的重心才對。所以推導出首要任務是吃補血的食物,進一步優化才是補脾。
P.92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血汗同源自於水(津液),例失血時要保持低溫,高溫會發生雙噴(血、汗),加速水分的耗損。
P.93 針灸是古人生病不吃藥的智慧,一針二灸三草藥。
P.144 五臟所勝之臟→酸益肝傷脾、苦益心傷肺、甘益脾傷腎、辛益肺傷肝、鹹益腎傷心,看來我真的不太適合吃辣,但麻辣鍋(麻而不辣者)吃完後又感覺通體舒暢,尤其是頭皮大流汗讓人精神為之一振,why!?

P.145 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
P.145 病在筋,無食酸;病在氣,無食辛;病在骨,無食鹹;病在血,無食苦;病在肉,無食甘。→與五禁交織後發現,好像什麼都不能吃了。這對嗎?例如:病在血不能吃苦,而苦對心好。這實在很自打臉的五行。但喝咖啡那麼多年發現苦似乎對血真的不好,只能說中醫的許多論點是半對半錯。而文詞硬搞對仗弄的道理似是而非。所以很明顯五味論是有問題,用味覺來區分藥性,跟星座畫分人格一樣的謬誤
P.189 五味還不包括淡味和澀味。一般把淡歸甘、澀歸酸。→真是亂硬拗,搞五行。最好澀味是屬於酸類,你舌頭有問題,要不要去看醫生?
P.196 是藥都有三分毒:中藥治病正是利用藥物的偏性(毒性),來糾正人體的偏性。
P.197 中藥品種已達一萬兩千八百多種(現行藥方約十萬組),約有一百餘種會出現中毒現象(砒霜、馬錢子)。→看來神農嘗百草是可能的事,因為中毒率只有1%。也就是說野外的花草大多都可食用!?
P.197 中醫配伍與禁忌:單行(單獨)、相須(複合配方)、相使(一主其餘輔)、相殺(消除毒性)、相反(一同使用會出現中毒,有名的有十八反、十九畏)。
P.208 人參,補元氣→極陽之物,所以肝陽上亢、濕阻熱盛的人吃了反而有害。
P.209 三七,止血化瘀→金瘡藥的主要成分,主治外傷,也可內服。
P.210 何首烏,黑髮明目→看來我身體缺的是這個。髮蒼蒼、眼花花。天呀,我居然開始冒出白髮了,現在只能自我安慰說:聽說長白髮就不會變禿頭,我該感到滿足了。這什麼理論呀??如果要說出可能的論點是,禿頭是因營養嚴不足,白髮只是黑色素不足。呃,細想覺得這一切都是胡說八道。
P.210 何首烏必須炮製後才能發揮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的補益作用,可以用於肝腎虧虛、精血虧虛引起的血虛萎黃、失眠健忘、頭暈眼花、鬚髮早白、腰膝痠軟、耳嗚耳聾等。→我知道我血虛是因咖啡因引起的,這是血虛嗎?真是半調子的知識會害死我自己。看來我不該這樣自己來個無師自通,這些都是藥,吃錯都是傷身,吃對也不是立即見效。應該想辦法去認識一個中醫師才行,而且要身經百戰醫死很多人…,呃…救過很多人才行。
P.211 大黃,攻下通便→藥性烈,性味苦寒。這帖對我有害,我很容易拉肚子,猜是體屬寒、涼體質。
P.213 黃連,苦能燥濕,寒能清熱。→屬性大寒大苦,這個我也不能碰。
P.215 柴胡,溝通表現,表證剋星。→好像治療忽冷忽熱的症狀,看不太懂,先跳過。
P.216 地黃,生熟有別,熟地黃:性微溫,以養血滋陰,填精益髓。生地黃:性寒,滋陰涼血。
P.217 茯苓,健脾利水。→失眠可試試茯神(帶松根的部分)。另一個屬性跟長壽有關。且跟白山藥很容易弄混,都是白色片狀。茯苓大多製成手掌大的厚餅,山藥大多是五十元硬幣大的橢圓切片。但都對我好,所以亂吃沒差。藥行老闆對我指鹿為馬的行為連眉頭都沒動一下。黃耆/甘草我也常搞混。
P.219 金銀花,涼茶首選→清熱解毒
P.221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這帖超百搭
P.224 海帶,祛痰消腫,減肥補碘
P.226 山藥,補虛健脾→找機會作測試
P.227 大棗,補氣養血,又名紅棗
P.228 蜂蜜,滋潤補虛,潤腸通便→不適合我
P.230 藕節,涼血止血,滋陰蔬菜→原來不適合我吃
P.232 生薑,溫中散寒
P.249 四君子湯:補氣之方致中和。人參、白术(ㄓㄨˊ)、茯苓、甘草
P.251 四物湯:補血之方。熟地黃、白芍、當歸、川芎。
P.254 六味地黃丸:三補三瀉,腎虛首選。熟地黃、山萸(ㄩˊ)肉、乾山藥、澤瀉、牡丹波、白茯苓
P.255 腎陰虧虛→手足心熱,用六味地黃丸。
P.255 腎陽虧虛→怕冷、尿頻,用金匱腎氣丸。
P.258 小柴胡湯:和解少陽,萬能調理。
P.261 逍遙散:疏肝解鬱。甘草、當歸、茯苓、芍(ㄕㄠˊ)
P.265 玉屏風散:怕吹風者。防風、黃耆(ㄑㄧˊ)、白术

心得感想:
讀完的體悟是中醫是消化系統的專家,生病是因消化系統某功能太強或虛弱,調理回正常狀態就是中醫核心觀。所以沒事你在亂補是有違中醫的核心論-調和(ps.原本想用較精準的「和諧」這字,但近年來這詞太負面了)。
五行這思維太有意思了,發現處處充滿靈感,尤其對操作上的新思維,例損有餘而補不足,當極大獲利時,可考慮拆掉小部分去補其致命處。救援時要先想到當救援成功後的高風險在那,先佈好棋在該處(buy side)以作防禦。強化某種力量時,結果也容易受其反饋在另一處受到嚴重的傷害。尤其今日對手的算計真的極其深層且處處設陷阱。黑手絕非浪得虛名,拿人民的錢來亂花,是我也能坦然自若的操作,反正虧掉也不是我的錢,賺了還能升官。如果八大官股行庫因賠大錢會坐牢,就不敢這樣造次了。
操作需要長時間的 保持冷靜,心如止水。而這長期下來會產生氣結。一直以來我是用散步來化解,但有時下雨天根本不適合去散步,此時替代方法應該就是在家唱唱歌
從腎、肝、心、脾、胃等自我評量狀態來看,目前似乎只有肺和腦功能還處在絕佳水準,其他器官多少出現不可回復的傷害。手上有的身體資源約剩80%,代表著無法跟別人比燃燒生命力了。年輕人這方面會佔盡優勢。小鮮肉絕對不是叫假的,活力四射。夜盤不能玩,我會輸給這些新鮮肝。自動交易很美,但我還是相信要有人醒著來作最終判斷和修正。太多變化是程式設計未想到之處。而手上就是沒人可調度,這大概就是我的劣勢、我的限制。只能適應。
還好我不是學中醫,而只是想知其原理,太多沒營養的雜質在中醫古籍中迴盪。像「君臣佐使」,在那瞎掰。為了討好皇上的說詞,本質沒什麼營養,就是說藥材的比例、互補性、互克性。君為上,其他臣佐使在底下互咬。古代沒有現代科技,太多地方在瞎子摸象,這也就罷了,後人不敢忤逆,照單全收,造成中醫在這盤根錯節的古籍文字中迷失。中醫需要留住核心概念(調理),其他細節全要打掉重新建構,才可能跟上西醫,導入科學實驗是必要的方式。只是中國人習慣抄襲、偷雞摸過、一知半解,要有所突破,大概又要花個百年吧。文明這東西需要時間,不是買隻iphone就能成為文明。
從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和五志(喜怒憂思恐),就發現很勉強的和併。為了強求與五行作結合,硬生生刪掉悲、驚。或許說悲與憂相似,驚與思相似,那看過《Inside Out》就發現憂與思是相似(變成四志了),所以五志之說就沒道理的論點,也就跟五行無關。全在唬爛硬拗。比較合理的只有情緒(心理)會影響生理。
讀到中醫診斷的辨證方法:八綱、六經、衛氣營血、三焦、臟腑、氣血津液等六大類,直呼難怪中醫看病不行,養生比較行。光找一個病人的問題,太陽就差不多要下山了,搞半天還不一定找出問題所在。這樣一個醫生一天能看幾個病人?排隊看中醫肯定有問題。養生論反而很具有優勢,因為西醫只會下毒藥,而營養學的概念也是近幾年才發展出來的半調子。吃維他命很潮是吧,犯蠢。
中醫充滿著荒謬的歷史包袱,理不斷剪還亂。以目前科技力早該有能力重編中醫學的知識,讓中醫學能去蕪存菁。但中國人不敢當出頭鳥的特性深遠的影響了改革的腳步。試問那個大師敢推翻古論呢?能成大師自然是因為承襲古論,這就成了雙死結,自縛手腳。明知許多部分的結構有問題卻要拗出道理。例:三焦就不存在,但沒人敢修正這長久的錯誤,三焦指的是心臟連結兩腎的假想高速血路,但並不存在。因為血管是依生物的最小耗損的碎形作分支(參《規模的規律和祕密》),心與腎的連結不具特殊性。只是古人覺得精氣來自腎,所以必存在主幹道的血管,以供血給精氣。而今日也知道精氣不在腎,精氣是健康的中式說法,不然你得肝炎或胃病,我就不相信你還能活蹦亂跳,你腎很好呀,怎麼精氣不順!?因為你處於不健康呀。那精氣論不就自打臉了。
中醫還是早點把一、二、四、五、七、九、十二這些數字忘掉吧,不然一直在削足適履,樣樣五行配,配的雞飛狗跳。
看完心中還是一堆問號沒解答,結論是我對中醫一知半解,小心為上
目前似乎最佳做法是,去找個老牌中醫師幫我看看我到底是什麼體質,該補些什麼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不然這樣瞎子摸象都不知道對不對。


註一:空污比較
太有才了,AQI:91叫良。中國人命超不值錢。所以麥寮鄉民多吸一點空氣呀,比上海好呢。這是個比爛的世界大賽。歐盟表示超過25都是糟,只有亞洲國家亂改標準來自我安慰。雞蛋多吃一倍芬普尼毒不死人。空氣AQI偸偷把「移動平均」變長來稀釋數值(其實麥寮是108,紅害了)。鄉民身上越多毒就會越笨,也就越好騙。綠咀當道,各自保重吧。


[2018年1月11日 關於四川長壽的鋰觀點]
在維生素資料中發現鋰代表的是較長壽,而在調查了一下中國資料發現,中國鋰藏量,52%在四川。巧合?或者真正讓四川異變的是因為充足的維生素-鋰。





書籍資料:
書名:零基礎學中醫:第一本把氣血、五行、陰陽視覺化的基礎手冊,自己找病因、醫病順暢溝通、正確養生。
作者:馬可迅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7/11/01
閱讀價值:高,終於遇見懂得怎麼表述且真懂中醫的好老師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