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原則



前言:
本書導讀第一段話的價值就超越本書價格。而最妙的是作者謙虛的說第一篇不重要,真是完全的誤導,第一篇他的人生故事才是深具價值,他的原則其實不怎麼重要,因為是他的原則不是為你量身訂的原則。

隨記:
P.9 我是一個「無知的人」,因為相對於我該知道的事情,其實我所知有限。歸納我一生的成功,其實關鍵不是我知道有多少,而是我知道該如何處理自己不知道的事。→原來懂得無知之後是學習處理未知,方法就是原則(principles)的文字化和堅持遵守。
P.9 我一生學到最重要的東西,是一種基於原則的生活方式,原則的生活方式,原則幫助我找出什麼才是真相並據以行動。
P.10 最好將原則寫下來,這樣可以讓你和週遭的人清楚知道你的原則,且更了解彼此。而當你遇到更多狀況或需要思壞時,可以精進你的原則,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決定,並更受理解。→原則的發展是先求有,再求好,精益求精。所以製作原則條文是一再演進的方法。
P.11 第一原則→放下意識形態、沒有成見。
P.11 真實的就好,它們反映了你真實性格和價值觀。你在生活中將面臨無數選擇→無暇裝清高,真實的你能能長久。
P.12 你不能欺騙,一旦欺騙,你將失去人們的信任。
P.12 在我一生中犯下了許多錯誤,花了大量時間去反思,才能總結出個己的原則。進而不再犯同類錯誤,我能改變、進步,進而設想並追求更大的目標。→這句正是我現在需要的指引,最近受到極大的挫敗,因新開發的系統轉正式,剛好遇上最壞的狀況。而我一直對反思存在困惑,因為思考真的有用嗎?作者在此給了明確的說明,我該繼續深思,用我所學的知識、經驗,繼續深思,而不是減少思考或許深度夠時,可轉入多維度、多重觀點的思考模式,總之「別浪費錯誤」,身在痛苦之中才能真正知曉問題點和有極大動力來想出可行對策。這是在平時不會有動力做的事,因為順利時你不可能發現問題。
P.12 我認為成功的關鍵在於知道怎麼成長,並「正確地失敗」。「正確地失敗」的意思是能夠從痛苦的失敗中學到教訓,從而避免直接因失敗而被淘汰出局的命運


P.14 我學會對他人的想法進行加權,從而選出最佳觀點。
P.14 每當我做決定時,反覆思考和寫下決策標準是很珍貴。→看來我這方面有做對,有寫下來但散逸各處 。我需要把所有交易日誌、網誌、手札內容再重讀一次,把所有原則整理出來並製作一本清冊。哈,真是工程浩大。
P.15 邀請他們幫我檢驗原則,我也持續在調整及改善這些原則。→原則是要持續調整,而非一成不變,更不是死鐵則。原則是捷思的工具,但發現未知時原則必須和這未知再作反覆的思考,持繼改良,直到滿意。然後再等下一個未知的觸發與改良。
P.15 系統化的決策方式→看來這是我欠缺的部分,我是依原則行事,但決策過程並未建立系統化標準,導致常常東缺西漏。當發生事情時才想到我犯舊錯,同一個錯誤一再犯,真的才是最傷的事。犯錯空間要留給未知事件。因為那才是真的躲不掉的錯誤。
P.19 思考並決定!
(1)你想要什麼?
(2)事實(現況)是什麼?
(3)你該怎麼做?
P.43 只要有足夠的錢來滿足基本需求,我就不那麼看重錢了。在考慮到關係和金錢的相對重要性時。關係更為重要,因為錢沒辦法換到一個有意義的關係。→這對我很困惑,因為我對人際關係沒有感覺。我知道大多數人對人的交流充滿喜悅感,但對我來說是一種壓力感,還充滿著回饋的遞迴問題。
P.56 平衡風險:讓自己在有限風險下可以得到最大利潤。→設立最大停損上限,這點是我常常忘記的事,尤其是新系統期望超大,根本忘了此事。等發現問題時已累損破表了,真有夠難救,真有夠痛。
P.57 唯一能讓我堅持下去的動力,是熱愛我所做的一切。→賺錢是附加,熱愛某事才是本體。投機是本體,致富是附加。這種概念令人很難接受,但合理。認真不一定有回報,只有樂在其中是肯定。即使輸了也不後悔。有多少人能接受這論點呢?連我都極度想抗拒這個合理邏輯。我發現我並沒有準備好破產發生時刻。我是有防備,但這一次痛到我不知道我在堅持什麼。熱愛這事可能是唯一解釋吧。關於失敗我真的不敢去想,那只能換個方式,我該想清辦法如何活下來,而非掙個英雄事蹟。賺個生活無虞的錢,會比一心想賺大錢容易非常非常多。這點倒是可接受的提議。目標不變只是時間加倍。與破產相比,這應該是較佳選項。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成功忌急,心急是我的一大錯誤。
P.57 我發現要把事情做到完美,通常要把自己逼到極致,但有時候挑戰極限會讓你瀕臨崩潰的痛苦。有人覺得好像失敗了-但這不是真的,除非你自己放棄,如果再堅持下去,你會發現痛苦的感覺慢慢消散,而且會有很多其他的機會出現眼前,雖然當時可能看不清楚。而你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總結這些失敗經驗的教訓,以謙遜與徹底開放的心態來增加成功的機會。然後繼續挑戰極限。→首先要知道倖存者偏誤,然後再進一步思索這段話。成長必經挑戰極限,而通常挑戰極限時在遇到逆境時的反饋力也是極大化,如排山倒海而來的感受,那種瀕臨崩潰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有多沉重與痛苦,痛到生不如死。而且更過分的是你不能發瘋,你還必須保持冷靜、保持清醒、保持數個月的煎熬,但不保成功。幹,是我的自嘲。銳變真的一點也不容易,我正身處這關中,很想放棄,但似乎在這緊要關頭應該堅持下去。一個個死結、一個個解決。不管成敗,一定都能賺到高品質和滿滿的經驗。放棄,只會一無所有,你學不到東西也放棄了獎勵的機會。經驗有趣之處在於,紙上練兵是練不出什麼東西,身在其中才可能學到。不然叫程式回測百年資料,你早就成了世界第一的將軍了。瀕臨崩潰不是一剎那的時間,那麼痛快就好了,而是數個月,日日夜夜的折磨你。而還要保持理智,幹!!又是我發自內心的直白。
P.61 雖然電腦在很多方面都比人腦要來得好,但它沒辦法跟人一樣想像、理解和有邏輯性思考。正因此,我們大腦要跟電腦合作。→作者表示只有2%機率不按系統行事,例:911發生時。代表著我並沒發揮我的優勢-寫程式。真是的,身為程式設計師,我自己也怕程式自己跑交易。一個邏輯少寫,可能資產全部歸零於瞬間。但我的程式寫作優勢不發揮似乎又是極大浪費,這是我最大優勢卻不敢用。真的該好好建構程式交易功能,至少從警示功能著手。這絕對是十年任務,跟建立原則一樣。初期投報率為負,是屬後期效用的概念。
P.70 要判斷一個人,如果沒有從他的角度了解其立場與處境,其實並不明智。→歷史的惡人很多,但許多表現不俗。用成敗判定並不明智。
P.73 再好的投資方法都會有缺點,如果它一出錯就對它失去信心,而當它做得好的時候又過度依循,其實都是錯誤的觀念,因為大多數的人的情緒比邏輯更強,對短期結果反應比較過度。→我也常犯此錯,一直調整參數,其實沒有必要而且有害,這會造成統計失效。但有時又太執著,讓錯誤邏輯運作太久,而造成嚴重的吃損累積。這是本問題困難之處。調整的時機很難拿捏,目前的做法是發現問題,研究分析一個月後做決議。不再像之前年底再進行調整。錯誤邏輯必須盡早修正,且關乎習慣問題。建立習慣很難,如果又讓錯誤的邏輯,執行太久變成慣性。要再改正是要花雙倍的時間和額外累損作為代價。
P.79 好的、相關性低的押注可以達到平衡與互補的效果→系統間同時採用此方式,會得到低損益波動率和資金投報率上升的現象。看來我的系統問題還是在相關性過高,意味著我下一步的發展是分散市場而非加碼原系統,意指當賺錢後,不是再投入,而是轉入其他投資。例:房地產、黃金、原物料等。分散式的目的不是賺更快,而是活更久
P.87 獨立和創造性地思考如何做決策,犯錯時把這些錯誤搬上檯面,仔細分析找出根源、制定更新更好的做事方法、系統化地落實變革、犯下新錯誤等等。這種循環反覆、持續進行的方式幫助我們不斷改善。
P.87 隨著系統中決策的數量與資料越來越複雜,我們雇用了比我們年輕又優秀的工程師,幫我們把指令轉換成程式代碼。→的確這是個大問題,隨著系統架構複雜化(完備結構),程式自動判斷的必要性就隨之升高,到最後一定要分工讓電腦或他人代工。或許這就是我面對的一個大難關。我目前操作已達一個人的極限,或說是我能力上限了。有很多很棒的想法無法納入,導致變向的損失和風險無法更趨向平衡。目前只能依簡單為系統核心框架,但損益波動率明顯就是無法再下降就是其外顯結果。要向更高階系統前進,就必需處理複雜化這問題。那問題可能是要組隊,但直接觸發我的絕對弱勢-與人相處的能力極差。死路。退一步想,我目標並沒那麼大,我想要的數字對金融世界而言是九牛一毛,是一個凡人可達成的目標。尤其在這兩個月我對財富的體悟又更深一層,富貴不可強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在這一個關卡三進三出,無法有效突破站穩。讓我感嘆運氣的強大威力。我的資金盾牌像似紙糊般,用讓我驚訝不已的速度消失。系統失靈的奇妙之處就在不管你做什麼都是錯誤行為(賠錢)。即使收手,你也會臨隱藏性損失(該賺沒賺到)。因此我對財富的追求之心有所轉變,我想開始經營人生的時候到了,不再是全心全力在追富。每年都會經歷一次死亡的恐懼,而今年才四月,我就經歷二次死亡的恐懼。我因此意識到,危險。系統擴張超過我當下的財力和能力。妄想功畢於一役,結果就是災難連連。急功近利,戒之。樂觀是一種警訊,感到人生真美好,根本是準備大賠的臨界點訊號
P.88 我們也投資功能越來越強大的電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省不得。
P.89 不論持有什麼資產,總有一天會失去大部分價值。
P.90 成長率和通膨率→決定四種投資對策。
P.92 我不喜歡安於現狀不求突破→這是對我近日心態的一種打臉,或許我是因為近日的挫敗導致的心態失衡(人窮志短)。安於現狀遲早會被他人攻破。唯有在順風時開啟創新,才可能維持正向循環。這次冒進慘遭殲滅,或許復原期會加倍,但等下次超越極限後,還是要勇往向前。如果停止,最好的對策只有退出市場。在股市只有前進與後撒。安於現狀只會耗損到死亡。逆境求生(守),順境勇進(攻)
P.92 權衡得失之後,我們決定…。→凡事想清楚後,就該勇於行動
P.92 每當有新事務需要做決定時,我都會反覆檢視做決定的標準。→標準是必須寫下來,並且註明為何。很多標準都有前置條件。而愚蠢的法律就只有條文,不寫為什麼,導致常常看到低能判決結果。
P.93 把原則明確地寫出來,藉由反覆檢視來改進這些原則,然後確實地遵循。→原則的優點是減少重複思考相同問題的時間,和行動前檢核是否遺漏沒注意到的要事。原則是增進思考效率和決策篩檢的方法。而原則在碰上未知時要反覆思考再做決定,並修訂原則。所以修改原則是一直發生,而非訂立後就是僵固,未知事件就是觸發對原則的重新思考的要件。
P.99 每週期工作80小時,還是做得不夠好→超載的訊號,要找人分工或降階。
P.100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這是我今年發現的大問題,生活一片荒蕪。我努力向前,但三次挫敗退回原點時,才發現生活是如此空白。這裡必須改善,生活的經營問題。當系統進入成熟階段(80%),優化常常有害(脆化)。此時一動不如一靜,熟練度可以抵消再優化的微利效果。所以系統到後期重在偵錯,而很少主動修改。而進步是朝更高階作研發。像系統倉位配置和全部退場出國玩的條件設定…等更高階的決策層發展。
P.103 如果不平衡風險,可以賺更多的錢,但我知道這種投資方式,肯定活不了。→風控不止控損,也要管停利機制。風險平衡是活到最後的思維,活下來的人才能分到報酬。賭到最大最後者只會成為李佛摩,八進八出,最後一場空。
P.103 我喜歡從慘痛錯誤中去反思,珍惜它所能帶給我的原則價值。→只有在錯誤中站在堅硬的地板,才能有效的思考改進。這是成功時辦不到的事。而我似乎也很享受犯錯,因為才能真正的認真思考錯誤和積極的思考改進方法。這一行我真的有優勢,樂在其中。如果有一件事要常常吃痛,而沒放棄,代表個性與此事很合的來。天才很多,但天才很難專注持久在一件令他受傷的事情上。這就是天才的困境,心想:只有笨蛋才會待在此。我想我是其中一個笨蛋。
P.110 到了2010年,我已經60歲了。足足經營橋水35年。→我低估我達成心中數字所需的時間,成功者花的不是數月而是數十年。以十年為一期在計數。而我妄想五年內達成。真是幻想,難怪三進三出,一直回到原據點,我太急了!
P.151 三個層次的原則表述:→階層性、子項具有向上關聯性,結構明確完整
 1.最高層次的原則
   1.1.中層次原則
        a.次原則

P.156 當個超級現實主義者:了解現實、接受現實以及在現實人生中奮鬥。
P.160 向大自然學習現實如何運作
P.162 不要固執己見:堅信事情「應該」如何,不然會錯失了解真實情況的機會。→自己本身就已存在主觀成分,所以竭盡所能的客觀也不會像預期中的絕對客觀。
P.167 演化:不進化,就是死亡。→成長、改進才可能存活,對方一直在進步。
P.174 為了得到力量,必須把自己逼向極限,然而挑戰極限是痛苦的,這是自然的基本規律。
P.174 痛苦+反省=進步→痛苦是成長的捷徑,似乎也是必經之路。端看希望成長的速度而定。一次挑戰太多未知,而當未知區域的地雷連爆時,那將會是極大痛苦,有時還會致命。
P.175 大多數人在痛苦的當下無法省思,痛苦過去時又把注意力放到其他事情。因此錯過了透過反省吸取教訓的機會。→事過境遷通常讓了忘掉危險時是多麼僥倖,所以能在錯誤發生時檢討是最佳時機,當下才有真實的危機意識、才能在真心檢討,刻印在腦中。
P.175 面對挑戰將試煉你,讓你變得更強大。如果你不經歷失敗,你不沒有挑戰到極限。不挑戰極限就不會充分發揮潛力。挑戰極限,有時失敗有時成功,無論失敗或成功都將有收獲(經驗)。→很痛,尤其失敗時,會痛徹心扉。即使你有作準備,當吃到一連串的大敗仗,還是真的極痛。
P.175 甘願承受痛苦而不是逃避:對痛苦甘之如飴,就能加速蛻變。→好論點,長痛不如短痛。反正都要經歷。何不在充分準備後,來一次極限挑戰。但極限下的挫敗感覺是什麼呢?哦,那個是不會掉眼淚滴,是心在淌血。
P.175 如果你選擇走健康的路線,痛苦很快就會變成快樂。痛苦是信號!→痛苦感受是挑戰極限時的訊號燈,無痛代表你根本還在舒適圈。
P.177 過度重視直接結果,忽略後續甚至更後續結果的人,很少能達成目標。→從更高層次思考和看事情,這是我最近才領悟的技能。以前我會覺得我是在高階看整體,其實還不夠高。只是以為是。例如統計的機率與期望值已超出一般人層次,但統計之上呢?還有風控觀點。風險控制就是最高視角了嗎?當然還有更高的風險平衡。所以最高階層觀點是很難到達,只會高估自己的視角,井底之蛙總是誤以為它看到全部,無知會讓人誤以為知道一切,這是邏輯困境,知道太少無法推理。
P.182 如果因為自己無法做好每一件事感到失望,就太天真了。沒有人無所不能
P.182 接受你的弱點,同時努力把弱點變成強項。→我覺得應叫變成中性吧,畢竟這就是弱點,變成強項沒邏輯的事。如同超出100%的能力是輯邏錯誤。潛能是你的能力值之下,為何不用平常不用,畢竟用到潛能是很吃力的感受。
P.182 你是否應該走這條路。最好的線索就是你正試圖做的事是否符合你的天性(即你天生的才能)。→你想成為女人,但身上有雞雞,這是天性。逆天而行是愚蠢的決策。終生平庸或悲慘一生為代價。人生不可能只有一個天賦和一個興趣,取交集才能得到人生勝利組的門票。沒幾個人爸是郭台銘,隨便丟個十億給你燒興趣,但沒天份的事。人家燒的起,你玩不起。接受現況,依此為據。我知道我不優秀,光這一個「知道」,就勝過大半的人了。
P.183 你的弱項要找這方面有專長的人來幫你,截長補短是你應該培養的一門重要技能。→但我的弱項剛好是社交能力差,哈!
P.183 別把你希望的情況,與真實的情況混淆。→我一直希望我是天才,但明顯不是。人類擁有最強動力名為「希望」,但別妄想過度,會重傷。
P.183 別擔心面子問題,而該把心思集中在達成目標→面子極耗心智,但沒有效益。務實為上。沒錢時,拉下臉來換些籌碼是務實的做法。有錢人不缺錢缺尊嚴,這存在等價交換的空間運用。連菜販都很愛面子,給他讚美他會給你一堆優惠。似乎適用大多數人。
P.190 實現理想五流程
   1.制定明確的目標
   2.找出妨礙你實現目標的問題,而且不要容忍這些問題存在
   3.準確地診斷問題,查明問題根源。
   4.設計解決方案
   5.徹底執行
P.193 在設定目標時,只需要設定目標,你不要考慮如何達成,抑或要是錯了怎麼辦。
P.193 在診斷問題時,不要思考如何解決,只需要診斷問題→按步就搬,勿用思緒跳躍功能。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確實做完才到下一階段。
P.193 步驟模糊不清,容易導致結果不盡理想,因為會妨礙你發現真正的問題。→跳躍式思考是壞習慣。如果問題這麼容易找到,那打從一開始規劃時早發現了。所以這類問題大多埋在很深處,至少是在二階之後才能找到。絕不可能單靠第一階的直覺就能發現。
P.194 藉由協調你的目標與欲望,來決定你真正想要的人生。→權衡,我目前少了這個協調,導致心太急,分流時間到生活上,才能化解過程的漫長煎熬。
P.198 通常達成目標有很多途徑。只要找到一條行得通就好。→我似乎用太多組策略。五路並進,暗找死呀。違背了我簡單原則。為什麼追求簡單?暗,我資質有限呀。我也希望我是資質過人,但看看自己的大考成績。嗯…現實結果才是真的
P.199 一個方案可以在短短數小時內粗略勾勒→別急著抓著靈感就向前衝。當機立斷是電影效果,謀定而後動才是現實做法
P.201 每個人都有弱項,弱項通常顯現在犯錯模式中。→最近才發現我的弱項,當虧損到達本金時,我紀律會動搖,從中性趨向保守。如果還有下次,我就不會這樣冒進了。重損的後果是超乎想像的恐懼,而且是漫長的折磨你,直到你認錯。然後再補幾刀才會停止。未知就是你知道停損,但不知道市場還是能再補你幾刀。惡性循環:人窮志短,越窮越不敢。別再錯把魯莽當勇敢
P.205 妨礙你做出良好決定的兩個障礙是你的自我意識(ego)和你的盲點
P.205 自我意識,指的是你的潛意識的防禦機制。這個機制使你很難接受自己的錯誤和弱點。你最深層的需求和恐懼→生存的需求,破產的恐懼。
P.207 [邏輯、意識]和[情緒、潛意識],彼此爭吵。→當我吃小麥製品時就是情緒戰勝邏輯,是低層次的我壓倒思慮周到高層次的我。所以知到我出門多麼焦慮,到處都是麵包店和麵食館,處處都是天人交戰點。為什麼我人生這麼多限制?已經不夠聰明了,還不讓我吃人間美食。
P.208 大多數人思考解決辦法時,都是自己絞盡腦汁,而不是集思廣益。→呃,突然覺得沒朋友是很弱勢。算了,我盡力了,沒那社交能力強求只會讓人憎恨你的直白。哈哈,不能吃天下美食,還不給交朋友的能力。讚呀!!
P.210 積極了解其他觀點背後推理,態度要極度開放。→看別人的推理,而不是結論。推理中才存在極大量的元素、材料。結論就只是讚成或反對,價值不大。
P.210 決策分兩步驟:先吸收所有相關資訊,然後做決定。
P.211 想知道別人的觀點,必須暫停下判斷。唯有設身處地,才能正確評估別人的觀點。
P.211 記住,你是在尋找最好的答案→為從他人取得更好的答案才是目的,而不是為了從別那找到你觀點的印證
P.214 採用多方歸納法綜合分析→這世界早已複雜到不可能有簡單的方法,雜於利害才有可行的解答。
P.215 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最大充分的準備。
P.221 善用以證據為基礎的決策工具→別用直覺、感覺,要以依證據。例如統計分析、賽局樹等。
P.242 感覺和思考一直在鬥爭。感情(主要由大腦的杏仁核掌管,透過潛意識運作)和理性思考(主要由前額葉皮層掌管,有意識地運作)→思考時你會感到額頭在高速運轉。而情緒的聲音,你會感覺到來自大腦深處。渴望是潛意識的特徵。因為那是大腦基底,後來才演化出新皮質。所以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夢想。理性只是在幫助潛意識去完成夢想。這就出現弔詭問題,理智不可能獨存。如果忽略潛意識的渴望,必然受到嚴重傷害。所以理性思考行為的目的是為達成心中的夢想,這才能相輔相成。熱情可是潛意識的能力。
P.244 好好選擇你的習慣:如果你堅持一種行為大約18個月,你會建立一種幾乎,永遠堅持下去的傾向。
P.245 寫下對你傷害最大的三個壞習慣。→妙,知道還不夠,要寫下來提醒自己。因為那是個「習慣」,會不自覺的執行,除非刻意觀注。尤其很多壞習慣是偶發,但一次就可以痛到生不如此。心急這壞習慣已不是第一次了,已是累犯。
P.248 把獎勵與行動連結,「改變大腦的線路」→看來只有達成目標才能給予獎勵,犯錯時,不該為平衡那惡劣的心情,而做出類獎勵效果的行為。痛要讓他刻骨銘心,安慰只會埋下再犯的因子
P.260 許多令人痛心的糟糕決定,是因為沒考慮到後續和更後續的結果。
P.261 準確掌握真實狀況最終可歸納為兩點:能夠準確地綜合整理(synthesize)以及懂得如何綜合考量各層級(navigate levels)。
P.261 綜合整理是把大量資訊轉換成一幅精確圖像的過程
P.261 要做好綜合整理,你必須(1)綜合現有的情況。(2)隨著時間演進綜合情況。(3)有效地綜合考慮各個層級
P.270 當個不完美主義者:完美主義者花費太多時間在旁枝末節的小差異上,犧牲掉重要的事物。
P.270 即使對重要事物進行研究,越過臨界點之後,邊際效益也有限
P.272 魚骨式綜合整理(好)

P.273 迷宮式的思考方式(壞)

P.274 結合概率和統計、賽局理論和其他工具科學。
P.277 了解何時不要下注,與了解哪些注值得下,同樣重要。假如你只對你最有信心能獲得回報時才押注,你就能大大提高你贏的機率
P.277 將你的「必做事項」與「想做事項」分開,不要錯將任何「想做事項」排入優先要務清單。→每天依此作執行順位,長期下來會得到較高品質的成果。
P.278 簡化!去掉不相干的細節,讓重要的事物和他們彼此間的關係凸顯出來
P.279 使用原則是簡化和改進決策的一種方式。幾乎所有「眼前情況」都只是「情景再現」。找出是哪一類的情景,然後深思熟慮的原則加以處理。
P.282 思考>原則>演算法>好的決策→善用電腦把原則化成演算法。
P.291 要獲取有用的原則,你得擁抱現實並沉著應對
P.291 人生就是要善用形勢
P.291 在人生旅程中,難免經歷失敗的痛苦。痛苦加速你個人進化的動力,他可以毀了你。完全取決於你如何看待痛苦。演化看起來像一個又一個循環,呈現不斷改進的上升趨勢或者持平在原地打轉,也可能呈現下降趨勢,走向毀滅。
P.292 我們天性的自我意識渴望自己聰明能幹,獲得別人肯定。盲點是主觀看待事物的結果:這兩樣從中作梗,讓我們無法看清事情的真相
P.375 每個人都會犯錯。主要的差別在於,成功者會從錯誤中學教訓,失敗者不會。→還有別忘記這錯誤,不然二犯跟失敗者是一樣的結果
P.377 認清錯誤→失敗的結果很明確,但真正的錯誤常常都很曖昧。例如當初在找薦骨痛的問題,花了一年多才找到正解。從椅子到床都換一輪,還沒根治。最後發現是咖啡。但還不不是完全正確,真正的答案是咖啡裡的黴菌。所以真正的錯誤並沒那麼輕而易舉的找出來。
P.378 經歷痛苦時,要記得反省。痛苦全都在你的腦袋裡。假如你想進化要直搗問題和痛苦。正視(面對、直視)痛苦,你就會把所面對的矛盾和問題看得更清楚。反省並解決問題。你就會長智慧。
P.379 痛苦和挑戰,越大越好。→我差點死在10500~10600間。所以質疑這想法,過大會領便當。另外同步補刀的是我的新建立的系統屬重炮型,宏偉的設計,一個月就燒掉百萬。最後被我強制凍結,退回測試階段。新系統本質沒有大問題,只是我養不起。我是有預期會燒錢,但速度之快讓我為之驚嘆!!幹,我做了一件「偉大」的蠢事。
P.379 遇到痛苦時,動物的本能就是「戰鬥或逃跑」。你反而要自己冷靜下來。→現今面對的不是肉體上的死亡,是精神上的折磨。對策是沉著思考,而不是亂衝
P.379 沒有人能客觀看待自己→盲點之所以稱為盲點,就是近乎無法察覺。當意識到時,大多是犯錯時引發的痛苦。
P.471 要訂立量化的評量指標→光使用統計會存在很大的瑕疵,數據樣本其實都過少。所以要摻雜其他項目(期望值、風險、篩網等),作綜合評估。
P.491 要去發現而不是容忍問→善哉!當系統設計完成後,理想上是依計而行,但實務上應是邊操作邊修正。問題的出現大多屬未知事件,這時不該硬是忽略它。紀律有效在於處理已知(深思熟慮),但紀律無法處理未知問題。所以當發現問題時趕緊記下,並開始作研究(收集資料、分析、反覆思考),最後形成通則、原則,並且現化成紀律操作。
P.518 要考慮後續或更後續的結果,而不只是直接後果
P.519 要了解「清除風暴」的威力→自行割肉,以保全身。這是兩難擇輕的問題,要有勇氣選擇活著的選項並不容易。拗單才是天生直覺。
P.532 要記得,幾乎每件事所耗費的時間和金錢都會超過你的預期→回測期望值都為正,實戰後會發現成本比預期至少多半倍。意外要列入考量,看不到但一定會碰到,而且意外很少是好事,多屬災難、大災難,根本就是黑天鵝出沒。這兩年極端事件狂出,真怕成為常態事件。國家監管能力弱化,台股亂象應該會趨向常態化。當國家沒落時,要作防範一堆怪事的發生。上策遠離股市,但離開後我還真不知要做什麼。當你進入錢賺錢,你根本不想用勞力賺錢。除非被市場打敗時才可能退到前一階。就像當上總經理後,轉做基層人員不會是選項。所以我還是求穩為上,求勝隨緣吧。我已沒有跌落谷底再爬起的本錢了,歲數就是這麼一回事。當超過四十後,社會不會給你機會。也就是我得認命,開始轉入營運為核心的思維。而不能再衝鋒陷陣。年紀不同、位階不同,策略也要跟著改變。看到結果,我的最大成就不可能是超群,而是中等。符合常態,我的命運符合常態分佈。
P.538 要用檢核表→真是偉大的發明,專治我的記性差。
P.539 要慶祝達標→路還長的很,必須在完成一個階段後犒賞自己一番。因為很快的又是一場場的戰鬥,無法從中復元。身心俱疲是戰場大忌。當順風時是不會有感覺,但當逆風時就知道鬥志不足是很糟的一件事。
P.542 光說不練是不行的→讀書是我的樂趣,但也極耗精力。這是最近發現的大問題。知道越多知識理當更成功。但實際上卻沒感到知識帶來的威力,因為知識只是軟實力,要把知識轉化成硬實力,就必須動手做呀!如此推論,品書將轉為次要,而是該專注在行動上。尤其是研發出成果,具體的產出。例word檔、excel、程式、圖表等。
P.543 要用工具來蒐集數據,再經處理形成結論和行動。→用工具,我還停在手工,的確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間。強迫自己寫程式吧!即使手工比較快。習慣養成比較重要。
P.554 與別人合作可得三大益處:
   (1)通力合作比單打獨鬥更強、更能達成既定的使命→具有誘因
   (2)優質的人際關係會造就出色的團隊→或許我該嘗試人脈發展,畢竟這是一塊大空地(對我而言,還真是一片空白)
   (3)累積財富以滿足和實現我們和他人的生活所需→不懂
P.563 問題日誌:是我們在記錄錯誤並從中學習教訓的主要工具。任何出錯的事都必須寫進問題日誌。這樣才容易歸納整理。是改變習慣和觀念的好工具。→這就是我欠缺的工具,極重要的東西。散逸各處的錯誤檢討是沒有效果,必須整併在一起,然後一再複習。
P.564 每日更新→每天花10分鐘寫交易日誌,養成習慣。記錄做了什麼,出現的問題、狀況,以及本身的反省、思考。

心得感想:
原則、規則、習慣,大致上意思是相通,但前者擁有自我的感覺,後者是被人制定。原則是以我為本的法則,規則是大家共同的法則。所以書名取原則意思是精確,也優於好習慣這個詞。習慣本身沒有邏輯,就是一個標準。而原則是有中心思想。這本書名取的極為出色,一字破曉。
直覺有錢人是高度自私的行為,而其實只有在追求階段才會顯得極為貪婪,當追求到達心中的目標時,心境會轉變成分享。而分享並不會讓自己更有錢,因為讓更多人知道你的勝利邏輯,但這是真正成功者的心理,不在乎錢了。所以真正的有錢人並不會以錢作思考核心。就實例來說,有錢人不會買台賓士但喜歡停在免費但阻礙交通的地方,那個人並不是有錢,只是假裝自己是有錢人。可能跟之前流行的願景思維有關吧。我要台賓士,是的我買的起賓士,而願望真的達成,但實質是挖東牆補西牆。還是把錢拿去投資自己,補腦才是上策。上次碰到冥想狂熱者,但沒跟他明說冥想的問題在那。因為對方就是只想來吵架不是來交流,所以也懶的寫明原因。冥想的問題就在於空想。你沒有任何新進的材料怎麼可能激發創意、靈感。思想要成長要有東西在融合,說白點冥想只是另一種發呆的方式、和尚只是穿著袈裟的乞丐。裝什麼高尚,散步都比冥想,更好用又實際。
30歲初是個容易發生人生大挫敗的時期,二轉通常有此時發生,作者是、我也是,只是他堅持在投資領域內轉,而我是從程式師轉投機者。驚!我現在才知道我的熱愛是投機。這不是巧合,而是熱情。工作上我就是無法產生交易時的動力和韌性,而交易上我能越挫越勇。光今年2月到4月,這60天我經歷二次生死交關,和度日如年的日子。我還沒棄械投降,這是在工作上不可能的達到的事。這種破產壓力絕對遠遠超出工作壓力。我以為我了解自己,可能並不清楚明白。對於這個發現我感到非常微妙。原本以為是被迫離開,其實心底早已決定會走向這條路。
原則讓人減少犯錯(尤指相同的錯誤,和減少重複思考(對已思考清楚的事)。造就比他人少犯錯和省下一些思考時間。綜合下來具有優勢。而這種優勢在初期是劣勢,因為額外花時間建立與持續修訂、複習,需要十年以上才會發展出顯著優勢。所以活著是使用原則的前題,代價就是少賺一些,十年後才會開始加倍賺回來。
本書最讓我腦怒的是一個名詞「謙卑」,而謙卑是本書的核心起點。我不喜歡是因為這個字眼很弱勢、很下等的意含很強烈。總感覺應該有更好的詞來形容作者想表達的意思。但就作者的意涵來說,似乎是插到我的潛在問題處,自我太強烈!剛愎自用,凡事都自己來不求人(除了剪頭髮)。
本書出現的時機對我來說是極為巧妙又極為有用。我剛好遇上大災難,需要些指導。而本書切中我的需求。真是有意思的巧合,剛好有名師教。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2018年4月26 學著過生活]
發現除了交易,我並不懂如何過生活。看來該著手如何過生活,或許生活並不像交易的數字這麼明確。先來想想能做些什麼,再追求優化。
前題:與交易無關的活動
做感到有趣的事
嘗試新事物
追求最佳化,細心做好每個決定。→這點不錯,需要思考又能改進些東西。
花錢花的更精明些,看著每一元都發最大效益。不是省錢而是依投報率來評估。
每周菜單來些花樣,色香味提升
步調:慢。要的是韻律,不是極速。
列出目標、找出問題、想出解決方法、執行、修正,完成。
....(再讓我想想)
[2018年4月27日 關於學著過生活反思]
從另一個視角來看,不會過生活是假議題。你只是想逃避交易上的難關,如果你交易順利生活根本叫得意。所以不是浪費精力在此,不然就掉入玩魔獸一樣的陷阱。以為只是需要打發掉痛苦的時間,其實這時最需要專注在思考系統上的問題,而這問題通常是未知且藏在極深層的邏輯結構中。像這次我以為是系統設計有問題,但全部問題展開並聯結後發現,我的操作其實很不錯,但還是虧損。原來是操作資金不足撐起所有系統,資金厚度不足支撐信心而導致的防禦進而虧損。問題真的一點也不表象這麼簡單,而是深層結構中發生了問題。需要花費極的大的心力才能抽絲撥繭,慢慢的找到真正的問題點。

[2018年4月26日 見機行事和習慣養成]
這兩年我體會到見機行事是充滿著暴利,但見機行事屬短期效益,長期來看是白做工。相對習慣養成一開始真的會吃很多小虧損,但長期後就會形成一種能量。你會自然而然的做對每一件事,而不會犯二錯。這就是我當下正在處理的問題,解決一直犯同一個錯的情況。想必又是一段陣痛期避免不了。痛但早該做的事拖到現在,不知怎麼說。看著做正確的事虧損是多麼讓人難受事。希望習慣熟練後,第四次挑戰能一舉突破這一關卡。估計又得花一年的時間,急呀,欲速則不達。對這句又是更深刻的體悟,一步登天是人人願望,但一步一腳印才是真正可行。一步登天很快就因基底就不到那水準,很快就被打回原形了

[2018年4月26日 志得意滿時,會嚴重低估逆境的惡劣程度]
在風平浪靜的日子,並無法感受逆境是有多麼艱困。唯有身處其中才會發現伴隨的壓力飆升、系統全部都處於失靈、虧損加劇、身體狀態下滑、精神狀態瀕崩潰、身邊的人從讚嘆變成看不起你…等。這才是逆境狀態。所以平日不是揮霍金錢享受人生勝利的滋味、揮霍健康滿足口腹之慾、揮霍一切你手上的資源。在順境時要做的是未雨綢繆,多充實知識、把身體狀態調校到最佳化、心智狀態維持在登峰造極的程度、獲利轉入預備金因為逆境時,智慧、健康、資金,全處於耗損狀態,無法補充,直到通過逆境為止。光這次二月的暴跌、三月的區間大亂跳、四月的對崎。還真是烽火連三月,搞得我也差點崩潰。

[2018年5月11日 金錢觀的變化]
經過這次災難(對我而言),我的金錢觀又產生了變化。從最初的對錢無感到出社會對錢的熱愛,當進入交易市場後就想賺暴利,忘了槓桿的可怕。順風時那種徐徐微風騷的人滿心暢快,逆風時那種摧枯拉朽速度與幅度之大,會讓人感受到暴風雨中大自然的可怕力量。所以決定未來交易都下調倉位,不再追風(險)了。人生就這樣,不是我想就可以,時運不濟一生就很平淡。也知道絕大多數人為何平凡,時運(機率)大多不好也不壞。依此為據作打算才是上策,接受平凡的人生,精打細算吧。
金錢觀的演化:沒錢>愛錢>貪錢>惜錢(夠用就好),人生還有很多方面可以追求,不止錢。

[2018年5月12日 作者的謙卑的另一個名詞解析-和善]
對於卑這字我很反感,因為卑具有相對低的意味。所以想了許久覺得「和善」,會比較切中作者的語意,就是趨中性。看待事物不卑不亢,如果一定要留謙這個字。也應該是「謙容」,有容乃大。但容似乎有相對高位的意涵就是了。呃!!該不會最好的語意是-謙虛!!

[2018年5月27日 人生失敗者的價值]
前陣子操作很失敗,心靈出現嚴重裂痕。在這空檔時思緒被家人入侵,是感受到一些溫暖。但代價還蠻嚴重。我轉為保守為上、縮小操作,結果進入負回饋狀態。我在探究那裡出問題時才發現,我不小心開啟了與人生失敗者的交流,並認真傾聽建言。我家人可是人生失敗組,我居然在失意時參酌他們的建議。問題在那??問題就是他們一生失敗,得到的論點絕對是失敗。如果他們知道自己的失敗原因,早從失敗中得到教訓並登上成功之巔了。我居然一不小心就聽信了活了六十多年的失敗論點。知足常樂,無知所以快樂。我真的很佩服這些不肯讀書的人,整天宣揚人生經驗談。井底之蛙總認為知天曉地。所以從人生失敗者身上可以習得什麼?
學會如何步向失敗罷了!!(避之、戒之)

[2018年6月7日 謬誤第一條-節儉]
最近太有感了,因上一場災難引起的連鎖效應。心智受到嚴重的打擊,算是全面瓦解。為了重建基礎,轉趨保守。其中有一條一直是個地雷,但不知為何我總是喜歡去踩踏它,根本就是去朝聖一樣(蠢)。它的名字叫「節儉」,省錢為上。這點太原生性了,因為生在平凡家庭,錢是稀物質。我從小就受到金錢不足、金錢不足、金錢不足的困境非常久,也養成了這方面的習慣。尤其是第一桶金前,更是如此。只是後來漸漸有錢且學會有錢人的思維後才拋開,但受到重創後這個思維又死灰復燃。又必須重新檢討才能發現其謬誤。
越省越窮,必須勇於投資自己。
其關鍵是耐心等待好機會,而等待是漫長,關鍵點是瞬間爆發。
過程需要消耗極大的體力與精力,只要一節省,健康、知識、設備的錢,很快就會受到連鎖反應而瓦解。
健康:飢餓時就是要吃飽,不要為了省錢而不肯投資自己的健康,有健康才能長期作戰。
知識:千金難買早知道。越早知曉尚不知的知識,越早進入下一個層次。
設備:只要電腦慢一點,一次就是萬元在賠。只要讀書環境差一點,代價就是時間的浪費。時間是人生最珍貴的東西,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節儉是美德,如果這句當作真理,那註定你會窮苦一生。因為你訂的目標的就節儉不是富裕。
提醒自己別一直想從省錢來變向賺錢,這是個數學+邏輯的雙重陷阱。錢在數學要運用乘法,而不是減法,錢在邏輯是要用投資,而非省錢。你不是超人,做妄想完美,抓住要點而不是十全十美。把投資作好勝於節儉。
錢是要用滾、用賺,絕對無法用省出來。
大老闆表現節儉是為了希望員工省錢才能變成他的收入,代價是你的表現平庸(太划算了),他們發達靠的是投資、花大錢。

[2018年6月8日管理學-改善循環]
PDCA:Plan>Do>Check>Act。
後期把Check改成Study(研究、學習),把意函作更精確表示。
Plan>Do>Study>Act
中文:規畫、執行、查核(研究、學習)、行動。
當在書局讀到這個概念時很讓我驚訝,這循環對目前我的問題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我欠缺科學式的改善方法論。這類知識歸納在管理類,我很少去接觸這類的書。我一直以為管理類的知識跟我無關,因為我只有一個人,不用管理他人。但管理類的知識中有許多方法論是專門處理「問題」。而目前我在重建系統架構,苦於找不到方法論。或許這是一個開端,從管理類的書籍中找到全系統規劃的方法論。不然目前太沒有效率了,見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但這有個嚴重缺陷,當整合運作時你不知問題在那。多系統運作造成的複雜性會超乎想像。所以我才打掉全部重建。但如果還是照老方法,還是會再撞壁。先收集這方面的理論來看會屬優勢決策,別急著跳火坑(市場)。即使沒受傷,也浪費生命在原地打滾。因為做法有問題。

[2018年6月8日 自利與自私]
在思索如何讓自己更好,發現自利勝於自私。這是進一步的觀點。自利最大化是追求長遠的利益,而自私最大化是追求眼前的利益。而這是身為人的原始設定,無法避免。無私是不存在於人類,自利才是活著的意義。你有渴望的目標,那就是慾望的表現。所以別人對你好是他從自利的角度所做的行為罷了,因為對你好,你極有可能對他更好。呃…我洗澡時想到的論點突然想不起來…。算了,先把自利記錄到我的原則吧,以後想到再補上去。





書籍資料:
書名:原則:生活和工作
原名:Principles: Life and Work
作者:瑞.達利歐
原文作者:Ray Dalio
譯者:陳世杰, 諶悠文, 戴至中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18/04/10
閱讀價值:高,稀有的交易人生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