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5日 星期日

鍛鍊思考力



前言:
繼續打發時間,有些事你無法改變,只能改變你能改變的事。讀不讀書是我唯一能改變的事。

隨記:
P.26 要培養出「思考」這樣的素質,就得多方閱讀。閱讀能超越時間與空間而得以接觸古人的智慧。
P.28 沒有寫下的點子,一點意義也沒有→我還是鍾愛自己的手札,當我需要認真思考時我還是會帶手札,手機畢竟沒辦法像紙筆一樣的筆順和展開。我用的是Note 10(有筆),別告訴我其他手機能比有筆的手機更好作書寫筆記。科技還沒超越紙筆,十年後再說吧。

P.36 法國作家莫洛亞:有一名學生,每天晚上喝下數杯以蘇打水稀釋威士忌的飲料,因而腦袋變得昏昏沉沉;於是便放棄威士忌,改喝白蘭地加薯打水的飲料,卻仍然酩酊大醉;接著嘗試琴酒加蘇打水。最後他的結論是「宿醉都是蘇打水造成的,這一定沒錯」。→查明原因的重要性,如果是蘇打水會讓人醉,那就單飲蘇打水作測試。
P.75 講道理的人,反而容易遭到詐騙。因人類是用《三段式論證法》。→三段式論證法的困難在於大前題之後的小前題常出現集合有跳脫的狀況。例:大前題:所有的人類都在呼吸。小前題:蘇格拉底正在呼吸。結論:因此蘇格拉底是人類。此推論問題就在於大前題的集合並沒有完全含蓋住小前題,這需要知識而不是只單靠邏輯。你得知道不止人類能吸呼且要想到這一點。意思就是「沒足夠的知識,邏輯是無用的工具」。

P.129 所有的「思考」都是根據「語言」而來→母語很重要(指國語),拒絕台語能讓你在脫貧上站在有利的位置。台語沒文字,你無法筆記。台語說是垃圾語一點也不為過。
P.145 在自由思考時,最會遇到的障礙就是「偏見」→如同上一句的筆記內容,當出現情緒性字眼「垃圾」時就是偏見,雖然論點正確,但已摻入「偏見」,這是在小事上不易出問題,但當需要思考一個超大範疇問題時,這一點點偏見會累成嚴重錯誤。如同信仰大多數入會走進宗教而被詐騙。當分析時先筆記,然後再刪除所有情緒字串、連接詞,剩下關鍵字。同樣用上面的筆記作例,關鍵字就是「紅字」,其他都是贅述。
P.180 在閱讀特定的著作或書本之後,有時也會深陷於特定的想法之下而不自覺。→這種定錨現象我也常發生,作者怎麼說我就跟著附和。但時間拉長之後會與新的思維衝突產生新想法,所以我把這定錨現象視為過程、必要的過程。透由作者對某一個觀點作最深入的理解。如果一本書中知識是前所未聞,就不要先用批判式閱讀法,先去理解其論點。當下次再遇到類似內容時再作批判式閱讀較為合適。一定會有下次,因為大家都是互相抄來抄去,尤其是創見(例:黑天鵝理論)更是抄的最兇(小黑天鵝、灰犀牛)。


心得感想:
思考不難,懶的筆記才是問題所在。像我的身體問題一堆,我很久以前就在作超展開來分析。最終把許多病痛都解除了。這張表是五年前的身體狀態分析,你得擁有這種展開的分析力,才可能把工作做好。記憶力再強也不可能辦到,這需要「工具」。很好玩吧,你不需要記住一切,只需要一點技巧。

本書中有些多部分寫的不好,結論更是帶有些弔詭假設「人類是被創造出來」。但大致上是不錯的思考入門教材。

[2020年3月22日 迴圈困境]
昨天到誠品找新書,但走完一圈發現盡是新瓶裝舊酒,了無新意。
新知應該是隨著時間推演而不斷產生,但現實卻是舊元素再作「重新排列」而已。
空手而回…
知識是如此的寬廣,但有興趣的卻是如此的窄小。
小說,滾。
宗教,垃圾。
科學,卡在量子力學的猜想,答案在黑洞裡是吧(梗)。
歷史,讀來讀去就那些名人。
健康,看到《恐怖的自體免疫疾病療癒聖經》還能再出版我都要笑出來了,錯誤知識遠遠流傳,傳成暢銷紀念版了。
財經,盡是再版再版的書,這邊的知識早已透析了,除了設備更新,本質就那些元素。
我似乎到了一個知識高原區,這邊看到的就是一再重複的知識,只是重新組合。
如果要再深研就進入了專業知識領域(ex:數學),但對我人生已沒什麼幫助了。
有點讓人沮喪的發現,新書只是一再重複的內容。
在某個領域鑽研,當大多未知區塊都探索完成後,跳脫似乎是最佳選擇。
何謂新瓶裝舊酒?《魔鬼終結者:Dark Fate》是個不錯的例子,詮釋了看到新書的感受。核心元素不變,只是重新組合。沒有新鮮感。也不能說沒有變化,看到的是莎拉.康納變老女人了,讓我心理有些…dark fate。



寡人



前言:
本篇請略過,只記錄我讀過。

隨記:
P.0 目錄
求和親不惜一戰的藏族贊普——吐蕃首領松贊干布
梨園祖師 溫泉迷——唐玄宗李隆基
戲子皇帝「李天下」——五代十國後唐莊宗李存勖
萬稅君王「不睡龍」——五代十國吳越武肅王錢鏐
禮遇文士的「賊王八」——五代十國前蜀高祖王建
當臣子的僮僕常挨大臣揍——五代十國吳景帝楊隆演
「雞湯君王」——五代十國楚衡陽王馬希聲
隨風倒的牆頭草——五代十國南平文獻王高從誨
春聯鼻祖 「送子張仙」——五代十國後蜀後主孟昶
信鬼崇道遭子殺害的皇帝——五代十國閩太宗王延鈞
貪財枉法、過河拆橋的皇帝——五代十國閩景宗王延羲
三姓兩名大難不死的皇帝——五代十國南唐烈祖李昪
每欲用大臣先必閹之的皇帝——五代十國南漢後主劉鋹
有「虎」氣也有「猴」氣的皇帝——北宋太祖趙匡胤
誤盡蒼生的藝術大師——北宋徽宗趙佶
從亡國之帝到一代高僧——南宋恭帝趙㬎
死後被做成木乃伊的皇帝——遼太宗耶律德光
靠擲骰子給群臣授官的皇帝——遼道宗耶律洪基
為子所弑的三姓君王——西夏景宗李元昊
迷戀天魔舞的「魯班天子」——元順帝妥懽帖睦爾
勞動鄭和七下西洋的人——明建文帝朱允炆
自封為大將軍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
二十五年不見群臣的宅男——明神宗朱翊鈞
「再世的老僧」 出世的皇帝——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大頭症」患者 「十全老人」——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

心得感想:
這本書讓人看見在戰亂時,戰神們能創造出國家卻不會統治。但比較讓人困惑的是古代平民為何能忍受呢?而且耐性極佳。尤其本書中的五代十國,根本是各種昏君的大集合時代。本書我無法作筆記,因為作者的文筆讓我很出戲。我無法進入作者描繪的情境去思考昏君們的思維,因為呈現在我眼前的文字是很假的感受。作者的另一本《本宮》我也只讀到第二篇武則天就直接棄坑了,一樣很出戲的劇情帶入,很突兀的筆鋒。雖然作者一直強調有史料佐證,但主要是依結論回推發生過程。意思是真正歷史可能不是如作者推論的過程,一個皇帝25年不上朝,是否意味沒在私下聊呢?不知道,但群臣卻認的出很少上朝的明神宗,這不就意味其實常常見過面嗎?其他的故事不就也很可疑其真實性了。但本書有一個特色,介紹了我幾乎很少接觸到昏君皇帝的故事,像雞湯君王強到少用一隻雞也能發覺味道不一樣。

2020年3月11日 星期三

是你把問題想得太複雜



前言:
繼續躲在書海中,恐懼會從跳動中散播出來…

隨記:
第1章 停止猜測→如同感冒你不要猜測,你依病狀來分析可能性。不是單一符合就是COVID-19,而是複合越多可能性越大。
中央社

第2章 嗅聞問題→找出問題發生的規律
第3章 擁抱無知:承認自己無知,並問出別人可能會認為「常識」的問題。→意指常有人覺得是以前就這樣做,卻其實也不知為什麼這麼做。有沒有覺得跟習俗很像呢?一群鄉民不知自己在瞎忙什麼。元宵節放竹炮驅邪!?
第4章 了解你要解決的問題:將時間投資在確認所要處理的問題是否明確定義,可否作為變項來測量、可否精確表示系統或流程出了什麼問題。
第5章 追本溯源:聚焦在了解是什麼原因控制了問題,你便能夠限縮需要探索的相關科學,而不必同時全面掌控。→你是來解決問題,而不是來優化全部系統。針對問題處作深入知識補充。例:馬桶不通,並不需要了解家用電表。而只要了解《虹吸》原理。
第6章 別依賴專家→這篇寫的不好,說專家也有不懂的地方,那是找錯專家、問錯問題吧。
第7章 相信有簡單解答→一個機器發生問題,通常是發生在某一個癥結點上,只要找出來,答案就很簡單。例《星際過客》中系統全面失控,但問題點只是一個小零件壞了,只要更換就解決了。呃…因劇情需要,才把解決過程,弄的異常困難。
第8章 依據事實做決定:避免依據意見做決定:投票、權威或主觀等,都屬於依據意見的決策。→多數決弔詭之處,一人一票但問題是智力不高的超過一半。
第9章  緊守目標→去大買場採買,最後該買的沒買,卻買了一堆一時興起之物。

心得感想:
這本書適合在蒸氣室讀的書,小菜一碟。

2020年3月10日 星期二

孫權傳



前言:
這才像本書,精緻的書皮,紮實的考究內文。

隨記:
P.0 三國時期彊域圖(西元262年)

P.4 曹操以權術相馭、劉備以性情相契、孫權以意氣相投。
P.11 曹操是靠鎮壓農民起義起家,其實曹、劉、孫三家完全一樣。
P.53 孫策盛年而逝,事來突然,孫權只有十九歲,竟能處事不驚,很快穩定局勢。→磨練過才可能有如此的表現,孫權很年輕就上過戰場,見過血才能領悟真實世界為何。人生過程就是一場戰爭史,社會就是一個戰場。很多人還是不知道這個現實世界面貌
P.57 張昭、周瑜等認定孫權可以與之「共成大業」,因而「率群僚立而輔之」。→政權轉移重臣的意向才是關鍵。繼承者在此時是最脆弱的時刻,孫權或許沒有天大本事,或許任何人都沒有。時也運也命也,在說的就是這種不確定性。孫權人品在重臣間認同,而拱上去。
P.62 張昭有點看魯肅不起,「非肅謙下不足,頗訾毀之,云肅年少粗疏,未可用」。→張昭從結果來看是三國智慧最高者,在孔明之上。孔明沒看到曹魏是正統,張昭已看到結局。正史主線一直是在魏晉(中國)。
P.69 外部有利條件:一、曹操首要平定北房(主袁紹),二、西臨劉表。→此時孫權控有揚州六郡之地,需要發展才能成氣候。
P.76 劉表「坐觀時變」「從容自保」的中立策略,不僅讓曹操得以安心地馳騁河北,也讓劉備在荊州界內坐大。→中立也是要看時機,大多結果是下下之策
P.80 東臨海疆,有漁鹽之利。→三國時代的中東產油國,天然資源當財源,想想台灣還真的只能靠智力和勞力來賺錢,本質來說是弱勢。這塊地不是富裕之地,先天條件並不好。而島民卻因隔離於世,覺得自己是幸福的。有沒有感覺到台灣人民像北韓人民一樣呢?幸福感來自於無知。同時我也對此感到困惑,因為年輕世代的英文明顯比我這代好很多,但他們的知識卻低到讓我無法解釋。他們有工具向世界找資料,卻不願花時間去找資料了解真相。youtube的黃標更讓這現象嚴重,對真實噤口不言。大多數youtuber都屈服了,多的是裝成環保鬥士,很虛偽。但每一次虛偽的演出後就讓他們演技進化一層。最終你已分不出誰在演戲還是說真話。
P.92 孫權舉兵攻李術於皖城,李閉門自守,終破後孫權遂屠其城。→這形象不是曹操,怎麼孫權也是!?形象是塑造出來的,三國演義看太多惹你。台灣在拜關公就知道這問題是多麼嚴重了。關羽殞落之快,是歷史少見。他是被眾叛親離而敗,人品差到這種程度,現實中你不會喜歡他的。
P.124 張昭投降主張:第一、曹操挾天子以令諸候,師出有名;第二、吳失長江之險,曹控上流,順水而下。其勢難擋;第三兵力相差懸殊。
P.125 周瑜勝曹理由:第一、曹操有後顧之憂「北土既未平安、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第二、兵用其短「捨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第三時令對操不利「又今盛寒,馬無槁草」;第四、北兵水土不服,戰鬥力將受大損「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兼聽則明,老闆比你強的原由,他的資訊管道很多,只需要他願意聽。
P.132 赤壁之戰前軍事部署示意圖

P.183 劉備帶兵回到公安部署部隊,為力保荊州準備同孫權決戰,此後形勢突變,曹操打敗張魯,占領南鄭。北抗曹操成為劉備當務之急。劉備不僅失掉了湘水以東和沿江的土地,而且孫權的勢力直接構成了對於南郡、公安、益陽等地關羽駐軍的威脅,為孫權謀擊關羽和後來夷陵之戰打敗劉備提供了地理上的優勢。→奪三郡,這一棋的威力是在數年後才起關鍵性作用。這棋下的妙不可言。在決戰前要先佈下大量的棋於四周,圍棋真的該多接觸才行。正合奇攻。
P.191 陸遜21歲為海昌屯田都尉,並領縣事。十數年間,政事、軍事能力都得到了鍛鍊。→年長者總是低估後起之秀,只因為沒聽過,但如果看到履歷就不會低估了。關羽的情搜能力實在不太糟。今日來看古代英雄常在犯低級錯誤,因資訊力不足。這點很有趣,你不用多強,只需要情報比對手多一點,就贏了。對方智商高卻沒足夠資訊,一樣是廢物。廢物…這字有點言重了。當我在作劇戲效果吧。智商高沒資訊也是無用。
P.192 陸遜至陸口,便針對關羽喜歡戴高帽的弱點,立即給關羽一封信,將其大大吹捧一通,並深表欽慕之情。關羽讀了陸遜的信,覺得「有謙下自託之意,意大安,無復所嫌。」陸遜察覺到時機已經成熟,遂向孫權「具啟形狀,陳其可禽之要。」→敵人的讚美才是最危險的訊號。主將需要軍師,一個人根本思慮不周,劉老闆給了太多命令。關羽本身已忙不過來。劉備手上沒人了,真的給不出軍師。劉備的魅力是對百姓,卻對高級知識分子引力不足,曹操挾天子這招太強了,劉備名不正言不順。孫吳是累世家業,劉備經營益州時間已遠遠落後魏吳太多了。
P.198 擒殺關羽→這段歷史,表現出競合賽局的極致。吳家老闆都親自跳下去演戲了。孫權求和於曹魏,最後合擊殺了關羽,接著秀出暗牌,呂蒙潛進得江陵,讓曹操坐山觀虎鬥的好棋,卻讓孫權輕取荊州之地,變成爛棋。事後再反悔臣於曹魏。完全是把時間差牌組,發揮的淋漓盡致。說好的誠信呢?百姓不在乎,吳臣不在乎,只有讀者在乎。真實世界呀…並不是服從感受。我也喜歡動漫,但我會提醒自己動漫是為了滿足人類對理想世界的渴望,現實多是不盡人意。
P.215 劉曄,(當劉備為關羽報仇時)應該乘機亡吳:「今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比小國之利,今還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誤半。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妙!但曹操沒採用,因吳稱臣,最大的優勢策略是聯弱打中,而曹操居然沒看出來,所以作者說曹操並非一名優秀的戰略家,是公允的註解。也推論其曹氏兵法書格局只適用戰術教學,而戰略級就成了失敗教課本。曹操強在急中生智,但弱點是無法深謀遠慮。天才也是分很多類型。反思…,如果攻吳是背棄明約,之前合殺關羽時才結成一氣。當時的人會不恥,這又該如何解呢?你要收納群臣,需要保住承諾。作者或許太單方面思考了。
P.234 夷陵之戰

P.242 在劉備眼裡年已38歲的陸遜仍被看作是不諳軍旅的年輕人。→年紀不是越大越好,大約在33~44年齡時是人生巔峰,此時的知識、體力、智力最大化交合處。年紀再上去就開始走向坡了,知識也跟著時代進步而顯得落後,精力也漸漸下滑。四十五歲前後大約就是個人登峰造極的極限點了。
P.334 峻刑苛法,果於殺戮固然不可提倡,但對於鞏固孫權的權力是非常重要。→讓人想到戒嚴對台灣的好壞影響。

--
後面就在說內政,跳略。


心得感想:
戰略很有趣,很少是強攻城,而是攻敵必救,讓對方棄車保帥,就這樣作交換,一直換到攻主城後採圍城。生活上也該採取這方式作利益交換,先取小利,集成大勢,最後以大吃小作收
看到關羽兵敗之速,就發現他真的不得人心,南郡失守是沒有抵抗的秒掉城。瞬間將士的家眷全在孫權手上,最後落得敗走麥城,真的是舉目無親。他在最需要支援時被自己人(麋芳、士仁)給賣了,劉備到底挖了多少坑給關羽跳呀。
孫權的強項「拖」,他利用稱臣方式,拖住曹操的攻擊,再用送子為質的方式拖住曹丕,但當解決蜀漢攻擊後又裝傻。解決南夷叛亂後又不送人質。孫權比劉備滑頭太多了。孫權把有限兵力,發揮出最大輸出力。同一時間點,只會在一處開戰。如果預期會發生兩面作戰,他會先用外交方式拖住一方,把兵力集中於一方。

2020年3月9日 星期一

機上的驚奇科學課



前言:
讀書…
真是一種享受。
或讀書跟醉翁之意不在醉的哲理很類似,不是為了獲取知識而是沉醉於文字之間。
或許我…只是想躲在書海中,躲避狂亂的跳動。

隨記:
P.11 機場嚴格地分隔出兩個區域:陸側(groundside)與空側(airside)。
P.23 十三恐懼症(trishkaidekaphobia),由於13在西方仍然常被視為不幸運的數字。→如果你對4很有意見,那看到西方同樣對某個你不覺得特殊的數字恐懼,就能化解那恐懼感了。
P.29 飛航用煤油(或稱石蠟油),飛機燃料的分子基本上都比汽車用的汽油或柴油來得大,因為大分子的燃料較不易揮發。若想提供十公斤飛航燃油所產生的能量,則需要一公噸重的高科技電池才辦得到
P.33 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來衡量,飛行的確是最糟糕的運輸方式。→少很少責怪飛機、船隻、卡車、公車,卻對機車很有意見。嗯,這是有有趣人性表現。總是圍攻最弱的,而不是最需要改革的地方。美國對華人可以放聲大罵,但生活上真正有威脅的是黑人(偷拐搶,沒有騙因智商不高),卻成了不了說的祕密。
P.35 能量(energy):做功的能力,是驅使物體運動的能量。
P.35 動力(power):做功(或提供能量)的速度,指每秒所使用的能量的多寡。
P.35 瓦特(watt)衡量功率:1百瓦燈泡,代表它每秒消耗1百單位的能量(焦耳)。
P.35 馬力:一馬力大約是750瓦特,或稱四分之三瓩。
P.36 推力反向器:通常用在降落時。很少用在倒車,因噪音、狂風和與易損害起落架結構(逆向)。
P.46 (起飛時)感覺自己正在沉入座椅當中,事實上是你的椅子推著你向前移動。鬼加在你身上的力=你的質量x你前速的加速度。
P.53 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而非速率。
P.57 飛機受作用的五個力
.重力
.升力
.推力
.阻力:空氣阻力→好妙,得益於空氣,也因空氣而受阻。這讓人困惑為何火箭要垂直向上而非先靠升力,然後在空氣稀薄處才用重直上升突破重力?
.亂流
P.110 要破壞機窗是件很難的事,內層有塑膠薄層保護,且外層非常堅固。萬一你真的弄出一個小孔,機艙內的壓力應該還是可以維持穩定,不會發生爆炸性的急速降壓。即使把整個機窗拔掉,小東西或許會被吸出窗外,但是人被吸出去則是非常不可能的事。→電影特效看多了會當真…
P.116 太陽持續產出的能量只有少部分抵達地球(890億百萬瓦),約太陽產出量的十億分之一。但此數量已是目前全球能源消耗總量的五千倍。→看到這會覺得好多,但現實卻是太陽能電池轉換率只有25%、太陽能電池模組很貴、地更貴。作者也在作夢。
P.125 機艙門並不需要上鎖:氣壓差異迫使艙門固定在正確的位置,你必須要跟氣壓對抗才能把它打開,而這遠遠超過人類肌力的範圍。
P.126 尚不曾有現代飛機因亂流下來,你不會因此失事墜機
P.138 電磁輻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跟游離輻射(ionizing radiation)很不一樣,後者是從放射性物質所釋放出來的輻射,其中包含X光以及能量更高的伽瑪射線。游離輻射可以穿透皮膚並且破壞人體細胞內部的運作。
P.141 太陽釋放出的輻射量會以11年為週期循環變化,2016年最低,在2022年年會是下次的極大值。→我一直認為二氧化碳是商人的幌子,理由就在此。真正影響地球溫度的是太陽,二氧化碳的《空氣》佔比0.04%,跟《火星》的96%真的差太遠了。外加單位明明是ppm,卻用公噸來標示碳排量。這已是公然羞辱人類智商了,但我更困惑的是為何人類居然信了!!連這作者都覺得種樹來不及,搞的好像明天就世界末日。我能說的是到我死地球都還好好的,越急越搞出更多污染和浪費錢罷了。
P.163 艙內氣壓相當於海拔8千英尺的高度處,水溫大約在90度時就會沸騰。在飛機上還是乖乖喝咖啡,別點茶。
P.175 你大腦的功能會因低氣壓而無法如平時般靈活運作→在飛行時其實不適合工作,電影上演的都是假裝認真。
P.177 質量:不論你站在地球表面、月球表面,或漂浮於太空中,其質量不變。質量表達的是要對其施加多少力量,才能讓該物獲得一定程度的加速度。質量越大,需施加的力量越多。
P.177 重量反映出重力的影響,月球表面只有1/6重量,太空中則重量為零。
P.190 由於新生山脈,使該地區降與量增加,而這些季風雨會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反應,二氧化碳和雨水結合所形成的酸會下滲溶解岩石表面,生成穩定的碳酸鹽化合物,鎖住二氧化碳,防止它跑回大氣中。喜馬拉雅山的出生,是後續使整個世界改頭換面的一系列冰河時期之導火線。→這論點真有趣!!冰河期原因是空氣中二氧化遽減!?只因五千萬年前的印度與亞洲板塊運動造成的。先去除可能性,但這化學式卻讓人驚豔。如果可行,那只需要去炸山,把外層去掉。
P.207 視神經與眼球後方的連接處,會導致盲點的產生,讓你的眼睛看不見某個區域,大腦會靠受過訓練的猜測來填補在此區域內發生的事。你的眼睛會持續不斷地輕微震動-一種怪為眼球顫動(saccades)的快速運動(這也是大腦如何彌補盲點的方法之一),經由大腦處理過後,我們就會得到平穩的影像。
P.207 長久以來人們認為我們之所以能將圖像看成動畫,是拜「視覺暫留」,但這不過是無稽之談。不只是因為眼睛移動太慢無法以此種方法建立影像,即使影像有殘留,畫面看起來也會是混在一團的樣子,而非會動的影響。事實上,人類之所以能看見會動的影像,是因為眼睛用一系列各種模組來建立假影像,因而誤導人類認為自己正在看會動的影像。→這想法蠻有意思,但為何大家都看到相同的假影像?

心得感想:
這本書適合飛行中的小品,因身歷其境、現學現賣。其中論點我存在許多疑問但其學歷是劍橋大學物理學士及自然科學碩士,我可能需要的是反思我有些論點是錯誤,需要去補充更新的知識了。

2020年2月24日 星期一

臺灣數據百閱



前言:
又不小心選到社會議題的書,我的理智線又開始狂斷線了。

隨記:
G.18 學生近視→很讓人困惑的事,為什麼台灣近視率這麼恐怖86%以上。如果是因地狹的關係,那代表視力0.8就是正常,約近視100度。那為何還需要配眼鏡??台灣就適合0.8的視力能力,為何要認定1.0才是合格呢?這變成什麼問題,惡性循環。每次配到1.0標準視力,接著因環境,眼球又再次調校到0.8視力的最佳值。然後配的1.0視力度數,眼球又讓視力再次調整到0.8,發現度數又不符標準又去換新鏡片,就這樣度數一直上升。不覺得這存在一種暴利嗎?而政府還是幫手。這世界真的病態…

G.21 目前台灣的器官捐贈採取的是「選擇同意制」,死前須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或死亡時其最近親屬同意器官捐贈。
P.29 目前多數縣市污水下水道建設不足,整體污水處理率僅約五成,導致大量生活污水流入河川造成污染。
G.34 溫室氣體→看到單位就讓人覺得騙很大,二氧化碳的單位是公噸。商人真的無所不用其極,再次對碳原子炒作成鑽石級商品。這次比鑽石更狠不是克拉(1/5克),而是百萬分之一(ppm)。例:一公斤(kg)的物質中有一毫克(mg)的某物質,某物質含量即為1ppm。
G.39 20206年前全台24座焚化爐就會陸續面臨屆齡除役或延役問題。環保署提出原地升級、更新焚化爐計畫。→代表北投焚化爐是不會消失的,天龍人中的天龍人(天母),心中永遠的痛。之前有考慮搬到天母,但看到那焚化爐讓我立馬放棄。假日騎腳踏車經過數次,那味道就是如些的糟。不管你數字美化的如何,還是臭。所以要我相信林口火力發電低污染,在說笑吧。但還是那麼多人相信政府,這是很奇妙的事。只是換個顏色就信了。
G.42 國片上映片數逐年增加,票房表現卻沒有跟上成長。→打死我也不會想看國片,問我為什麼?我每天就在國片中,只有傻子才花錢拍自己,自爽。一群文青花不起大錢做出高檔,只能用低到不能再低的經費拍文藝片(通常還是次文化類型)。想創造什麼效果?爛片爛到一種極致,就能成為經典笑片是吧。不如看看《狠愛演》就好了,完全抓到爛片之王的精髓。當劇情穿透理智下線,進入荒謬就能引人發笑。

G.44 圖書管借閱→對政府要求不多,馬路是好的。和圖書館能多些有用的書(宗教、小說不要佔空間,直接送焚化爐)。
G.46 書籍出版業銷售額→果然這5年崩掉了,近五年真的很奇特。突然好書出版量劇減,取而代之的是小品(小蝦米之作)。而下圖會發現並不是電子書影響銷量,而是網路的多媒體取代了文字知識傳播方式。人們因習慣使用智慧手機,已根本的改變新世界的閱讀方式。總之目前是轉換期,紙本知識的極盛期已過了。如同MMORPG盛世已不再了,被手遊給分食而凋零,卻也大而不死。
P.51 文化部補助金:2012年對財團法人公視基金會捐助6.2億元→我們政府就是這麼會浪費錢。6.2億可以買好多書放圖書館,幫助沒錢買書的人呀。卻去金援一個爛電視台。
P.58 學貸→家庭有一半養不起小孩…。政府該考慮提供免費男性結紮服務吧,這麼多人射後不理。這麼多賤人,只提供精子,卻拿不出銀子,然後丟給社會養。

G.62 研發經費:佔GDP 3.31%(OECD平均值2.4%),其中資訊通信科技產業貢獻75%的企業部門研發經費→呃,民間企業。不是國家支出呀。說的很美(超越日本3.2%、超越美國2.8%、超越中國2.2%),結果是民間企業貢獻。政府當選舉完就開始進入冬眠,不意外。
G.65 注:2016年起進出口統計由原先「特殊貿易制度」改為「一般貿易制度」,將自貿港區倉儲物流業、保稅倉庫、及物流中心納入統計範圍。→好看的數據是把原本沒算進來罷了…,重點是這字體還是小到不行的灰體字。

G.67 低匯率保護出口競爭力,犧牲的是產業長期競爭力。→我們把人力耗損在低產值的保1、保2大隊上,這些靠的是低匯率苟活著。台灣缺人力嗎?不缺,缺的是有效率的使用。政府敢動嗎?不敢動,因為他們並沒有本事來處理「變動」。權力者要的是穩定的政權,而不是人民的最大福利。
G.68 總失業率約6%,長期失業率約15%(長期失業數/總失業數)。→身為長期失業的我,這是個五味雜陳的感覺。一來社會沒有我的位置,二來薪資低到讓我不願去工作。從錢滾錢的角度來看,市場給的薪資水準,根本是差辱人。資本主義讓整個薪資結構完全M型化,底層付出勞力遠遠超過薪資水準,中間層毀滅,上層想的是如何從下面擠出更多的錢來美化公司的EPS,來討好頂層1%的關愛。這議題紅到都能拿奧斯卡,就知道共嗚度高到不能再高的水準了。我不會推薦去看南韓狗片,看看youtube簡介就好了,內容大多是撒狗血的劇情,抽離後才看到其反應現今貧富鴻溝問題。

G.74 台灣每週平均經常工時42小時,日本45小時,南韓47小時。→台灣跟美國差不多,只是薪資台灣太糟
P.81 民法205條,法定最高年利率為20%。→到地下錢莊調錢記得要拿21%以上,至少法律上會讓其約定無效,對方無法使用公權力來找你。
P.83 台灣保險滲透率達21%,名列世界第一。→這是有問題事,代表許多不必要的保險費支出。台灣人民真的被這些財閥的吃死死的。
P.86 電力備用容量率→目前10%,法定15%。而且是動過手腳,原本是20%。目前做法是分流,讓高用電戶拆到非尖鋒時開工。代價就是工作低效率,反正工人的肝不用錢。

G.101 2006年型法廢除連續犯及牽連犯,改採一罪一罰,合併刑期由原本最高達20年,提高至30年。→小偷現在會發現實在不划算了。
G.101 2005年起機車殼啟印防竊的引擎號碼→難怪機車失竊率大降,偷車後的改裝成本太高了。而且過戶時還要檢驗。
G.103 2019年新增「同車乘客連坐處法」→讚呀,時代越進步,法律越退步。自己的權利被腐蝕如此嚴重,居然叫好。矯情過度就變成一場鬧劇。
G.107 職業傷病認定及舉證困難→你保險金付的只是自我安慰,買保險的數學有問題,推論出台灣大多數人數學並不好。那更可怕的是為何台灣給人印象數學好呢?呵呵,這疑問的答案應該很可怕,不太能讓眾人知道。因為台灣是靠前20%的資優生給撐起來的。好吧,這個推論是我猜的。
G.108 可能與1996年起立法強制騎機車須戴安全帽,大幅減少運輸事故死亡人數有關。→這個就是統計學的謬誤,「可能」是只是假設。自己騎機車3萬公里的經驗而言,安全帽一點也不安全,視線、聽力都是下降,不可能是對機車騎士是好事。所以作者這推論是存在很大問題。而且這條法律更是對自由的羞辱,但百姓卻同意這條法律,奴性重到我已不知台灣人的劣根性到底有多深。如果認同安全帽降低死亡率的說法,那重殘會比死亡好?全家一起被拖到地獄罷了。善造成傷害是無止盡的悲劇。矯情的台灣民族性格。
G.117 雖然觀光人次不斷攀升,但是觀光外匯收入卻從2016年開始下降,即使2018年回升,仍較2015年4600億,減少約400億。
G.121 失聯移工生下的「無國籍寶寶」→外籍勞工帶來的問題其實很多,卻不被重視。身邊就遇到,原本不討厭外勞,但後來會越來越討厭。一、語言不通,二、文化隔閡,三、教養素質。這要真實去接觸到才會發現,一點都不是愛與和平給人的感覺,而惱人呀。外籍新妻生的孩子,他們中文能力就很糟,還帶有非本士文化邏輯,更是難容入台灣。你不會想讓你的孩子與他們在一起成長。多元好嗎?問題他們並不認同你的台灣(國語都說不好是無法融入)。如果可行,那你不要說台語,改說越語、菲語試試。
G.124 定額進用,保障了身心障礙者的基本就業機會→讓人無法理解的法律,社會問題丟回給企業,讓企業沒效率。這是社會福利,怎麼丟給企業??
G.127 反歧視法→這什麼??這世界變的好詭異,出現一堆矯情的產物。A發生問題,不去解決A的問題,而是把A的問題丟給B去分擔。身心障礙者就本就是有問題,卻否定這問題的存,認為這是一種歧視。這就像男人生下來沒乳房,所以為了不歧視,給男人弄個乳房。世界不該是這樣吧。身心障礙就天生如此,本身就在工作上無法跟正常人比,卻要塞進跟正常人一起工作,然後讓大家效率劣化。有必要這麼矯情嗎?看不懂嗎?你把一個智障放到天才群工作室,意義在那(羞辱智障)?這場鬧劇不知何時才會讓人類領悟,不是把世界抹平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智障怎麼解決?花小許的錢滿足他們的生活,絕對比強制做他們融入世界做自己辦不到的事好。
G.129 失智造成的走失→如果一個人生活無法自理,在他尚有一絲智力時為何不讓他選擇安樂死呢?行屍走肉這並不是善呀。偽善的國度-台灣。

B.10 健康餘命→對我是新觀念,生老病死,到病之前叫健康餘年。男性真慘平均健康餘命是68年,但好消息是比另一半早走。年輕時無法體會出健康變化,這是上年紀才會親身經歷的事。一天天的弱化,最後到了一個臨界點,接著就是崩潰至死亡。我現在每天吃的多麼養身,是年輕時完全無法比擬的程度。光食材費每月最少是6千元,這是什麼概念換算外食就是約2萬元。但我還是沒辦法每天像年輕時一樣起床帶有精力充沛感,而是感到地心引力越來越強。健康是在流逝,無法阻止。在非外力作用下,基因控制了健康似乎是唯一解釋。

B.14 過重肥胖:約40%→什麼女權主義,封殺瘦子影片。原來都是一堆過胖的肥女因自己肥怪別人歧視。承認吧,不是影片中的女生過瘦而是現在人過胖。這感觸很深,現在女生完全引發不起我的追求慾。看那個腰線{  },嘖嘖。我已不求 ) (,只需有|  |就好了。但已是稀有品了。
B.17 老年憂鬱症的主要成因與大腦額葉功能退化,使調控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減少,讓他們在面對情緒衝擊時更難以調適。→果然是年輕人寫的書,他們的猜想。健康才是讓人憂鬱的主因,健康失去了就不會再康復。小朋友不懂,因為他們從未經歷過。
B.19 自殺→實在不懂,大家這麼恐懼自殺為何。我失敗了,我接受失敗的後果。而世界卻不允許我接受失敗事實,連死的自由都沒有。想死的人沒有人願意跳樓煩勞他人收屍,會選擇跳樓是這偽善世界所迫。這些偽善者從來都不尊重他人的自由意志,只想著如何讓自己看起來像聖人,而本質是混蛋。在左下圖表發現輕少年自殺率並不高,多為成年人。如果一個人活到65歲後才自殺,他自殺絕對是心智成熟的決定。衛道人士管好你家的狗就好,我的生死你並沒有權力,別太過分。小屁孩總是用那幼稚的邏輯看待死亡問題,純真善良會害人不得好死,還覺得自己是正義使者。

B.32 食物中毒→主要發生於學校。這個很有意思,一來平常我們去外面吃拉肚子都不會通報。二來學校提供的伙食並沒想像中的安全。
B.48 電力:工業部占55%。→住宅不到20%,問題不是冷氣耶。
B.50 自來水管漏水率15%。日常生活中廁所沖洗占35%。
B.52 限塑政策雖然「消費端」限制了購物用塑膠袋的用量,卻未管制「生產端」的工廠生產、物流的塑膠包裝,讓整體塑膠袋的使用量並未真的減少。→鄉民們從來沒發現自己少用一根吸管並不會改變全世界,但他們卻樂此不疲。把時間浪費在沒營養的事,卻能讓他們覺得有意義。這就是刷存在感的典範。政府只敢動百姓,不敢動利益團體。不知羊咩咩們懂了嗎?「禁用」代表你的權利被人收走,但真正問題卻不在這。
B.70 實質薪資停滯20年→物價卻沒停止上漲,以反應貨幣貶值(國家政策)。
B.111 遊民:社會福利停留在「救助安置」而非「生活重建」。→提供安樂死的選擇權給街友吧,鍵盤援助根本沒意義,只是自爽。道德,只是你的道德視角。跟我講同理心的話,如果我淪落到此地步,我希望讓我好走。我很佩服街友,居然沒失去理性殺人。他們承受的壓力肯定讓人無法想像。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B.128 我國移工總數70萬,失聯5萬。→5萬,這真的隨便丟塊磚都能打中一個吧。警察真是善良。喔,或許是抓到考績不會加分的關係...

心得感想:
這本書在紙本會讓我直接跳過,因設計的很糟。平滑!!我要的平滑感。但電子版就沒這問題,反而引起我的注意而買。奇妙的實體與數位的差異。本版電子書字體無法調整,買了才發現。慘…。螢幕沒有28吋以上的不要買這版電子書會比較好,字體有點小。
我記得我換過三次工作,過程中發現很有意思的事。每換一次新公司都會更注意更換頻率的疑問,代表新東家厭惡有換工作經驗者,而越多次越不喜歡用。所以要慎選第一家公司,而且大公司會設下很多陷阱題來考你,需要上網收集一下情報。例如:有上司人不好,你該怎麼面對等。我當下是困惑不知怎麼回答,我想到的是怎麼大公司會存在這種爛上司而沒被解雇。是的,就這一遲疑,謝謝再聯絡。還有遇到故意不來面試你,看你會有何反應動作。直覺是耐心等,這是禮貌。錯!!你要主動去找人。你的禮貌,讓你謝謝再聯絡。嗯,蠻好玩的求職賽局。最後發現求職是靠介紹才是王道,原來世界不是新鮮人想的本事第一,而是忠誠為本,能力次之。

本書圖表許多都有問題,
例:高齡產婦的風險是25歲以下生產的四倍。但問題是「每萬名新生嬰」下,高齡產婦出事只有4名。這是亂用圖表範例-比例尺亂比。
例:校園暴力也是,性騷擾占50%,真的要這麼保護過度嗎?出社會每個小朋友都是玻璃心,這問題更大吧。每個新人都嬌嫩的很,這怎麼對抗職場上的壓力?碰到兇一點的人就哭了...
例:房價,資料只有2002~2019。這資料意義在那裡?怎麼比較??

台灣不是北歐國度,為何拿台灣跟北歐比呢?水價便宜北歐三倍,你的薪資有對方三倍?我不知道作者群在想什麼,亂比一通。國家就是沒那麼有錢,卻妄想建造不計成本的社會主義國家。睜開雙眼認清現實,如果不能現況為底,一切都只是貪婪的表現。誰不希望非核世界,問題是台灣沒本事賺那麼多錢來浪費呀。現行就變成拿肺和錢去換非核,這就是愚蠢的代價。寧可不要健康也要活著,真是佩服這溫室寶寶們的天真想法。當你失去健康時,你才發現活著是折磨。錯誤的決定終究會得到應得惡果。
空氣污染真的是境外嗎?怎麼這麼巧北區污染集中在林口火力發電場向四方遞減呢?而且風向也不是從東吹向西,真的不能懷疑是自己人搞出來的嗎?不敢還是不願去發現真相呢?
環保署
Windy

[2020年2月25日 口不擇言]
這篇自己回品發現,我似脫韁野馬,不經思考的脫口而出任意思緒體。可能是這一個月來的盤波動大到,也讓我有些情緒化外溢的現象。但我意識到這狀況了,應該待處理好這一次交易,等心理平靜後再來品書比較適合。

[2020年2月26日 嚴厲的上司]
往事給人的好壞感總是隨著時間演進而有所變化,如同秦始皇在當代是暴君,而今日觀點是影響中國最深遠的皇帝。華人世界從此展開而獲得極大利益(文字統一)。在回憶到往事,幾任上司中,最後一個上司最極端,一身好本領卻不會帶領。我整個人被操到爆炸,過程中一再突破自我的上限,到達這機體的極限。最後還是投降離職了。但也因禍得福,那種地獄般的生活,把我磨練出超越常人的韌性、抗壓力。在交易上極為有用的能力。或許工作歷練中最該感謝的是陳上司吧,不管他的意圖是什麼,但結果受用最大的是我。他真的能練出優秀的士兵-Easy Company 敬 Herbert Sobel《諾曼地大空降》。霸凌另一種面相是磨練,今日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很讓人玩味。


2020年2月23日 星期日

惡魔財經辭典



前言:
這本應該規定在開戶前要讀的公開說明書,新手認知中的股市和現實中的股市是兩個世界。

隨記:
P.16 運氣、不確定、意外,是投資世界最基本外力,而華爾待(泛指金融業)在跟外在世界溝通時,往往否定這些外力的威力
P.16 金融史事件如今不會完全一模一樣重現,但相去不遠。不管別人多大聲告訴你,這次不一樣,人性是不會改變的。趨勢來來去去,唯一不變的是手續費。→留到最後的人洗碗,罰你看再看清楚水槽裡的泡沫如何生起如何破滅,直到你領悟不再犯為止。
P.16 華爾街賣的是股票和債券,不過真正兜售的是「希望」。投資大眾都希望有奇蹟存在,於是金融業者就不斷宣稱看到未來、能實現奇蹟。無論如何,千萬別跟著那些人走。→最近的投資廣告,肯定又拉了一堆人去填希望之坑。
P.17 所謂理財成功,並不是在金融遊戲中打敗專業,而是做到自我克制。→紀律有多難,問問自己上次運動那時候吧。
P.26 analyst,分析師。據說是一種專家,理論上,他們會拆解一家公司的組成,然後估算其價值,但實際運作起來,卻變成該公司的推銷員、啦啦隊。→會計師也是,封口費才有賺頭。專業是用來解決公司的法律問題,而不是為公平公正的財報。
P.27 分析師常用的定錨手法是,為一支股票設定遠高於或低於市場價格的「目標價」,然後這個數值就會深植於投資人的腦中,讓他們不去思考目標價格合不合理,就能逐漸把該股票價格拉往目標。
P.33 搭飛機是最安全的旅遊方式,但一旦發生失事就會啟印在每個觀眾腦中。股市崩盤也很罕見,但造成的驚人損害也會啟印到集體意識中,導致投資人錯失在非崩盤期間靠股票謀利的機會。→這真的要經歷過才能免疫,我錯過2008、2012、2015…,呃,看來我還是會被嚇到吃手指。算了,接受我的極限吧。畢竟我永遠不可能成為Jesse Livermore,我沒那種膽識。
P.62 bull market 牛市:股價上漲的期間,會導致投資人認為自己的智商也走高。等到價格必然下跌之後,他們才會知道,這兩者的走高都只是暫時的。→如果觀察敏銳的話,會發現大眾非常不善於處理下跌問題。
P.65 capital 資本:字源自拉丁文caput,意思是head。很弔詭,這個器官(頭)是很多投資人在累積資本時最少用到的。
P.66 投資管理人犯的錯有兩種:一是「跟著眾人一起錯」、二是「只有他一個人錯」。而唯一可以打敗大盤的方法是「不從眾而行」。→基金經理人深受同儕效應,原來都在吃大鍋飯。
P.67 如果聽到基金經理人夸夸而談「風險管理」,他們談的是他們自己的!→不是對你的損益作風險管理,是對他們的職業。這兩者的決策原理是完全不同。例:如何保持年年獲利,繼續拿新錢去填海,填滿填飽就會出現正報酬。沒填成功就破產。
P.69 金融市場最根本的屬性就是uncertainty(不確定)。每當你自以為知道某事一定會發生,金融市場就會證明你錯了。→歷年春節後都有開紅盤現象,今年開紅盤日卻開出一支大黑棒。把預知者臉上,打的又紅又腫。而且這不算完全突發,去年底武漢肺炎就已有消息傳出,只是沒人覺得那會是場災難。


P.69 central bank 中央銀行:那些人以為風往哪邊吹是他們決定
P.70 ceteris paribus 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其他情況都不變的。別人口中的「絕不可能發生」,經濟學家就會用ceteris paribus。→話術就是用陌生的字,當聽到新創的字彙時警報器要大作起來。像醫療改用 保健、養生、生益…等新字時,就要快跑這裡有詐。
P.71 checklist 檢查清單:一種工具,用於做有系統、有條理的決策。不過,大多數投資人很少採用,他們比較常訴諸直覺和情緒來進行快速判斷。
P.75 commission 佣金:華爾街的貨幣單位
P.77 confidence 信心:信心滿滿是有害的,投資人現在愈有信心,日後難過的機率就越高,不過,幾乎沒有人能在當時認知到這點。→投機賺錢難嗎?我覺得沒想像中的難,比較讓人困惑的就是設定目標,大多數人設定的都太高了,導致其困難度呈現指數型上升。年報酬1%和年報酬10%,這之間的難度是10倍。而年報酬10%和100%的難度是100倍。所以大家都在挑戰比定存千倍難度的事在幹,才讓其困難重重。好像扯遠了。目標怎麼訂?我的目標只要賺那些自以為聰明的平凡人就好,專吃犯低級錯誤的笨蛋是我做的事。很微妙的賽局,不需要太聰明也能贏。
P.78 confirmation bias 驗證性偏誤:會不由自主的去尋求、偏袒符合自己想法的證據因此,投資人必須強迫自己透過檢查清單之類的方式,來尋求及思考其他反面證據
P.79 contagion 傳染:情緒(特指恐懼)從一個投資人擴散到另一個投資人身上,從一個市場擴散到另一個市場,甚至擴散到整個世界。目前已知的療法只有:時間、隔離、耳塞。→你很理性,但當99%的人在恐懼,你要尊重並禮讓。跟洪水講道理,或許理性的你才是瘋子。
P.86 currency 貨幣→覺得金融問題都出在有人能操縱貨幣價值,國家操縱著年年貶值。驅趕著人民把錢(財產)拿出來花用。很詭異的事,卻又是常態。何時貨幣能超然於國家之外,金融問題才能從根本結構性問題解決。在此之前呢?只能選擇當隻安分守己、天天被拔毛的鵝。或接受官逼民反的事實。對了,投票只是感覺良好。為什麼呢?如果投票能改變貧富不均,早就是均富的世界。人類的幻想力總是能說服大腦接受荒謬。這麼多人都沒腦嗎?不可能,所以這問題不是智力問題,是不肯睜開雙眼的問題。
P.90 day trader 當日沖銷交易者:請參考idiot(任一字典皆可)。
P.90 default 違約→對程式設計師來說是很微妙的感覺...預設值是違約!?
P.93 discounting 貼現→將未來的風險和報酬折換成現在的價值,寧願現在就享受到有錢的快感,也不願日後再享受更有錢的快感
P.97 投資人在投資之前應該把歷史上的最大跌幅乘以二,然後問問自己是否承受的起這樣的跌幅
P.110 financial journalist 財經記者:擅長在報紙或電視螢幕上大談市場而讓人覺得很厲害的人,不管那些話到底有什麼意義。
P.126 herding 群聚:投資人的一種習性,對真正便宜的東西視而不見,就像羊群一樣成群移動。1999年群聚科技類股,2000年蜂擁而出。、2007年房地產和金融類股,2008奔逃。2011年群聚黃金,2014殺出。
P.127 heuristics 捷思:用直覺取代機率和統計分析。
P.130 high-yield bonds 高收益債券:請參考 junk bonds→又是個文創經典案例
P.133 illusion of control 控制錯覺→一直對「猴子按按鈕」的典故沒有好的名詞,原來叫控制錯覺。
P.140 irrational 非理性的:複用來形容自己之外的投資人
P.144 Kitchen-sink 運用洗碗槽策略:2008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時,很多公司「把壞消息一股腦往某一季塞」(kitchen-sink the quarter),提前登載將淘汰的業務和員工的支出、延後認列收入、提早認列虧損。
P.151 management 經營高層:一個執行長能掌控的因素(行銷、製造、薪資等等決策),跟他不能掌控的因素相比實在微不足道(原物料價格、利率、通膨率、科技創新、消費者等等)。基於以上種種理由,如果投資人一心以為新來的經營高層很夠力,能解決陳年老問題,那可就要大失所望了。一個虧損連連的公司很可能會把執行長替換掉,從其他績優公司挖角來替代。但就單純從「回歸到平均值)的角度來看,表現不好的公司可能會開始好轉,績優公司很可能會開始走下坡,結果就造成了「雙重錯覺」(dual illusion)。
P.160 「新」其實非常舊,甚至可以說是最舊的東西。例葛林斯潘在1998年底演說中提到「新經濟」可能已來到,一年前後,股市榮景開始崩壞。
P.161 英文裡代價最高的四個字:This time, it's different.
P.196 regulator 主管機關:官僚人士,試圖揮舞雞毛撢子來阻止橫衝直撞的大象。他們也是銀行、避險基金、證券商、投資管理公司、金融遊說組織等這些機構未來的僱用的人。
P.202 risk 風險:不管未來會發生什麼,一定會有更多超乎預期的事發生。→風險很難控管嗎?值得再次回味《The Martian》。這片子陪我渡過多次的挫敗,當我買來送人時,對方說已看過了。我才意識到,並不是任何人看同一個影片都能得到相同的啟發。我可以大膽假設多數人知道風險,卻無法理解。如同死亡,所有人都知道死亡,卻不了解死亡。死亡過程,沒有人真正的體會過。風險的領悟是要到徹底心死絕望時才會觸發,這需要實際發生過。 是的,只要你在股市。這事必然發生,先幫大家打預防針。

P.203 rumor 謠言:在華爾街等同於「事實」。
P.205 safe 安全的,穩當的:用來宣傳即將崩跌的投資用語。
P.207 self-control 自制力:投資人成功的祕訣。→紀律。天才可以不守紀律,但天才非常稀有。不會是你。所以最優決是守紀律,簡單可行就好。只要每樣都拿60分,就會進入人生勝利組,世界運作原理跟預期的不一樣之處。
P.209 sell 賣出:華爾街分析師告訴投資人盡量不要做的事,不論股價或市場環境如何變化。
P.209 shadow banking 影子銀行:不直接受到銀行監管部門監督的公司所提供的債信,例避險基金、融資公司和商業發展公司。
P.220 stock market 股票市場:聚集成千上萬喧嘩人群的混亂場所,他們用高價買「希望」,但吝於付錢買「價值」。
P.221 當市場愈是掌控於高薪、經過專業訓練、有電子裝備的人手中,投資人的表現要勝過平均就愈難。→散戶那來的自信!?
P.224 不論是哪種金融資產,支撐價位只有一個:0
P.229 行話愈是難懂,它描述的東西就愈不可能賺錢
P.243 wealth manager 財富經理人:中產階級的一員,其任務是教導上層階級成員如何管理財富,並慫恿他們每年將財富的1%分給他。→你比對方有錢,居然相信對方能幫你理財!
P.245 ex-day ,X-date 除息日符號

心得感想:
錢的份量,這事讓我很玩味。在過年時換新鈔時,行員一開始表情就很一般。然後在刷存摺簿時,因為太久沒去刷了好幾回才結束,最後他忍不住好奇的瞄了一眼。然後結束對話時那語調突然轉變成尊敬語。這感覺很微妙。我人沒變,但當對方看到存摺後就變了。這事讓我思索著,未出社會的學生覺得錢很輕,當出社會工作後就開始發現錢的力量,轉而尊重錢。第一線行員最能感受其落差感(註一)。人為什麼要有錢?錢能給你尊重。體會過那尊重感,你會迷戀不已。難怪賺取有錢人的錢才好賺,他們溢價買的是尊榮感。對比於去傳統市場買菜,你反而會被同化成對一元斤斤計較。窮人的錢反而很難賺。這兩者都是同儕效應表現,別人闊手你也會硬著頭皮做,眾人斤斤計較你也會一毛不拔。
理想:小蝦米大戰鯨魚。現實: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小魚長大吃以前不能吃的魚。蝦米永遠等著被吃。而蝦米永遠有一顆破表的自信心,人定勝天。

註一:
事後再作第三視角思考,行員是因為我拿起櫃台上信用卡申請書,放進包包的動作。這個舉動才讓他突然對我客氣(潛在客戶)。我呀,又在作多情了。揣摩是有趣的事,你不知對方心裡在想什麼,但在多個理由中總有一個理由會產生最強烈動機感。那個就是最合理的解釋。對比《思考不過是場即興演出》,就發現光看書名就知道賣的是一個噱頭、賣的是一個譁眾取寵(名詞定義都傻傻分不清楚)。那是直覺不是思考。靈感很重要,能把所有想得到的可能因子列出來,然後再作進一步思考組合出最佳解釋(靈閃)。
啾啾鞋


2020年2月10日 星期一

朋友與敵人



前言:
本書對朋友定義,再次下修,成為一個工具人。教的是如何化敵為友,讓人合作完成任務。

隨記:
P.15 人生不是只有合作一條路,也不是只有競爭一條路。合作與競爭常同時發生,我們必須靈活遊走於兩者之間。→欺騙貫穿全書,如果不騙你無法遊走於兩者之間。
P.17 《藤森總統》騙過圖帕克→這祕魯綁架事件深具啟發,藤森運用了兩手策略,以合作為手段麻痺恐怖份子。最終的目的是全勝,突襲解救人質。啟發什麼?合作是幌子
P.21 單獨監禁為例,古代的獄卒已經知道缺乏社會連結遠比刑求痛苦。人類有辦法忍受高度的皮肉之苦,但只要與世隔絕三天,就會出現幻覺、暴怒,最後陷入萬念俱灰。→真的嗎?為何我很享受孤獨勝於交流呢?
P.23 兄弟姊妹同時是我們的朋友,也是敵人。→父母提供資源是總量固定,一天就24小時。
P.29 逃脫不了「社會比較」,又細分向上、向下比較。→向上比自卑,向下比自傲。但向上比較能激發動能。
P.30 諷刺的是,我們合作最密切的人,也是我們最常拿來和自己做比較。→夫妻之間其實並沒那麼好相處
P.48 落於人後的感覺讓多數人不舒服→觀察社會底層的人就知道他們是多麼的痛苦了,樣樣都輸人。最後只能比道德制高點來刷存在感。之前遇到一個狗愛心媽媽,她的論點著實奇妙:狗是生命,指責我這知識分子書不知讀到那去了。呃…。狗是生命,那我就不是生命?妳吃的肉不是生命?植物不算生命?妳可以吃菜飯?那妳為什麼還活著沒餓死?養狗的各種神邏輯。
P.56 就算身邊的人沒說出口,我們的成功可能讓別人沮喪。→觀看facebook就會發現這演化,最後每個人只能貼出遊和美食,其他一概不能按送出。因不管你成敗,都是會造成負面觀感,成功時別人心理不舒服,失敗時別人看輕你。
P.75 權力在握的人,覺得自己是公路上唯一的人。
P.94 Google 原本以為自己成功營造出不需要階級制度的工作環境,最後發現行不通。缺乏階級帶來混亂與不知所措,公司需要經理負責設定方向與鼓勵眾人合作。→人多就會產生統整的需求,統整就需要權力,權力就形成階級
P.99 缺乏明確的身分位階時,協調變成一件難事。
P.100 領導者不只一人的團隊,比較容易出現成員死亡的山難事件→資源分散且成員不知聽誰的調度。
P.105 人才多的時,明星與地位高的個人會開始內鬥。搶著當老大。→夢幻團隊的天生弱點,無法合作。每個都是英雄,同時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支援(助攻),才能展現其優異能力。→凡事有優必有缺,對手不可能無敵。即使是完美,代價也是超級耗損為代價(對策:坐著等你燒光資源)。
P.111 階級制度讓人無法發聲。得靠點子管理,不能靠階級制度。一定得讓最好的點子出頭。
P.122 要做出最佳決策,身為領袖的人必須營造心理安全感,鼓勵眾人發言。→確保言論自由,中共就是做不到這事,所以發展的天花板總是很低。讓人不禁疑懷2049年時,國力還是跟今日差別不大。
P.193 我們說話的方式,通常比我們說了什麼重要。傳達溫暖的感覺。→難怪妹子的話這麼動聽,不假思索的就附和了。
P.202 能幹的人如果出糗會更討喜→這本書也在教人偽裝,以取得信任。真的有必要把事搞的這麼複雜嗎?如果我知道這個能幹的人在故意裝笨,我會更反感。而我非常容易察覺,可能導致我厭惡人群的原因!?
P.208 軍情五處,長期監視恐怖分子之後發現,多數恐怖分子在充滿慈愛的家庭成長,而且人緣好。因他們深深關心自己的社群,視非我族類為威脅。→真意外,社會邊綠人才是無害的人。因為邊緣人沒有動機去維護世界和平。簡單者,為何生育可以補貼?單身是得罪誰呀?還要被懲罰幫別人養小孩。
P.212 不論是工作或私底下的生活,最好的策略是建立長期關係。把單次的互動變成不斷往來,就能促進合作,讓潛在的敵人變朋友。→好招!只要還有下次,對方就不會造次。
P.232 有時欺騙是在合作→這本書越讀越像垃圾,餿味越來越重,你給我騙吧!我的目的是合作哦。(你信?)
P.236 欺騙會成功兩個原因:人天生信任他人、察覺謊言的能力過分自信
P.241 謊言警訊:不合常理的言行舉止。例如:視線一直在找出口、言行舉止不合、誇張的肢體動作。
P.327 如果有充分的資訊,先開口有優勢;但如果對方掌握的談判資訊比我們多,最好先禮讓對方。→搶先有定錨作用力和主導權優勢,但被打槍形勢就會反轉。
P.333 基於錨點的力量與談判的社會常規,不開口,就拿不到想要的東西。→別小看女人說謊的能力,如此自然還帶有點迷人,運將大叔直接被擊暈。

P.334 給自己讓步的空間,是讓競爭談判變合作談判的關鍵→先開口要個夢幻價,才有空間作讓步。吹牛吹到極限的代表事件-古巴導彈危機。

P.350 收尾很重要:你可以表達自己欣慰能達成協議,但千萬別表現得太快樂。以免對方認為你愚弄了他們。→我們永遠不知對方心理在想什麼,才導致這類的書像蝗蟲般出現。

心得感想:
本書核心:找出正確平衡。太多、太少都不好。

[2020年2月11日 笨蛋無法發現自己是笨蛋]
如果比對手聰明,當然欺騙是上策(只花費口水)。但問題是大多數人都是平凡資質。所以對平凡人而言,誠實才是上策。但越是下層越愛騙人,這是很玩味的現象。可能越笨的人越覺得自己聰明過人,所以才覺得說謊沒人看的穿。
P.S.當我搬到鄉下住時,發現這怪異的離均值表現。怎麼郊區這麼多說謊的人,而且說的都是睜眼說瞎話。例:我警告你,我家是律師世家!!(呃...妳怎麼在做仲介?)

[2020年2月11日 選錯書來讀了]
這本書的味道一直揮之不去,就是一股怪臭味。文字的意思是「算計」。心機這麼重真的是人際交流的方式嗎?如果與人都要一直這樣無限循環算計,真的能得到什麼?遲早會被更高明的人算計到。這本書給我的感覺蠻糟的,感覺在耍花拳繡腿、把簡單變複雜,像似技末之學。似乎不怎麼值得學習知識,反而是提防他人玩陰的負面表列。

2020年2月5日 星期三

思想巨人與經營之神



前言:
本篇請略過。
內容只適合自己回味,不適合他人。
因為人物誌太容易讓我聯想到政治、社會上的議題。
這就是意識形態表現,如果我是純理性,一切都是中性,沒有好壞之分
或許我證明了,我具有人性、我就是一個凡人。
看呀,人類是多麼不願意接受平凡的事實,潛意識可以抹消自知之明。

隨記:
P.211 貝佐斯(Jeffrey Bezos):1986年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在多家投資公司任職,幫助D.E.Shaw.& Co.建立成功的量子對沖基金。1992年當上副總裁。有一天偶然發現一個讓他震驚的事實,網際網路以每年23倍的速度成長。貝佐斯選了二十種適合線上銷售的產品,最後剩圖書與音樂,經分析圖書每年有1300萬印刷,音樂只有30萬和六大唱片公司寡佔市場,而最大的圖書連銷邦諾,也只佔12%。所以選擇Amazon從賣書起家。而且連續六年虧損,因在衝客戶數。股價才會不足,還一直連年上漲。→看看王者是怎麼篩選、怎麼思考,思想上一路推演到大寶箱,然後再回推現在做什麼是最佳。其中硬吃六年的虧損就是其思維逆推的可怕之處。不只有智能還有膽識。
P.214 巴菲特(Warren Buffett):六歲時他用2角5分買半打可樂,分拆每瓶賣5分。獲利5分。第一次投機是他11歲(得益於父親是位股票經紀人)→讀過巴菲特傳記會看見一位股神是集所有天時地利人和,所造就出來。試問自己六歲在做什麼?上次歷史低點在何時?想成為巴菲特不止五歲要抬頭,還要生對時間。
P.214 廚房裡不可能只有一隻蟑螂。→大同公司值得研究,被坑殺的散戶沒人會同情。
P.217 卡內基(Andrew Carnegie):1848年經濟蕭條迫使父親舉家從蘇格蘭移民到美國。卡內基一次去英國碰巧見到貝西默酸性煉鋼爐,這是一個新發現。迅速返回美國後,成立公司,並開始實驗貝西默煉鋼法。→在一個荒地,只要有心就會成就。尋找機會多的地方,更勝蠻幹。話說貝西默的故事讓人發現,商業機密的重要性。誰讓鴻海作大呢?李焜耀教會了郭台銘先進生產流程。
P.226 迪士尼(Walter Elias Disney):本人是一個嚴酷、強硬、極其自私自利和野心勃勃的商人。名言:當我是國王的時候,我為什麼還要競選市長呢?
P.232 成功的真正度量是那些可以擠進二十四小時的實驗數量→堆屍成功法,也就是每日研發進度。台積電等科技公司拼的就是這個,還真的要有熱情,這是一種燃燒生命的行業(健檢全是紅字)。
P.235 福特(Henry Ford):孩提時代就已顯現出對機器與工程的濃厚興趣。將朋友的手錶拆開再組裝好利用廢品製造了一個引擎。總是在尋找改進事物的方法。→我每天的任務就是改良、改進、優化。我瞭解那種感覺和樂趣。

P.238 比爾蓋茲(Bill Gates):不到十歲時就已經通讀家裡的百科全書。→資質,決定了個人極限。但眾人總是對這個嗤之以鼻。痛苦的抱怨他人能為何我不能?而師長更不敢說真話,只會說你努力不夠。然後你信了,接著憎恨自己,最後不是傷害自己,不然就是傷害別人作為出口。愛的教育(呵)。我沒有比爾蓋茲的資質也沒他的運氣,但還是能在這難用的機體條件下,還是有方法過比較好的人生。為何學校、家長不肯這麼教呢?沒老二就別幹別人,沒子宮就別生孩子。這很難直說嗎?
P.241 季寧(Harold Geneen):沒有季寧的支撐ITT公司整個垮掉了。→他是工作狂,而且樂在其中,什麼叫狂呢?每天工作到凌晨,公司只剩下他這位CEO在挑燈夜戰。興趣與工作相同,這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特質。連我都不是這種人,期權交易跟我人格特質共嗚度也只有80%。我喜歡獨行、走不可知未來的路徑,但我不喜歡高風險。

P.244 吉列(King Camp Gillette):1895年,他為軟木塞發明人工作,給了吉列一些建議「發明一些人們使用的東西並賣掉它」。吉列牢記在心,並且注意轉向了安全剃刀。為了開發一種新的改進方法,吉列向MIT治金專家請教,但他們認為吉列的想法是不可行,但吉列並不死心,繼續尋找欣賞他想法的人。這個人就是發明家Willian Emery Nickerson。他也是MIT受的教育。→如果你在創造未來,就要習慣被拒絕。因為未來產品本身是很可笑的,因為前所未聞
P.247 葛洛夫(Andrew Grove):在納粹統治下的宏牙利渡過了童年,1956年共產主義俄國入侵了宏牙利,葛洛夫和家族成員認識到他們在錯誤的政治勢力之下。先逃到澳大利亞,然後去美國。→不到一百年前,沒有國界這東西。而今日你不能想住那就住那,卻認為擁有自由。我不喜歡台灣人的民族性,卻也由不得我。因為我被他國拒於門外。
P.247 哥倫布發現美洲時並沒有一個商業計畫。→不可能對未知做計畫,所以成功者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計畫。意思很明白,對手也沒計畫。
P.258 本田宗一郎:「對我來說,成功只是經過反票的失敗和反省才能獲得。事實上,成功只代表了你所有努力中99%的失敗後,那1%的結果。→誰能知道我承受的壓力呢?沒有。因為他們 把失業壓力和破產壓力放在同一個級別。這好像不夠生動,戲劇性的說法:老子不幹了和老子跳樓去是同件事。
P.263 艾柯卡(Lee Iacocca):福特二世利用敬畏來進行控制。員工得為那些最不可能接受的理由行動。艾柯卡一方面看起來儘量不威脅到福特的權力,而另一方面卻要做好工作以免被解雇。艾柯卡是為了自己的信譽才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麥肯錫推薦給福特一個上層包含主席、副主席、總裁的新管理結構(當時艾科卡是總裁)。→最後福特以「有時候我只是不喜歡某些人」解雇了艾科卡。然後他轉戰到及及可危的克萊斯勒,成功救援。一個人扭轉了二家公司(福特、克萊斯勒)。讓人見證到領導者的價之所在。但今日的薪資已超過大多數領導者的價值。真讓人玩味的相對性vs絕對性 之間的價值變化。
P.268  坎普拉(Ingvar Kamprad):IKEA提供飲食服務是一個經營策略。因為人們多是遠到而來,到Almhult)他的店鋪。→今日還保留,但沒人會對IKEA的速食區感到可口。變成一種怪異的歷史遺跡。
P.274 克羅克(Ray Kroc):看著顧客在60秒內收到他們的食品,和一個非常有競爭力價格、有限品類的菜單。克羅克確信速食(1954),會成為下一次飲食業革命。運用他25年的銷售技巧,他讓自己受雇於麥當勞兄弟公司,說服他們許可使用他們的名字,作為回報。他的策略:買下餐廳預定的土地,然後租給特約商家,一來控制、二來賺更多。最後於1961年他僅用270萬美元買斷股份。→麥當勞兄弟在作業流程研發有能力,但企業營運完全不行,最後還是賤賣股權。除非你見過世界,不然270萬美元,一定讓人心動不已的收購價。話說回來如果你是早餐店,有人花270萬美元買下你早餐店的一切,你會怎麼做?這樣看來麥當勞兄弟選擇並沒有什麼問題。當時一定存在很多麥當勞兄弟做的事,只是最後只剩麥當勞稱霸全世界。
P.277 雅詩蘭黛(Estee Lauder):轉捩點於她第一瓶香水《青春之露》(Youth Dew)沐浴油,後轉向香水。開創許多行銷技巧,最著名的是,在購買時附贈免費禮品。→主要是價格破壞,最昂貴的原料和親民的價格。從雅詩蘭黛的不上市做法讓人感受到,品質宣言。如果一家公司為了賺錢,必然上櫃上市用股票換鈔票。如果花點時間研究全聯就發現上市前和上市後的光顧,感受差別極大。尤其是價格。另一個就是青春之露這名字,與SKII的青春露太相似了,然後回去查SK-II原名:Facial Treatment Essence (Pitera Essence)。嗅到一個股怪味,怎麼名稱中完全沒有青春、露,卻能叫青春露!?台商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政府的標準還真是各種不一致。科學有場力現象,國家有廠力表現。真是很有意思。
P.292 摩根(J.P. Morgan):有喜好讀書的習慣,部分由於他對商業和金錢的興趣,部分由於他虛弱的體質。→我很了解幾體弱的痛處,有心無力。大家假日還有力去郊遊,對我來說那是一種體力上耗損。我連該不該出門去泡個溫泉都會考慮再三,算了大家無法理解。我真懷疑我的基因大半是女性屬性,只是有男性生殖器官。人格可男女切換。所以跟我談論「多元」性議題,我只覺得幼稚。我的是「次元」性問題。那些多元都太低階了,對於我這宅到不行的人。早研究過性的問題到更深一層次。乖,找個異性結婚生子吧。這個方式不止簡單明瞭且通過歷史驗證的最佳路徑。性別不能選,能做的只是善用這性別的優勢達到目標。例女性大腦適同時多功,男性適極端專注力等特性作發揮。
P.293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摩根認為這不僅僅是一場災難,而且也是一次機會。摩根透過支付一筆替代金的方式避免徵召(3百美金)。1962年創辦達布雷.摩根公司。1864年摩根已擁有五萬美元的資產。戰爭結束後,摩根卻變得更富有。→沒人記得替代摩根的小兵,但後人卻讚嘆摩根的偉大。一個決策,一來一往,產生的差異是如此天壤之別。為了部落而戰,死的是你,得利的是權貴。選舉選完了,才發現浪費了數個月的時間,卻對人生無改善。噢,大多數鄉民並沒那智慧想到這差異就是了。如果他們有智慧他們就不會去參與選舉,所以切莫浪費時間在沒有慧根的人身上,尤其是年至中年還迷心於道德制高點的那群人。如果有餘力還是去幫年輕人解惑比較有效益。
P.295 盛田昭夫(Akio Morita):50歲後,他花時間從事潛水、滑雪和打網球,以便積蓄精力。→我得加強重力訓練量才行
P.300 有時你必須為了一個機會付出高昂的代價→機會具有稀有性,人生能遇到約三個大好機會,全錯過就一無所有。而生命有限,所以對一個大好機會,賭下去是理行的行為決策。
P.310 洛克(Arthur Rock):做一個好的創投家必須善於聆聽別人的話,有廣泛的興趣,並且最重要能理解別人,這才能需要花數年。→這個明顯不適合我,個性就非如此。
P.310 錢用所有民族都能理解的話言講道理→妙,代表我根本不該把精力去學英文(弱項),而是去賺錢(強項)。
P.313 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是人,而不是機器和廠房構成了一個組織。→讓人想起宏達電,為何出現叛徒。老闆眼中的人是耗材,竭盡所能壓榨。員工感受不到歸宿感,自然就沒有忠誠。家賊難防,可能是大掌櫃的問題。而法律再次展現保護資方、迫害勞方。如果有感,就該發現台灣不是法治而是人治。這是一個重要屬性的發現,有益於未來做的任何決定。因為它是個事實,依從事實做決策,而不是理想
P.331 豐田英二(Eiji Toyota):凌志轎車在日本國內精心建造起來的高速公路上進行長距離試車檢驗。這些高速公路完全模仿美國、德國以及英國的路況建設的甚至連路標也複製。→做好一件事,背後的投資開支是很驚人。台灣人喜歡省工、省錢,要把事做到好,這樣的想法就太異想天開,許多問題是在實測中才會發現,憑空想不到。台灣流行「偷吃步」,結果狠狠的被黑心油事件打成豬頭。人不正、行不正,最後還有人信。另外台灣下層人真是夠卑賤。窮,就沒有選擇的自由,只能繼續買該品牌的產品,因為只買的起最便宜。政府居然還讓該企業活著,這到底是多麼恐怖的政商利益糾纏。
P.337 韋爾(Theodore Newton Vail):年輕的時候,一定要願意幹別人幹的工作;長大以後,絕對不幹別人比自幹的好的工作。→條件、現況,決定當下的最優決。

心得感想:
這本書因篇幅把所有艱難困境都一筆帶過,這會讓人產生一種嚴重偏誤的錯覺。什麼叫費盡千辛萬苦,完全無法體會。這邊會有一個錯覺,危機終究會解除,但能列在本書的都順利解除,沒在本書出現的大多數都默默無名的失敗者,被人遺忘。
我還真的比較欣賞老派公司命名法,就是以自己的名字作公司名。那是以個人名譽而奮鬥的企業意含。
這些巨人都在做同一件事「革新」,打破現存的架構,建立一個更有效率的模組,再插進社會結構中。雖然我不喜歡Uber,但他們做的社會低效率破壞,讓人讚賞。政府的表現看到的是一個醜惡的共犯結構。你期望一個連計程車業都怕的政府能做出什麼大力改革呢?哈,總歸一句話帶過,台灣精神(神邏輯)。
看這麼多成功者發現方法完全不同,有的保守有的主動、有的紀律有的破壞,但都通往成功。所以方法沒有一定,是否發揮個人特質優勢才是成敗的關鍵。當然我指的是自己能掌控的部分。運氣絕對佔據主要成敗,但你也無法掌控。成功很玩味,你要做的就是拿到候選人資格(門票),剩下成就高低是隨機產出。如果你連門票都拿不到,你是完全與成功無緣。這是奇妙的世界運作原理:努力是為了取得一個機會,不努力是完全沒機會
歲月是個奇特的屬性,年輕時不知道這東西為何物。以為是多餘。年長後才驚覺歲月的影響力。最近年節長假我依計畫準備作交易系統的歲修。把累積一整年的問題,作一次通盤的處理。前三天,天天咖啡、牛磺酸、Q10、綜合維生素。這三天我感到智力回來了,天才模式!!看到文字間的關聯性、穿透所有記憶宮殿。真讓我感動不已!!第四天胃炎發作了,嗯,操勞過度,消化系統先反應。然後就病三天才康復。歲月,你…。唉,好吧接受這個事實、接受這個現況。機體就這樣,不容你任性。意味著我的成長暴發期已過了,不太可能會有橫空出世的表現。維持目前狀態就是最佳對策。引申出一個邏輯,年輕時別待在舒適圈,要盡一切所以超越自我。上了年紀時要學會守住個人最高層的舒適圈,別掉下去。

[2020年2月6日 資訊vs新聞]
為什麼圖表給我感受是理性,而中央通訊社給我的感受是情緒?中央通訊社算是官方網站(資助者),但做出來的品質卻連一個大學(Johns Hopkins CSSE)都不如呢?中央通訊社只有一堆情緒文字來傳訊息,而圖表卻表達出我需要的資訊。死亡人數565人,康復人數1198人。還有感染人數的變化圖(非線性發展)。一目瞭然!!這才是資訊。而中央通訊社看了半天還是不知道現在發展如何了,只看台灣人在國外染病被隔離。實在不懂這種千里之外的事有何重要性…。
或許這就是資訊和新聞的差異,新聞沒營養,多看只是浪費生命。而我們需要的是資訊,正確的資訊就能分析並做出最佳行動。看到大家在吵有人買了百盒口罩的問題,只是掉進情緒漩渦無法自拔。為何這些鄉民就是不肯花時間去研究一下《病毒》是什麼(蛋白質外殼+DNA(RNA)),買罐漂白水(破壞蛋白質)和重複用口罩就解決了。在那排隊搶拋棄式口罩,怎麼環保天天喊,一個病毒就嚇到自己的政治正確不見了…嘖。證明鄉民的卑賤,當中共打過來,第一個衝出去投降就是這些天天高喊愛台灣的人。


[2020年3月9日 衛生紙之亂]
這事是造謠而起,但也突顯了各國並沒有能力處理瞬間大量的衛生紙需求。
所以我要找時間去補個貨才行。
沒為什麼,因為你不知道會不會發生,但如果發生那是屁屁的悲劇。
「必」須品,這絕對不是口罩有替代方案可解決的東西。
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傻瓜才相信政府,不建議大眾戴口罩。
這舉動意圖很明顯:口罩缺貨、希望部分傻瓜先得病以分散未來醫院壓力。

2020年2月2日 星期日

訂價背後的心理學



前言:
讀這本書是對商人的基本攻擊策略有所防備,現今商品行銷已演化到更深層心理操作,你的預期反應,早在他們算計之中了。讀完這本書至少能省一台iphone的錢,很划算的投資(閱讀時間)。

隨記:
P.27 這個產品,跟什麼擺在一起賣?→這個心機超重,試想星巴克陳列在便利商店,星巴克咖啡變成比價標的,結果就是被篩去的選項。所以想裝高檔貨就要想辦法讓自己商品放在高價區。這是價格也不是價格的問題。
P.32 我們會把產品拿來跟以前體驗過的類似產品做比較,把體驗過的東西當成價位基準。
P.33 產品的效益矩陣→似乎是廣告業的標準分析方式。消費方可用這張表反推廣告商的邏輯。

P.45 檢視成本僅能讓人知道必須收取的最低價格,而非最適價格,因為最適價格要看你的銷售數量而定→意思是賠錢的生意沒人做,然後有利可圖下盡可能讓利潤最大化。
P.53 差別訂價法(價格差異化):讓經濟寬裕的顧客多付、沒錢的顧客也能滿足。→入門款感讓你覺得不順手,而進階款的價格又讓你心在抽痛。是的iPhone就是玩這套,記憶體加大貴5千(約貴2成)!?但沉沒效應讓你就只會選256G版本,人性呀!早被商人算盡。此題如何解,跳脫框架:不買iphone。理由:蘋果沒有不可替代性的服務,非它不可。
P.70 市場研究最能看出來的,不是問題真正答案,而是受訪者的決定有多容易受到影響。→如果有人問我這商品願意花多少錢買?答案永遠是0元,這就是市場調查無用理論的由來。
P.76 當產品被拿來跟競爭對手比較時,價格砍掉1塊就可能有更多人購買。→尾數9的由來,消費者很討厭,但就是有效。兵不厭詐。反過看,就是這商品存在很多同類商品可選。
P.87 價卻不引起顧客反彈的心理學技巧:賺最多的品項才調漲,但是全力宣傳沒調漲的品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招超有感,每次漲價都是我要買的品項。我不想買的都不漲。
P.91 讓消費者對產品的標準價格的記憶變得模糊→作者舉可口可樂,價格一直在上下跳動。我記得住麒麟啤酒賣33塊。但可樂常常用特價、原價、調整價讓我印象模糊。
P.97 錨定法: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當第一眼看到標價就會牢記在腦海裡。→伯朗罐裝咖啡太經典了,偶爾還是會買一罐來回味(藍山廣告的感覺)。但它的萬年售價真讓人讚嘆,通膨像似幻覺。嗯反過來說,它敢漲我也不會買,錨定效應就是這麼強烈。
P.116 低價策略:如果你要的是市占率。→除了市占率低價策略還真的很傷,因為有些產品就是小眾市場,貴一點也會買,但便宜一點也不會再增加客源。或許這就是電動車貴的原因之一,這是奢侈品、是小眾市場的產品。精品絕對不會便宜,除非他不是精品。精品賣的是品味不是實用
P.127 因應競爭的最理想策略是「擠壓」:推出兩種產品,一種品質略佳於對手且價格較貴,另一種競爭對手的產品稍稍便宜。→品質,資訊非對稱性。每次讓我站在同樣產品前想半天的問題…。我一直很想戒掉這個毛病,應該直接挑大廠中較貴的產品,拿了就走。男人痛恨逛街,是真的有其困難之處。天呀,怎麼把半天時間花在這比較上,真是浪費。但女生卻樂在其中,真是詭異。
P.144 雙曲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指一般人認為金錢的未來價值,遠低於現在的價值,寧可要眼前的較低的酬勞,也不要較高的日後報酬。→這點對我無效,因為我有「遞延快感」的習慣。但對大眾這似乎沒辦法免疫的現象(寧可一鳥在手,更勝明日得二鳥)。
P.145 延遲付款,但立刻提供產品的效益→卡奴就是過不了這關,但人們卻因此害怕信用卡,讓我也很訝異。畢竟信用卡真的太方便了,其中一項功能更讓我激賞。手續費與付現的人平均分攤,意思是我不止是便利,還享受攤平服務成本。售價不變,那信用卡3%抽成就只能攤平在每個購買者(一半用信用卡、一半付現)。世界讓人作噁就在於此,光明正大的吃別人豆腐。其實我還蠻爽的。
P.153 同儕效應:只要有人花了大錢,其他人就會加碼跟進。→避開結伴逛街。
P.157 互惠:接受了無條件贈品或協助的人,可能會因虧欠感,而花更多錢來回報,或購買本來沒打算要買的東西。→這招超賤,而且我沒抗性。提醒自己留意商人對我使這招。
P.163 電信業者為什麼把資費方案搞得這麼複雜?讓顧客沒機會拿來跟競爭對手的資費方案比價。→Costco的商品就會發現這特徵,你永遠沒有辦法拿同樣商品在市場上比價,因為那是專為Costco專門製作的包裝。是的,包裝不同你就不能肯定品質是否一致,也就無從比價。
P.180 免費,是幫顧客省去一個購買決定。→蝦皮怎麼作大?免運費。免費根本是毒品,一吸就上癮。但商品還是要錢,且沒有比較便宜。另蝦皮不保證買到真貨,看不見的風險其實貴的嚇人。
P.182 「免費」是在潛意識向顧客暗示「獲得好處卻不必考慮壞處」→百貨公司一樓專櫃提供免費試用品,這效果極大。只要你滿意,你就成為主顧了(量你不敢去網路上買來路不明產品)。
--
後面略過,都是以上的組合技或企業對企業反制的教學。像買貴退差價這種策略不是對客戶,而是給對手一個警訊。

心得感想:
最近在嘗試保養品,因為開始出現皺紋了。查資料時很有意思,SKII的除皺保養品訂價超高,但被外國研究價高且沒效果。然後SKII反擊說它的產品是適用亞洲人,並不適合歐洲人(註一)。然後香港也作出評比,也直接打臉SKII。接著我就沒找到廠商怎麼回應,且我也不在乎。反正我省下上萬元去嘗試SKII的產品了。外加發現市售產品並沒有除皺效果好的保養品,猜想皮膚之所以是皮膚就是它的隔離能力超強,根本不會吸收。所以保養品最多就是做到清潔、保濕、防曬。再進階的除皺、淡班都只是感覺良好的效果。話說SKII為何還能佔據銷售第一名呢?本書是有解答,但也發現本書沒提的是「廣告」。SKII的廣告費沒在手軟,名星加持、置入性行銷。而置入性行銷,並沒那麼容易被發現,會被你第一眼看出是廣告那只是失敗的作品。以你為你偷窺到網紅的住家,其實實況主早已精心佈置過(還受廣告商的指點:要有點亂才像家)。然後再思索為何藥妝店開架式商品只要5百元,SKII能賣5千元。效果差十倍的可能性?我的策略比較特別,有做就有60分的概念。我需求只是能達到60分的產品。
參考:
除皺霜不去皺 貴未必最好
註一:事後補查找不到資料,印象是從某個討論版得知訊息。

[2020年2月3日 eToro廣告]
這廣告最近天天在轟炸我,惹到我的注意。
eToro提供的服務「複製跟單」,很詭異的設計。
史蒂夫鑽研全球投資(專家),你在玩電動練巫師(門外漢)。
只要你跟著史蒂夫下單就能獲得相同報酬(奇怪的推論)。
eToro
問題:
一、跟單必然是他買完你跟著買,他賣完你跟著賣。理論上可行,實務上「滑價」。
二、史蒂夫同時開二個帳號互洗倉位,他只損失手續費,卻賺到eToro的獎勵。如果史蒂夫就是eToro呢?這是最近玩交友軟體發現的現象,美女大多是機器人(bot)。誰有誘因創造bot,且不積極處理bot呢?答案只會是交友軟體公司自己弄出來的bot。
三、你正在別人設計的遊戲中玩,人家已在你頭上架一把刀。當遊戲刪除你將一無所有,你沒有從中得到真實本事,虛擬角色再強也無法變成真實。
四、如果這東西好,為什麼要送錢?到底作交易的手續費是貴到什麼程度,能倒貼讓你玩呢?



結論:
投資沒有捷徑,這種抄捷徑最後都死的不明不白。連投資原理都懶的去研究理解就注定要來股市賠錢。這錢不如拿去給老婆花比較實在,至少你得到愛人的真心,而不是股市的絕情。
呃…我想說的是廣告打太兇是有反效果,尤其是那口音更是惱人。eToro,請找個專業的廣告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