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5日 星期日

重說司馬懿


前言:
本書由司馬懿的視角寫成,而作者文筆生動又不讓人有誇張感,讀起來很順。可惜封面設計有點糟。

隨記:
P.12 隱忍不代表順從→司馬防(懿父),依從董卓當上長安京兆尹。並選擇分攤風險,讓長子帶家眷和兄弟姐妹離開,回到老家溫縣。
P.15 在亂世中,人生如飄絮,生死如草芥。→當今日世人思維稚嫩其來有自,因為生在和平無法理解戰爭的可怕。歷史書也不翻一下,就在談正義、公平、道德等虛幻的東西,更甚者讓寵物擬態人權。我們面對的世界一直在戰爭,只是沒人流血罷了。
P.19 要嘛做得最好,要嘛不做,絕不能一時衝動,輕率選擇。→這並非易事,如同愛情選擇一樣。在有限的時間內選到最好的,而且當放過就不能再選。司馬懿放掉摰友-胡昭所提供的薦舉。他知道胡昭能給的是毒蘋果(胡昭在曹操眼中已黑掉了)

P.21 司馬懿嗜愛讀書,經學、文學、兵學、史學、天文、地理,博聞強記,無所不讀。→很好奇,古人會學外語嗎?如果不學,那代表只要在中文書中就可得到充足的知識水準。那關鍵點就不是學會外語(廣度),而是通曉(精通)中文字的書籍。現存中文書知識足夠做出優秀的分析和決策。
P.31 荀彧是潁川知名的世家望族,他們的規則就是不跟下等人一起玩,根本不可能與流氓小混混為伍,否則在這個圈子裡抬不起頭。小人物周生死於此。荀彧不是曹操,荀家的門閥觀念根深蒂固。如果你人格已升到更高階,你根本很難跟下層人為伍,整天出口成髒,著實讓人受不了。更讓我無法理解的事,是女生為何也學人家說「幹」。她們好像不懂「幹」這字是什麼意思。然後引來一堆渣男,還不知為何如此倒霉。
P.34 攀上荀彧,順勢進入潁川幫,在朝中想不脫穎而出都難。這,正是司馬懿所希望的。七年不嗚。→人家為了等大好機會,足足等了七年
P.35 司馬懿:「曹丞相是不出世的大豪傑,文韜武略冠絕當世。孫權,小兒也,盤踞江東,守成之主,既無覬覦天下之心,更沒有覬覦天下的實力,沒有前途。劉表胸無大志,荊州人才濟濟,不能為其所用。荊州又是天下勢力糾結之地,四面臨戰,守之不易。馬騰,匹夫之勇,難以為繼。至於劉備,戚戚如小人,能與之共苦,不能同甘,不是我心目中理想的主子。」→讓我有點困惑,寫的太好了。可能是作者的猜想…
P.40 孔融被殺,給司馬懿上了生動的入職第一課,他極為震動,深感伴君如伴虎。
P.65 在曹丕未發達時攀附、輔助曹丕,為司馬懿贏得巨大的仕途紅利。在曹操去世時刻又發揮了至為重要的作用,擁立曹丕。→成功的偉人,大多空降主管階級,根本沒有從基層做起。他們寧可當宅男也不去做苦力。當然宅在家並不是打電玩,而是讀書充實本事。
P.69 在曹丕心中,司馬懿不僅是臣子,還是朋友。→同輩是很奇妙的親切感,老臣給少主是一種壓力感。人性就這麼微妙。這邊就感受出,其實司馬懿跟曹操更本是不同量級。此時司馬懿能力值是完全鬥不曹操,司馬懿是到晚年才到達曹操的水準。而那時曹家已換了三代了(曹操>曹丕>曹叡>曹芳),曹叡對司馬懿已是兒字輩,尚可壓的住。到曹芳孫字輩,已完全不能相比了。

P.72 曹操的人才觀是「唯才是舉」,英雄不問出身,人才不問賢德。漢代採「察舉制」,但後期地方官吏和鄉村豪紳勾結,常出現「舉秀才不知書」的怪異現象。→這就說明團閥無法永遠強大的原因,第二代接班人通常沒有第一代的能力。資質或許沒差太多,但歷練卻是掛零。
P.91 諸葛亮一生謹慎,善於在兩軍對壘中捕捉戰機。→野戰時,司馬懿被當猴子耍。諸葛亮不止是戰略層強,連戰術層也很可怕。奇兵已運用到神出鬼沒的程度。
P.95 馬謖街亭大敗:因張郃統領曹叡(魏明帝)從洛陽帶來的皇帝禁衛鐵騎五萬。而馬謖只有一萬的步兵。街亭並沒有防禦工事,只是一個狹地。而士兵看軍功認領袖,馬謖從未領兵,老兵根本不會理他。將軍要能鎮住士兵,才能指揮。街亭大敗問題並不是那麼表面,馬謖變陣只是想從必敗戰局擠出和局的機會。
P.112 曹休真和曹真是曹家最後的光芒。此後曹氏再也沒有出現英雄睿智的傑出人物,無奈地走向衰落,真接導致大權旁落。→曹操、曹丕、曹叡三個有能力的很早就死了,再加上曹真、曹休也早死,真的是很奇妙的巧合。這些都是身經百戰的人物怎麼這麼容易就被氣死??真的很可疑。
P.117 人口不僅是生產力,更是戰鬥力。→少子化是場未來悲劇,但台灣內部問題近乎無解。光房價這麼簡單的題目都卡關,還有什麼好期望的呢?財團控制了政治不言而喻,選誰都是狗奴才。社會結構問題,權、勢、財,百姓以為一票能改變社會結構。理性來看是把選誰的時間拿來投資自己,多努力些,脫離貧窮引力才是上策。嗯,窮人永遠想要不勞而獲,妄想用一票來改變自己的命運,而不紮紮實實的努力奮鬥。套投票者言論:想改變台灣政治,請拿血來換。那一票是投開心的,本質不變。
P.117 諸葛亮以弱伐強,也是無奈之舉,因為時不待我,他若去世,按劉禪的資質,蜀國不僅無北伐中原的希望,甚至朝夕難保。→非常奇特,魏蜀吳到後期都沒出現天才人物。這與認知中的青出於藍勝於藍是違背的感受。魏晉南北朝接五胡亂華,三國時代真的把中國打到站不起來。新生一代都受戰爭波及,吃不飽穿不暖。這是各種史詩級戰爭故事找不到的描述。戰爭打下去,直接毀一代
P.125 野戰自己並不是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再次提醒自己。→當你成為首席指揮官時,非常容易沉迷自信。忘記自己有所長有所短。
P.127 官大一級壓死人,司馬懿的命令張郃不能不聽,兵敗木門道。大腿中一箭撒退中死亡。六十歲的老將,傷不起了。
P.152 諸葛亮去世後(C.E. 235),魏明帝任務司馬懿為太尉,取消了大將軍的封號。
P.152 太尉為三公之一,負責軍事的官。無帶兵權。
P.152 漢魏時期,帶兵者封大司馬、大將軍、驃騎、車騎、前、後、左、右、征東、征西、征南、征北,以及各種雜號將軍。其大司馬職位最高,超過三公。
P.152 曹休、曹真都曾任大司馬,曹真死後,按例由大將軍司馬懿接替大司馬。魏明帝曹叡沒這麼做,反而取消大將軍一職。表明他不願看到異姓武將坐大。→曹家早在提防司馬懿了,只是一有戰事,只有司馬懿有辦法打勝仗。曹家看到子孫弱,救不起的情況。同樣,像李世民再會算,死人還是鬥不過活人。棋局的變化是活的。套用到現今,其實可以對台灣財閥出手,王家有戰力的都進墓園了。
P.177 戰爭既是肉體的較量,也是心理的博弈。攻城首重攻心。→司馬懿在圍襄平時,用了兩個違反常理的決策。雨季堅持圍城(水漫軍營),而當城內的百姓受不了,開城門出來砍柴時,卻退兵二十里。心戰的恐怖,從內部瓦解團結。
P.182 自古後宮深似海→曹叡好色,居然後繼無力,三子皆殤。
P.186 曹叡崩(C.E. 239),司馬懿61歲。→笑到最後的,是活著的人。不敗是其精髓,不需要勝只要不輸
P.198 鄧艾從小喪父,家庭貧寒,給人放牛為生,後來鄧艾被招募到汝南種田,成了屯田兵。鄧艾有個生理毛病,就是口吃。但他很有志向,雖貧窮仍不輟學習,留意國家大事,努力鑽研兵法,每到一處,都仔細觀察山川地形,想像如果發生戰爭,如何在這裡排兵布陣,很多人嘲笑他不自量力,不切實際。→從鄧艾看到戰爭已打到仕紳階級已產不出人才,要從下層中找可用的人才。在沒導師、沒資源情況下要有所成,這根本不止要努力過人,還要有天份(直覺)。
P.198 司馬懿一向致力於屯田,經常聽取各地屯田情況匯報。一次,鄧艾在彙報工作時有機會見到司馬懿(機會就這麼一次),司馬懿大加贊賞,辟召他為太尉府掾屬,後來又提拔他為尚書郎。→看到一個凡人,職業二轉。人生第一個人年是為了糊口,充實自己。等待機會。這跟今日認知是落差極大。我們誤以為第一份工作決定人生,但通常第一份工作只是潛水期。即使是司馬懿、諸葛亮,前十年都沒成就。都在等一個大好機會。而在這等待期間充實自我。20~30歲要的不是人生得意,而是充實自我和歷練挫折。30~40歲才是主戰場。二十多歲根本還看不清這世界真實面貌,在虛偽和善的面紗下是腥風血雨。跟教課書上寫的完全不同世界觀。
P.212 忍不能忍→忍受不能忍受的事情。對比孔子的熟可忍熟不可忍,會知道其差異。在這世上,你必須學會忍受你不能忍受的意識形態,才可能成功。有多難呢?這是「信念」,你以此活著的意義。不如做個實驗,你放下你所有信念,進入無念。你會感到很恐怖的體會,活著像個屍體。嗯,我常進入這個無念領域,對死我沒什麼感覺,只是怕痛。然後尋找無痛死法,發現沒有辦法,全部路徑都被國家封鎖。此時你又會意識到另一個可怕的事實,你並沒擁有「自由」。天真的小朋友們,你們的自由與民主只是一種幻影罷了。
P.218 曹爽才能低下,致使朝政衰敗,給司馬懿造成可乘之機。→先有內亂,才會有外患。台灣問題不是左岸,而是內亂。這麼多工業區,企業卻找不到地,真是荒謬至極。
P.249 對敵人,司馬懿一向置之死地而後快,要嘛不下手,要嘛斬草除根,決不含糊、決不拖泥帶水。→切記,如果要出手,就要一刀斃命。只要心軟讓對方留口氣,一定會伺機報復。對自己的再三提醒,千萬別做只出三分力,留堆後遺症。不出則已,一出要讓無力反擊。直接在對方心中插入深層恐懼,不敢反擊。
P.頁底 這個世界堪稱人物,畢竟不多。→司馬懿在長安已想好怎麼打襄平,而且對手還真的被算中採用下策。連吳、蜀不會出兵也算好。這種懸殊的智謀,讓人深刻體會到司馬懿的出眾水準。別低估中國產出的智謀人才,台灣不是同量級。請先看清楚13億人口足夠產出極端天才。台灣只夠產遼東太守公孫淵的執政者(短視近利)。

心得感想:
司馬懿等機會等了七年,七年並不是空白,充實自己。當機會來時直接發光發熱。在大好機會來臨前,要先準備好。當感到書到用時方恨少,此時機會已飛過。另司馬懿可以不工作七年哦。窮人唯一空閒只有當學生時。由此可知,打工是毀一生的選擇。另外窮就別亂生,孩子沒錢燒,會成失敗品。瓷器是逸品,泥坯沒人要。
看到許多英雄人物都是被氣死,曹真、曹休兩人各因一場大戰失敗而抑鬱而終,劉備也是因夷陵之戰慘敗而氣死。似乎人類生理上有一種機制,當絕望時,死亡會加速。加速原因猜想是抵抗力下滑嚴重,輕輕染個風寒都能領便當。



書籍資料:
書名:重說司馬懿:忍出個路人皆知
原名:郭瑞祥说司马懿-忍出个路人皆知
作者:郭瑞祥
原文作者:郭瑞祥
譯者:
出版社:楓樹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0/01
閱讀價值:高,看到一個不同的司馬懿面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