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對人類的未來下注



前言:
看完回頭寫前言,我也不知說 什麼。就記錄兩派的辯爭過程,作者也沒有新想法,就單純的記錄歷史隻字片語。連個完整的論點都沒有,倒是翻譯上還蠻流暢的,然後…渣渣。

隨記:
P.47 客觀分析的示,不成正比的食物和人口,已沒有補救的可能。→這是在說印度人口數超超過土地承載力。
P.59 生育自由是不可容忍的概念。→我一直以為只有我想法極端,沒想到1968年就有人想到這問題,還出書呢。哈爾丁《公有地的悲劇》(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從污染的權利乃至於想生幾個就生幾個的權利-應該要重新定義。
P.63 沒生小孩的夫妻應該繳最少的稅。→現在覺得應該支付給不生小孩的人,因為他們放棄了一種權利!但現實是不生小孩的人要幫忙出錢養別人家的小孩。
P.86 一個美國小孩的出生,對世界造成的災害,是一個印度小孩的五十倍。
P.111 人口和資本首先以指數成長,而後崩毀
P.129 毫無根據地對科技樂觀,是社會上最危險的一種傾向。→科技再發達也不可能無中生有-一個蛋白質不可能變出二個蛋白質。在說食物的極限產量問題,技術再高,沒有相對應的資源也是沒用。
P.177 環境保護不應「導致經濟發展立即而災難性地停頓」。
P.188 人們的確需要考慮生態,但他們不可能去森林採集食物,也不可能住在山洞裡。
P.265 人類沒有權利讓其他物種從地球上消失,我們也沒有權利破壞現有資源,因為這些資源可能可以增進未來的人類福祉。

心得感想: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回收塑膠價格崩盤,剩紙類在撐著回收業的利潤。資源真的如預期的價格只會上漲而不會跌嗎?我原本也是認為原料上漲是絕對的,因人口增加需求跟著增加,和資源不是無盡,會耗竭。可是現在看到的,卻是相反的事實。而書中埃利希和賽門的睹注,又印證這論點,資源並沒有明顯變貴,還可能變的更便宜。科技力的提升對開採與回收造成很大的效果,變成一種供大於求的現象。我們低估了資源的供及與循環再利用的潛力了,但如果再放眼一百年後呢?或人口超過二百億呢?是否才是真正的關鍵問題?或許另一個論點又把這問題比了下去,等宇宙資源全被人類用盡才是真正的資源用完。
說實在的讀什麼東西就出什麼結果,這本書真的沒什麼東西…






書籍資料:
書名:對人類的未來下注:經濟學家與生態學者的警世賭局 我們將會邁向繁榮,還是毀滅?
原名:The Bet: Paul Ehrlich, Julian Simon, and Our Gamble over Earth’s Future
作者:保羅.沙賓
原文作者:Paul Sabin
譯者:池思親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5/10/08
閱讀價值:低,把問頭又丟回給觀眾,沒創意。
目錄:
第一章、拯救世界的生物學家
第二章、對於成長的夢想與恐懼
第三章、傾聽卡珊卓
第四章、樂觀主義的勝利
第五章、兩極化的政治
第六章、對地球的未來下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