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日 星期四

人生智慧箴言



前言:
我在人生很低潮時讀這本書,讓我從另一面看待孤獨。過去我讚嘆一個人的完美,直到嚴重的挫敗時才深深感受金錢的虛幻和一個人的空洞。我從人群走向孤獨,又從孤獨走向人群。別人早已妻妾成群,喔不,是妻小成群。我還在品嘗一個人的滋味,一杯白開水的味道。

隨記:
P.17 對我們的幸福與快樂而言,主體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客體,例:饑餓是最好的廚師。
P.17 健康尤其重要,壓倒一切外在佳品,任何品皆與財富都無法替代
P.17 健康對每個人來說,那是孤獨中陪伴他的,別人既不能給予也無法攫取的,是他自身之所是。
P.17 聰明才智之士,即使與世隔絕,仍能憑自己的思維與幻想怡稅心神;蠢笨愚鈍之人,就算走馬燈一樣社交、看戲、遊戲、遊玩、娛樂,也逃脫不了錐心刺骨的無聊。
P.20 自以為能力出眾,其實不過爾爾。→當真正面對災難打擊時,才會體會到,原來我如此平凡、手足無措、驚恐萬分。我以為我是天生交易好手,但2018年給我的打擊實在很大,各種悲劇的發生,怎麼這麼巧全衝著策略系統的弱點在打。原來之前不是我能力強,而是運氣好。時運主宰絕大多部分,簡單說就是玩命,沒什麼道理可言。
P.20 財富能滿足我們現實的,自然的需求,除此之外,它對真正的快樂貢獻甚微。實際上,維持龐大的財富,勢必令人操心費神,從而破壞愉悅心情。→當錢多到生活無虞後,錢的效益會從指數上升變成對數上升。這存在一個金錢閥值。這閥值大約就是全國平均資產價值的二倍。再上去的阻力會大過幸福感。
P.27 生命的本質就是運動,人體內部充滿不停的快速運動,心、肺、腦、腸…。然而,無數人的生活方式是成天坐著,完全缺乏戶外運動,於是,身體的外靜與內動形成嚴重的惡性失衡。→每天操盤那種內心的跳動會讓人內分泌過度,所以傍晚的飯後散步成了必做的事。
P.28 我們幸福十分之九建立在健康之上,只要健康,一切都是享受的源泉
P.32 人生的幸福有兩個敵人,一個是痛苦、二是無聊。痛苦與無聊處於雙重對立中,窘迫貧困製造痛苦,平安富足產生無聊
P.33 精神越豐富,越接近卓越,留給無聊的空間越小。具有卓越精神的人,思想不知疲倦地活躍著,既有力量也有衝動不斷探索內心與外界五花八門的現象
P.35 每個人的合群程度與他的精神貧困程度與庸俗程度大體相當。
P.36 庸碌之輩只琢磨怎麼打發時間,才智之士才考慮如何利用時間。笨人倍受無聊擺布。→有時還是要糊塗一下吧,把時間看太重,友情自然被消滅。別被時間給操控了
P.38 自身越美好,所作所為越偉大,越能在身內找到快樂的源泉,也就是幸福。→我們總是拼命的追求外在的幸福,而幸福可能是在內心裡。
P.38 幸福與快樂的外在來源,本質上極不可靠,難以尋覓,短暫易逝,即使在最適宜的條件下,也容易乾涸斷流。→你無法掌控外在是其根本難題
P.39 年老後,幸福的外部來源幾至枯竭殆盡,勢所必然。→你熟悉的同伴逐漸淍零,年老是一個減法的世界。
P.40 為了換來獨立與閒暇,他樂意付出適度與節儉。他越是不像別人那樣依善快樂的外在源泉,就越來實現這種交換。
P.40 人的幸福,在於盡興發揮自己的卓越能力。→但我對此感到困惑,因為我不知道我強項在那...。我以為我知道,但最近這強項被打趴在地上。
P.43 三種享受:
   再生力、體現為飲食、消化、休息、睡眠。
   體力,體現為漫遊、跳躍、摔角、舞蹈、擊劍以及各種運動遊戲,狩獵、格鬥與戰爭。
   智力,體現為青觀、思索、感受、作詩、繪畫、音樂、學習、閱讀、冥想、發明。
P.59 一旦命運把我們的財富的量變小,我們就會在同等程上把索求的量變小。真正讓人痛苦的,是遭遇不幸後的適應過程;一旦適應過程完畢,痛苦就越來越小,最後感覺不到。
P.64 富有的女生,早已習慣處理錢財,開銷審慎。娶窮女為妻的人提個忠告,不要讓她繼承本金,只可給她年金。要特別留意,不要把給子女的財富交在她手中。→太有感觸了,看著我媽一直在股市賠錢,賠到賣房。因為房子在她名下。八位數以上金錢數字對她已超負荷了,她無法理解、無法運算,除非回到可數範圍,不然就一直流失。(提示:當八位數後要使用百分比作度量,而不是數字。)
P.64 真正獨立自主,才是自己的時間與精力的主人。→有錢才能實質獨立自主。
P.70 名譽感是建立在人類的這個特質上,它促進很多人從事良行善舉,對這些人來說,善行是道德的替身;但是,對於人本身的幸福,首先是對幸福必不可少的安寧與獨立,這種名譽感的作用更多是攪擾與妨礙,而不是促進與提升。→被人讚美會飄飄欲仙,被人嘲諷又如墜深淵。
P.72 他人的意識中發生什麼,本身對我們來說無關痛癢。此外,一旦我們充分認識到絕大多數人的想法何等膚淺無聊、概念何等狹隘、心態何等渺小、看法何等荒謬、錯誤何等眾多,我們也會逐漸無動無衷。
P.76 人到暮年,感官享受能力已經枯竭,能與貪婪分享霸權的,只剩下虛榮與傲慢。→誡之,別用年紀壓人,要用道理。
P.80 以謙虛為美德,很可能是為平庸之輩服務的重大發明。若遵照這個美德行事,人人言談都應該顯得庸庸碌碌。如此一來,人人被拉平扯齊。→槍打出頭鳥,見不得人好。人性呀,什麼人性本善,缺德才是真實、裝傻才是務實。
P.81 最廉價的驕傲是民族驕傲,它洩漏出這樣一個底細:沾染它的人沒有任何引以為傲的個人特質,否則他不會把手伸向與數百成千萬人共有的東西。→成龍偷吃後超屌的一句:我犯了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奇怪的事我怎麼沒犯這錯,難道我不是男人!?最後大家不承認成龍是男人比較合理解釋,變態。
P.82 頒發勳章,為國家節省大量財富。→軍人的節操真的很廉價,榮譽萬歲!!(碎滿地)
P.132 給予他人美譽,必須自我貶斥。→客套話是與人交流必備工具,社交與虛偽是綁在一起。
P.147 明智的人追求的是無痛苦,不是快樂。(換句話說)明智的人追求的不是享受,而是無痛苦。→有道理,但還我是質疑這句話。
P.148 種種快樂都來自解除並擺脫意志受到的壓仰,因而必定短暫。→作者把快樂當作是負指標在觀察,覺得很另類而已,並不覺得很有意義。為了證明「空白」的美好,而把彩色當作負面表述,以證明去除彩色後的純白才是真正的好。跟我玩白馬非馬?玩文字遊戲??
P.148 我們不要專注人生的享受與快樂,而要盡量躲避人生數不勝數的苦厄。→多麼優雅的思維,但真實世界並不是這麼運作。厄運之所以稱之為厄運就是你閃不掉,不管你做什麼,就是盯著你在打。厄運本身沒有道理,跟骰子一樣,隨機。即使你躺著一樣也是能中槍,這才是厄運。如果能理解厄運本質,就同樣能理解好運道理。因為都是隨機碰到。這意思就是說,勇敢與退縮的期望值是大致相同,不如主動選擇想做的行動,至少不會得到懊悔。
P.148 快樂只是一場夢,痛苦卻真實不虛。→當生病時,那痛苦楚和出門玩樂的快感相比,會明顯發現痛苦的質量超出快樂。快樂是一種幻覺,痛苦才是真實。
P.148 從幸福學角度回顧一生,不應計算總共享受多少快樂,而應當計算躲避多少苦厄。「幸福生活」指的只是「較少不幸的生活」,亦即可忍的生活。→有點怪異的哲學思維,如同低能兒而之所以快樂,因為低能到理解更多快樂的存在。不能理解的話,請到自稱最幸福的國家-不丹看看。落後、原始叫幸福!?可能只是沒跟先進國家生活作比較罷了,無知的幸福幻覺。
P.148 人生在世其實不是為了享受人生,而是為了度過它,放下它。→這句話有盲點,如果人生不會幸福,自殺會是上策。
P.149 一個人終其一生,從未遭受巨大的痛苦,無論是精神的痛苦,還是身體的痛苦,他的命運最好。→不懂,為何人生上使用「比爛法則」。
P.150 快樂總是負面的;以為快樂令人幸福,是一種幻覺,嫉妒心製造了這幻覺。結果是懲罰自己。相反。痛苦總是被正面感到;所以沒有痛苦才是人生幸福的標尺。即無痛苦,也不覺無聊,本質上就實現了人世的幸福,因為其餘都是虛幻。所以萬萬不可為了換取快樂,而忍受痛苦。→感覺有幾分道理,但又知道不太正確,卻又說不上來。詭辯!?
P.153 造成巨大不幸的,正是追求幸福、榮耀、快樂的拼搏奮鬥。落入十分不幸,易如反掌;相反,贏得十分幸福,不是困難,而是根本不可能。→有共嗚!!可能只是因為我也算是悲觀主義者吧。人生過程是一場悲劇,努力把結局扭轉成喜劇。
P.158 人生實現種種計畫來說太短。此外,人間萬事,失誤不斷、障礙重重,能達到目標者寥寥無幾。→ 或許我的目標真的太遠大了,不是我一人能完成。我覺得那金額並不高,滄海一瓢。但現實我並沒那麼優秀、運氣普通,變成近乎不可能的奢望。
P.158 做計畫時沒有考慮時間給我們自身帶來的種種變化,因而也就沒想到我們並不能畢生保持我們的能力,不論是做事的能力,還是享受的能力。結果,我們常常執著地為獲得某些東西而努力,終於得到時,它們已經不再適合我們。→歲月會慢慢地一點一滴改變初衷的渴望。如果回到十年前,我想我會選擇愛情而不是專注事業。我太幻想了,先成大業再成家。但現實卻是你成不了澈空熾夢,並賠上愛情。
P.160 在這個世界上,可以發現道理。然而找不到幸福。→不懂,活著作啥。還有道理也一直在變,你根本找不著真正的道理。
P.160 除了求知,我別無樂趣。→不懂,活著作啥?知識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元素,又不是全部。
P.163 很多人過分關注現在,活得輕浮草率;另一些人過分關注未來,活得憂心忡忡。只有極少數人把握得恰到好處。
P.163 唯有現在真實不虛,唯有目前確定無疑。相反,未來降臨時,幾乎總是跟我們想的不一樣;其實即使是過去也與我們想的不一樣。
P.164 我們的生命僅僅存在於目前。因此,我們應當時時刻刻愉快地欣賞現在,清醒自覺地,原成本本地享受每個可忍的時辰,每段沒有煩惱沒有痛苦的時光。→作者應該在說人生該像開車,注意眼前,偶爾瞄一下遠方。後照鏡只有當切換車道時才需注意。享受駕御樂趣。
P.164 已經發生的事,就讓它成為過去;不管多麼痛苦,我必須平心靜氣。→如果失意還動怒,導致狂暴,最後的代價太高了,你會付不起。放下損失,重計估量。因為你沒本錢再揮攉了!!
P.165 我們必須養成這樣看問題的習慣:不一定發生的,就當它永遠不會發生;不確定發生的,就當它肯定不會近期發生。→壞事發生的話,就已成為過去。專注手上的牌,把每張牌打到最好,這就是你能做的部分。剩下你無能為力。放心,我在上個月連續被市場打臉,臉腫到不行。能怎麼辦?不能怎麼辦,爛牌時刻你還是得繼續打下去。這就是人生。叔本華的哲理根本經不起實務的考驗,逃避挑戰所以不會輸,就是一種幸福。還是那句送他,你活著幹嗎?
P.165 把一切可能的索求悉數驅離,回歸單純原本的自在,我們才能得到心靈的安寧。安靜是人生幸福的基礎,心靈安寧,才能欣賞現在,方能享受人生。→問題錢從那來,暗。原來叔本華不用為錢煩腦。我們生處在不同國度,我在台灣不是在德國!!
P.168 面向外界活動的生活令我們分心,引誘我們離開書齋,也奪走心靈從事純理智活動所需的安靜與專注。另一面,持續的精神活動多多少少會削弱我們的生活能力,令我們難以應付奔波忙碌的現實生活。因此。若是我們處境由於某種原因要求我們全力以赴從事某個實際行動,那就不妨乾脆暫停純理智活動。
P.169 我獨自承擔全部自我,是幸福的首要條件。幸福屬於自得其樂者。理由:其一、除了自己,誰也靠不住;其二、社群帶來種種煩惱困難危險挫折數不勝數,無從躲避。
P.170 任何社群都必然要求成員彼此接納,相互適應;因此,社群規模越大,越索然乏味。→我喜歡質疑,所以最近弄了facebook帳號。嘗試看看社群世界。其實我脫離社群很久了,我也感到生疏。這帳號只加認識的老友。單純的嘗試看看社群是如作者說的那般不是嗎。用了一週心得是,大家都好安靜,臉書熱度好像正在消退。所以目前心得是,賣出NASDAQ: FB是不錯的選擇。

P.171 天賦高的人慣於離群索居。任何社群,一旦成員眾多,就會被庸人掌控。→我有加入costco的臉書社群(別的假帳號),發現蠻符合這現象。怎麼人多的地方傻子特別多。各種正義魔人,奇怪的事是他們根本不是股東,卻從店家觀點看待事情,而不是從客人的觀點。水果品質爛成這樣,也能圓出一堆好話,真不簡單。
P.170 社群用人為的區分取代自然的差別。→每個人都有優缺,但社群中的位階卻只依某種單一標準,例學校排序是成績,工作是依業績。這就存在取捨,你必須選擇有利的社群,而非渴望。這種取捨我忍為是智慧,而作者大概會覺得是種狡詰。唉,我實在很難把叔本華的意念融入我的邏輯結構。同樣是悲觀主義者,但他的太多元素在我看來都是不切實際。
P.172 高雅品味,一旦與真正卓越碰撞,它就會暴露其虛弱本質。→高雅品味是財富的外溢效果,屬不切實際用來張顯自我優越感。跟優雅是不同的概念。優雅是內含價值很過所外溢現表。舉止得體、談吐大方。呃,我好在在說定義...
P.178 愛孤獨不是本初的喜好,而是出自人生的經歷與反思。
P.185 年老的優勢實際有多大,取決於心力究竟有多強,所以這優勢在頭腦卓越的人身上最為突出。→老人、卓越,這兩個不同的元素,作者似乎很想把他們合而為一,或許全文在說倚老賣老是一種卓越,以安慰叔本華自己年華老逝吧。
P.186 有的人出於正當理由厭惡眾人,常常因此逃入孤獨,然而還不能長期忍受孤獨的單調。對這樣的人,我的建議是:養成習慣,把一部分孤獨帶到社群中去。從而學會即使在社群中仍能在一定程度上獨處。自己有想法,不要立刻告訴他人。別人說了什麼,也不要當真。無論是在道德方面,還是在理智方面,對他人都不要抱很高的期望。
P.186 我們可以把社群與火焰相比,聰明人與火焰保持適當距離,借火取暖,不像傻子那樣,貿然闖入火中,遭火燒傷才遁入孤獨,逃進寒冰,哭訴大火燒人。
P.189 凡是發生的,必然發生,不可避免。→千金難買早知道,你不會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所以發生某事是必然發生,你怎麼悔恨也沒意義。這裡說的必然是指未知事件發生時成真時,那這件事屬必然。不是佛教因果論中的必然。兩者八竿子打不著,好吧,如果要進一步說,宗教的必然屬歪打正著。歪理罷了。如果早知道,我他媽的早就成為世界首富了。怎麼可能還待在股票市場被人虐,而不去環遊全世界。好吧,太沒教養了。換個說法,如果你相信必然,那請到銀行和朋友那把錢借滿,然後到賭場第一筆就全押下去。反正你相信宗教的必然,那你人生如果未來是美好,這一把一定必然贏,反之你人生就是場悲劇,那這一把你必然賠光。你相信宗教的必然嗎?如果不敢賭那就是不信,既然不信你還要宗教做什麼。心靈安慰嗎?對空氣自慰是蠻變態的事,如果你邏輯正常的話。或許能相信宗教本身就沒邏輯可言。不解,對宗教信仰者總是無法理解。
P.190 不論什麼事,只要關於我們的悲喜苦樂,我們就該緊緊捆住想像的翅膀,我們更要留心,不要由於想像那些僅僅有可能發生的災禍而心神不安。→坦然,我覺得這詞會比緊緊捆住想像更有效用。我覺得叔本華經驗不足耶,尤其是災難。他本身就是逃避大師,大概體驗不足,才以為圍睹有用。
P.192 一旦夜晚來臨,燈火點燃眼睛就不像在白天那樣看得清晰,理智也是如此。所以夜晚不適合沉思嚴肅事物,尤其不適合思考不愉快的事。思考這類問題,早晨才是好時候。→晚上是最好的休閒活動時間,培養睡眠情緒,放過大腦吧。腦力早在白天消磨殆盡了。
P.192 健康狀況、睡眠、飲食、氣溫、天氣環境與其他很多外在之物對我們的心情有重大影響,心情又對我們思想有重大影響。所以,我們對一件事的看法取決於時間,甚至取決於地點。
P.195 我們失去了一個東西,才真正知道它的價值
P.206 人的個性無法改變
P.210 任何人都看不到超越自己的東西。一個人本身有多少,就能在他人身上看到多少
P.220 被征服的人成為勝利者的奴隸,而那些繳納戰爭稅的也必須為勝利者勞動。
P.221 任何個性,都不能讓它自行其是,也不能聽之任之,需要概念與格言的指導。→順從你的個性,但需要知道界線在那。
P.221 你想用大棒趕走本性,本性總是會再次爆發。→個人喜好不該過度壓仰,在未危及他人下,該順從本性。本性沒道理可言,只因為他喜歡做某事能給予快樂感受。像《滴妹》,嗜糖者,吃太多糖不健康,但她想要,只要小小的花費就能得到極大的滿足感,而身體並沒有不良反應(有的話,她就不會想吃糖)。這突顯人各有異,她對糖的消化力異於常人,我喝全糖珍奶會倒胃。再舉另一個極端《美食千千》,任般她怎麼吃都不會胖,但看她吃的滿臉幸福,何樂而不為呢?
P.224 眼睛的天性就是往外看,不是看自己。所以要意識到自己的過錯,我們需要鏡子
P.226 朋友是否真誠,最有效的檢驗是,遇到了情況,需要他大力救助,需要他做出重大犧牲。
P.226 空間距離與久不相見,對所有的友誼都有傷害。
P.227 朋友自稱坦誠,敵人真正坦誠,所以我們應該利用敵人的斥責認識自己
P.228 要討人喜歡,唯一的辦法就是披上最蠢動物的皮。原因是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就是間接指責他人蠢笨無能。此外,平庸本性,一旦看見它的反面就會躁動不安,暗中挑起躁動的是嫉妒。
P.228 要滿足虛榮,唯一的途徑是與他人比較,最令人驕傲的,莫過於心力優越,對一個人展示自己絕對的心力優越,而且在眾目睽睽下,實屬最大魯莽。那個人會因此覺得受到挑戰,十有八九會尋機報復,訴諸誹謗與侮辱,借此脫離理智領域
P.229 在社會上,品皆與財富總是可以期待敬重,心力優越卻絕對不可抱此奢望。
P.229 心智喜歡令人舒適的優越感。那些相貌醜陋的,她們容易贏得心地善良的名聲,因為能為他人帶來優越感。美麗出眾的姑娘找不到女友,甚至找不到女伴。
P.230 人格優越是借助比較與距離發揮作用。品皆的優越,卻是通過反射映照發揮作用。→官階財富是實體,而智慧是虛體。所以一個人的智慧看不到,摸不著,只能間接觀察。
P.230 信任是懶惰:我們本應該自己探究觀察與行動,但我們寧願委託他人。
P.230 信任是自私:只因我們需要找人談自己的某件事,就對他人坦露心跡。
P.230 信任是虛榮:談論的事令我們引以為傲,於是我們相信他人。盡管如此我們總是要求他人不辜負我們的信任。
P.231 不信任是正直地承認誠實極為罕見。
P.231 禮貌是一種默契,彼此心照不宣地忽視對方道德的低下與心智貧困,不予凸顯。→我覺得中文應該指的是謙卑,而不是禮貌
P.234 若想令人相信自己對判斷,表達必須冷靜,不帶激情。→激動是渴望把事做好的外在外表,而別人眼中只是失去理智的表現。人在逆境時,是加倍的阻力。
P.234 如果我們疑心一人撒謊,應該裝作深信不疑;這樣他會膽子變大放肆撒謊,從而敗露
P.236 我閉口不談我的秘密,秘密是我的囚徒;我讓它逃走,我就成了它的囚徒
P.244 時間的高利貸,不能等待的人都會成為它的犧牲品。→年少時,為了小錢去打工,代價是耗損未來賺大錢所需的知識力。
P.245 俯視可能發生什麼,需要理智。觀看自己已經發生了什麼,只需要感官
P.245 無論發生什麼事,既不要欣喜若狂,也不要悲痛欲絕。其一、萬事變動不居,瞬間既可逆轉;其二、何者有利,何者有害,我們常常誤判
P.245 學會接納萬事萬物的殘缺不全,時時刻刻預期事故發生
P.250 只要天空還有一個藍點,就不要對天氣失去信心。只要仍有可能化險為夷,就不要動搖,應該專心抵抗

P.250 勇敢活著,厄運來襲,挺胸面對。不過在這裡,也可能做過頭,因為勇敢可能變成冒失。考慮到我們在世界的處境,一定程度的畏懼必不可少;懦弱僅僅是過分畏懼
P.251 恐慌的特點,就是並不清楚地意識到恐慌的理由,它更多是是假設理由而不是知道理由,甚至會把恐懼本身當成恐懼的理由
P.258 失望的產生意味著幻想時代(童年)的結束,失望會繼續發生,越來越大,越來越徹底。
P.259 前半生,特點是無休無止地渴望幸福;後半生特點,是提心吊膽地躲避災禍。原因是到了後半生,我們會在不同程度上認識到,幸福虛幻不實,痛苦真實不虛。於是,至少性格比較理智的人,會更多地追求沒有痛苦紛擾,而不是追求快樂享受
P.260 人生的下半篇,較少執著奮鬥,較多平靜放鬆。原因是,年少時,認為世上有奇妙的幸福快樂,只不過難以贏得;年老後,知道世間本來就無可收獲,因而心平氣和,享受可忍的眼下,直至細小瑣碎之事為樂。
P.263 在少年眼中,人生是無窮無盡的未來;在老人眼裡,人生是短短的過去
P.267 幾乎每個人的性格都主要適合一個齡,所以,他在這年齡段表現最佳

心得感想:
常在想為何幸福離我這麼遠,我想要愛情、我想要富有、我想要成就。本書提到這些想都是外在之物,檢視手中擁有,健康和自由。問題可能是我過度追求物欲的滿足,而忽視內在擁有。
作者一心在追求超凡入聖,藉由求知方式,期待明理悟道。這樣的內心讓他安詳深沉。生活無趣、平淡無奇。所以我不懂,叔本華為何不去死一死?當把快樂當負面因子,去除快樂。人生的期望值歸零,那活著就是浪費生命。死亡才是叔本華的正解。但他沒自殺,比較合理推論是他在說謊。還是害怕疼痛,畢竟自殺會痛。這裡就有一個更有趣的議題了,為何我們身在自由意志的世界,卻沒有無痛自殺方法。可能答案是非常恐怖吧。我們即不自由也活的不怎麼快樂,所以國家必須確保人口數而封鎖所有無痛自殺的管道。(鬼島是正解)
貧道,這是我對本書的核心觀點。人生是一場悲劇,所以保守為上。如同打牌以守為上,不求大贏只求不敗。可能打牌還太超過叔本華在追求的無為境界。連牌都不想打。清苦過完人生。我實在很難評斷其優劣,但我並不認同這樣的人生觀。一個沒有夢想的人,不去逐夢、不願冒險,人生活著已無意義,苟延殘喘何必呢。我目前還沒老到可以認同這種人生觀。
不知為何讀這本書很卡,叔本華在說的價值觀屬無為,類老子學派。而我比較喜歡的是非攻,屬兵法學。這兩者存在很大的差別,無為是完全放手,非攻是直到最後關頭才出重手。叔本華哲理太消極了,變成一種浮誇。我不太認為這種哲理能讓人生美好,比較像是在販賣一種品味。

[2018年11月16日 ]
看這類的書看的心理都變灰灰的,此時需要來點有趣的事來讓自我陽光一點。心累最好的藥方就是找個簡單的方法讓心歡樂一下,心念一轉才能觸發新想法,而不再鑽牛角尖

[2018年11月17日 看著別人的幸福]
最近走回朋友圈,看著朋友們的人生,大多都結婚生子了。有一種奇妙的感受,我不太解能解釋那感覺,美好、完整人生的感覺。但我的父母婚姻很失敗,昨夜還是夢到家庭惡夢,冰冷的成長過程。想想我的經驗造就我的人格,走向孤獨。我最近嘗試走回人群,經過多次的觀摩和體驗後,我發現我並不是因孤獨而感到痛苦,我只是因交易挫敗造成的痛苦。這發現是在昨晚在人來人往的風景區沉思時發現的,人群熙來攘往但我感到空洞(外加現在女生變胖了)。這微小的發現,導出我新嘗試是錯誤。因為我需要的是交易勝利的成就感,而不是人際交流。雖然走回人群的嘗試失敗,但我也間接發現婚姻的另一面,一個人並不完全,兩個人才能讓人生完全

[2018年11月18日 為何活著?解決一道道難題,所帶來的享受]
本書並沒告訴我們為何活著,只教我們如何活的比較無壓力、降低痛苦。逃避是本書一核心論,叔本華大概不知道自己解說了半天,本質就是在逃避難題。這就發現一個關鍵-「難題」,人生是一個動態,所以活著的意義也是動態-「解決」難題,是個動態。難題之所以稱為難題就是這問題並不容易解決,帶有未知性。而當解決一個難題後帶來的成就感是喜悅、滿足、快樂。然後繼續向下一個難題挑戰,編織出一個無盡任務的人生。所以解決難題的過程和克服,是繼續活著的意義。

[2018年11月20日 為何活著?逐夢]
解決一道道難題似乎沒解答為何活著,無盡的任務本身就存在盲點。所以活著是為了追求目標、追求夢想。我渴望達到心中那個目標!!



書籍資料:
書名:人生智慧箴言
原名:Aphorismen zur Lebensweisheit
作者:叔本華
原文作者:Arthur Schopenhauer
譯者:李連江
出版社:新雨
出版日期:2018/09/21
閱讀價值:中,這本書適合60歲時讀,現在的我還早了些。太灰暗的思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